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流通总市值”是上交所A股总市值+上交所B股总市值+深交所A股总市值+深交所B股总市值的和吗
股票流通总市值,指的抄是市场中流通股的市值,流通股总市值就是所有公司流通股A股市值只和就是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A股流通股市值之和,我觉得你这个流通股总市值并不包括B股,因为B股不是以本币计价的供国人交易的股票,所以就被排出在本币流通范畴之外了。流通股总市值长期来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为公司上市,大股东股份要锁定一段时间,公司定向增发,新增发的股票要锁定一段时间,新股上市前机构认购的股票也要锁定,但是锁定期过后,这部分股票就变成了流通股,而且国有控股公司或国资委所持有股份虽然是流通股,但是并不上市交易其实也就相当于非流通股,所以单纯统计流通股并没有实际意义
『贰』 申请新股需要什么条件
1、首先,本人必须最近20个交易日持有股票,申购的上限是由最近持有股票平均市值决定的。
2、比如:持有市值1万及以上(含1
万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股申购(打新),沪市每1万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1万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就是不行。深市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也是不行的意思。
3、其次,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中
4、再次,申购款应在申购委托前存入资金账户
5、申购委托前,投资者应把申购款全额存入其在证券公司开立的资金账户。申购时间内,投资者按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以发行价格填写委托单。一经申报,不得撤单。申购配号根据实际有效申购进行,每一有效申购单位配一个号,对所有有效申购单位按时间顺序连续配号。
6、注意:参与网下发行的投资者不得再参与网上新股申购。
(2)上海B股算否上证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新股申购规则:
一、T-2日(含)前20个交易日日均必须至少持有1万元非限售A股市值才可申购新股,上海、深圳分开单独计算;
二、姓名、身份证号相同的所有账户(含融资融券账户)合并计算T-2日市值;
三、上海每持有1万元市值可申购1000股,深圳每持有5000元市值可申购500股;自己的账户能申购多少股,在下单时交易软件会有提示;
四、有市值的账户才能申购,上海在普通或信用账户申购,深圳在普通或信用账户申购,只有第一次下单有效(按发行价买入)且不能撤销;
六、值得注意的是,客户申购时,不需要事先冻结资金,待中签后才需要兑付。
七、还有很重要一点,当客户累计有3次中签后没有兑付相对应金额申购费的,就会被暂停半年申购新股功能。根据最新消息,两周内会有10家公司申购,根据规则,t-2的前20天平均市值,大家若想多些号码中签,需要最近提高自己仓位,获得更多号码抽签。
参考资料
网络-新股申购
『叁』 上证综指与沪深300指数对派发红利的处理有何不同
上证综指与沪深300指数是成分股价走势的指数,具体分红由你所买的股票分红回。
其一,在样本股范围上,沪答深300指数的样本股选自于沪、深两市的A股股票,对于在两地(或多地)上市的公司,其总股本仅限于A股总股本,H股和B股不包括在内。而上证综指的样本股范围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包括A股和B股。其二,在选样标准上,沪深300指数选择规模大、流动性高、质地较好的公司股票,剔除了ST股票、*ST股票、暂停上市股票以及股价明显异常波动的股票,因此,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蓝筹公司;而上证综指未对样本股作相关处理。其三,在权重计算上,沪深300指数采用以自由流通股本加权法,不存在流通市值与总市值之间的杠杆效应,抗操纵性强;而上证综指采用总股本加权法,实际的流通市值与总市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杠杆效应。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肆』 各权重股在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180指数、上证50、中证100中的权重是怎么计算而来的
计算股票权重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一) 计算公式
1.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等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调整市值=Σ(股价×调整股本数)。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上证180基建指数等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调整市值= Σ(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权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对上证180风格指数系列,样本股权重上限为10%)。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30,40,50,60,70,80,100
3. 上证综合指数等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Σ(股价×发行股数)。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4.上证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基期)× 1000 其中,总市值= Σ(市价×发行份额)。
5.上证国债指数以样该国债在证券交易所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国债的总市值+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100 其中,总市值= Σ(全价×发行量);全价=净价+应计利息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该国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6.上证企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以样该企业债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企业债的总市值+ 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100 其中,总市值 = Σ(全价×发行量),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该企业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7.上证公司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指数样本总市值+ 报告期公司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总市值= Σ(全价×发行量) 报告期公司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指数样本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8.上证分离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指数样本总市值 + 报告期分离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总市值 = Σ(全价×发行量) 报告期分离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指数样本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二)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计算。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大约2秒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每大约6秒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指数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 新上市。对综合指数(上证综指和新上证综指)和分类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和行业分类指数),凡有成份证券新上市,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4.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7.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伍』 上证B股现在总市值有多少亿美元
金融股继续强势拉升,这是今天推动大盘的最重要动力,这一点不奇怪,因为券商股版之前没怎么涨,但连续上来权的成交量告诉我们,券商股的利润会有较大幅度上涨,明年利润增长可期。在这种力量推动下,金融股不涨也难。其他热点相对昨天有所转弱,飞机制造、电力、酿酒、石油等行业有所表现,受工业4.0概念影响,机床股继续拉涨停。
在这种行情下,虽然市场已经够热,但不能排除市场还会大热。如果市场出现大热,一旦冲得过猛,投资者要注意大盘面临的冲高回落和剧烈震荡,震荡后可能就是一波调整的到来。
『陆』 上证指数 这个指数怎么算的A股和B股总的流通市值总和和上证指数挂钩可以怎么理解吗
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1、“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又称“沪指”,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2、计算公式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7 19:53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1) 新股上市;(2) 股票摘牌;(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5) 汇率变动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柒』 “上证指数,深行指数多少多少点”什么意思啊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指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
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包括:深证综合指数、深证A股指数和深证B股指数。它们分别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全部A股、全部B股为样本股,以1991年4月3日为综合指数和A股指数的基期,以1992年2月28日为B股指数的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以指数股计算日股份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当有新股票上市时,在其上市后第二天纳入指数计算。当某一股票暂停买卖时,将其暂时剔除于指数的计算之外。若有某一股票在交易中突然停牌,将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市。深证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为:
即日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
每日连续计算的环比公式如下,
每日即时指数=上日收市指数×(今日即时指数股总市值÷经调整上日指数股收市总市值)
其中,今日即时指数股总市值=各样本股市价×已发行股数,上日指数股收市总市值是指根据上日样本股的股本或样本股变动而作调整后的总值。
当指数股的股本结构或股份名单发生改变时,改用变动前一营业日为基准日,并且“连锁”方式对指数计算进行调整,以维护指数的连续性。
『捌』 为什么很多券商版块股票的A,B股总市值总是大大超过其净资产,是不是很不合理
股票价值主要看市盈率,另外参考净资产!,盈利能力高,净资产倍率就高,反之就低!
『玖』 深市的新股申购需要什么条件
2016年开始,A股新股发行将按新规申购,主要包括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新股发行采用市值申购的方法,投资者只要有市值就能申购,中签之后才缴款,强调新股申购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券商不得接受投资者全权委托申购新股。2016年新股申购条件:
1、新股申购预先缴款改为中签后再缴款。
2、三次中签不缴款挨罚调整后的规则,增加了“投资者连续12个月累计3次中签后不缴款,6个月内不能参与打新”的惩戒性措施。
3、新政规定,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取消询价环节,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定价,新股发行完全市场化定价。
(9)上海B股算否上证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今后,新股将采取“按市值申购”的网上发行方式。按市值申购指的是投资者必须持有深圳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1万元以上和足额的资金,才能参与新股网上申购。这意味着,投资者能否参与网上发行、能够申购多少新股,需要根据其持股市值来确定;如参与申购的,需要向资金账户内存入足够资金才能进行有效申购。
此外,新政在交易系统中对申购上限作出限制。为了防止持股市值较大的投资者获配大量新股,每位投资者网上申购的数量不得超过主承销商规定的上限,且不得超过本次网上初始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超过部分会被交易系统拦截。
今后,持有多个证券账户的投资者,申购新股时也将受到一定限制。为了防止具备资金优势的投资者利用多个证券账户进行多次申购,一个投资者只能用一个证券账户进行一次申购,其余申购将被系统自动撤销。
『拾』 股市大盘指数是怎么算的
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专。上证综合指属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