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上海医保卡到买药贵得离谱
现在低价药甚至普价要都很难遇到
医保卡的钱多了,钱花的也越来越快了,上海这边的医院看个感冒都要两三百,都不敢生病的
Ⅱ 上海交的医保停交后余额越来越少,只有今天刷了一次药,期间查过两次余额,越来越少每次少400多求帮助
应该是你开启了自动垫交功能,这样它会自动扣款来见保费
Ⅲ 上海医保卡买药为什么会比不用医保卡贵好几倍
我在上海好心人大药房,买了两盒消炎药140多,网上查了一下,30多一盒,况且还没有刷医保卡,真是’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Ⅳ 医保谈判灵魂砍价名场面再现,药品价格的降低有什么好处
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今年的医保谈判结果,共有119种药品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并且医保谈判现场交锋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纷纷称其为灵魂砍价名场面,谈判专家和药企代表两边“对峙”,多番上阵PK,也被央视新闻报道。
除此之外,看病难、吃药难等问题也是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老百姓生了病买不起药这样的现象是存在的,所以惠泽民生是这次谈判的重要意义,要让更多人买得起药,吃得起药,图个安心,不用怕花钱太多造成负担,我相信以后越来越多的药品价格会逐渐降低,适应民生,考虑民众。
Ⅳ 上海医保药品目录内的药是哪个单位定价的
药品价抄格在二、三级医院的零售价不同很正常,只要不超过国家制定的最高限价。
国家规定县以上政府管理的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在国家最高限价的前提下,按进价加15%的差价作为零售价。
医院药价的不同主要是进货渠道不同,进价不同,零售价就不同,譬如:某药品国家制定的最高限价是20元/盒,甲医院进价10元,零售价只能是10*1.15=11.5元;乙医院进价15元,零售价是15*1.15=17.3元,都在最高限价内,都是合法的。
有的医院钻空子,如进价10元,但要求销售商开票按20/1.15=17.39的价格开,零售价就是20元,合法,17.39元和10元的差价扣除增值税后由经销商返回医院。如果有的医院良心稍好一点,把开票价定在17.39以下,零售价就低点,这也是医院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
国家医保药品中的处方药定价权在国家发改会,非处方药和地方调剂增补进入地方医保目录的药品的定价权在省(市)物价局。卫生局只是把物价部门的价格文件转发给医院,药监局是不管药品价格的。
Ⅵ 上海医保药店的药为什么那么贵,贵得离谱,大有骗保嫌弃疑
上海有的医保药店。药比较贵。可以找平价大药房。有许多平价大药房的。药品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Ⅶ 在上海用医保卡买药为什么比网上贵那么多
现在我买一瓶硝苯地平片本来只有门两三元,现在涨到十九元几角,其实钙而奇之类的都专属保健品,价格比药属更混乱,这种保健品少吃为妙,喝点牛奶就行了,牛奶中钙成分是100%,相信我没错的,吃钙不如吃点好菜,鱼虾之类。
Ⅷ 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会对老百姓产生哪些影响
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会对老百姓产生的影响有药价大幅下降、医保经济性提升、支持新药申报。
一、药价大幅下降
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目录调整工作,共有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为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以最受关注的抗癌药为例,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了抗癌药专项准入谈判,最终17种药品谈判成功纳入目录,并于2020年底协议到期;14种独家药品按规则进行了续约或再次谈判,平均降幅为14.95%,个别一线抗癌药降幅超过60%。
“经测算,14种抗癌药降价,预计2021年可为癌症患者节省30多亿元。本次调整新增了17种抗癌药,包括仑伐替尼等新药、好药,目录内癌症用药的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谈判成功药品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所有临床组别的86%,患者受益面非常广泛。
二、医保经济性提升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2020年10月份到12月份,在企业申报基础上,国家医保局建立了评审药品数据库。历经专家评审阶段到谈判阶段,对拟谈判药品开展测算。期间,邀请企业进行逐一面对面沟通,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组织谈判专家紧锣密鼓开展工作。
“简单说,就是在谈判规则下,引导药企给出可以接受的最低价。”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龚波说,绝不能因为个人同情而忽略了为参保人员争取最大让利的谈判职责,绝不在谈判中“点到为止”。
“我们基金测算组尽可能在测算过程中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全面考虑,拓宽测算的广度和深度,客观地评估评价谈判药品的真实价值,同时兼顾基金的承受能力给出合理的谈判价格,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让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享受到谈判药品的成果。”北京市医保中心主任、国家医保DRG付费技术指导组组长郑杰表示。
其实,此次药品谈判设定申报条件时就已未雨绸缪:一是要更好满足临床需求,二是更好与新药审批工作衔接,实现药品审批与医保评审“无缝衔接”,体现鼓励新药创制的导向,三是照顾临床用药延续性。
即使是在原目录内的药品,也要不断提升经济性。这次谈判的一个特点,是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评审专家按照程序遴选了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独家药品进行降价谈判,14种药品均谈判成功并保留在目录内,平均降价43.46%。熊先军说:“我国每年都开展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将成为常态,在‘性价比’上拓展医疗保障的广度和深度。”
三、支持新药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好满足患者对新上市药品的需求,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将2020年8月17日前上市的药品均纳入调整范围,有16种2020年新上市的药品被纳入目录。
企业界人士表示,此次谈判,释放出支持新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在确保患者用上降价药的同时,也在保障患者及时用上新药上作出了努力,进一步鼓励了企业开展新药物研发的信心。
(8)上海医保大幅下降药价扩展阅读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入96种:
日前,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在本次调整中,119种药品被调入,29种药品被调出,最终目录有药品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中西药比例基本持平。新版目录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
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共有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为历史最多的一次。新调入的药品含独家药品96种,非独家药品23种,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所有临床组别的86%。专家表示,新入围药品在降价幅度和临床效果上实现了“较高性价比”。
Ⅸ 上海的药店价格为啥比市价高一半
由于对开办平价药店有一定限制政策,平价药房布点稀疏,客观上成为一些传统药房维持垄断的政策“保护伞”,导致零售药价居高不下,医保定点药店价格大多接近或等于物价部门规定价格的上限,其中有些药价甚至高于三级甲等医院,所以要货比三家,不光注重药品质量,还要能省钱。
Ⅹ 肝移植患者的救命药因涨价而被上海医保局限制!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乙免就开始不停的涨价,原来可以买400单位的价格,现在只能买200单位不说,还很难买到
肝移植人群,乙免是必不可少的救命药品
我国是乙肝大国,80%以上的肝移植人群是由于乙肝造成的肝硬化和肝癌才做的移植手术,术后抗乙肝复发和抗排异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希望有关单位和政府机构不要给这些人一次再生的机会之后,又活活的扼杀了他们维持二次声明的源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