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有什么区别
1、分析目的抄不同。
2、分析形式不袭同。
3、可比性不同。
2.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这个怎么算啊
变动额,则用05年数据减去04年数据
变动率,则用(05年数据-04年数据)/04年数据*100%
3.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有什么区别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区别:
(1) 分析目的不同。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垂直分析法的基本点不是将企业报告期的分析数据直接与基期的进行对比,求出增减变动量和增减变动率,而是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或百分比,反映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关系情况及其变动情况。
(2) 分析形式不同。水平分析法有绝对值增减变动、增减变动率和变动比率值三种形式。垂直分析法的形式只有一种,即确定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重或百分比。
(3) 可比性不同。垂直分析法的可比性较强,而水平分析法对可比性要求较高。
资产负债表如下图:
因此,垂直分析是一种纵向分析,而水平分析属于横向分析思路。相对于水平分析而言,垂直分析并不是将企业报告期的分析数据直接与基期进行对比求出增减变动量和增减变动率,也不是其他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而是一种构成分析,考察的是相关结构安排情况.其基本点是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关系情况及其变动情况。会计实务中常见的同比资产负债表、同比利润表等,都是应用垂直分析法得到的。
4.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计算
你好,这个很简单的,就是 你想计算的那个项目的变动额除以总资产的。
5. 资产负债表和利表的水平分析是什么,怎么分析
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企业能否及时偿付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善好坏的重要标志,财务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
反映企业短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3.现金比率。
二、长期偿债能力
分析长期负债偿还能力的目的,在于预测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然而,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必须同时考虑短期偿债能力。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时,对长期债务的清偿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在计算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时,也把短期负债包括在负债总额之内,实际上,是评估企业的整个偿债能力。
反映企业长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资产负债率;2.所有者权益比率;3.产权比率;4.利息保障倍数。
三、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应收账款周转率;2.存货周转率;3.资产周转率。
四.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销售利润率;2.成本费用利润率;3.资产利润率;4.所有者权益报酬率;5.资本利润率;6.资本保值增值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流动比率高,不仅反映企业拥有的营运资金多,可用以抵偿债务,而且表明企业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大,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小。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1-2的比例比较适宜。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如果比例过低,则表示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流动比率过高还可能是由于应收账款占用过多,在产品、产成品呆滞、积压的结果。因此,在分析流动比率时还需注意流动资产的结构、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流动负债的数量与结构等情况。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到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则不应计入。这一比率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立即偿付流动负债的财力。
计算速动资产时,所以要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较慢的部分,它通常要经过产品的售出和账款的收回两个过程才以变为现金,存货中还可能包括不适销对路从而难以变现的产品。至于待摊费用和预付账款等,它们只能减少企业未来时期的现金付出,却不能转变为现金,因此,不应计入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速动比率可用作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有时企业流动比率虽然较高,但流动资产中易于变现、可用于立即支付的资产很少,则企业界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差。因此,速动比率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根据经验,一般认为速动比率0.5-1较为合适。它表明企业的每一元短期负债,都有一元易于变现的资产作为抵偿。如果速动比率过低,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存在问题;但如果速动比率过高,则又说明企业因拥有过多的货币性资产,而可能失一些有利的投资和获利机会。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与期间内平均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在反映企业短期变现能力方面,可以弥补上两个指标的不足。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可在企业现金流量表上找到,由于它是一个期间数,因此对应的流动负债也须是该期间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以它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为稳健。
4、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在企业总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比重。这个比率越小,说明企业资产中债权人有要求权的部分越小,由所有者提供的部分就越大,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的保障程度越低,债权人面临的风险也越高。根据经验,资产负债率一般在75%以下才能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的情况正常。
5、所有者权益比率
所有者权益比率是指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按同口径计算应等于1。所有者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所有者权益比率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反映企业长期财务状况和长期偿债能力的。
6、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外负担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它反映企业所有者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该比率与资产负债率的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7、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以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偿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对于利息费用的倍数越多,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企业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为息税前利润率,因此,利息保障倍数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究竟企业已获息税前利润应是利息费用的多少倍,才算偿付利息能力强,这要根据往年经验结合行业特点来判断。
8、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帐款周转率
上式中,应收账款额取自于资产负债表,同样是根据期初、期未余额的平均数计算。赊销收入净额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全部销售收入扣除了现销,以及销货退回、销货折扣和折让以后的净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该比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
9、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用一定时期企业的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占用额之比来计算,可分别计算一定时期存货周转率以及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数)=一定时期销货成本/该时期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上式中,存货数据取自于资产负债表,由期初、期未平均计算求得。销货成本取自于损益表。一般认为,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了企业的销售状况及存货资金占用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相应的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资金周转快,相应的利润率也就越高。存货周转快慢,不仅和生产有关,而且与采购、销售都有一定联系。所以它综合反映了企业供、产、销的管理水平。
10、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金额/资产平均占用额
公式中资产平均占用额应按分析期的不同分别加以确定,并应当与分子的销售收入净额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在一年中,一般以年初加年未除以2来计算。
这一比率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该比率较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11、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
如上式中利润总额改为税后净利润,该比率则为销售净利润率。该比率用以反映和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成果越好。
12、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利润与成本费用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与获得的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耗费所取得的收益越高。这是一个能直接反映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效益的指标。企业生产销售的增加和费用开支的节约,都能使这一比率提高。
13、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权债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占用额
这一指标可进一步扩展为:
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14、所有者权益报酬率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是税后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反映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总额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从静态角度来讲,首先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因此,该比率是企业盈利能力比率的核心,而且也是整个财务指挥体系的核心。
15、资本利润率
资本利润率是指税后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值。计算公式为:资本利润率=税后利润/平均实收资本
该指标主要揭示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水平。由于所有者的获利只能来自税后利润,所以,这里的获利水平是税后利润的获利水平。该比率越大越好,反映企业从投入资本金上取得利润的获得能力也越大。
16、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所有者权益的期未总额与期初总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一般说来,如果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说明所有者权益增加;否则,则意味着所有者权益遭受损失。应当注意的是,这一指标的高低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外,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
6. 如何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
分析资产负债表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分析企业资产的来源和构成。资产负债表资产合计数表明企业的资产规模,明细项目列示资产的构成和关系。所有者权益表明股东的投资份额和可以分配的份额,还表明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资本公积增加了说明企业整体上增值了。表中是否列示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可以看出企业财务出否规范。负债内容块列示负债的规模和筹资方式和布局。不同的举债方式给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长期举债的资金成本大,还款压力小,而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还款压力大。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财务风险。银行存款和现金以及一年内到期变现的非货币性资产总量较少,表现企业的现金流存在一定问题。一个企业的负债与资产的比例过高,表明企业有较高的财务风险,甚至会有资不抵债的可能。
2、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类项目数表明资产的构成,通过它们在资产总和的比例,可以反应出不少问题。例如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情况不乐观;而如果银行存款的比例过小,应收账款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的资金回笼有问题。长期股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表明了企业的投资活动,固定资产的增加数以及在建工程项目都可以说明企业的投资情况。预付账款项目的数额说明企业与供货商的业务关系和规则,如果预付账款较多的话,可能存在以货易货的情况。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未充分发挥的财务杠杆作用。
3、发现企业存在的涉税问题。通过核查原材料的减收数与库存商品的增加比对,审核是否存在视同销售的情况。如果有在建工程,则要核实该在建工程是不动产工程还是自建固定资产情形,核实在工程物质里面是否抵扣了依法不能抵扣的物资。应付账款期初和期末是否变动较大,过大的话,要核查是否存在将销售收入长期不挂账现象,或者存在超过三年无法支付的款项未计入营业外收入进行纳税。在资本公积一块,核实是否将计入损益的项目列入到资本公积。
4、企业每个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都会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反过来,从资产负债表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经济事项的影子。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能力和会计实践经验很大的相关性,一般来说,会计实务经验越丰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能力越强。
垂直分析:
建议把各个科目各年的总额相互对比一下,看发生了什么变动没有,分析变动较大的原因;
再把本企业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做一做对比,看优势劣势体现在哪里;
最后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比如:
1.分析货币资金在流动资产里的占比,各项目总金额就是指全部的流动资产。
2.分析货币资金在总资产里的占比,各项目总金额就是指全部的总资产。
3.计算公式=变动额/期初余额;变动率=变动额/期初余额;
4.各项目对总规模的影响”=各项目/总规模;
7. 对三年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水平分析,怎样一起绘制三年水平分析表
1、分析企业资产的来源和构成。资产负债表资产合计数表明企业的资产规模,明细项目列示资产的构成和关系。所有者权益表明股东的投资份额和可以分配的份额,还表明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资本公积增加了说明企业整体上增值了。
2、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类项目数表明资产的构成,通过在资产总和的比例,可以反应出不少问题。例如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情况不乐观,而如果银行存款的比例过小,应收账款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的资金回笼有问题。
3、发现企业存在的涉税问题:通过核查原材料的减收数与库存商品的增加比对,审核是否存在视同销售的情况。如果有在建工程,则要核实该在建工程是不动产工程还是自建固定资产情形,核实在工程物质里面是否抵扣了依法不能抵扣的物资。
(7)兴民钢圈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格式有账户式、报告式和财务状况式三种。其中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左右两方的合计数保持平衡。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应用最广,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要求采用的就是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
不论是何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在编制时,首先需要把所有项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以适当的顺序加以排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就是按流动性排序的资产负债表。它首先把所有项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并按项目的流动性程度来决定其排列顺序。
资产项目按其流动性排列,流动性大的排在前,流动性小的排在后;负债项目按其到期日的远近排列,到期日近的排在前,到期日远的排在后;所用者权益项目按其永久程度高低排列,永久程度高的排在前,永久程度低的排在后。
8. 资产负债表水平垂直分析应该怎样分析
建议把各个科目各年的总额相互对比一下,看发生了什么变动没有,分析变动较大的原因;
再把本企业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做一做对比,看优势劣势体现在哪里;
最后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比如:
1.分析货币资金在流动资产里的占比,各项目总金额就是指全部的流动资产。
2.分析货币资金在总资产里的占比,各项目总金额就是指全部的总资产。
3.计算公式=变动额/期初余额;变动率=变动额/期初余额;
4.各项目对总规模的影响”=各项目/总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