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交大的文化产业研究生如何,难考不!
哎 这个不好说哦 名校都不好考呀 加油 相信自己就行! 其实我也想考的
2. 上海交大针对“一带一路”开设的是一个什么项目
上海交大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学子“度身定制”3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双导师制,并实现了产业链实践“上中下游”全覆盖。
该项目人才培养依托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智能探测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由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具体承办,学生的培养质量将得到充分地保障。
3. 上海交通大学有什么样的办学优势、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由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南洋公学数易其名,经商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大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多个阶段,于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而后复遭波折,历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至1949年剔去“国立”二字,径称“交通大学”。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1]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工学、商学、医学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影响力;经过百余年的砥砺,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中国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有1个国家实验室(筹),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0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2个文化部文化产业研究基地,8个上海市理论创新基地、智库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室,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研成果
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国内第一位欧洲科学院人文社科院士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2]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获颁国家三大科技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5项、省部级人文社科奖1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746项[20] 。
馆藏资源[26]
截至2013年底,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334万册,期刊5000余种,电子期刊5.47万种,电子图书252.23万种,学位论文249.65万种,电子数据库384个,此外,多媒体资源馆藏总量达14.1TB。支持通过网络24×7的馆藏目录、电子文献、馆际互借、参考咨询、文献征订、新书刊报道等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是国际图联(IFLA)成员馆,并与国内主要图书馆、信息中心和美、英、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图书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交通、材料、机电、能源、信息、管理及农业等学科领域形成馆藏文献特色,同时紧跟学校学科发展政策,加大力度进行人文社科类馆藏资源的建设,努力成为学校的学习资源中心和信息共享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承担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东南地区中心、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管理中心、上海中心图书馆交大分馆等职责,同时,是具有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科委双重资质的科技查新工作站,还是全国首个设在图书馆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4. 上海交大经济类
1.经管系大四? 2.他们最终是属于经济学院的
这个太搞笑了。太不专业了。吹什么牛不好,非要赶时髦吹经管。
经管=经济+管理
经济包括:世界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等等
管理包括: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等
什么叫经管系?这个我还真的不懂。
交大经管类的就一个安泰经管,还有一个比较高端的高级金融学院,不过也没有什么经管专业。
另外提到:最终是属于。 为什么要用“最终”这个词?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不是典型的自信不足解释不清,情急之下冒出的狡辩之词么。
综上所述:有可能这位男同胞根本没上过大学,否则怎么会冒出“我是经管系的”这么2的词。
既然是交男女朋友,让他有什么说什么。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哪个班,别支支吾吾的。
说来我给你查都行
5. 13年考研,想考上海交通大学,不知道有没有产业经济学专业
可以到求进考研了解一下情况的,这里好多兼职的工作人员都是上海名校的,交大,复旦,同济,上外,华政等等,也可以给你一些有用的建议哦,说不定将来还是你的师兄师姐呢,祝你成功!
6. 上海交通大学下属有哪些公司
非常多的抄。
上海慧立创业投资有袭限公司
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大南洋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交大科技园有限公司
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
7. 上海交大骆建文: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汽车产业链面临布局大调整
骆建文(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汽车行业研究团队负责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对汽车行业而言,短期内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巨大冲击;长期来看,疫情的"蝴蝶效应"会逐步显现,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此次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疫情将使得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供给不足,由此可能导致全球某些汽车供应链的中断。因湖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主要汽车产地工人的延迟返岗甚至换岗、道路运输的管制、进出口通关速度的降低,汽车零部件供给与汽车生产产量将急剧减少,部分供应甚至中断,全球部分汽车的供应链可能存在断裂风险。著名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德国博世集团已经预警全球供应链中断,现代汽车集团因中国零部件供应中断而宣布其韩国工厂全线停产。
第二,汽车及汽车后市场销售更加艰难,网约车运营受限。大批汽车经销商已经暂停营业,车展和促销等活动被迫延期,使原本就是销售淡季的一季度汽车销售雪上加霜。同时也可以看到,消费者今后将更加谨慎选择公共出行方式,一批私家车的潜在消费者,特别是家庭车保有量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对私家车的购买需求会的短期加速释放,但有待进一步观察。各地政府和网约车平台会出台相关规章制度以保障网约车的卫生安全,这将降低网约车的供给意愿;同时,疫情持续期间及其结束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宅"氛围的持续也会降低网约车的需求和供给,并将波及以出租及网约车客户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汽车后市场中特别是汽车金融、汽车租赁等业务也会因汽车销售减少和出行意愿的降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第三,世界汽车巨头为规避区域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链风险而可能对其汽车产业链进行重新布局。汽车行业巨头会开始反思其供应链过度依赖某一区域的问题,通过增加对其他地区的投资,将在中国的供应链部分核心环节或者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实现多地域上的均衡分布和多元化的供应渠道,提升其对重大不确定性风险事件的抗干扰和抗风险的抵御能力,增强供应链的鲁棒性。
针对此次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首先需要关注相关战略库存和安全库存的管理,防止供应中断;同时也需重新审视准时制生产和"零库存"管理理念,要针对不同的产品和零部件制定不同的采购与生产及库存策略,并对人员和生产计划进行更加科学的安排和部署,提升供应链柔性。
其次,要构建和完善汽车新零售模式,提升新推出车型的健康属性。疫情暴露了实体汽车经销体系的弊端,车企应积极拥抱融合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汽车电商平台、综合电商平台的汽车新零售模式,改造现有 4S 经销体系。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像拥有 PM2.5 过滤、空气细菌过滤等健康辅助功能将会是汽车消费市场上的加分项。今后的新车研发中应更加注重对车内空间的舒适性和空气净化等功能的开发,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健康出行需求。
第三,提升产业黏性,规避被替代的风险。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应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断提升自身供应链的竞争力,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研发合作、共享需求预测信息以及合作库存管理或者卖方管理库存等举措,提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黏性,降低被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供应商替代的风险。
以上分析可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网约车运营在短期内会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的结束,部分地区的汽车的购买可能会有小幅度上扬,但不太可能出现类似 2003 年非典后的大增情形。全球汽车产业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面临重大布局调整,汽车销售模式也可能会加速被重塑,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制造供应链链中的比重和地位将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这同时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新机遇,优秀的企业终将会脱颖而出,中国汽车的产业结构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