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焦煤大涨之时 来看看焦煤产业链受价格因素影响有哪些
焦煤价格影响因素
供求关系式焦煤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从整体来看,焦煤供应量对其价格变动不大,以大焦煤集团为例,其产量与产品出厂价格之间的相关性为0.65。
1、焦煤供应对价格的影响。大型焦煤生产企业供应主要是为了满足下游大钢厂的需求,保持总体的煤炭行业运行平稳,因此大集团调价主要在市场供求突变的情况下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
2、下游需求对价格的影响。从需求上来看,焦炭、钢材行业影响最大,2011年焦炭、粗钢产量再创新高,按照理论计算,1吨焦炭需要消耗1.3吨的焦煤,1吨的钢材则需要消耗0.65吨焦煤,炼焦精煤需求量预计在5.92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2.33%,焦煤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焦煤、焦炭、螺纹钢产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价格波动方面上看,三者趋势总体保持一致。
3、行业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对于涉及煤炭开采以及洗选的企业来说,国家对整体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表示其对这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和使用方向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对稀缺炼焦煤资源进行保护,鼓励进口、优化我国炼焦煤结构,因此长期来看,焦煤的产量将以维稳为主,稀缺性支撑价格走高。国内煤炭政策的调整对焦煤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国外主要焦煤来源国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国内焦煤产生影响。
4、国际炼焦煤价格和进出口对价格的影响。从焦煤贸易定价机制来看,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种:必和必拓(BHP)和日本三菱联合公司(BMA)和买家采用月度定价方法;日本、韩国等大型钢企与大矿山每季度协商价格;中国和国外卖家一单一议。从国际炼焦煤协议价格和国内主要焦煤生地坑口价、车板价进行比较发现,国际炼焦煤价格对国内市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力度有限。
5、运输对焦煤价格的影响。对于焦煤这类大宗商品来说,铁路以其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一直是煤炭的主要运输方式。一般来讲,从最大的产煤区到沿海港口的运费约为100元/吨左右,而到华东地区的运费约为150元/吨。卡车的运费约为每公里0.6元/吨,与铁路运费每公里0.07元/吨和水路运费每公里0.03-0.04元/吨相比,长距离公路运煤很不划算,但由于铁路运力的紧张,长距离公路运输仍然存在市场。除铁路,公路运输外,水路运输作为北方海港到华东、华南的主要方式,对我国下游消费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国内海运费用来看,国内沿海运价下跌,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下游企业需要不理想。
Ⅱ 焦化,钢铁行业的现状
当前我国钢铁与焦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钢铁和焦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钢铁和焦炭市场价格正处于下行通道之中,这其中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影响外,也受到钢铁和焦炭行业发展本身的影响。从钢铁和焦炭工业的发展来看,钢铁和焦炭市场的变化是与以下几个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赋予中国经济和钢铁、焦炭行业莫大的活力,中国告别了贫困落后,告别了粮票、肉票、布票、购货本、样板戏,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空调、商品房、私家车、信用卡、博客等高端商品,特别是钢铁行业从蓬勃发展到宏观调控和鼓励钢材出口退税,再到加征关税进而控制钢铁出口。焦炭出口从过去的退税15%到实施配额许可证制度,再到加征40%的关税来控制生产总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告别了钢材计划分配和原材料计划调拨的短缺时代,钢材从进口大国转变成为净出口大国。钢铁产量先后跨越1、2、3、4亿吨新台阶,达到了5亿吨生产水平。粗钢、生铁、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生产总量的37%、50%、60%。从品种上来看,整个钢材的自给率达到了108.34%,仅仅有四个品种还不能完全自给。通过近几年的兼并重组,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河北、包钢、武钢、山东、鞍本,沙钢六大钢铁集团的发展格局。
从焦炭行业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30年以来,焦炭产量从4000多万吨到现在的占有全世界60%焦炭产量,焦炭产量先后跨越1、2、3亿吨台阶。焦炭行业的发展主要是随着钢铁工业发展步伐,同时也满足化工、有色、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的需求。
钢铁工业发展也推动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包括美国、日本和巴西都加快发展步伐。我国钢铁行业从1978年获得利润3718万人民币到1993年达到900万人民币,再从1998年的全行业亏损4亿元人民币,到去年的利润超过1700多亿人民币,特别是2004年以后的利润有了大幅度增长。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大概可分成三个阶段,15年以来我国的钢材产量平均递增7.15%,生铁产量增长6.33%、焦炭产量增长4.68%,到2002年粗钢产量增长8.22%、生铁产量增长7.73%、焦炭产量增长4.89%。再从2003年到2007年粗钢产量增长21.86%、生铁产量增长22.42%、焦炭产量增长18.62%。中国的钢铁工业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发展之路。
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年周期来看,从1978年到1988年发展高潮并且延续到1990年的6月份,再从1990年下半年钢材价格急剧下滑一直延续到1998年,也就是说从1988年到1998年又是一个十年周期。再从2000年我们中国的钢材价格开始回升到今年下半年的钢材价格急剧下滑。我国今年9月份钢铁产量增速是6.2%,而2005年钢铁产量增速是27.2%,6.2%是近28年来最低的一个月份。应该说我国钢铁行业通过大概三个阶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速平稳发展的时期。
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是与钢铁行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国钢材产量在2004年是个高潮,从2005年以后就出现了拐点并且持续到今年,焦炭行业从2006年开始进入拐点,所以应从我国钢铁行业自身的发展和增长速度来看今后的发展趋势,从中发现经济发展规律和变化并且应用到现在的发展中来。
二、中国钢铁和焦炭行业面临的挑战
从2001年的12月份全球的钢铁工业进入了世界钢铁工业近20年的最低潮,今年6月份是国内钢材价格最高的时期,国际钢材市场的高潮是在7月份。进入8月份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在连续上涨11个月以后开始下跌。所以此轮下跌行情是全球性的下跌。现在国内钢材价格大幅度的下跌不是由正常的需求下滑引起的,而是由于市场恐慌心态和不计成本的抛售所引发的。焦炭行业也是从今年6月份产能达到了最高潮,现在焦炭产量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产,从目前来看煤炭价格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焦炭价格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
目前全球多数地区的钢铁企业正在实施或者计划实施减产,按照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2008年9月份粗钢产量下降3.2%,今年8月份下降3.7%,是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同比下降,其中中国占70%,美国下降9.3%,乌克兰下降22.6%,南非下降7.4%,巴西下降4.2%,俄罗斯下降2.4%,日本下降1%。上周美国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到四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日本钢厂也计划开始减产。
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保持高增长,但同时能源资源问题和全球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凸显,影响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对钢材和焦炭的消耗需求放缓。当前国际市场的变化是多种情况的叠加组合,金融危机的恐慌,放大了市场需求的萎缩。美元不断贬值、美国次贷危机、能源资源,粮食等引发的全球性通货膨胀,房地产下滑、股市暴跌,直至全球金融危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猛烈冲击的恐慌,进一步放大了钢铁和焦炭需求的萎缩。
同时应该注意到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经过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加快增长、出口较高增大、居民的消费高增长。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经有了巨大的经济物质基础和应对严峻挑战的经济实力;积累了多年的实施宏观调控经济的措施和经验;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东中西部较大差距和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各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强劲势头;中国钢铁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远没有到位,仍处加快建设高增长期。但是钢铁和焦炭企业应当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调整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结构调整、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科学管理降低成本上来。
Ⅲ 钢铁产业链
最上游是探矿,铁矿场、采矿、运输(中国通常是海运和铁路运)、中间就是炼铁、炼钢,下游利用不同的工艺加工成不同的产品,如螺纹钢、线材、型材、薄板、中厚板等、接着就是生产成各种日用商品,如汽车、铁制工具、、电器壳等。设计的公司主要有:探矿企业(中国通常是探矿所),采矿企业;矿车设计制造企业(中国有北方重工、上市公司是北方股份);矿区建设企业;矿石运输企业;炼铁铸钢企业(宝钢、武钢之类);下游是各种炼钢加工企业,钢材贸易公司、钢材交易市场、钢材电子交易所等;还有用钢企业(汽车、电器、造船、建筑等),当然还有其他提供能源、信息、还有炼钢炉等企业。
钢铁的产业链确实非常庞大,涉及人民生活工作的各个部分。
Ⅳ 钢铁产业链上有哪些环节上中下游产品都有什么
铁矿石(废铁)(煤炭)--钢铁--铁制品
Ⅳ 煤焦化产业链是怎样的
煤炭冶炼焦炭,发展化工产业。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
为保证焦炭质量,选择炼焦用煤的最基本要求是挥发分、粘结性和结焦性;绝大部分炼焦用煤必须经过洗选,以保证尽可能低的灰分、硫分和磷含量。选择炼焦作煤时,还必须注意煤在炼焦过程中的膨胀压力。用低挥发分煤炼焦,由于其胶质体粘度大,容易产生实高膨胀压力,会对焦炉砌体造成损害,需要通过配煤炼焦来解决。
产品和用途:煤经焦化后的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和化学产品3类。
(1)焦炭。炼焦最重要的产品,大多数国家的焦炭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铸造与有色属冶炼工业,少量用于制取碳化钙、二硫化碳、元素磷等。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粉还用作烧结的燃料。焦炭也可作为制备水煤气的原料制取合成用的原料气。
(2)煤焦油。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
(3)煤气和化学产品。氨的回收率约占装炉煤的0.2%~0.4%,常以硫酸铵、磷酸铵或浓氨水等形式作为最终产品。粗苯回收率约占煤的1%左右。其中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硫及硫氰化合物的回收,不但为了经济效益,也是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经过净化的煤气属中热值煤气,发热量为17500kj/Nm3左右,每吨煤约产炼焦煤气300~400 m3,其质量约占装炉煤的16%~20%,是钢铁联合企业中的重要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氢和甲烷,可分离出供化学合成用的氢气和代替天然气的甲烷。
焦炭的主要用途是炼铁,少量用作化工原料制造电石、电极等。煤焦油是黑色粘稠性的油状液体,其中含有苯、酚、萘、蒽、菲等重要化工原料,它们是医药、农药、炸药、染料等行业的原料,经适当处理可以一一加以分离。对照图2-2和2-3(煤的结构模型),煤焦油中所含环状有机物可以说是煤的“碎片”。此外还可以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吡啶和喹啉,以及马达油和建筑和铺路用的沥青等。从煤焦油里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已有400余种。从炼焦炉出来的气体,温度至少在700℃以上,其中除了含有可燃气体CO,H2,CH4之外,还有乙烯(C2H4),苯(C6H6),氨(NH3)等。在上述气体冷却的过程中氨气溶于水而成氨水,进而可加工成化肥;苯等芳烃化合物不溶于水而冷凝为煤焦油;乙烯等沸点高的气体,根据煤气的不同用途酌情处理。总之,煤经过焦化加工,使其中各成分都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且用煤气作燃料要比直接烧煤干净得多。
Ⅵ 焦化产业链有哪些行业
煤碳采掘、钢铁冶炼、煤炭化工、轻化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