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因此,自由贸易区对于物流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
『贰』 上海自贸区,让香港还能骄傲多久
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启动,香港人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亚洲第一自由港的地位岌岌可危。从香港回归至今,港人对待内地人民的态度从来高傲,尤其是近年来大陆游客的抢奶粉、抢床位事件之后,引起港人的极大反感,认为大陆人扰乱了香港次序抢占了资源。破坏了香港自回归以来一直坚持的港人治港,一国两制的理念。不可否认,香港无论是在司法制度还是经济贸易,的确有骄傲的本钱,但是有部分的港人似乎忘了,香港的本质还是属于中国的,香港人不能不承认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叁』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与联系,要分点答的那总,清晰明确。谢谢了啊
从严格意义上说,自由港是指划在本国关境以外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海关管辖的港口或者海港区内,外国货物可以免税进出口,而且可以在该港内进行加工、削造、贮藏、分级拣选、改装、修理、装卸,以至再出口或者在港内销售。外国船舶必须遵守有关卫生和移民等法规,但其他活动不经海关检查,可以自由出入。 自由贸易区又称免税贸易区,或自由贸易区,也有的国家称它为自由贸易港、对外贸易区和自由市等。实际上自由区是指划在一个国家关境以外的、与自由港具有同等地位的地区(带),需受当地法规限制,在性质上和自由港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自由港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又称自由口岸、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区,这种港口划在一国关境之外,外国商品进出港口时除免交关税外,还可在港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但须遵守所在国的有关政策和法令。自由港依贸易管制情况分为完全自由港和有限自由港。前者对所有商品进出口都实行免税,后者对少数商品征收少量关税并有某些贸易限制。自由港主要从事转口贸易。有些自由港与非自由港区域划分明显,但有些划分不明显。一些不处于港口地区的自由贸易区,除转口贸易外,还从事加工、旅游、服务等行业。开辟自由港可以扩大转口贸易,并从中获得各种贸易费用,扩大外汇收入。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为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局限在于,它会导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税。如果没有其他措施作为补充,第三国很可能将货物先运进一体化组织中实行较低关税或贸易壁垒的成员国,然后再将货物转运到实行高贸易壁垒的成员国。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贸易区组织均制订“原产地原则”,规定只有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原产地产品”才享受成员国之间给予的自由贸易待遇。理论上,凡是制成品在成员国境内生产的价值额占到产品价值总额的50%以上时,该产品应视为原产地产品。一般而言,第三国进口品越是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相竞争,对成员国境内生产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原产地原则的涵义表明了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的某种排他性。现实中比较典型的自由贸易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肆』 上海自贸区是不是和香港自由港一样外籍人员无需证件即可随意进出,外来货物零税收,船只随意进出
你好,你说的这种情况。外籍人员进出肯定是要有证件的。我的意思是说进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肯定也不是随意进出的,他们是有调度的。
『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港与香港自由港 新加坡自由港比较800字以上
语文水平非常有限,不过类似的分析我倒是作过 网上也有很多参考资料。
总结起内来
上海 优势:依容仗中国市场巨大 且有很多政策扶持 人力资源成本低
劣势:税率很高 即便是自贸区 比起另外两个税务成本还是高的多。
香港: 优势税率最低, 自由贸易
劣势: 其他投资成本高,例如土地成本等
新加坡 优势:位置很好处在航运要道马六甲 劣势 对外依存度高
参考资料:
http://www.ficia-china.com/upload/China_Insights/Ficia_In_News/2009/200903_Business_Forum_China_Shanghai_vs_HongKong_vs_Singapore.pdf
『陆』 自由港与自由贸易港的区别有哪些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 又称为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局限在于,它会导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税。如果没有其他措施作为补充,第三国很可能将货物先运进一体化组织中实行较低关税或贸易壁垒的成员国,然后再将货物转运到实行高贸易壁垒的成员国。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贸易区组织均制订“原产地原则”,规定只有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原产地产品”才享受成员国之间给予的自由贸易待遇。理论上,凡是制成品在成员国境内生产的价值额占到产品价值总额的50%以上时,该产品应视为原产地产品。一般而言,第三国进口品越是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相竞争,对成员国境内生产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原产地原则的涵义表明了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的某种排他性。现实中比较典型的自由贸易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自由贸易区又称自由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按类型分为:商业自由区和工业自由区。前者不允许货物的拆包零售和加工制造;后者允许免税进口原料、元件和辅料,并指定加工作业区加工制造。贸易性是自由贸易区的鲜明特点。为充分利用其位于或邻近国际贸易地区通道的优势,发展转口贸易,规定只要是主权国家允许进出口的商品,均可进入区内,并可免交关税,也不必办理海关手续;商品进区后,可储存、拆散、分级、分类、重新包装、重新标签、与外国或国内商品混合和再出口等。除对这类商品进入所在国其它地区限制较严外,对进出自由港区的活动不加限制。 自由贸易区是自由港发展而来的,通常设在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尤以经济发达国家居多,如美国有对外贸易区92个。早在50年代初,美国就明确提出:可在自由贸易区发展以出口加工为主要目标的制造业。60年代后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利用这一形式,并将它建成为特殊的工业区,逐步发展成为出口加工区。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积极向高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形发展,形成“科技型自由贸易区”。 设置自由贸易区的作用主要是:①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设置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②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③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④在港口、交通枢纽和边境地区设区,可起到繁荣港口、刺激所在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 自由港(free port)是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划在一国的关税国境(即“关境”)以外。又称自由口岸、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区,这种港口划在一国关境之外,外国商品进出港口时除免交关税外,还可在港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但须遵守所在国的有关政策和法令。自由港依贸易管制情况分为完全自由港和有限自由港。前者对所有商品进出口都实行免税,后者对少数商品征收少量关税并有某些贸易限制 。自由港主要从事转口贸易。有些自由港与非自由 港区域划分明显 ,但有些 划分不明显。一些不处于港口地区的自由贸易区,除转口贸易外,还从事加工 、旅游 、服务等行业 。 开辟自由港可以扩大转口贸易,并从中获得各种贸易费用,扩大外汇收入。 自由港绝大部分位于沿海港口,也可位于内陆地区(如内陆国瑞士全国有20个自由港)。绝大部分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港口和先进的运输、装卸设备,以豁免货物进出口关税和海关监督的优惠,以及开展货物储存、分级挑选、改装等业务便利,通过吸引外国货船、扩大转口贸易,发挥商品集散中心作用,以达赚取外汇收入的目的而发展起来。自由港与保税区相似,其不同在于贸易优惠措施空间范围上的不同而已。 按其限制程度,分为完全自由港和有限自由港。前者对外国商品一律免征关税,现世界上已为数不多;后者仅对少数指定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或实施不同程度的贸易限制,其它商品可享受免税待遇,世界绝大部分自由港均属此类,如直布罗陀、汉堡、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吉布提等。 按其范围大小分为自由港市和自由港区。前者包括港口及所在城市全部地区,将其划为非关税地区,外商可自由居留及从事有关业务,所有居民和旅客均享受关税优惠,如新加坡和香港。后者仅包括港口或其所在城市的一部分,不允许外商自由居留,如汉堡、哥本哈根等。 主要特点 ①可为港口或港口的一部分,也可在港区范围内划出自由区(如香港整个地区为自由港,内设7个自由区); ②主要开发目标和营运功能同港口本身的集散中心作用分不开; ③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并需拥有足够的现代化运输辅助部门(如转运公司)和相当规模的船队,其指挥、管理系统效率和技术水平也较高。开辟自由港,可通过有限的自由和关税的有限损失,给东道国、港口和客户各方带来许多好处,如可大大提高港口营运效率,利于扩大贸易量和港口吞吐量,提高主、客双方经济利益,给所在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等。自由港的进一步发展,会导致部分再出口产品的加工工业发展,进而扩大港口功能。当前,积极发展出口导向的加工工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主要自由港的共同发展趋势。 自由港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提高港口对船东、货主的吸引力,扩大港口吞吐量,大大提高港口的中转功能; 二是自由港的发展会促进港口向综合性、多功能方向发展,使港口成为外向型经济中心。同时,促进港口所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是最大限度地适应国际贸易灵活性的要求,提高贸易中各方的经济效益; 四是促进自由港及毗邻地区的就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等。
『柒』 上海自贸区和香港自由港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党人治的,一个是港人治的。
『捌』 有关上海自由贸易区的问题
自贸区内,没有居民,也不允许有居民,这完全是关外的概念,你能住在边专境以属外吗?
涉及对外贸易,转口类贸易,税费占利润比例较大的业务,将得到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实惠(简单说吧,HK就是这么起来的,你懂的)。
其实你只要看一下“自由港”相关概念,就大致能够理解自贸区的实质了,只是名称和具体政策的数值可能不同,概念是一样的冯,估计结果也是一样。
望采纳。
『玖』 什么是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
一个国家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国境之内、关境之外划定一个经济特别区,准许商品自由出入,称为自由港。自由港分为完全自由港和有限自由港。前者不受任何海关管辖,一切经贸活动基本上都不受限制。后者接受某种程度的贸易管制。现在绝大多数国家建立的都是有限自由港。在自由港内除规定的违禁品外,所有商品可以自由进入。商品在自由港出入,所在国海关除对极少数商品征收关税外,其余均不予过问,也不用办理海关手续。但如果商品由自由港进入所在国的关境内则需按章交纳关税。自由贸易区又称“对外贸易区”,它在性质和使用上基本与自由港相同,区别仅在于自由贸易区的划定只限于港口或城市中的某一特定地区。
『拾』 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有区别吗上海自由贸易区和新加坡自由港的区别
自由港是一种以经营 贸易 为主的经济特区,可自由进行货物起卸、搬运、转口和加工、长期储存的 港口 区域。自由港内的国外货物,可免征 关税 和不需经 海关 人员检查。自由港主要从事 转口贸易 ,但一些还会进行加工、旅游而上海的自由贸易区,则是指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 行政干预 较小的区域。自由港只是一个来去自由的港口自由贸易区则是提供了一个没有政府干预,经济自由发展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