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家化要约收购分析

上海家化要约收购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2 09:30:43

Ⅰ 求上海家化股票分析报告

长线投资上海家化的两大基础:
1.日化行业高速增长 2.葛文耀及其团队
这里面第一条占比60%,第二条占比40%,日化行业过去十年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已经放缓到10%左右,葛文耀确实强,但是也是在这个行业的黄金增长期发展起来的.
现在这两个基础都已经不存在了,行业增速的放缓是趋势性的,国际品牌的放缓并不能说明家化会独善其身,毕竟欧莱雅,雅思兰黛这些国际品牌的品牌力明显强于佰草集等家化品牌,一旦这些国际品牌渠道和价位下沉,对家化的压力是真实存在的.葛文耀的离开影响并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短期只是心理影响,长期的影响难以预估,我并不看好外企来的管理者,外企的人普遍缺乏野蛮生长的气质.

让我们来预测家化未来的业绩表现:
1.可能性20% 明年营收增长15%,利润增长30%左右,客观的说,想实现这样的业绩不是不可能,但是有相当难度,关键还是要看佰草集,相宜本草市场攻的很猛,间接影响到了佰草集,现在是上有国际品牌,下有本土竞争对手,竞争相当激烈.
2.可能性50% 明年营收增长10%左右,利润增长20-25%,这种可能性比较大,说穿了,吃老本吃明白了就可以做到.
3.可能性30% 明年营收增长5%左右,利润增长15%左右,如果经济持续萎靡,家化管理层玩不出什么新花样,这样的情况也有不小的可能性.

其实没有必要去刻意强调葛文耀离开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否认的,或许葛文耀很霸道,或许有很多缺点,但是他能给股东带来回报,对投资者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有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确实不一样.

严格意义上来说,上海家化和云南白药不是一个级别的企业,因为云南白药(医药部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发展速度主要取决于行业的发展,现在医药也可能面临增速放缓的问题.家化身处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管理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安全边际是很重要的,上海家化后续走势的不确定性让我选择了清仓.

从技术面来看,放量跌破年线之后,现在是缩量反抽年线,如果不能放量站上年线,后续仍有可能继续下跌.

我重申我的观点:平安信托在葛文耀问题上的处理方式生硬而让人失望,中小股东的利益再次被无情强奸.

最后祝坚守上海家化的股民朋友好运,good luck,化妆品行业仍然算是相对不错的一个行业.

Ⅱ 中石化收购其下子公司意义何在

2月15日下午,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二楼会议室,中石化(600028)要约收购说明会召开。与中石化高调推荐本次要约收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扬子石化(000866)、齐鲁石化(600002)、中原油气(000956)和石油大明(000406)四家公司的董秘们正襟端坐,显得沉默许多。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整合步伐的加快,涉及垄断行业的央企上市公司以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迎来一轮整合潮。

旋风式回购

“公司停牌后,这几天一直准备各种材料,跟中石化和交易所联系。董秘也是北京本地两地飞,就整合方案不断洽谈。现在我们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了。”一家被收购公司董秘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上个星期还不清楚这件事,今天就要坐在这里开这个说明会,真是没想到。”说明会结束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财务总监张家仁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感叹:“说实话,下一批整合怎么做,做哪些,我也不知道。”

和张家仁一样没想到的,还有本次四家卖方公司的财务顾问银河证券。银河证券投行业务部的工作人员是在2月10日接到中石化的通知,要求做卖方财务顾问,在经过短暂的调查后,银河证券拟出了四家公司的财务报告。

2月14日,银河证券与其他券商机构代表一起接到要约收购说明会通知。直到2月15日中石化董事会结束后,在下午的收购说明会上,银河证券投行部的工作人员才得知收购的具体价格

高溢价隐痛

操盘本次中石化回购的三大券商是买方财务顾问: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而银河证券成为卖方财务顾问。

“银河证券也没有料到中石化开出的价格会这么高。”一位接近银河证券投行业务部门的人士说:“银河证券刚开始做财务分析时,偏向于收购方中石化。然而,收购价格出来后,他们也感到惊讶。”

与上次中石油回购三家A股上市公司比较,中石化本次回购出手阔绰。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收购价格较停牌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分别溢价24.4%、26.2%、13.2%和16.9%,平均溢价水平超过20%;收购总金额也达到143亿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石化分析师算了一笔收购和新建成本账:“中石化花了84.4亿元收购齐鲁石化和扬子石化,两家公司流通股分别占总股本的17.95%和15.02%,以两家公司的乙烯产能是80万吨和65万吨来计算,相当于84.4亿收购两家公司已有的23万吨乙烯产能线。”

这位分析师以另一家石化公司的新建产能成本作了对比:“上海赛科在去年上半年以224.24亿元新建了8套世界先进乙烯生产线,产能达到90万吨。以此比例推算,23万吨新生产线只需要花费57.3亿元。这种推算显示,中石化的回购金额已经超过了新建投资额的27亿元。”

中石化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三地上市公司,以高出市场预期的高价格回购四家A股子公司,是否会触犯海外股东的利益,引起法律诉讼?这是中石化要约收购的隐痛,也是机构投资者最担忧的地方。

“海外投资者特别是中石化的美国ADR投资者一直非常关注中石化对子公司的私有化过程,自然要抵触高溢价收购。正因为存在这种预期,加上中石油低溢价回购先例,我们对石化股的持仓比例一直比较平均。”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2月15日下午,在中石化收购价并未公开时,中石化A股收盘放量大涨6.1%,中石化H股也涨1.6%。“这说明中石化在要约收购前与海外投资机构者进行了充分沟通。但2月16日,中石化A股下跌3.34%,跌幅超过沪指;当日中石化H股下跌2.62%。”

股改可能提前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预测,按照中石化旋风式回购速度,余下几批公司的整合就在眼前。中石化的股改决定了未来的整合速度和整合路线。

“到现在,中石化尚无明确的股改计划。”尽管在说明会上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财务总监张家仁公开表态;但是随着整合的推进,中石化的股改预期悄然提前。记者当天获知,部分基金公司的高管间流传出一条消息,中石化的股改可能提前。

一位接近中石化财务顾问的人士透露,中石化下一个整合重点是上海石化,预计可能采取换股和回购两种方式。而换股的前提是增发、增发的前提是股改。因此,换股预期可以倒逼股改。“如采取回购方式,那么当上海石化进入要约收购期后,中石化就可以甩开亏损、非主业上市公司直接进入股改。”

但中石化的整合和股改时机并非完全由公司本身所能决定,管理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含有明显的政策意图。中石化董秘局一位高层对记者说:“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在春节后进行回购,就是因为资本市场行情不好,我们要给资本市场注资,公告发了后,1250点不是就给撑住了吗?”

央企整合潮

而中石化“私有化”也符合国资改革的大政策:央企退出非核心资产,做大做强主业。“我们在实施前,已经就整合计划向国资委和国务院进行了汇报。”中石化董秘局一位高层说。

稍早之前,中石油以62亿元回购旗下三家A股上市公司,打响了央企整合第一枪。本次中石化再次收购四家上市公司,表明央企整合旗下资产进程迈出一大步。随后,中国铝业整合也一触即发。而这几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都属于垄断或相对垄断行业。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由此可能带来的市场预期是,涉及垄断行业的央企上市公司以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可能会迎来一轮整合潮。”

市场人士评价,股改正在倒逼国资改革。随着央企对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进度加快,多年难以推进的央企资产调整和改革也开始进入快车道,滞后的国资改革开始强力重新启动。

Ⅲ 六神花露水生产过程

未免也太刁难人聊吧 六神花露水是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花露水品牌,于1990年上市。上市当年即大受欢迎,之后牢牢占据中国花露水市场,最高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历史 1989年,家化的研发人员敏感地观察到痱热燥痒是夏季最主要的皮肤问题,而传统中医药理和药材应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手段。用来治疗痱子和其它夏季疾病的传统中药六神,其中主要成分是珍珠粉和麝香。以此为基础,家化科研人员将中药古方与花露水相结合结合,推出了全新的包含有六位传统中药的六神品牌的花露水。 1990年第一瓶六神花露水上市。以“去痱止痒、提神醒脑”为明确产品诉求,通过“六神有主,一家无忧”的广告,迅速占领了花露水市场份额。 六神品牌随即成为上海家化夏令产品的主打品牌,并推出沐浴露等衍生产品,同样占有非常高的市场率。 功用 六神花露水主要为夏季使用,有清凉感觉,主要用途为: ◆驱蚊—将花露水涂于身上,蚊虫就不再叮咬。特别是家化于近年推出了防蚊花露水,有效驱蚊时间达7小时。 ◆止痒—涂抹在被蚊虫叮咬的部位。 ◆去痱—上海人曾经习惯在夏天小孩子的洗澡水中加入花露水以达到去痱的目的。 ◆提神—花露水中的香味有较好的提神效果。 上海家化 公司概况: 上海家化前身为1898年创立的广生行,2001年,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和上实日化控股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 上海家化以自行开发、生产、销售化妆品、个人保护用品、家庭保护用品以及洗涤类清洁用品为主营业务,一直是中国日化行业的支柱企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日化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上海家化坚持差异化的经营战略,在充分竞争的日化市场上创造了六神、美加净、清妃、佰草集、家安、舒欣等诸多中国驰名品牌,占据了众多关键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成为民族企业、民族品牌在日化行业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排头兵。一百多年来,上海家化一直遵循着“精致优雅、全心以赴”的理念,这也是上海家化永远的承诺。 花露水使用方法 花露水中都含有一定的酒精成分,而酒精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最好是不要直接涂在皮肤上,在洗澡的时候将其倒入水中,稀释一下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当然,不同品牌的花露水含的酒精量是不同的,如六神的酒精含量就比隆力奇中的酒精含量多一些,直接涂到皮肤上感觉火辣辣的。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皮肤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花露水。 怀孕的妇女不宜适用,因为刺激性比较大。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化妆品企业,年主业营业额超过30亿元,盈利能力屡居同行第一。近三年中上海家化连续保持了30%以上的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是中国最大的化妆品企业之一。中国市场上第一瓶二合一香波、第一罐护发定型摩丝、第一瓶混合型香水、第一支护手霜……这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日化产品均源于上海家化。企业拥有国内仅有的两个化妆品驰名商标美加净、六神及“清妃”、“露美”、“高夫”“佰草集”、“舒欣”、“飘洒”等著名品牌。 面对来势汹汹且实力雄厚的外国竞争对手,“六神” 把握住了中国消费者的特殊品味——对传统中医文化的信赖,由此而确立的产品独特定位——中药成分的沐浴液,更是为自己建立了强势的市场区隔。在宝洁、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的强势进攻下,“六神”沐浴露的策略,为中国本土公司如何利用本地优势做了一个漂亮的注解。 本土品牌文化成功阻挡国际品牌 从20世纪末开始,国际著名的日化集团开始将中国市场作为新兴利润来源地之一,他们凭借着成熟的产品体系,先进的营销推广手段以及雄厚的资金保障在中国市场上兴风作浪。一时间P&G、UNILEVER、KAO等公司的产品充斥着商店的货架,消费者也以使用这些舶来品牌为荣;而民族品牌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有些逐渐销声匿迹了,有些则成了国外集团的收购对象,剩下的又大多在苦苦支撑。在沐浴露市场中,P&G的舒肤佳、联合利华的力士成为耀眼的明星。 而六神却凭借着鲜明的本土化品牌文化内涵树立了强大的民族品牌形象。 六神花露水 六神或“六位神灵”,是中医传统上用来治疗痱子和其它夏季疾病的药方名称,其中主要成分是珍珠粉和麝香。按照这个处方,1993年,上海家化推出了六神花露水,供夏天使用。以 “去痱止痒、提神醒脑”为明确产品诉求, 这个品牌迅速赢得了60%的花露水市场份额。 两年后,上海家化推出了“六神” 沐浴露,专攻中国夏季个人洗护用品市场。 “六神” 沐浴露的推出,一方面是 鉴于“六神”品牌在市场上已具有的强大 品牌效应,要将 “六神”品牌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面对跨国公司的挑战,上海家化把握住了中国消费者的特殊品味——在一些领域更加相信中医。 在对消费人群进行分析后, 上海家化 推出 “六神” 沐浴露, 将目标对准了“六神” 花露水的使用者六神沐浴露及长期青睐传统中医产品的消费者。 产品推出后,很快就赢得了绝大部分“六神” 花露水的用户,至 1998 年,在中国逐渐建立起的沐浴露市场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六神” 沐浴露成为中国夏季个人 洗护 用品的第一品牌。 日化产品是一个情感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品类,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性。通过品牌,体现了消费者所关注的功能性利益和情感性利益,体现了产品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跨国公司虽然具有不俗的实力和声名显赫的品牌,但缺乏对本土消费者品味和需求的了解,而且为了保持全球化经营的标准性,在产品设计上主要考虑发达市场的需求,而不能根据新兴市场的本地化需求提供满足当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他们的主要将那些追求时髦的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客户群。以中国内地的年轻人为例,他们往往会对西方的所有东西都表现出高度的狂热。上海家化并没有和外国厂商争夺这个市场领域,而把销售重点放在了一个更大的领域:对某些传统成份的功效深信不疑的忠诚客户,并提供较为低廉的价格。 独特产品定位卡住竞争对手 近两年,随着中国沐浴露市场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开始加大市场争夺力度。宝洁、联合利华等公司除了对原有的 舒肤选⒘κ康惹渴破放圃诠愀妗⑶

Ⅳ 上海家化告我商标侵权怎么办

那你肯定有侵权了,立即改正,真心悔改,争取宽大处理。认真学习商标法,以后不再犯。

Ⅳ 上海家化2014年股票分析

小涨

Ⅵ 水井坊和全兴是什么关系,谢谢!

全兴与水井坊,一个是中低端国内品牌,一个是国际知名高端品牌,两个品牌的文化和诉求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实际上,藕断丝连也改变不了两者曾经的“母子”关系。

全兴是在1951年创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终才获取了中国八大名酒的美誉,也获得了“中华老字号”称号。在1998年之时,全兴在酿酒车间中进行修整改造,发现地下的古老酿酒作坊,该作坊保存十分完整。

且根据相关的权威专家考证,此酿酒作坊,为至今发现的古老酿造作坊排行之首,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

对于全兴,一方面吸取古老的酿造技艺和经验,另一方面也借机推出一款新酒——水井坊。借着这古酿酒作坊的名声,水井坊酒一经上市,畅销无阻。而全兴也顺势把在上交所上市的“全兴股份”改名成为“水井坊”。

到了2006年,国际知名的洋酒公司帝亚吉欧,瞄准了中国的白酒产业,同时该集团以5.17亿元的价格买走成都盈盛投资持有全兴集团43%的股权,实际上,这只是其意欲收购全兴集团的手段之一。只是,国内有关法律规定,中国的名优酒只允许中方控股,不允许外资控股。

因而,对于全兴集团来讲,当时不仅拥有水井坊的39.71%的股权,还是“全兴大曲”酒品的拥有者。因而,全兴集团便将此两款酒品商标拆分,而对于帝亚吉欧,则属于避开了规定,转而对水井坊进行控股。直到2011年,上海市糖业烟酒有限公司占得全兴集团的67%的股权。

因而,对于“全兴大曲”拥有相对的使用权,而水井坊和全兴大曲也分别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水井坊成了外资,走向高大上;而全兴大曲,依旧活跃在国内中端市场。

但无论怎样,全兴和水井坊所含的历史和酒文化不会变,虽然成了两家人,但仍然是中国白酒产业中的一大份子,仍然在源源不断的为整个行业做出贡献。

(6)上海家化要约收购分析扩展阅读:

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与全兴集团得关系:

关于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之事一直受到业界的特别关注,已于2012年3月20日接到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的外方股东帝亚吉欧的书面通知,帝亚吉欧对水井坊股份发起的收购要约计划报告书获得了中

国证监会的批准。帝亚吉欧在获得中国证监会对要约收购的无异议函后,将立即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水井坊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DHHBV(帝亚吉欧集团间接控股公司)正式向除全兴集团以外的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未来如果社会公众股东持股低于水井坊总股本的10%,这家上海上市的白酒企业可能会终止上市。

帝亚吉欧要约收购价格仍为21.45元/股,股份数2.95亿股,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63.18亿元。

水井坊三季度表现并不佳,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白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0年1-9月,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6.79%,营业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10.8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下降22.91%,实现每股收益0.24元。

2013年7月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剩余47%股份的交易得到主管部门批准,水井坊集团企业性质由中外合资转变成帝亚吉欧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

收购完成后,帝亚吉欧通过“水井坊集团”间接持有的在上市公司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将从21.05%上升到39.71%。此次收购47%“水井坊集团”股权的对价总额约为2.33亿英镑。

Ⅶ 上海家化有限公司:美加净品牌案例分析

关注中,很不错的问题。

Ⅷ 一看吓一跳,中国到底有多少企业被外资控制

网页链接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搜文章 找馆友 分享 更多 一看吓一跳,中国到底有多少企业被外资控制。 2016-05-22 赵金成0 阅 24728 转 8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中国人醒醒吧】外资控制中国企业知多少?你所不知道的经济安全威胁!! 据“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一年前(2006年7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玻璃行业、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20%的医药企业在外资手中。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还仅是一年前的情况,现在外资兼并又有了新的恶性发展。 凡外国资本对我国企的兼并,其结果无一不是在廉价占有我优质资产和庞大市场份额而大发横财后将我企业品牌和技术统统垄断扼杀,并将所有债务、失业、金融风险、穷困及堆积如山的严重社会矛盾全部留给我。这方面私募基金(PE)与专业跨国公司并无实质性区别,但私募基金、投资银行的兼并却多了一个二道贩子剥层皮。 在金融业方面,2004年新桥资本(也是PE)最终控股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现已被美国花旗银行持股36%,其余各大国有银行及金融机构外资持股均已达25%(其中PE占相当大比例)。 造纸行业 我国造纸企业约3600家,产量5600万吨(2005),近10年来,生产和消费均以10%以上速度增长,产能占世界10%,消费占世界14%,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多数企业资金短缺、技术装备和原料均严重依赖国外,低档产能过剩,高档纸供不应求。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纸业巨头如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团等,纷纷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2005年,国际纸业和太阳纸业在兖州共建合资公司,投资1.6亿美元上30万吨液体包装纸生产线,华泰集团2006年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在山东东营合资建设年产20万吨的高级超压纸项目等。 CVC并购晨鸣案:晨鸣纸业集团为中国纸业龙头企业,原为寿光造纸厂,产能0.6万吨,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现总资产112亿元,拥有山东、武汉、江西、吉林、海拉尔等十几处生产基地,2005年纸产量210万吨,销售收入170亿元,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为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纸业50强。2006年5月,美国CVC(花旗集团与亚太企业投资管理公司共同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私募基金27亿美元)与晨鸣签署了战略投资意向书,向CVC非公开发行10亿A股,募集50亿元,CVC将持有晨鸣42%股份,超过寿光国资局成为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此意向取消,改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成银团申请60亿元长期项目贷款。 日化行业 洗涤品: 全国四大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企业,3家被外资收购。 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在日化行业的合资中,外资通常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为外资品牌打工,同时冷落中方企业原有品牌。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中华牙膏多年为联合利华贡献8亿到9亿的销售额。 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 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上海家化的销售额从3亿元骤降至600万元。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失去了宝贵时机。 化妆品: 法国欧莱雅正在快速占领中国市场。2003年该公司收购小护士,2004年收购羽西。在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完成两次并购后名列第二。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跨国公司占据国内高端市场后,正在向中低端品牌发展,冲击本土企业。如联合利华从2005年加强二三级城市的布点分销。宝洁将飘柔、汰渍等产品大幅度降价、大力在全国推销玉兰油。欧莱雅收购小护士之后正寻找合作伙伴开拓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美国雅芳和日本资生堂等也蠢蠢欲动。 2007年2月,作为全国护肤品行业第一的北京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全部股权(北京三露厂国有股83.42%,职工持股会16.58%),3月与美国强生签订了转让全部股权的合同。2005年,大宝销售额为7.8亿元(占全国市场1%),在国内护肤品企业中排名第一,这样,强生就拥有了大宝遍布全国的二、三线营销网络。 化妆品企业淘汰率很高,两年前全国有5000多家,现只剩3300家,2005年外资化妆品企业有130多家,占有国内40%的销售额和80%以上的利润(外资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0%以上,内资企业仅2-3%)。目前活跃于市场的本土品牌还有隆力奇、拉芳、丁家宜等20余种,随着外资企业瞄准三、四线城市,国内品牌的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制药: 华药集团: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2004年销售收入78亿元,居全行业第二。2005年落到行业第四,亏损2千万元。公司陷入债务困境。2004年进行股权改革。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华北制药”4.07亿股国有股折10亿元,另5820万国有股以2亿元卖给荷兰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一并抵偿所欠“华北制药”债务。 DSM 遂获得华北制药7.4%股权。2007年2月DSM再用3500万美元购得华北制药25%股权;另出资1.06 亿美元与华药集团的青霉素和维生素业务合作成立新公司,占49%股权。DSM成为华北制药第二大股东。 哈药集团:2005年,香港中信资本、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联合投资获得控股权(?)。 盖天力: 2006.10,拜耳医药保健(BHC)与我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此为医药领域最大外资并购案。 2007.2,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和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分别购买河南天方药业集团16%和4%股权。天方药业由此从国有股份企业变为中外合资企业。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都是外资控制的合资企业?) 小五金电器 法国SEB并购国内压力锅老大苏泊尔: 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2005年全国炊具行业销售额50亿元, 2006年上半年苏泊尔主营业务收入达5.7亿。苏泊尔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等称号,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 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的头号品牌)以2.4亿欧元,购得苏泊尔52.74-61%的股权(苏泊尔及相关公司以18元/股卖给SEB共2.5亿股14.38%股权;以同等价格向SEB增发4000万A股、要约收购苏泊尔4860-6645万股),控股苏泊尔。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烹饪炊具分会的8家副理事单位中的6家,如爱仕达、沈阳双喜等,2006年8月发布声明,反对苏泊尔并购案。他们指出:苏泊尔在炊具行业销售额已过20%,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规定》:并购方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的和市场占有率达20%的,并购导致一方市场占有率达到25%或者一年内连续并购10家企业的,都必须向商务部和工商总局报告。苏泊尔的并购触及四条“红线”中的三条;一旦这种垄断式的并购成为事实,行业良性竞争格局将变为以价格战、广告战等先导的恶性竞争,国内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将造成大量员工失业。仅在广东彩塘镇一地,炊具五金小企业就有上千家之多。商务部对此案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后,于2007年4正式下文批准。 SEB与上海电熨斗总厂合资的教训: 上海电熨斗总厂的“红心牌”电熨斗曾占有47.4%的国内市场份额,1993年品牌评估价值达1.3亿元。 1996年4月,SEB与该厂共出资1650万元(SEB出资60%)组建上海赛博电器有限公司。公司董事会5人,法方占3个名额。法方利用控股权,把红心变成加工车间,高进低出,转移利润;利用中方多年积累的销售队伍和人脉资源,使SEB的特福、好运达品牌低成本打入内地数百个商场,并实行专柜分割,贬低红心品牌,把外方品牌定在高端。由于推广力度存在明显歧视,使“红心”的市场占有率锐减到20%。中方董事多次要求引进或开发新产品或被法方拒绝,处处掣肘,董事会议冲突不断,合资公司三年累计亏损3千万,财务报表年年获通过。最后中方被迫撤出。1999年,法方全面接手并将合资公司改为独资公司,留给中方一屁股烂账。 中方总经理(前上海电熨斗总厂副厂长)告诫那些正与外资谈合作的国内企业:不可轻易让外资控股。 双喜炊具销售总经理马德桃:并购之初,外方先充分掌控被并购品牌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品牌,之后就雪藏国内品牌,利用国际品牌的溢价能力,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市场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外资用钱把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打工者角色上。 南孚电池: 南孚的前身是福建南平电池厂,最初注册资本不到200万元,生产过糊式电池。1990年代中期,电池需求猛增,公司迅速发展。21世纪初,总销量超过7亿只,产值7.6亿元,利润2亿元以上,在全国有300多个销售点,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 1988年,南平电池厂以28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40%股权)与福建兴业银行(投90万元,15%)、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公司福建分公司(基地福建,20%)、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的子公司,25%),合资组建南孚电池有限公司。1998年,根据《商业银行法》,兴业银行退出,将其所持15%股份卖给南孚全体职工出资组建的大丰电器。 1999年9月,南平市政府要搞“产权改革”、“靓女先嫁”,与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挂钩。该公司下属鼎晖公司联合荷兰国家投行投100多万美元,摩根士丹利投400万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1000万美元,与中方各股东在香港组建“中国电池”,四家外资股东共占49%股份,中方股东将南孚69%股份作为出资,占中国电池51%股份。“中国电池”遂对南孚绝对控股。 1999年,华润百孚炒金巨亏,将其持有的“中国电池”的8.25%股份出让,并将另外20%股份转让给基地总公司的另一子公司。2001年,该子公司将此20%股份以7800万转让给富邦控股,富邦控股又以1500万美元转让给摩根士丹利。

阅读全文

与上海家化要约收购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赠金开户 浏览:671
项目融资规则 浏览:313
小赢理财定期怎么样 浏览:950
银行贷款调查表 浏览: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浏览:998
珠海横琴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298
投资创始人 浏览:801
田洪良老师外汇 浏览:448
黄金鸽子价格一般 浏览:836
搜宜贷理财 浏览:343
工行贵金属最多可以持仓多长时间 浏览:655
招行抵押贷款提前还款 浏览:870
宗申融资租赁 浏览:933
好讲台融资 浏览:290
四川长虹持股基金 浏览:830
金鹰主题基德邦基金总经理 浏览:666
莫顿外汇金融案真相 浏览:590
西安过桥贷款 浏览:161
33k黄金是什么意思 浏览:603
2011年烟叶收购价格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