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地区类的划分
(排名越靠前,就是1类的吧?)
上海现有16个区、3个县,共有205个镇、9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278个居民委员会和2935个村民委员会。这些区、县分别为: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青浦区、松江区、奉贤县、南汇县、崇明县。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一座美丽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而H还足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信息中心、经济和贸易港口,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最繁华、最具经济活力的大城市之。
上海位于北纬3l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北界长江人海口,东濒浩瀚的东海,地处中国南北海岸线中心,长江三角洲东南端,是长江流域的门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和我国的内外交通运输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秋较短,冬夏较长,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均气温 16.5℃,年日照时间2000小时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30天,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60%的雨量集中在5至9门,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从旅游角度来讲,最佳旅游季节应是秋季。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有。上海地区河湖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和淀山湖等。水资源丰富,水网密布,大多河网属黄浦江水系。黄浦江属于太湖水系,流经[二海市区,全长113公里,江道宽度平均360米,江宽水深,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要道。
上海市面积6341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0.06% 由16个行政区和3个郊县组成,南北最长约120公里,东西最宽约l00公里。其中市区巾积3249.2平方公里,郊县面积3091.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219平方公里,水而面积122平方公里。境内辖有崇明岛以及长兴、横沙等岛屿,其中崇叫岛面积为1041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岛。
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57万人,市区人口总数1221.04万,郊县人口235.96万人。男性占人口总数的50.4%,女性占49.6%。上海居民期望寿命为77.03岁。1997年末,上海全市总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1%。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59人,而市区每平方公里3854人。
上海现有16个区、3个县,共有205个镇、9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278个居民委员会和2935个村民委员会。这些区、县分别为: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青浦区、松江区、奉贤县、南汇县、崇明县。
历史
上海是—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据考古研究发现,早在六千年前上海的西部地区大约成陆。距今五千年前的菘泽文化时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长江三角洲平原留下了足迹。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称“华亭”。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宋朝以后的说法是,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上海地区渔民发明的一种叫“扈”的竹编捕鱼正具。古代没有上海这个地名时,这一 带被称为“沪渎”,后简称“沪”。
“上海”这一名称始于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因黄浦江中的上海浦西岸设有上海镇而得名。当时 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到了1292年(元代),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第二年,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嘉靖三十二年筑城墙。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H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管理税务。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和钱财的主要口岸,成为远东地区的金融、贸易中心,上海也因此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数不清的巨商富贾如来去匆匆的过客,在这唯举世瞩目,人人向往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1921年7月23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上海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城市面貌不断更新,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和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已构成上海城市的新景观。如今的上海,正口益成为中国的经济、金融,科技、信息、文化中心,她将东方古典神韵和现代化的大都市气息完美结合,正逐渐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
市花
1986年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
选择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是因为白玉兰花花朵大而洁白,开放时朵朵向上,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在上海,白玉兰开得特别早,冬去春来,在清明节前就已繁花盛开了。
市标
上海市市标1990年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是以市花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三角图形似轮船的螺旋桨,象征着上海是—座不断前进的城市;图案中心扬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港—种最古老的船舶,象征着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展示着灿烂辉煌的明天;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
上海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多年来,她一直以独有的风韵和气质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这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用过去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洋气”,—种来源于上海自身古典与现代化的完美融合的气质。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在本世纪初就已成为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这里不仅汇集了当时国内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各路英豪,而且许多重人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就在这里发生,并进一步影响全国。在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有七十余处国家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处都凝聚并展示了鲜明的上海文化特色。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来,以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的上海建成了许多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也进展很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新成就的窗口。倘徉于上海街道,穿行于熙熙攘攘的人流,浏览着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辗转于璀璨的灯火下,你自会体验到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繁荣和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以及—‘种浓浓的时代气息。丰富的人文资源、迷人的城市风貌、繁华的商业街市、中西交汇的民俗风情和欢乐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上海独特的都市旅游景观,使上海成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现代潮流为——体的旅游中心城市。
http://cache..com/c?word=%C9%CF%BA%A3%3B%CA%D0%3B%D0%D0%D5%FE%3B%C7%F8&url=http%3A//www%2Echengshiditu%2Ecom/cn/shanghai/&b=0&a=2&user=
2. 上海以前是哪些国家的租界
有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美租界以及公共租界。
黄浦区,就是外滩一带一直到人专民广场,是以前的英美公属共租界,以外滩为代表。
虹口区,是以前的日租界。
卢湾区和徐汇区,是以前的法租界,那时候还属于郊区,留下了很多别墅和幽静的马路。如复兴路,衡山路,新华路等等。
杨浦区,是德租界。
3. 上海曾经有块地方叫租界,为什么日本曾经不敢打那块地方,又打了
从元朝至元二十年(公元1292年)设县以来,上海一直隶属于松江府,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城。1843年开埠之后,短短数十年内,上海一跃成为中国乃至远东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都市,租界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中国管辖的上海县(华界),与由外方自治的租界,共同构成了大家熟知的那个上海。上海租界面积之大,自治机构之完善,都是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的,这里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
抗战爆发后,中日两军在上海华界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会战,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而租界内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仿佛与华界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租界当局在抗战前期一直与日本侵略军保持着互不干涉的默契,直到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与英美成为敌国,中立政策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上海租界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变化?
看上海历史经常能够看到租界一次次的出现,最早的租界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作为《南京条约》补充条约的《虎门条约》,接受了英国的通商条件,其中规定上海作为两国的通商口岸之一。
这就意味着上海道台要允许英国人在上海拥有商用的土地,而大清律例规定严禁土地买卖,所以就只能通过租借土地这种方式来给英国人提供通商的场所,租界由此得名。
1845年,英国驻上海的领事与上海道台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把大约830亩土地划给英国人作为居住地,久而久之这块土地就形成了英租界。英国人可以在租界里建立自己的居民区,在这里办厂,而且在租借这块地时英国人还给出了一笔可观的补偿款。
租界并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也不设立总督,而设置了一个“道路码头委员会”对租界实行自我管理。后来英国租界逐渐扩大,美国和法国也相应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租界,租界之中只能居住外国人,中国人不能够随便出入,所以又被称为华洋分处。
一开始租界和华界之间的关系相安无事,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导致双方的矛盾激化。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了南京,上海局势变得危险了起来,英国驻上海领事找来一些租界里的英国人成立了义勇队,还请来了英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保卫英租界的安全。没想到太平军还没来,当地的黑社会团体小刀会就发动了暴乱,很多的难民因此涌入了租界。
清军在剿灭小刀会的过程中提出要借道通过英租界,遭到了英国人的拒绝,双方因此发生了交火。这场战斗没有造成很大的伤亡,但是却给英国领事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毕竟英国在租界中驻军本身就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要是被清朝人抓住不放事情很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英国人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修订英美的租地章程,把两国的租借地合并,成立市政委员会作为行政机构,将英美租界合并为了公共租界 ,这样一来上海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格局叫做“一市三治”。一个城市分别由中国人,法国人和英美两国人管辖。
租界在成型之后不断的进行扩建,后来德国,奥匈帝国,丹麦等国也相继在上海成立了租界,接受公共租界的统一管理,到最后,上海的租界只有两部分:法租界和公共租界。
租界成立之后租界内的经济很快得到了飞速发展,所以租界内处处有商机,工厂,银行,酒店纷纷拔地而起,也间接带动了上海的发展。一些自由主义者和革命党也将租界作为了自己的活动场所。
因为租界的特殊性,所以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日双方都没有把战火烧到租界,两边都希望证明自己是文明的一方,对租界加以保护,希望得到西方社会的支持。上海陷落后,日本只是占领了上海的华界部分,直到1941年日本向西方国家宣战才正式占领了租界。
1943年开罗会议上,英美向国民政府承诺在抗战胜利之后归还租界给中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所有的租界都回到了中国的主权范围内,上海的租界历史正式告终。
4. 以前上海的租界和南市是现在的哪里
1888年开埠不久的上海
1933年上海市中心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开埠后的近代上海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唯一的国际化大都市」。当年,今上海市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当时上海的租界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带来了近代上海的繁荣。但虹口、杨浦两区后来被划为日军防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在淞沪会战期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
民国初年,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1928年中华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同时并入江苏省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淞沪会战之后,日本军队击败中国军队,武力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区。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经历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岛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占领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依据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上海被中华民国占领接管。上海自1842年摆脱清朝统治至1945年失去独特地位而成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直到1949年5月,上海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管统治。
5. 上海旧租界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上海 英租界:1845 年 11 月 29日,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 G.Balfour)与苏松太道员宫慕久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1848年11月27日, 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R.Alcock)与上海道(苏松太道此时自松江移驻上海, 一般人称之为上海道)道员麟桂商定,扩展地区西北至苏州河,西至洋泾浜,占地2820亩。美租界:1847年,美国代理领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员要求划虹口一带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 美国驻沪领事熙华德(G.F.Seward)与上海道员黄芳议定,自濠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与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占地10685亩。1870年起, 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经1898年以后的屡次扩展,1899年扩展至泥城桥、跑马场以西地带;至1930年,共扩展占地15893亩。法租界:1849年4月6日, 法国驻上海领事敏体尼(de M ontigny )与上海道员麟桂划定上海县城北门外地带为法租界,占地500亩;1861与1899年屡次扩展,至1914年,共扩展占地15150亩。
6. 上海各国租界 现在分别在哪些区
黄浦(不含原南市),静安 英租界
卢湾,徐汇 法租界
虹口区日租界
闸北 马永贞的地盘
杨浦 华界
7. 合界高速是从哪到哪的
合界高速是从安徽的合肥至界子墩,其实正确来说,应该是高界高速公路(服务电话)起自安徽省怀宁县高河,终止于安徽省宿松鄂皖交界的界子墩,全长110公里。
是连接合(肥)安(庆)高速、合(肥)宁(南京)高速并贯通安徽省东西向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车流量达1万多台次。1999年建成通车。
该路目前有宿松、太湖、潜山车轴寺共3个收费站。该路为上海至四川省成都的沪蓉高速的一部分,并通过合安高速公路连接合宁高速公路,为连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