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易宪容对股市看法

易宪容对股市看法

发布时间:2021-08-09 16:21:23

❶ 易宪容 如何走出国有股市的困境

国家四万亿投资使煤炭有色钢铁房地产股票大幅上涨,相关行业原材料大幅生产导致当下的产能过剩。

❷ 易宪容:中国股市为什么牛气不起来

一、监管不到位
二、上市企业鱼龙混杂
三、投机资金太多,搅水
四、上市企业的经营与企业股票价格没有挂钩机制!!

❸ 易宪容:中国股市差多远

万点不是梦

❹ 股市什么时候垮的基本资料

拥有百年基业的英国中央银行,一天之内被索罗斯以“组合拳”击倒;快速腾飞的亚洲“四小龙”,在国际游资的强大冲击下,十多年经济成果毁于一旦;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一次大跌造成世界股市连锁反应,华尔街一天蒸发掉6000多亿美元……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较量中,谁是左右胜负的关键?金融寡头、基金经理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股市红绿相间的数字跳动之间,有无一双无形之手操纵着一切?谁真正拥有股市话语权?.. 本书提供作译者介绍
朱晓翔,1974年生于江苏,金融博士,作家。现为上海某证券交易所资深金融分析师,长期致力于中国股市研究。 2007年,中国股市成为全球经济界瞩目的焦点。
2000点.3000点.4000点.5000点.6000点……股市满身牛气一路狂奔,4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0亿特别国债等措施,2都无法阻挡它势不可当的脚步。
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泡沫经济,看看现在的中国股市,你就知道了。
华尔街首席基金经理罗杰斯说:我持续看好中国股市,而且相信未来中国股市会成为一个具备全球影响力的资本市场.
同是世界重量级金融家,为何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在金融界拥有相当影响力的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言论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中国股市要完全融入国际金融市场要付出多少代价?
众所周知,时下的国际金融市场错综复杂,暗流汹涌,每个浪花都蕴涵着危险的气息.美联储挥舞着支票筋疲力尽地维护美元的强势地位,华尔街如怪兽般每天吞噬数以千万亿的资金,对冲基金.国际游资犹如丛林猛虎随时可能扑出来祸患人间,被日本主妇视为“菜篮子”工程的套利交易险些酿成全球股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市场越发成为潘多拉魔盒,说不定哪天能从里面蹦出什么灾难,而股市也成为各种利益集团搏杀的平台,上演出一幕幕惨烈而残酷的战争.
拥有百年基业的英国中央银行,曾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中心,一天之内被索罗斯以“组合拳”击倒,快速腾飞的“亚洲四小龙”,在国际游资的强大冲击下十多年经济成果毁于一旦,连实雄厚的日本也未能幸免,元气大伤.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一次大跌造成世界股市连锁反应,华尔街一天蒸发掉6000多亿美元,,欧洲人惊呼“‘共产主义’幽灵又一次在欧洲上空徘徊”。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较量中,究竟谁是左右胜负的关键?金融寡头.基金经理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股市红绿相间的数字跳动之间,有无一双无形之手操纵着一切?谁真正拥有股市话语权?
300多年前因融资而产生的股市,在其发展过程越来越渗透入复杂的因素,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任何一个细微变化就有可能导致股市巨大震荡,而国际间.政府间为了政治利益和国家利益而展开的较量更成为影响股市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国力日益强盛,发展中的中国股市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组织和投机家们的关注,与此同时,一股悄然形成的力量开始试图控制全局。
2001年中国股市陷入熊市时,千点论正出于在中国取得QDII额度的投资银行之口,同样,2007年海外集体鼓吹“股市泡沫论”并非无迹可寻。
2006年起数百亿美元通过地下钱庄偷渡中国境内,它们等待什么?数千亿资金涌人中国楼市.股市,又是期待什么?美国.日本.欧盟领导人为什么不遗余力催促人民币升值,独联体“颜色革命”中为何出现索罗斯的身影,突然而至的次级贷款风波何以演变成席卷全球的危机?
股市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平台,任何一项经济政策.一次领导人讲话,甚至一个特殊的露面或暗示都微妙牵制着股市格局.
处于旋涡中心的中国股市,如何拨开重重迷雾和干扰找到正确的航行方向,是现在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1987年全球性股灾,中国还没有股市,躲过一劫,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金融市场没有对外开放,又渡过一次危机:纳斯达克股灾,中国参与甚少,得以免受其害。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融入全球股市大家庭是迟早的事,届时人为设置的防火墙将被一道道取消,中国股市将以怎样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股灾,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
以史为鉴,防患于未然。 股市有风险,特别是现在有不少人借钱炒股,风险很大。.
——吴敬琏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当前的国内股市完全是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市场,是一个炒作十分疯狂的市场,是一个股价上市公司基础业绩没有关联的市场,是一个不少上市公司管理层以推高股价来转移国家与社会财富的市场,是一个贪婪与恐惧笼罩的市场……而这样的证券市场应该不是中央政府所要发展的市场。
——易宪容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我认为,大盘还是好的。大家应对中国的牛市有信心。..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股市过热,正在出现泡沫化,因此中国股市未来的升值空间不是很大,这是我减持中石油的主要原因。
——沃伦·巴菲特 美国“股神”
我仍然看好中国股市80年,中国股市今后80年甚至100年以内都将影响世界股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股市会一直上涨80年,波动在所难免。
——吉姆·罗杰斯 全球著名投资大师
我相信,中国股市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前肯定会保持平稳运行。
——乔治·索罗斯 量子对冲基金创始人。 股市崩盘的“阴谋论”
该书延续了中信版畅销书《货币战争》“阴谋论”的风格,开篇即提出了一连串对读者极具诱惑力的问题:数百亿美元通过地下钱庄偷渡中国境内,它们等待什么?那些频频“把脉”中国股市的世界重量级金融专家,他们对中国股市的看法为何总是截然不同?他们在替谁说话?谁真正拥有中国股市的话语权?中国股市真的会垮吗?
躲不开的金融地震
股灾,一个飘荡在股市上空的幽灵。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股灾是指股市大量日常风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释放并经过一定时期累积到极大的程度时,或股市日常风险累积到较大程度但股市运作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急剧变化时,在某个偶然因素的影响下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及其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的异常现象。 它就像大家都了解的火山爆发,长期被积压在地壳里的岩浆,温度极高,当压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从地壳较薄或有裂缝的地方猛烈冲出地面,造成严重破坏。
谁能预测股灾
们都希望能够在股灾发生之前的瞬间跑掉,因而希望能够找到神奇的预言家,或者发现暴跌之前的信号,比如大地震前的老鼠搬家,海啸来临时的飞鱼上岸。 然而散户们可能要失望了,从世界各国历次股灾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当然不能排除极少数人--我将在后面提到他们,能果断收手或从中渔利,那是一种微妙的直觉或是基于某些资料作出的判断,连他们自己也不敢完全确定。
美国证监会对纳斯达克股灾做过特别调查,发现崩盘前一个月内各大投资银行推出的400多份研究报告中,建议卖出的只有5份。
中国股市探秘
莫以市盈率论英雄 在股票分析中,市盈率是被使用最多的分析数据,也是中国股市唱空者们的撒手锏,他们的理论是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达40多倍;比世界证券交易市场平均市盈率高出2倍多,据此得出结论:中国股市的泡沫太多了。 投资者们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就心中惶然,对股市前景充满担忧,自然不会出现长期投资行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标本,它极大地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使中国股市充斥着短期行为。不纠正这个错误,就无法正确看待中国上市公司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的贡献,就容易将中国股市与股灾画等号。
股市什么时候垮
2007年以来随着次级债泡沫的破灭,美国的房奴们一夜之间失去了住房无家可归,办理次级债的投资机构纷纷破产导致华尔街股市暴跌,并诱发全球股市深幅回调。 看起来股灾和金融危机又要来临了!华尔街上的投资家们哀叹道。 我们先来理解两个概念:次级贷款和次级贷款债券。 次级贷款是相对于优质贷款的一种说法,指向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申请人提供住房贷款。 次级贷款债券是以金融机构发放的次级贷款组合为支撑,通过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券,目的是融通资金和分散次级住房贷款风险。
牛市杀手
怎样预防股灾呢?股灾不可预防,它是宏观经济衰退的产物,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使得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特点,复苏、高涨、衰退、萧条、复苏,周而复始。促成股市波动的因素非常多,但对它影响最大、最持久、最深刻的还是经济周期变化。
股市上涨或下跌有其经济基础,只不过股市对经济周期运行总作出夸大的、超前的反应。当经济走出低谷复苏时,股市提前并夸大地作出了反应,股价连续上涨,形成罕见的大牛市;当经济周期运行发生逆转时,股市也会提前并夸大地暴跌发生股灾。

❺ 易宪容:全球股市一片红,中国股市差多远

红它们的,我们不嫉妒也不羡慕,因为我们IPO发行总量今年已做到世界第一了,全球没一个国家敢给共~党~领导下的中国比!!!我们讲的是奉献精神只要“党~和~政~府以及上市公司”高兴了,我们就满意了!! !

❻ 易宪容: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随着持续了12年之久的黄金市场暴跌,及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海外媒体及评级机构又开始看淡中国经济。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及穆迪分别下调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及展望,指出了中国地方债务及影子银行的风险;曾因做空并揭发安然(Enron)而闻名世界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全球最大空头基金公司尼克斯联合基金总裁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也正在香港做空中国相关股票。因为在他看来,由于中国房地产泡沫及贪污问题,正显示着中国金融危机已经开始,由此导致的多米诺骨牌似乎开始倒塌,即中国金融危机马上要爆发。 中国真会爆发金融危机吗?如果中国金融危机爆发,其原因及导火线又是什么?还有,如果金融危机爆发,将对中国及世界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与冲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大问题。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判断,应该分为国内外两极。对于中国官员及多数人来说,基本上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多少问题,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下行或放缓,只不过是政府有意调控之结果。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尽管比前几年增长有所放缓,但是仍然处于增长上行通道上。对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及影子银行的风险,基本上都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因此,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的风险是可控的,更不要说会爆发金融危机了。 对于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焦点是放在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有多大,又会在什么时候破灭。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有多大,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还是从住房租售价、房地产投资比重及住房空置率等不同的指标来看,已经是无可复加了。既然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吹得巨大,这个吹大巨大的房地产一定会破灭。这是谁也不可阻止的。经济“房地产化” 更重要的是,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导致中国经济生活中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整个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使得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各种资源都涌向房地产业,从而使得中国经济结构越来越向低端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不合理。如果不改变当前中国经济“房地产化”的格局,要想让中国产业结构得以调整,根本就不可能。 二是中国经济“房地产化”的驱动力是房地产暴利。可以说,在近10年房地产错误政策的引导,中国房地产市场完全成了一个投机投资为主导的市场,一个中国人都想利用之的赚钱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住房市场价格快速飙升、房地产泡沫吹大,最为重要的是整个社会财富短时间内向少数人聚集。比如胡润财富排名榜60%以上富豪,与房地产业有关,近7万名亿万富翁多以通过房地产起家。 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看到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能够让少数人如此快如此多地聚积财富,而绝大多数人无法分享到经济增长之成果,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和普遍,金融体系的风险快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庞大利益集团,从而使得任何想调整房地产利益关系的政策都会寸步难行。 因此,不仅整个中国经济“房地产化”,整个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也“房地产化”了,使得核心价值全面扭曲。可以说,这正是整个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不仅经济结构难以调整,而且金融市场的风险正在快速积聚。 人们可能会问,既然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如此巨大,这个房地产泡沫为何没有破灭并引起金融危机?这主要是与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顺周期过程中有关,只要中国经济还在增长,住房价格仍然在上升,金融体系的风险就不会暴露出来。就如有不少人所指说的,目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但是,如果中国经济出现逆转,房地产价格全面下跌,或在逆周期过程中,金融体系流入房地产市场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的风险,就会全面显示出来。 现在很多人会问,中国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跌?如果中国房价不下跌,上面所指的金融风险不是都完全化解了吗?其实,这也是一个当前住房市场是否可持续的问题。政府希望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居民收入等方式,来让中国当前这个房地产能够持续下去。但实际上,当前中国住房市场不仅让房价顶到天花板上,让绝大多数(85%以上)居民无法进入这样的市场,而且把中国住房市场带向一个完全投资投机价格扭曲的市场。如果住房市场完全是一个投资投机为主导的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吹大就不可避免,泡沫破灭也是不可能避免。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吹得巨大,泡沫破灭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而不是破灭不破灭的问题。 因此,中国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已经给金融体系聚积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并正在形成系统性风险。任何系统性风险都是不可预测的,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爆发。否则,人类历史上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生金融危机。同样,只要中国房地产泡沫继续吹大,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就会越积越大,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也正在这过程中形成。至于是哪一种诱因引发则不确定,但如果不用政策工具拆除这种系统性风险,或挤掉当前房地产泡沫,中国金融危机爆发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了。对此,中国政府一点都不可低估金融体系当前所面临的危险性。

❼ 易宪容:到底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因此我国面对的主要是通胀。如今经济增长放缓但也有6%-7%增长率,另外最近央行也实行降息的宽松政策,因此肯定存在预期的通胀实际的通胀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强调的是通胀相当温和。

通货膨胀还是紧缩判断: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物价持续上涨,一般都会面临通胀;当经济萧条衰退时,一般会出现通货紧缩(另外滞胀也有可能——经济衰退和通胀并存的情况,原因在于供给方面。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面对石油危机情况)

❽ 易宪容:股市IPO究竟是放还是收

对于这个问题,一百个人肯定会有一种意见,一百种答案。既然是意见,只要政府不把这些意见当真就可以的。而且问题讨论得越多越深入,可能越是会把问题弄清楚些。如果这样,这对是否暂时停止IPO的决策来说,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阅读全文

与易宪容对股市看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钱江印染股票 浏览:220
创业融资说明 浏览:554
信托钱干什么用 浏览:303
北京信托土地流转信托 浏览:542
本月人民币汇率 浏览:286
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与投资局 浏览:996
制作股票软件 浏览:958
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浏览:444
信托兑付困难 浏览:986
外汇赠金开户 浏览:671
项目融资规则 浏览:313
小赢理财定期怎么样 浏览:950
银行贷款调查表 浏览: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浏览:998
珠海横琴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298
投资创始人 浏览:801
田洪良老师外汇 浏览:448
黄金鸽子价格一般 浏览:836
搜宜贷理财 浏览:343
工行贵金属最多可以持仓多长时间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