⑴ 东盟博览会对中国有什么优势对广西又有何优势呢
以推进中国-东盟贸易区建设为目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还可以在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产业和市场结构的调整是西部开发的关键,也是东盟国家经历金融风暴之后振兴经济的关键。因此,西部与东南亚在产业结构、产业分工方面可以相互提供很多机遇和动力。
旅游业是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产业,也是西部与东南亚实现经济对接的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第二届博览会专门设立了旅游专题,以旅游项目、设施、景点景区为主要内容,以景点景区推介、旅游设施展示、旅游项目招商和旅游配套服务等方式,展现各国秀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历史遗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国旅游企业利用博览会的平台推介各自的旅游资源,以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和消费。
广西旅游业就成为最先从博览会获益的产业,近年来东盟地区已经成为广西最大的海外旅游客源地之一。广西借此机会重新整合旅游产业,制定未来几年旅游业发展总体框架,形成“一个旅游龙头、一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四大旅游特色、五大旅游品牌、六大特色旅游线路、七大旅游区”,积极打造大桂林山水、德天跨国大瀑布、北海银滩等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再以中医药产业为例。中国的中药制药业历史久远,技术独特,而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一向偏好传统中药。而西部地区一向是我国中药资源的主要产地,其中云南、广西的中药物种资源分别排在全国第一和第二位。东南亚地区同样拥有较丰富的药材资源。因此,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在中药市场、药材资源、生产技术及品牌方面都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现在西部许多省区都在致力于中药产业的整合,改变以往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努力打造中药产业的“航母”,增强走出去的实力和竞争力。
http://..com/question/38160231.html?si=6&wtp=wk
⑵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什么选择在南宁
1、首先,南宁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广西地处中国和东盟十国的结合部,通过水路、陆路可以直接进入东南亚,拥有沟通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最便捷的交通通道。
2、其次,广西和东南亚各国人文关系十分密切,东盟各界人士到南宁来搞商贸活动,比较容易适应。
3、再者,经过多年的大通道建设,广西已经拥有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能够给客商的贸易和旅游等活动带来很大方便。
(2)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中国——东盟博览会明年起有望在南宁举办,作为广西和西部第一大港的防城港要将大港口的概念拿到明年的博览会上,为博览会发挥作用、做好服务。处于中国、东盟两大市场结合部的防城港正在努力构筑中国和东盟双交流平台,构筑服务大西南和东南亚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将物流配送辐射到东盟各国。
每年在南宁市举办这个博览会,将会吸引大量高级官员、大企业家来南宁考察投资、搞商品展销、经贸洽谈等,同时吸引大量外资,使大量资金、信息技术汇集广西,进而让广西真正成为中国和东盟十国交往的重要门户,给两地的民间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从而给广西带来巨大商机。
⑶ 为什么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而不在云南
楼主你这就不知道了吧
其实,本来东盟是要在云南昆明落户的
居然在国务版院正式宣布的前一天权(我们政治老师说的),广西的自治区主席知道后,立刻整理材料,赶赴北京
而那个时候,南宁市已经筹划要建设一个大型的会展中心,而昆明没有,因此,国务院就决定把东盟博览会放在了广西南宁
客观的说,广西有一个出海口,这么的话,交通也相对来说要方便一些
还有一个秘闻
据说本来东盟博览会是要在10个国家轮流举办的
但是看了第一届博览会以后,那些东盟元首们看到这么大一个博览会,只有中国有能力举办,于是就把博览会定在中国永久举办了
哎,我们国家就是爱面子,那些国家都不愿意去花这些冤枉钱,就我们国家爱
⑷ 东盟博览会带给广西什么好处
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搭建企业交流平台
9月21日—24日,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在南宁举回行答,本届东博会农业展从广西展览馆移址到广西农业会展中心,展览规模也由1万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
本届农业展继续集中展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农业精品,涵盖渔牧产品、优质水果、绿色农产品及食品、电子商务、茶叶和东盟特色咖啡及食品等类别。展会期间将举办农业展示交易、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新技术新品种推介会等活动,为参展参会企业提供更多资讯,创造更多商机。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业展的参展商已经由过去追求单产的个大、量多来吸引眼球,转变为主打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可溯源农产品。“说明消费者更关注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天峨县岜暮乡大甲村管水家庭农场负责人韦刚告诉记者,他销售的每一个柚子都有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消费者随时可以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
在本届农业展上,不管是水里的生蚝、树上摘的柚子,还是一块块牛肉,每一个产品上都有一个可溯源的二维码供消费者查询,产品自带的“身份证”能让消费者吃的更放心。
广西云溯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参加了此次东盟博览会,与各界人士开展了深层次交流。
⑸ 东盟博览会举办对南宁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让广西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博览会在南宁举办也给东盟国家带来了众多的益处,而只有形成共赢的效果,博览会才能称之为成功的博览会。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谷源洋教授认为,广西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广西的交通发展迅速,为加强广西与东盟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南宁的气候也与东盟国家的气候相似。因此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为东盟国家提供了便利的参展路线,而且也使博览会期间东盟国家参展的客商更容易适应南宁。从整体来看,中国-东盟博览会给东盟国家从两个方面带来非常显著的效果。
凸显窗口效应
与一般的商贸交易会不同,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设置商品馆的同时还设置了国家主题馆。首届博览会在国家主题馆为东盟10国每个国家都免费提供了8个标准展位,对此得到了东盟10国代表的积极反应,东盟各国的代表表示将在免费展位基础上增加收费展位,扩大各自的主题展区,向所有参展参会客商以及中国观众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谷源洋认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起步点高,有助于增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力。尤其是国家主题馆的设立,给了东盟国家展示国家形象,宣传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机会,起到了一个窗口效应。通过主题馆的设置,各国之间在相互沟通和相互交流方面得到了一个合作平台。博览会每年一届,这也为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动态宣传的舞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甚至要求将本国展区在免费提供的72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大到150平方米,这也是为什么东盟代表在与中国进行博览会会展工作探讨中如此重视国家主题展馆的原因。从这个方面讲,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将对东盟国家产生连锁反应,通过成功示范,将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整体形象,大大增强东盟国家的吸引力,为双方的合作和对世界范围内的招商引资进行宏观上的宣传,而这又将在市场上表现出为东盟国家带来收益。因此,可以说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将成为东盟国家向世界展示自身魅力的窗口。
蕴藏市场效应
由于从市场角度考虑,博览会在展馆的设置上除了商贸外还包含了投资,旅游以及科技展馆,这些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热点,也是博览会吸引世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对这些展馆展位询租的商函已超过了博览会的展位数,由此可见,其中所带来的市场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谷源洋谈到,由于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吸引了中国内地和东盟10国的客商参加,而且也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客商参与,所以,此次参展对于东盟的客商来说不仅是与中国进行商业合作,更是面向全球的合作,对东盟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博览会使得东盟客商得到的关注也将是世界级的,从商业角度看,这将为东盟商家做了一个全球的广告宣传。
博览会的举办为世界的商家尤其是东盟商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商务空间。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往来增长迅猛,在2003年实现7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双方贸易额就超过了200亿美元,全年更是有望达到900亿美元,使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显得实实在在。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适时举办,无疑将使中国与东盟间的区域经贸合作向前提了一大步。可以想象,博览会的成功将会使东盟在中国形成一股热潮,东盟国家在吸引中国投资以及中国游客观光方面所获得的收益都是可以预见的。以浙江为例,目前浙江对东盟投资的民营企业,2001年为11家,2002年20家。其中温州市在东盟设立境外企业12家,民营企业占75%。台州市在东盟设立境外企业10家,民营企业占70%。民营企业崛起并成为对东盟投资的首要主体是浙江省近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此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同样引起了浙江的众多企业极大的关注,随着通过博览会对东盟的更进一步的了解,东盟国家也将迎来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热潮。
⑹ 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关系,东盟十国为什么要加中国广西
中国-东盟博览来会,是举自办场地固定在广西南宁而已,并不是广西单独加入了东盟,对接方还是中国与东盟。
东盟十国就是东南亚十个小国家,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6)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在发布会上表示,本次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题,首次设立“一带一路”专题展区,邀请沿线国家企业参展。
继续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举办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展示高铁、有色、电力、通信等重点合作项目。
今年有组织的专业观众数量将超过10000人,经贸对接活动超过80场。首次设立智能制造装备展区,集中展示无人机、智能机器人、3D打印、智能消费电子等,推动本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⑺ 请问哪位高手知道:如何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是广西走上国际经济舞台的一个序幕,因此,广西应把举办南博会看成是一次重大机遇。
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高起点、高水准地办好南博会,以此推动广西新一轮发展。
南博会不但能促进广西—批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给广西带来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而且能促进我区产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年一度的南博会将使南宁加速成为—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广西和东盟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企业家、投资商打造贸易、投资合作、研讨对话、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东盟国家企业进入广西和广西企业“走出去”架起桥梁,促进双方商品和服务的双向流动,使双方企业共同分享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机遇和利益”。
南博会逼着我们必须把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新成果转化、标准化水平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整个产业水平包括会展业的整体水平都提高升级。
在进军东盟的征程中,广西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只是潜在的优势,目前受到有来自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云南凭借澜沧江———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也有意成为进军东盟的“桥头堡”;广东虽然与东盟的地缘优势不是很强,但其拥有湛江等优良港口,拥有—整套与国际接轨的进出口贸易机制,拥有—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此外,而同样处于东亚经济中心位置的越南,率先建立了新清自贸区,实行了相当于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时不我待,广西应及早应对,迎接这一挑战的到来,政府必须大力培养自己的品牌,从而形成自己区域发展的一种影响力。南博会的市场化运作实质就是政府经营品牌,要想在国内外激烈竞争的会展业中脱颖而出,长久不衰,就必须在打造强势上下功夫。—是要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与有关科研机构和经营企业的交流和合作,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不断提高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二是要搞强强联合,借力造势,在招展招商工作中积极争取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以及名牌会展企业参与,借助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南博会的档次和知名度。
—个城市像企业一样是需要经营的。
南宁要想成为现代物流中心枢纽,必须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新趋势,在规划理念、内容、方向、政策、机制和法治等方面求真务实。国际上物流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无不伴随着制造业和商业的繁荣,没有制造业作支撑,贸易、物流也会成为无源之水,南宁要想获得超常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对于前来转化成果的企业,给予优惠的政策,提供最好的条件,构建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政策服务“特区”,加速产业经济向高附加值的制造产业转移,把南宁打造成“世界级制造中心”。
加快城市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政府对此应有超前的目光与规划。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作为大南宁都市圈里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北部湾地区是广西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应积极经营和营造“钦州湾—北部湾发展系统”,吸引东盟和广东、海南、港澳台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到桂东南和环北部湾地区投资,使“临港经济”成为我区招商引资的大热门,把桂东南地区建设成为“南海发展系统”在北部湾的物流港和物流区。
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体系。
参考资料 http://www.cafair.com/
http://www.mofcom.gov.cn/subject/nbh/
⑻ 东盟博览会对广西会有怎样的影响
昨天你没看电视吗?具体我也说不好.
主要是对广西的服务和建筑方面有利益吧
⑼ 中国东盟给广西发展带来了什么
近年来,在双边睦邻友好关系顺利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东盟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2003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性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张晓钦说,自由贸易区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大的市场规模,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通过政府间的谈判与协商,有利于建立更加开放、便利的投资机制,为企业之间开展合作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发展环境。因此,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我国第一个以自由贸易区为依托的博览会,是在中国和东盟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经贸合作政策不断出台、投资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举办的,有政府的推动保障,有双方的协定为引导,将会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副局长郑军健认为,博览会的特点是双向的,有利于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博览会不仅要扩大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也将促进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不仅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推动国内企业到东盟投资办厂,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同时也为东盟企业来华投资创造机会,提供便利。"
根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早期收获"计划,中国和东盟国家最迟在2004年初开始下调农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约600项农产品的关税降为零。其中,中国和泰国已经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对蔬菜和水果的188项税目产品实施了零关税。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创造的涵盖中国与东盟两个大市场所带来的无限商机,吸引着世界参展商和采购商的目光。记者10月初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有2500余家企业报名参展,申请使用展位已经超过4420个。参展范围涉及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电子信息、医药保健、汽车及摩托车、五金矿产、化工原料、轻工工艺、服装纺织等11个行业200多种商品。
"泛珠三角"合作打造"加速器"
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为东盟各国搭建了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将为我国新近启动的最大区域经济版块——"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进入东盟各国开辟了一条捷径。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表示,泛珠三角经济区位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接合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泛珠三角经济区合作,共享自由贸易区商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地理和交通区位上看,广西在"泛珠三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东接广东,水陆空三路前往广州都十分便利;而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也已开通,连接了成都、重庆、贵阳、南宁等西部主要城市。目前广西正在加紧修筑经梧州至广州、经百色至昆明的高速公路。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贸易区中的物流枢纽的地位十分显著。广西是中国惟一一个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东南亚至南宁的各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00多公里,沿北部湾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海上良港,既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出海口,也是距离东南亚最近的港口,东盟国家的商品可以从这里走向"泛珠三角"九省区。
泛珠三角经济区各地政府和企业普遍看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带来的机遇。今年4月,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为团长的广东党政代表团对广西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期间,两广企业在广西南宁签订了总投资达486亿元的100个项目合同。此举标志着2003年7月由广东率先倡导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由过去的务虚阶段步入实质性阶段。
作为泛珠三角经济区两个重要成员——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愿意推动两地企业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6月上旬,广西代表团赴香港、澳门推介中国—东盟博览会。这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启动后,区域内第一个到港澳考察的省区代表团。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愿意在南宁建设香港、澳门商业街。
除粤港澳外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其他省区如何从中国—东盟博览会受益?曹伯纯指出,"服务东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是广西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宗旨。广西将为包括泛珠三角经济区在内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服务的平台。广西将充分发挥西南出海通道的作用,与华南、西南各省区市进行大合作、大联合,联手共建区域大市场,联手开发优势资源,联手推进产业对接,联手盘活存量资产,联手开拓东盟市场,最终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区与东盟经济圈的对接互动,开创两大经济区联合发展的新局面。
广西跨越发展安装"新引擎"
广西大学商学院的范小俊教授认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定址南宁是广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证明。广西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吸引国内外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该区域聚集,并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就是直接拉动经济增长。首当其冲的是投资拉动。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为了推动具有18亿人口、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盛会,这就需要高质量的相关配套建筑设施、商贸设施、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环保设施等等。
其次是消费拉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将吸引人数众多的海内外客源到广西寻找商机、洽谈合作、考察学习,强力刺激消费进而拉动广西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第二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为其服务的相关产业,如商业贸易业、建筑业、传媒业、旅游业、餐饮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都会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筹办召开而直接受益。
不仅如此,中国—东盟博览会还将成为广西各商家、各产业开拓视野的窗口,把握商机和感受竞争的教育过程,熟悉和运用国际惯例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实践平台。
在第三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加速生产要素的整合,提升南宁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广西所具有的发展大通道经济的优势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定址南宁所带来的利好因素,将大大提升广西整合全区生产要素的速度。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日益向以南宁为中心的区域发展、聚集,其辐射效应也随之增强,由此带动周边城市乃至周边省区的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国内外众多企业也将前所未有地关注和聚集广西。广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通道优势、政策优势和发展潜力等将吸引这些企业落户广西、投资广西。事实上一些有先见的大企业、知名企业早已开始行动,到广西投资建厂、设立办事处或与广西的企业合作发展。今年以来,美国铝业公司、沃尔玛、时代华纳和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印尼金光集团、马来西亚百盛等一大批世界著名企业纷纷前来广西投资。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由中国—东盟博览会带来的巨大辐射效应将在八桂大地充分显现出来。 (完)
零关税政策带来中国和东南亚果蔬贸易繁荣
榴莲、芒果、火龙果、山竹、龙眼……这些从毗邻广西的泰国、越南等国进口的水果,近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南宁街头巷尾的水果零售摊。11月3日开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南宁市街头随处可见的东盟国家特产,更从心理上拉近了人们对东盟的距离。
2003年10月1日,中国与泰国之间取消了188项水果和蔬菜产品的关税,媒体称之为“用农产品轻轻推开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第一扇大门”。这扇大门很快就变得有些拥挤,到2004年第一季度,中泰两国水果蔬菜贸易额已达1.14亿美元,其中进口9963.2万美元,其中水果3022万美元,蔬菜6941.2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接近和超过150%;出口1389.1万美元。
如此快速的增长,得益于中国东盟之间果蔬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荔枝之乡”广西钦州市农业专家黄德健说,东南亚出产的榴莲、山竹、红毛丹等热带水果仅在中国少数地区能种植,而中国北方地区的苹果、鸭梨、葡萄、哈密瓜、马铃薯、洋葱等农产品则是东南亚缺乏的,互通有无成为必然;而双方都出产的龙眼、香蕉、荔枝、西红柿等果蔬的上市时间存在季节性差异,“农产品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决定了扩大双边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越南最大的水果进出口企业果菜农产总公司负责人范克炯先生说:“越南人很喜欢中国出产的温带水果,与过去不同的是,他们对水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次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北方水果琳琅满目,显示出客商打入东盟市场的强烈欲望。新疆亚鑫国际经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许洪敏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生产的番茄酱专供出口,此次参展就是为了打开东盟市场。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都属于农业国。一些人士指出,与水果相比,中国蔬菜的优势更为突出,如果说中国是东盟热带水果的巨大消费市场,那么东盟对中国蔬菜的需求市场则潜力无穷。广西凭祥市商务局官员麦建军说:“‘早期收获’计划使中国各农业主产区面临着调整果蔬种植战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把握东盟商机的挑战。”农产品成为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亮点,在专门设立的农产品展厅里,展示着品种繁多的各种瓜果菜蔬。在开幕后第一天,中国农垦系统与东盟签订了23个合作项目,包括异地合作兴建种植、加工项目,表明贸易对投资的推动,涉及金额达165亿元。(完)
⑽ 中国东盟博览会给广西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经济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挑战,促进全区经济的迅猛发展
政治上,加强了东盟的和谐,提升了自治区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