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司仪陈嵘

上海司仪陈嵘

发布时间:2021-08-12 12:49:48

A. 陈嵘的林业科学

陈嵘担任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近20年。任职期间,他非常强调营林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强调科研工作必须为林业建设服务。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他与所内其他领导同志、研究人员一起规划研究机构的设置,重点课题的安排,使林业科学研究所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能适应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的科研体系,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呈现一派生机。1953年2月15日,朱德副主席(在林业部长梁希陪同下)来所视察,指示尽快绿化西山,而小西山一带尤应先行一步。陈嵘为贯彻这一指示,增设了“西山山丘地区造林方法的研究”课题,以便更快地把首都西郊绿化起来;以后又召开了山地造林技术座谈会,交流造林绿化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华北地区油松、落叶松造林技术试行方案》。这一方案,不仅有助于西山绿化工作,而且对整个华北地区造林技术都有指导作用。
为有利于营林科研工作的开展,1953年,陈嵘创建了林业研究所植物标本室,在这里,至今还保存有陈嵘采集和鉴定的一批标本,对营林科学的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灾害,他立即组织林研所科研人员奔赴灾区,深入调查树木受淹后的生长情况,写出了《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后树木耐水力强弱的调查报告》,这对洪涝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955年,陈嵘随林业部梁希部长赴西南各省林区进行实地考察,对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营造橡胶林试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设性意见。陈嵘还积极参加了1956—1967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与有关专家提出了林业研究方面的具体奋斗目标,为林业科技工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制订规划时,他多次强调把营林科研工作放到首要位置。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林业建设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产生了巨大影响。
晚年,他倾注全力著书立说,将30年代出版的《历代森林史略及民国林政史》补充修改著成《中国森林史料》,并编著了《中国森林植物地理学》、 《竹的种类及栽培利用》等专著,共约400余万字。这些著作,对发展中国的林业科学,促进林业生产,培养人才,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B. 昆山有好司仪么4月份结婚,推荐一下,要是有扣扣号的话追+分哟

苏州本地司仪比较弱势。苏州附近的上海好司仪很多:例如李元、李继光、邵晨东、张劲、叶知秋、陈嵘…… 南京有张新、曲中立、陈罡…… 无锡有司人邦贾有才、

C. 陈嵘的人物简历

1888年3月2日生于浙江省安吉县晓墅镇三社村(现名石龙村)。
1905年到平阳县高等学堂学习。
1906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书院日语速成班学习,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1909—1913年在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林科学习。
1913—1915年任浙江省甲种农业学校校长。
1915—1922年任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林科主任。1916年发起组织中华农学会,任中华农学会第一届会长兼总干事长;1917年支持凌道扬等发起成立中华森林会。
1923—192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安诺德树木园,研究树木学,1924年获硕士学位,接着到德国萨克逊林学院进行修一年。
1925一1952年任金陵大学森林系教授,系主任。在此期间1927年参加在印尼举行的第四次泛太平洋科学会议;1946年9月赴台湾考察林业;1952年倡议成立中国林学会,当选为副理事长。
1952—1971年任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1960年任中国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1962年任第三届副理事长、代理事长。
1971年1月10日逝世于北京。

D. 陈嵘的建立学会

陈嵘在从事林业教育、科研事业的同时,还竭尽心力从事农林学会工作。1916年,他和王舜成(苏州农业学校校长)、过探先(江苏第一农业学校校长)等在苏州集会,发起组织中华农学会,学术范围包括农、林、畜牧、蚕桑、水产等。这项建议得到许多中青年农学家的响应,并于1917年1月在上海教育会堂召开成立大会,陈嵘被选为第一届会长(1917—1922)。中华农学会最初的章程,就是由陈嵘等拟定的,它的宗旨是“研究学术,图农业之发挥;普及知识,求农事之改进”。
建会初期,主要活动是每年召开学术年会一次和出版杂志。1918年,梁希和陈嵘等发起编印《中华农学会报》(以下简称会报),最初几年,平均每期200页,每年出版8期左右。陈嵘从1918年创刊到1937年,基本上期期供稿,大部分是学术论文或者调查报告。当时供稿是没有稿费的,陈嵘还要承担编辑业务,积极性很高。陈嵘对《中华农学会报》十分珍惜,他保存的会报从第1期到190期(1948年底)一共合订成18厚册,据了解是国内最完整的一套。陈嵘在1932年7月的《会报》上,发表了《中华农学会成立十五周年之经过》;在1936年12月的《会报》上,发表了《中华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概况》。这些都是总结性报告,附有大量统计数据和资料,可以看出陈嵘对学会工作的关心程度。
农学会另一项主要活动是每年召开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尽管当时军阀割据,烽烟遍地,但是每年的年会仍正常召开。利用年会宣读论文,交流经验,讨论会务,广大会员感到很有收获。
据茶叶专家吴觉农回忆,中华农学会从开始时的艰难创业,到后来的日益发展,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学术团体,与陈嵘等为集体事业积极献身的高尚品德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中华农学会的基金,从1917年创立到1937年的20年间,由原来少数积余累积到三十万元,从而为会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项基金所以能累积起来,与陈嵘、梁希等苦心经营,并尽量节约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有关。1930年,中华农学会在南京市双龙巷建成三层楼永久会址,陈嵘、梁希等在集资方面也尽了很大努力。
陈嵘曾经先后担任过会长、副会长,《中华农学会报》主编、副主编,基金保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等职务。当时的学会是技术人员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既不是机关,也不算事业单位,无权无势,没有挂靠单位,也没有脱产干部,经费来源主要靠会费和会员捐助,并且依靠会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开展各项工作,难度比较大。陈嵘从1917年创办农学会起爱会如家,尽心竭力做了大量工作,不计报酬。许多老会员回忆起当年的艰苦创业情况,无不钦佩陈嵘这种献身精神。
1917年金陵大学林科主任凌道扬发起组织中华森林会,陈嵘热烈支持,成立以后陈嵘曾担任历届理事。1921年,中华森林会出版《森林》杂志,在3月的创刊号中陈嵘发表了《杂草对于树木生长之害》的论文。1928年中华森林会改名为中华林学会,1929年底出版《林学》杂志创刊号,陈嵘以《发展首都(南京)附近各县林业意见书》为题,深刻地阐述他发展林业的观点。
1952年2月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召开期间,陈嵘、沈鹏飞、殷良弼等倡议,恢复林学会组织,以团结全国林业科技人员,促进林业建设工作的发展。这一倡议得到与会代表一致赞同,并于2月26日召开中国林学会成立大会,选举梁希担任理事长,陈嵘被选为副理事长,以后又连任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和第三届代理事长,并一直担任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林业科学》的主编。
在他担任学会副理事长、代理事长期间,重视学会的学术活动和学报工作。他认为开好学术会议,对提高林业科学水平有很大作用,而且主张学术会议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繁荣与进步。他对学会举办的学术活动特别有关营林方面的学术活动总是积极参加,并且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他也很关心学报刊登的内容,经常对编辑同志们说:学报要选择质量高一点的文章,要注意发表生产上需要的科研成果,也要注意刊载理论方面的研究论文。他还经常向学报推荐稿件,但总是申明,我推荐的稿件也要送审,应该以审稿人的意见为准,这种作风颇为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所称颂。

阅读全文

与上海司仪陈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项目融资规则 浏览:313
小赢理财定期怎么样 浏览:950
银行贷款调查表 浏览: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浏览:998
珠海横琴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298
投资创始人 浏览:801
田洪良老师外汇 浏览:448
黄金鸽子价格一般 浏览:836
搜宜贷理财 浏览:343
工行贵金属最多可以持仓多长时间 浏览:655
招行抵押贷款提前还款 浏览:870
宗申融资租赁 浏览:933
好讲台融资 浏览:290
四川长虹持股基金 浏览:830
金鹰主题基德邦基金总经理 浏览:666
莫顿外汇金融案真相 浏览:590
西安过桥贷款 浏览:161
33k黄金是什么意思 浏览:603
2011年烟叶收购价格 浏览:655
融资协议书文本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