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煤炭企业价值分析

煤炭企业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1 12:02:11

㈠ 煤炭的煤炭分析

——优势
2010年下半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煤炭产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劣势
技术及安全水平落后。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井工开采比例大,中小型矿井数量多,导致了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的多层次性,煤矿整体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还相对落后,煤炭 资源洁净开发利用研究起步晚,技术不够成熟,大量煤炭直接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要解决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全面提升煤炭工业 的整体技术水平。
——机会
根据低碳经济策,国家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甚至关闭小煤矿,不准新建煤矿,更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少竞争,有利于提高集中度,有利效益的大幅提高。
——风险
新技术应用风险。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对煤炭消费构成严重的压力,为了解决该问题对煤炭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和煤炭的产品加工转化等技术。
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煤炭的洗选、脱硫燃烧等,已经有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还面临低氮燃烧和固炭技术的开发应用,存在较大困难。

㈡ 煤矿企业文化价值理念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

理论思考行业性质的自身需要。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文化管理正成为世界企业界发展的潮流。由于煤炭行业本身属于高危行业,遵章至尊的理念已成为行业共识。规章制度再完善,也总有覆盖不到的地方,只有文化的力量能引导职工自觉遵守和执行规章、统一思想规范行为。在总结了历史上事故经验教训和系统分析行业特点的基础上,煤炭企业在加强制度建设和职工培训的同时,逐渐开始将文化建设作为统一职工思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手段。

建设丰富精神文明成果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工素质的提高,煤矿企业干部职工在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渴望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参与企业发展决策的意愿、审美观、生活品位和对事物的是非辨别能力也不断增加,广大干部职工对企业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渴求,也迫切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和改善矿井形象,促进矿井发展。

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惟有精神的力量生生不息。只有通过构建具有煤炭特色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抓住管理的核心要素——人,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力,“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新的资源”,用文化的力量、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开拓的精神探寻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推动矿井的长足发展,并为其他煤炭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

实践探索理论界将企业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一)以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切实抓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一切行为提供价值观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支撑,是企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内涵丰富,但其最关键的内容则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所谓企业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指的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它至少包括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企业现在怎样、企业如何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取得了一致的认识,认为企业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员工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才有可能将努力工作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从而实现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的完美统一,而这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长远而巨大的发展后劲。多年来,我们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站在曹矿看曹矿,站在肥矿看曹矿,放眼全国看曹矿”和“差距在哪里,发展在何处”为主题展开学习研讨,面对当前全国煤炭形势趋好,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环境,全面分析煤炭储量逐减、采场接续紧张、产量超幅较为困难等自身实际,确立了“加大开拓保大接续,优化布局保小接续,提高装备保高产高效”的发展规划,并抓住当前良好的市场机遇,大力实施精煤战略,加大精煤洗选销售力度,启动了“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增强矿井整体实力”工程,确保矿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使生产经营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通过倡树“以诚信立矿、以科技兴矿、以制度管矿、以文化治矿、以人才保矿、以和谐系矿”的企业理念和“以人为本聚合力,干事创业促发展,谋篇布局创一流,搭建平台建家园”的发展理念,凝聚了职工的士气,推动了企业发展。

(二)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着力点,切实抓好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实现企业文化管理,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效率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的。核心价值观固然具有如此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如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软性和隐性层面的价值观建设,而没有硬性和显性层面的制度建设,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就会觉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一旦员工的日常行为失去明确和统一的准则,实现企业高效运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那么如何实现企业的效率最大化?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不是盲目的。在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改善或废除,一方面必须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且通过奖惩等措施保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得到贯彻;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建设还必须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是否有利于革除弊端、堵塞漏洞、强化管理、维护公平出发。总之,优秀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现实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多年来,曹庄矿倡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制度文化创建理念,从“管理好人、监督好事、规范好权、控制好钱”等事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和对策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议事制度,内部经济分配、资金管理制度”,推行以“责任落实”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深化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做到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有落实,使得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充实,对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约束员工行为、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三)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为主线,切实抓好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精神基础,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制度保障,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企业文化建设中所指的“物质文化”与我们通常所讲的“物质文明”有很大区别。企业的物质文明,通常指的是这个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财富、生产力等,实际上可以等同于企业的“中心工作”。而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属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它必须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制度要求,必须借助各种有形的载体和活动,它的最终目标是树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它不是“中心工作”,而是为更好地完成“中心工作”服务的。如果将企业物质文明建设等同于物质文化建设,认为只要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做好中心工作,就等于在进行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了,这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抹煞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致使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无法落到实处,甚至完全被忽略,因此就无法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曹庄煤矿把学习作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重要手段,引导全矿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系统思考、科学决策,把“学习型”企业建设贯穿、渗透、融合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特别通过组织开展“书香曹矿”读书活动,搭建起了全员学习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倡导“楼与楼相对我们就是近邻,户与户相连我们都是亲人”的和谐理念和“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新风尚,构建人人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共建和谐的“没有血缘关系的曹庄矿大家庭”。还通过办公楼、工业广场、职工宿舍区的环境美化,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专栏的开辟,努力打造企业文化建设阵地,紧贴企业发展实际和时代发展脉搏,大力传播精神文化、宣传重大实事要闻、公布各类规章制度、弘扬先进人物及典型事迹,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㈢ 对煤炭市场现状的分析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产量下降,国际煤炭贸易萎缩,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替代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亚洲地区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煤炭消费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到2019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到79.21亿吨。2020年,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初步测算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大打击进一步导致煤炭产量有所下滑。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32.7%。

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

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

——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㈣ 煤炭指标分析

煤炭的常用指标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不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九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四、固定碳质最(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五、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 ) ,常用单位大卡斤克,换算关系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发热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标准煤的发热量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net,ar) ,它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况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g ( 300kcal / kg)左右.

六、胶质层最大厚度(Y )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七、粘结指数(G )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枯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八、煤灰熔融性温度(灰溶点)

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灰熔融性变形温度(DT )、软化温度( ST )、流动温度(FT ) ,常用软化温度(ST )来表示。灰熔融性温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结渣。因锅炉设计不同,对灰熔融性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煤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作为燃料和气化原料时的性能,煤灰熔融性温度低,煤灰容易结渣,增加了排渣的难度,尤其是固态排渣的锅炉和移动床的气化炉,煤灰熔融性温度要求较高。

九、哈氏可磨指数(HGI )

哈氏可磨指数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可磨指数越大,煤越容易磨成粉。在发点煤粉锅炉和高炉喷吹用煤,可磨指数是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吉氏流动(ddpm)煤的流动度是表征煤在干馏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标之一。流动度是研究煤的流变性和热分解力学的有效手段,又能表征煤的塑性,可以指导配煤和焦炭强度预测。吉氏流动度是以固定力矩在煤受热形成的胶质体中转动的最大转速表示的流动度指标,用每分钟转动的角度来表示。

十一、增锅膨胀序数(CSN )

增塌膨胀序数是在规定条件下以煤在增祸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序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塑性指标.增祸膨胀序数的大小取决于煤灰熔融性、胶质体生成期间析气情况和胶质体的不透气性。

十二、焦渣特征(CRC )

煤炭热分解以后剩余物质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分为8 个序号,其序号即为焦渣特征代号。
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粘着。用手指轻碰即为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
3——弱粘性。用手指轻压即成不块。
4 ——不熔融粘结。用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5 ——不膨胀熔融枯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的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
6——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
7——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8——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大于15mm。

更多煤质化验知识、煤炭化验设备详情请登录:
www.huanuodianzi.com
www.hebihuanuo.com

以上是由鹤壁华诺煤炭化验仪器公司提供!

㈤ 永城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价值分析

摘要:本文对永城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及其价值的构成、特征及分类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环境价值分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了煤炭资源的环境价值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价值

一、永城矿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地质特征

永城煤田位于河南省东部,东西长60 千米,南北宽50 千米,面积2056平方千米,分布于永城、夏邑两市县境内。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标高31~37 米,仅东北部有芒山孤立,海拔156 米。地表主要河流有包河、浍河、沱河、王引河等,水系十分发育,且地下水位较高。区内交通颇为便利,北临陇海铁路,东临京沪铁路,西临京九铁路,矿区内有运煤专用铁路联通主要煤矿。

永城煤田属地台型沉积,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纪含煤沉积岩系,含煤层位与河南平顶山、鹤壁、渑池(新安)、登封、焦作等石炭—二叠系主要煤田基本相同。永城煤系地层总厚度为1205米。计含煤25层以上,其中可采、局部可采煤层7层,主要可采煤层3层,煤种以无烟煤为主,另有少量贫煤和瘦煤,部分煤层受后期岩浆烘烤变为天然焦。永城隐伏复背斜为永城煤田的一级褶皱构造,煤层分布于褶皱两翼,产状变化及埋深受褶皱形态及所处部位控制。永城煤田断裂构造,主要为褶皱期后的断块作用所形成的断层,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煤田内海西期及燕山期小岩体发育,受构造控制明显,多沿永城背斜轴部分布,并向两翼侵入煤系地层或沿煤层贯入。永城井田煤质均以高变质的年轻—中等无烟煤为主,其次为天然焦。煤的物理性质、煤岩特征和煤种基本一致。主要可采煤层顶板均为砂岩或砂质泥岩,一般比较稳固,岩石完整性也较好。常随采煤放顶而塌落,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未发现底鼓现象,顶、底板均易管理。

矿区内地形平坦,地表水系发育,新生界松散沉积较厚;奥陶系、石炭系灰岩中含丰富的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中等复杂程度。矿区1~3级瓦斯,属低瓦斯区,局部有富集现象,深部井田为高瓦斯区,煤尘爆炸性不大。矿区恒温带深度为23 米,恒温带温度为16.5℃,地温梯度为1.3~4.3℃/100米,平均为2.6℃/100米。

二、永城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永城是豫东地区一座重要的能源城市,河南省新兴的重点煤矿区,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境内现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达17 种,主要有煤、铁、石英岩、花岗岩、大理岩、水泥岩、矿泉水等矿产资源。煤是永城重要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达32.43 亿吨,分布在全市的18个乡(镇),含煤面积达716 平方千米,占全市总国土面积的35%。全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17家,其中包括神火、永煤两大集团所属的8 家煤矿企业。2006年,全市共生产原煤1180 万吨,工业总产值达552323 万元,实现利税总额324821万元,矿业已成为永城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及其价值概念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是指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一切环境要素的总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可分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环境是指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信息、教育、文化、知识、法律等社会环境要素的总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环境是指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围岩、土地、水、大气、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通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价值是指: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周围自然环境所表现的(提供的)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会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有自然环境被破坏,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反映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不良的环境效应,即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价值的损失,表现为负环境价值;伴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原有自然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升,反映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好的环境效应,即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价值的提升,表现为正环境价值。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价值的损失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一种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使原有“自然环境要素”的环境价值直接损失,如采煤造成自然环境要素土地的塌陷,土地塌陷使原有土地的使用价值部分或全部丧失。另一种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新增加了负环境价值的“环境要素”,造成整个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系统中其他“环境要素”的环境价值损失,如采煤新增加煤矸石,占用农业用地和污染环境,使农地失去了种植收益价值和平整美观的生态环境价值。通常所称的“废物”是负环境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

四、永城煤矿区环境价值特征

由于永城矿区特殊的地质条件,永城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破坏比较显著。据测算:永城矿区万吨塌陷率高达6.85亩,远高于全国3.6亩/万吨的平均水平,同时塌陷深度系数也高达0.8。预计到矿区开采结束时,地表积水面积达184.2平方千米,蓄水量为4 亿立方米,形成12 个面积不等的积水盆地。由于受河流、铁路、公路的分割,实际上将会形成更多的次级积水盆地。由于开采塌陷,本区水域面积增大,使本区空气湿度增加,气温变化幅度下降,生态系统由陆生农业生态系统变为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农业生态系统的复合生态系统。部分农民失去耕地,由农业生产变为水产养殖。随着矿区的建成投产,开采塌陷将造成地表大面积下沉,潜水位相对上升;同时,由于矿区地势平坦,塌陷区内河沟又同步下沉,区内积水难以排除造成常年积水。当潜水位上升到地表后,随着蒸发量的增加,使土壤中的盐碱成分增多,既影响了耕地的物理化学性质,又影响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妨碍了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由于开采塌陷改变了地表耕地原有平坦的形态在塌陷区范围内形成大于0.8%的坡地,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薄层化,土壤养分循环失衡,同时地裂缝形成水肥下渗的通道,造成土壤上层侵蚀下移,破坏原有土壤层次分布的条件,改变了土壤自身的营养条件和外界环境条件。永城矿区矿井全部投产后,建井排矸量约142.58万立方米(约计290万吨),生产期固体废物排放问题171.44万吨/年。目前已投产的5个矿井,污废水排放量46105立方米/天,其中矿井排水41625立方米/天。

综上所述,永城矿区环境价值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量大面广,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显著,环境价值突出;②环境价值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环境价值要素的价值(环境价值要素的价值越大,环境价值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取决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开发利用强度越大,对环境价值要素的作用和影响就越大,环境价值也就越高);③破坏或损害已有环境价值(土地等)与新生环境价值(矸石、瓦斯等)问题互相结合;④环境价值要素以土地、水、矸石和矿井底气为主;⑤绝大多数情况下,环境价值主要表现为负价值;⑥由于环境的不可逆性以及环境价值评估的局限性,使重置环境价值往往大于损失环境价值;⑦环境价值具复杂性、长期性和动态性等。

矿区环境价值通过矿区环境成本加以体现,矿区环境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矿区自然环境要素的价值(如土地的价值、水的价值等)和构成,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技术以及社会对环境的认知和态度。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矿区环境成本总体呈递增趋势,主要表现在:①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及水资源等需求更大,更大的需求使土地及水资源等的价值会越来越大。②采矿活动对土地及水资源等破坏程度不断增大(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不断加重、塌陷面积增大、塌陷深度增加等),降低了土地及水资源等原使用价值,可供利用的土地及水资源越来越少,供给不足加剧了土地及水资源等的稀缺性,使土地及水资源等的价值越来越大。③水污染和土地塌陷等所表现和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更为突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成本(费用)会更高。④随着土地及水资源等破坏程度加大,恢复和治理成本(费用)会更高。破坏到一定程度(量变到质变)就无法恢复,理论上其恢复费用就无限大。⑤村庄搬迁的难度更大和费用更高,问题更为突出。⑥资源枯竭,矿井衰老,产量下降等,使吨煤分摊的矿区环境价值更高。⑦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加强,矿区环境价值中的存在价值更为突出等。

五、永城矿区煤炭开发环境价值要素选择及综合评价

根据《煤炭资源价值与矿区可持续发展》(刘金平、樊华民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的研究成果。以永城矿区为单元,从全国角度选择能反应环境价值水平高低的主导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影响因素,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的权重,计算要素影响因素的综合权值。分别建立各个要素中的各个因素的效用函数,将各个要素中的各个因素的实际值通过效用函数转换为效用值。对各矿区环境价值分类的综合作用分值进行100—0标准化处理获得永城矿区环境价值分类的标准化综合作用分值,并确定永城矿区为环境价值突出矿区。计算矿区环境价值分类综合作用分值的具体公式为:

河南矿业循环经济灵宝行动

式中:Zk为k矿区环境价值分类的综合作用;Xkij为k矿区第i要素中第j个影响因素的效用值;wij为i要素是第j影响因素的综合权值。

按照永城矿区实际共选择出反映环境价值水平高低的5个主导因素以及各要素的影响因素:

(1)土地要素:土地破坏程度(万吨塌陷率、万吨积水率、塌陷深度、塌陷面积),土地复垦难易程度,人均占有土地数量,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土地质量等级,农地保护等级(一般农地和基本农田),土地建设密度,土地建设容积率,人均收入,工农业总产值;

(2)水要素:矿井涌水量,矿井水污染程度,矿井水处理难易程度,矿井水可利用程度,水供给保证程度,万元工农业产值用水量,人均占有水量,工农业总产值,水质,水价,临近地区水供给保证程度;

(3)矸石要素:排矸率,排矸量,矸石有害组分含量,矸石有用组分含量,矸石含热量,矸石可利用程度;

(4)瓦斯要素:环境承载力,物种多样性,森林覆盖率,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排放量,自然景观状况。

六、永城矿区环境价值评价的作用

永城矿区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区,对矿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早预测、早规划、早安排,能够使矿区综合治理变被动为主动,可以避免老矿区在环境治理上走弯路,从根本上确保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永城矿区环境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永城市政府为解决矿山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编制了《永城矿区国土资源综合规划》,并提出下列结论和建议:

(1)永城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矿区乃至全市土地资源已产生实际、明显和初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综合的、动态的、复杂的、长期的、深远的,且随着煤炭资源不断的开采与日俱增和更加突出。

(2)永城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只要加强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不仅不会损害本地区的社会生态价值,而且还会产生更好的社会生态效果,使永城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为本矿区和永城市提供社会生态经济综合价值增值的机会。如不仅使本地工业经济得到了发展,而且在诸如:①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养殖业比重提高;②中心村(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发展;③土地整理向更深和更高层次发展;④物种更趋多样性;⑤随矿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识不断加强,农民社会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等方面,将产生举足轻重和不可忽视的影响。

(3)将矿区各种资源(矿产、土地、水和植被等)和矿、工、农、林、养殖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系统的思想,遵循矿区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和现代组织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和土地复垦规划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综合整治,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路线和思路。

㈥ 煤炭行业的前景

中国的煤炭再有40年也挖不完,煤炭行业前景一片看好,因为能源问题一直是国情的重中之重.煤炭做大点真的是很赚钱的,但是投资也是相对大的,小则几W,多则几十W甚至上百W,它主要就是靠量来赚钱,普通混煤1T大概能赚5-10块,品种煤10-30块.一天要是能销上万吨,那利润`````

不过也得看个人的爱好,如果你很个性又不太喜欢这样的行业就另当别论了!

㈦ 煤炭行业成本分析有吗

煤炭行业成本分析

在全国工业经济普遍好转的情况下,虽然煤炭价格在较高的合理价位上运行,煤炭行业的销售额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煤炭生产等各方面支出增加,煤炭行业的利润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强力挤压,整个行业的利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今年1~2月份,我国煤炭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4.3%。
煤炭行业专家李朝林认为,导致我国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煤炭行业成本的增加。主要分析如下:
一是,煤炭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原选煤单位生产成本增加。据统计,1-2月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原选煤产量13637万吨,同比增产799万吨;累计总成本费用256.72亿元,同比多支出19.11亿元;吨煤成本188.25元/吨,同比增加3.17元/吨,增幅1.71%。其中,维简及井巷费12.03元/吨,同比增加0.84元/吨;工资及福利费58.44元/吨,同比减少5.94元/吨。
生产成本中职工工资性支出有所增加。按照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煤炭行业的职工工资性收入有所增加。1~2月底,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828.7元,比上年月平均工资增加31.7元(含补发),增长1.8%。在24个统计单位中有8个单位增加。拖欠在岗职工工资8.8亿元,比年初减少0.7亿元,下降7.1%。
二是,煤炭资源成本上升。
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在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上,采取行政手段无偿授予矿业权,造成目前绝大多数矿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仍无偿占有矿业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5万个矿山企业中仅有2万个矿山企业是通过市场机制取得矿业权。“这就使那些无偿获得采矿权的企业可以几乎无偿地使用资源”。由此带来的是企业对资源“肆无忌惮的开采和浪费”。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5%。资源在开采和使用中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
为了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财税部门逐步提高了资源税税额标准。从2004年起,税务总局就会同有关部门,从调整税额和拓展征税品目入手,先后上调了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煤炭资源税单位税额。自2006年4月1日起上调陕西、江苏、江西和黑龙江四个省的煤炭资源税。煤炭资源税的不断调整,使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由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由廉价使用到不断涨价使用,煤炭资源的占有和使用的成本不断提高,挤压了煤炭产品的利润空间。
三是,煤炭产品完全成本的导入,推动成本不断上涨。
按照树立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行煤炭价格显然未能真正反映煤炭完全成本,没有真正体现煤炭产品的真正价值。在发展改革委与山西省共同进行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课题调研中,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认为我国煤炭行业成本核算存在两方面的缺陷。
首先是煤炭成本不完全。按照《会计法》和煤炭系统成本核算规定,决定煤炭价格的成本主要是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煤炭价格放开后,煤炭部门在核算成本时依然沿用的是以往的核算内容和核算口径,一些与煤炭开采相关的成本费用,如资源价值、安全成本、发展成本、退出成本、环境成本等费用没有或很少列入现行成本。上述因素,在煤炭成本中长期得不到体现,以致煤炭企业以及大型的煤炭基地的发展缺乏后劲,出现了社会普遍关注的“四矿”问题,暨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其核心是频率居高不下的矿难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难以解决。
其次是煤炭成本不到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煤炭行业历史遗留下来的企业资产损失和潜在亏损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国家对煤矿企业有许多该投入的没有投入,形成了许多安全欠账、生产欠账、职工生活欠账。这些欠账需要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调节来逐步得到解决。
我国现行煤炭价格未能反映煤炭完全成本,形成了许多安全欠账、生产欠账、职工生活欠账,从而造成煤炭企业以及大型的煤炭基地的发展缺乏后劲。为了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炭行业的长治久安,必须推动煤炭产品完全成本的导入,这无疑要抬升煤炭产品的生产经营总成本。

㈧ 煤炭市场分析要分析哪些内容

近年来煤炭大规模投资、产能建设大幅超前的原因;既有世界经济低迷、全球煤炭供大于需、煤炭进口持续大幅增长的冲击,也有我国国内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提升的影响;既有国家推动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煤炭运输供应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前瞻》分析:未来我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一定增速,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年均复合增长率应在7%以上,需要必要的能源资源保障。

阅读全文

与煤炭企业价值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与投资局 浏览:996
制作股票软件 浏览:958
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浏览:444
信托兑付困难 浏览:986
外汇赠金开户 浏览:671
项目融资规则 浏览:313
小赢理财定期怎么样 浏览:950
银行贷款调查表 浏览: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浏览:998
珠海横琴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298
投资创始人 浏览:801
田洪良老师外汇 浏览:448
黄金鸽子价格一般 浏览:836
搜宜贷理财 浏览:343
工行贵金属最多可以持仓多长时间 浏览:655
招行抵押贷款提前还款 浏览:870
宗申融资租赁 浏览:933
好讲台融资 浏览:290
四川长虹持股基金 浏览:830
金鹰主题基德邦基金总经理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