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郑州融绿商贸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河南省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时伟正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注册地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北二路66号14号楼1单元1层104
法定代表人:时伟正
成立时间:2013-08-27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019800003514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大街与经北一路交叉口东北角新亚大厦8层801室
② 融绿星光广场交通方便吗应该怎么过去
城市:无锡
楼盘名称:无锡融绿星光广场
别名:融创星光广场|
公交线路:公交:快1线、105路、128路、138路至天鹅湖花园站下
地铁:一号线江南大学站 (正在建设中)
其他交通方式:从市中心出发约30分钟,朝蠡湖方向行驶,从湖滨路至五湖大道,朝太湖新城方向,转入高浪西路、万顺道行驶即可到达。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③ 国美股权与控制权之争的解读反思
(新京报社论)
近两个月来,吸引了无数人眼球的国美控制权之争终于在昨日暂时落下帷幕。昨晚7时,备受关注的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宣布结果,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动议,除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关于撤销陈晓、孙一丁的董事职务,及委任邹晓春和黄燕虹为执行董事的议案均未能通过。
这样的投票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令人十分欣慰的是,大多数股东最终作出了一个相对折中与温和的选择:他们既不希望公司目前的经营管理及管理层人员出现重大变故,也不希望公司未来的股份结构发生剧烈调整。黄光裕看起来是输了一阵,但黄氏一方所言的“已经夺下了陈晓手里的刀”也并非“精神胜利法”。因为增发授权被否决毕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黄方仍将牢牢占据公司大股东的位置,这也为这位曾经的首富、中国民营企业界的一代“枭雄”留住了今后在上市公司内部东山再起的最后本钱。
国美控制权之争在我们这个转型社会中的持续发酵,对于大到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契约精神小到资本市场、公司治理、股东权益、职业经理人委托责任、品牌建设等等,都具有难以估量的启蒙价值。因为相关的各利益主体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事,政府监管部门也牢牢地守住了自己作为一个中立的裁判员的边界,因而,这个事件是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经典案例。
从近两个月来黄光裕家族和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管理层各自的言行表现来看,黄氏家族身上似乎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民间创业者的“无畏”传统。他们一开始大打道德和民族品牌,试图调动社会舆论。但从随后的变化中看得出,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样是惊人的。而陈晓阵营的大多数应对手法,则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顺应国际上现代企业治理先进理念的大趋势。海外投资分析机构及国际财经媒体为什么几乎一边倒地奉劝股东投票支持现任董事会、反对大股东,这就是根源。在这类问题上,真正专业的分析者不会从泛道德化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关心的是谁更能带领公司取得优秀的业绩,回报投资人。
陈晓曾经反复追问过一个异常到位的问题:既然黄光裕先生始终把他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放在首位,那么国美为什么还要上市呢?这个问题,放在大股东经常肆意圈钱、侵占普通股民利益的国内市场上,尤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此外,相比已经带领国美走出困境、取得不错业绩的经验丰富的陈晓团队,黄氏家族仓促推出的律师邹晓春和黄光裕的胞妹黄燕虹显然难以得到投资人的首肯。
然而,我们这么分析,决不是抹杀黄光裕作为国美创始人的价值。事实上,可能国美这个已经在境外上市的公众公司的确更需要陈晓这样精明能干的现代职业经理人,而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无疑也非常需要创业家!
针对公司控制权之争,黄光裕和陈晓都曾放过狠话——前者威胁“鱼死网破”,后者则以“鱼可能会死,但网不会破”反唇相讥。但从中国商业文明进步的立足点而论,我们不希望“网破”,更不希望“鱼死”。值得庆幸的是,理性的投资人昨天已经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转自新京报,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知名财经评论员 叶檀 )
陈晓离开国美,从开始便已注定,而关键时间点就是杜鹃资产解冻。正如陈晓当初的行为并不是对黄光裕的背叛,黄光裕方面如今的行为也说不上道德欠缺,离开狭义的道德江湖,我们才能在上市公司治理与职业经理人的天地里,看得更透彻一些。
资本时代就是如此,以日后资产是否增值为惟一的博弈目标考量。这是市场理性博弈的必然结果,没有人愿意鱼死网破。从这一点说,资本市场脱离了疯狂的道德攻击,向理性方向迈进了一步。
中国家族式的上市企业不可能允许职业经理人独掌大权,更何况这个经理人还不被信任。陈晓离开,才能让黄氏家族安心。
去年9月15日,贝恩资本实施了15.9亿元“债转股”,正式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黄光裕夫妇持股比例被稀释至32.47%。之后贝恩资本宣布支持陈晓方。两大股东的争夺,将导致国美根基动摇,如果黄光裕方对董事会决议动辄投反对票,或者将未上市门店剥离出去重新成立公司,对于国美将是致命打击。作为财务投资者、久经资本市场风雨考验的贝恩资本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黄光裕入狱之后,国美历经三部曲:第一步由陈晓出面实行人机分离模式,确保国美不会出现机毁人亡的惨剧。贝恩资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的;第二步通过黄陈之间的博弈,给贝恩资本与黄光裕之间画出底线,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绝对不会触碰,如黄光裕方面的控股权与对公司经营的控制力,如贝恩资本希望获得的溢价;第三步陈晓出局,进入黄光裕方面与贝恩共同执掌的时代。
从国美的一连串博弈可知,惟一能够与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创始人抗衡的,是资本的力量,而不是职业经理人。即便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会主席,国美都不会因此打上张氏烙印。陈晓带领国美走出黄光裕入狱事件的阴影,而张大中则带领国美走上正常经营轨道,国美会就此走向常态化。
中国的企业很少因为职业经理人吃亏,只有在与投行签署对赌协议、购买金融衍生品时,才会为日后被扫地出门埋下伏笔。蒙牛就是前车之鉴,牛根生不得不以万言书请求国内企业家们的帮助,以免蒙牛落入外资之手。这次陈晓在前台与黄光裕方面博弈,最得益者是贝恩资本,他们让贝恩资本以低价成为大股东,实行了债转股,还为贝恩资本画出了一条经营红线。
国美事件的前后传递出中国的现实,市场规则在进步,可以做到人机分离保护企业生存权与投资者的利益,国美在香港上市利用相对完善的香港规则,帮了自己的大忙;但市场文化没有变,职业经理人从大户的管家向独立品格转变任重道远。 摘要:其中,“国美大争下的中国公司治理启示(部分摘录) ”该内容摘自原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兼经营管理研究室主任,现任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刚发表在《管理学家》杂志上的文章《国美大争下的中国公司治理启示》
三大启示
在家族制企业或独资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国美大争使得一些企业所有者产生了观望和忧虑情绪,担心自己对企业控制权的旁落,也使得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产生了相互不信任。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核心人员选任,使得企业创始人的权益获得切实保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委托代理机制下构建企业创始人保护机制。早在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就在《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中指出: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已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两权分离理论认为,股权分散的加剧和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拥有专门管理知识并垄断了专门经营信息的经理实际上掌握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导致“两权分离”。现代公司,特别是股份制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的现象更是十分明显。股份制上市公司中,出资人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不可能直接管理、运作公司,必须依靠专业人士进行,何况社会公众更注重于间接投资股票,关注自己的股权收益,这更促进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两权分离。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下,没有控制权的所有者如何监督制约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便应运而生。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即委托代理理论中所指的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而代理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一定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一致的诉求,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从而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委托代理机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代理风险问题,即如何使代理人履行忠实义务,恪守信托责任。
经邦咨询薛中行老师对此发表个人看法,企业创始人(企业家)一定要保持对自己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创始人作为缔造者对企业的发展功勋卓著,其利益和诉求理应受到尊重。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古今中外不乏先例。如:迪士尼大股东聘请CEO,却不想CEO将大股东几乎“驱逐”了20年;当年帝国大厦的投资人聘请了一位CEO,不想该CEO却将帝国大厦以极低的价格出租了148年,到现在帝国大厦的业主还在世世代代打官司。
为了防止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创始人利益的侵害,目前在美国的公司章程中,已经加入了创始人保护条款,即创业股东的股权不管被稀释到什么程度,都要占据董事会或由其提名的人占据董事会的多数席位。这种创始人保护条款是中国民企急需引进的,在关键时候这项条款将是创始人对抗职业经理人越位以及恶意收购行为的杀手锏。
2.控股权的安全边际设置。企业若想获得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可以理解,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募资,股权是自己权益的最大后盾。股权决定话语权和控制权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因此,企业创始人或大股东若想掌控企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持股比例进行安全边际设置,确保自己所拥有的股份能够战胜各种不稳定因素。
若大股东“一股独大”,无人能制衡,可能导致独裁而损害全体股东的长期利益;反之,如果大股东股权比例过低,不但其他股东对其制衡可能过多,而且还会出现积极性不足的情况,也会损害全体股东长期利益。
对于国美这样一个上市公司来说,企业创始人若掌握公司50%以上的股权,所有权与控制权将会高度一致,没有人可以挑战创始人的权力;若股权比例下降到50%之下,企业创始人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将被削弱,董事会将不再由企业创始人一言九鼎,而是由票选原则产生的董事会成员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重大决策。若企业创始人的持股比例降到30%以下,不仅仅是所有权与控制权再次被削弱,其话语权也可能被剥夺,若要在股东大会上通过自己的动议更会难上加难。按国美公司章程,持股10%以上的股东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若黄光裕的股权在未来数年不断被稀释的话,其第一股东的地位不但不保,甚至连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力也会被剥夺,这也是为什么黄光裕坚决反对国美增发新股的原因所在,发行新股可能摊薄黄光裕的股权比例,使得国美加速从股权比例上“去黄化”。
股权的安全边际设置是需要企业创始人深刻领悟和运用的一门技术。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企业创始人若要保证自己的绝对权力,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掌控50%以上的股份,在股份不能达到50%的情况下,也应确保一致行动人的股份和自己的股份相加大于50%。
3.职业经理人在情理法之间的抉择。股东与职业经理人本是鱼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双方之间默契配合,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但是身为个人,职业经理人难免需要在情理法之间做出正确抉择。
职业经理人应遵守最基本的商业伦理道德,加强自律。职业经理人应该自问:如果我背叛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那么之后谁还敢委我以重任?职业经理人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名誉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长期来讲,职业经理人恪守职业道德,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将赢得企业家们的欢迎和尊重,并不断接到企业家们抛来的橄榄枝。在职业经理人自律上,唐骏可以看作一个榜样。在盛大,唐骏助陈天桥成功上市;在新华都,不仅助陈发树在资本市场入主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更是将旗下二级公司运作上市。唐骏功绩不小,却看淡权力,给自己明确的定位,宣称“职业经理人永远是老二”。
④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商场如战场,就是你死我活的一个场所,为什么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就是知己知彼,百占百胜。假设某个产品市场需求是100万个,有20家企业在做这个产品,最大的一家占有50万个,其它19家共占50万。大家都在这100万里争,20家相互都是竞争对手,分析对手的强弱,打败他,其它几家就多了机会。
⑤ 分析龙象之争
中印比较问题的核心实际上是谁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谁更具有发展潜力。
一、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
中印经过长期摸索,分别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制造业驱动,伴随着国内高储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境外直接投资和外贸扩张,是一种兼顾内需和外向的发展模式。而印度的发展模式较为独特,它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表现出比较强的韧劲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性。
印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的确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例如,印度国内的储蓄水平只有中国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大约只有中国的10%,印度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比中国落后大约10至15年,但印度却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的增加。
不过,印度经济模式中的问题也同样十分明显。例如,印度国内办事效率较低,往往不能集中力量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在印度开办一项业务所花的时间是在中国的两倍,注册资产在印度要花67天,而在中国只要32天;履行合约在印度要花425天,而在中国只花241天。印度社会经济的分化也十分严重,现代化与落后共存,是一个对比鲜明和充满矛盾的国家。印度位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但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中有1/4生活在印度;它是世界第六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数以亿计的印度人却缺乏电力能源;它的250多所大学培养了300多万名科学精英,但40%的印度人口仍是文盲。在德里和班加罗尔等城市,茅草屋往往与跨国公司的摩天大厦交织在一起。
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国硬件强印度软件强
经济增长取决于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的数量及质量。所谓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公路、机场、港口等;软件基础设施指一个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和金融体系等。就硬件基础设施而言,中国很明显走在了印度前面,如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大概是印度的7倍,在个人电脑拥有量、移动电话、互联网上网人数等方面更是大幅领先于印度。就软件基础设施而言,印度则在某些重要方面领先中国,比如产权保障、金融市场、私有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公司治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印度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并非全面胜过中国。在税收和劳动力管理等方面,中国事实上领先于印度。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印度在制度层面上优于中国,也不能认为印度在硬件方面全面落后于中国。实际上,印度在航天、生物制药等某些领域也有长处。
对印度以服务业为龙头,带动经济腾飞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模式,国外不少专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印度以服务业为基础,但显然未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英国《经济学家》有文章认为,印度的服务业在其GDP中的比例超过50%,2008年软件出口将达到500亿美元,但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和电话服务中心这样的外包服务业,在印度整个服务业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在印度整个GDP中的比例更小,只占4%,雇员也只有大约100万人。印度储蓄率和基建投资都远低于中国,工业化程度也远远落后于中国。印度能否赶超中国,取决于印度是否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储蓄和投资,增加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以及加快工业化速度。如果只靠服务业就跳过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信息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经济,印度恐怕会遇到不少问题。实际上,印度国内也开始注意到上述矛盾,开始把振兴制造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去年就通过了发展制造业的长期规划。
三、中印经济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和合作潜能
正如印度科技部长近日访华时所述,中印两国经济拥有非常巨大的互补性和合作潜能。长于制造业的中国“世界工厂”和长于服务业的印度“世界办公室”,为中印加强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度的国民经济结构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构成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其中第二产业方面中国和印度的比是50.9∶26.9,中国在制造业方面非常突出,印度几乎只是中国的一半;而第三产业方面中印之比是33.2∶48.2,这表现在印度的软件产业以及为之配套的服务业比中国有明显的优势。中国的优势产业在制造业和硬件方面,印度在服务业和软件方面,两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此外,中印同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国和能源需求大户,对海外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大。随着两国战略合作的深化,中印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步伐也正在逐步加大。
综上所述,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不能简单下结论说谁更有潜力。如果中印能携手合作优势互补,两国的发展潜力将会更上层楼。
⑥ 西溪之星和融创河滨之城能pk吗
滨江西溪之星位距西溪板块核心,文二西路以南,离西溪湿地、五常湿地很近,自然环境较好。项目容积率较低,为低密度洋房,项目周边有白庙港、顾家桥两条河流,生活舒适度佳。项目为绿城团队全程设计施工,项目品质有保证,坚持为业主打造高品质精装户型。项目地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附近,自然景观资源丰富,项目双水岸景观资源丰富,整体绿化覆盖率大
⑦ 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商道融绿是国内领先的绿色金融及责任投资专业服务机构,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责任投资与ESG评估及信息服务、绿色债券评估认证、绿色金融咨询与研究等专业服务,隶属于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蔡英萃
成立时间:2015-02-09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501863759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甲12号(国家广告产业园区)2号楼2层2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