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中顺弹性件有限公司怎么样
上海中顺弹性件有限公司是2002-09-17在上海市宝山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8201-7号。
上海中顺弹性件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13743273165J,企业法人陈宏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上海中顺弹性件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弹性件、汽车五金配件、机械设备、橡塑制品、水暖器材、家用电器生产、加工、销售;金属材料、建筑装潢材料、家用电器、计算机元器件、润滑油、五金交电、工艺礼品销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上海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6012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780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上海中顺弹性件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⑵ 上海伟峰金属弹性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伟峰金属弹性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05月1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五金冲压件加工,日用百货、五金交电、钢材、建材的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陶伟林
成立时间:2000-05-17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400046684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嘉定区安亭镇泰波路651号
⑶ 上海顺煜船舶配件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顺煜船舶配件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08月2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船舶配件及船用设备、建筑装潢材料、密封垫片材料、五金机械、金属材料(除贵金属)、日用百货、化工原料(除危险化学品、监控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易制毒化学品)、密封垫片、管道附件的批发、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杨忠发
成立时间:1997-08-20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400029665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平海路1000号2幢1045室
⑷ 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从1998年起,连续四次实施悬架弹簧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投入和研究,悬架弹簧的制造技术已基本能满足OEM出口配套的要求,年生产能力从1997年的280万件猛增至800万件,也为日后的科研与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企业积极探索与实施外部交易型战略:1997年与牡丹江弹簧厂合资兴办以生产铁路车辆减震器弹簧为主的中牡弹簧公司,是企业实施外部交易型战略的首次尝试。2001年,为打开西南市场,收购了重庆长江弹簧厂,继而就地改造建设悬架弹簧生产线;2002年,日本中央发条株式会社(CHKK)收购中星悬架件有限公司中的澳大利亚 有限公司的股权,组成中日合资的中星悬架件有限公司;2004年,与日本日炼公司合资在上海建立“中炼线材有限公司”;2005年,与日本中央发条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在天津组建“天津中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06年底,为进入安徽奇瑞轿车市场及中原市场,在芜湖建立了全资子公司“芜湖中瑞弹簧有限公司”……
从2003年开始,实施“出海工程”。短短三年时间,企业成功地走出国门,直驱欧美市场,为美国福特、通用等OEM厂商直接供货,在国际汽车零部件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声誉,累计出口悬架弹簧332.5万件,出口稳定杆45.43万件,累计出口金额2182万美元……
而十年来,最值得浓彩重笔记述的,是中国弹簧厂管理机构与体制的改革。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企业就逐步开始了“一厂多制”的经营体制模式的尝试。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企业组织结构功能滞后、干部队伍老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陈旧的诸多弊端已日渐显露,代表着新时代知识的年轻一代得不到破格重用与提拔。这就迫切需要对管理组织机构实施重大改革,以期建立全新的把握市场的企业结构体制和干部队伍。
1995年,中弹厂就破格提升一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年轻干部为质量保证科科长。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如同石子激起水中的涟漪,激发了年轻干部的上进欲望;更如同一道绿色的信号,直接引发了1996年的破除“科级中层”几十年一贯制的高台阶格局的改革,果断推行了部、科二级职能管理体制。这一改革,使管理机构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一大批青年业务骨干被推上了部门领导岗位和关键岗位,给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得以更新,渐趋前卫;相当一部份老“中层干部”有了传帮交替、逐步过渡的台阶。这一改革,也为以后的深化改革从观念上、经验方法上、干部队伍的储备上,作了有益的铺垫。
时至二十一世纪,企业又面临了新的压力:伴随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现代管理手段的采用,富余人员愈加增多,五年前推行的部、科二级职能管理体制,干部队伍处于新老交替阶段,不可避免地迅速膨胀,人浮于事的现象自然孳生;当核心业务迅速拓展时,非核心业务逐步萎缩的局面却难以改观;小补丁式的激励分配制度需要以新的制度替代;等等。
当昔日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变迁渐失它初始的弹性时,中弹人考虑的,已不仅仅是短时期内生产经营规模的简单扩大,而是瞄准了“国际化”的方向,以适应国际大环境的发展态势为前提,酝酿、策划了新一轮的企业制度改革的三部曲:消肿、瘦身、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