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杨建文的工作经历
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2年5月入党,曾任上海五四农场一连副连长和党支部副书记、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宣传处干事。1979-1982年就读上海社会科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2-1996年在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研究,后任发展研究室主任,1987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1年破格晋升研究员,1992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访问学者。1992-1996年兼任《上海经济研究》杂志总编辑。
1996年6月起任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党总支书记,2008年4月起主持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工作。
1995年和1998年分别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审定,任政治经济学专业和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② 请问评价上市公司有哪些标准啊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回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答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把其证券及股份于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公众人士可根据各个交易所的规则下,自由买卖相关证券及股份,买入股份的公众人士即成为该公司之股东,享有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
(四)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总结:
第一,必须是我国境内合法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第二,需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第三,其发行的股票需要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
③ 杨建文的成绩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国家“六五”重点,1985)
“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项目,1986)
“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支持研究”(主持,上海市重点,1987)
“新发展经济学”(国家“七五”重点,1992)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及救助方案研究”(主持,国家“八五”重点,199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风险防范”(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200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2002)
“上海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2003)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研究”(主持,上海市委组织部委托项目,2004)
“上海制造业竞争力研究”(主持,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2005)
“上海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主持,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委托项目,2005)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2005)
“伦敦金融城研究”(主持,2006)
“上海‘四个中心’联动发展研究”(主持,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2007)等。 《产业经济学》(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中国保税港区研究》(第一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政府规制》(学林出版社,2007)
《产业组织》(第一作者,学林出版社,2004)
《产业经济学》(第一作者,学林出版社,2003)
《分配伦理》(第一作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副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NEW CHINA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SETTING》(合著,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1996)
《新发展经济学》(副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1999)
《20世纪外国经济学名著概览》(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人文新辞典》(经济学分类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当代中国经济思潮》(主笔,1990)、《温州模式与致富之路》(副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社会必要产品论》(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等。
《“发展经济学”的贫困》(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影响人类命运的经济学大师》(译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发展经济学》(合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等。
2002年起主编《上海金融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起主编《上海汽车发展报告》。
④ 从前读过一段文字, 用谈恋爱和找女朋友比喻经济管理中的概念。像资产重组,剥离不良资产之类的概念。
那是杨国雄说的,你可以搜搜他的文章,他的文章有提及。而且可以搜他其他的文章,都很有见解。以下是评价上市公司有哪些标准
上海国资重组酝酿五大突破,要求为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创造条件 沉寂了3年后,上海国资开始整体发力。 本周三,在经过几十次讨论修改后,决定着上海国资未来几年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的改革方案正式对外公布。 在上海市政府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介绍了最新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该文件就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了原则和具体措施。 截至2007年底,上海国资总量1020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7624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958亿元。万亿上海国资开始“谋变”。 关键词:做大 “国资委坚决不做家长” 随着《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以往政府当家长的角色将得到改变,“国资委坚决不做家长”,这就是最强有力的表态。 《若干意见》提出,在改革的原则、目标方面,要更加强调企业重组的开放性和市场化,打造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大力推动上海国有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吸引中央企业、全国地方企业及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上海市国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大力推动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同时,要根据国资布局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企业 (集团)的战略定位,明确产业类企业(集团)的主业,推动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主业突出、国资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集团),加大“引进来”、“走出去”力度,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实施重组、联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向总承包商、总集成商转型发展。 在谈到如何进行国资重组时,杨国雄很清晰地给出了答案:先“恋爱”,后“引导”,最后“报批”。这3个流程的主体分别是企业、上海国资委和上海市委。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需求成了第一先决条件,这与以往的做法恰好相反。“在过去,这些企业重组和联合,往往是由上层来推动进行。市委决定了,就移交到国资委去具体指导操作,企业往往是之后才会知道。”上海市委宣传部一内部人士向记者如此表示。 可见,随着《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以往政府当家长的角色将得到改变,“国资委坚决不做家长”,这就是最强有力的表态。 8月28日,华谊集团年产250万条全钢丝子午线载重轮胎项目首条10.00R20全钢丝子午线载重汽车轮胎在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下线,标志着上海华谊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长江流域、参与中西部地区开发的重点项目步入全面打通生产流水线阶段,此项目被列为重庆市“2008年工业投资一号工程”。 建工集团、申能集团、东方国际集团、申江集团、地产集团、纺织集团等一批上海大型国企,也纷纷制订出了下一步工作规划和战略重点。 关键词:证券化 700亿国资3~5年内上市 “2005年上海资产证券化有开始升温的迹象,但后来没了下文。现在政府又重提资产证券化,看来我工作的重心又要转到这块上来了。”上海证券一位高级经理向记者表示。 在上海立志建设的 “四个中心”中,国际金融中心是核心。下一步,资本市场成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杨国雄表示,将更加强调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走上市发展道路,实现资产资本化、证券化。 在处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上海国企,《若干意见》也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符合条件的经营性国资整合注入上市公司,创造条件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暂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集团),要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份制改造,为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创造条件。已经上市的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形成融资、发展、价值提升、回报社会的良性发展机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杨国雄表示,截至2007年底,上海地方国有资产总量中经营性国有资产为7000多亿元,而现在盘活的仅占18%,如要达到30%以上的经营性国资证券化,那么未来可能还有700多亿元要上市。 “这个消息很鼓舞人心。2005年上海资产证券化有开始升温的迹象,但后来没了下文。现在政府又重提资产证券化,看来我工作的重心又要转到这块上来了。”上海证券一位高级经理向记者表示。 国都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国资系统内的上市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外延式成长机遇。虽然部分公司的重组与注资进程我们无法把握,但其前进的方向是相对明确的。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增长将并驾齐驱,成为推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两大主要动力。” 关键词:集中 国资控股企业5年约减1/3 杨国雄表示,目前,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47家企业,上海要用3~5年的时间,通过重组合并进一步减少企业数量,引导企业向关键领域、关键行业集中。 国企主业与辅业的厘清,是上海国资委的又一大重要任务。 杨国雄表示,目前,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47家企业,上海要用3~5年的时间,通过重组合并进一步减少企业数量,引导企业向关键领域、关键行业集中。“我个人的想法是,缩减到30~35家比较合适。” 根据上海“十一五”规划,上海将重点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流通、汽车制造、成套设备制造和房地产六大产业。 从年初至今,上海国资委陆续公布了4批共计41家企业集团的主业。 在前两批24家企业集团的主业目录中,只有1项核心业务的有10家,2项核心业务的有9家,3项核心业务的企业仅有5家。这样,企业的核心业务在范围上就更为集中,发展方向也更为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国企中有不少企业都涉足房地产业务,而且对企业的利润贡献颇高,因此希望仍能将房地产列为主业。但经过上海市国资委与企业的协商,在公布主业的24家企业中,只有上海地产、上海建工和上海城建3家企业保留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核心业务。 在大力发展主业的同时,辅业的顺利剥离也是工作的重点之一。 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46家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总量3980亿元,涉及行业达到79个,其中有近11%的资产散布在餐饮、造纸等59个一般竞争性行业。 据了解,对非主业资产和业务,企业将通过改制、放小、集中处置和向其他以其为主业的国有企业转让集中等方式逐步剥离。同时,加强对非主业投资项目的审核。 关键词:时机 股市调整降低重组成本 长城证券的吕伟东说:“股市的调整时期,进行资产整合的确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过去两三年里,上海国资一直都很低调。业内人士分析,受社保案影响,上海国有资产整合步伐前两年相对较慢,很多上市公司的重组基本停滞。不过,进入今年,上海国资却一反常态,资本市场上的动作更是频频发生。 有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当前资本市场状况是不是有利于国有资产重组?”杨国雄当即表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不管资本市场处于牛市还是熊市状态,从上海国资的顺利整合可以知道,在当前资本市场中进行上海国有资产整合也是好时机。 “股市的调整时期,进行资产整合的确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尤其是一些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它们进行重组的成本会降低很多,更有利于国资保值增值。”长城证券的吕伟东说。杨建文也表示:“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国资应退;经济出现下行迹象的时候,国资应进。” 《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一套参照上市公司监管的国资监管制度,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权责明确、分类监管、流转顺畅的国资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 8月21日,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董君舒到市国资委进行调研,并特别强调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问题。 与此同时,上海还将选择一部分市管国有企业探索试行外部董事长制度。根据《若干意见》,上海将分类设置法人治理结构,市管国有企业中的产业类企业、资本经营类企业以及金融类企业,按《公司法》要求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决策层和经营层分开,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规范以后,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逐步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选聘、管理、考核评价的权责。董事会选聘的经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和奖惩由董事会负责。 新闻背景 上海国资重组大戏早已拉开 今年4月以来,上海国资集团整体上市方案层出不穷。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7月底,上海有13家国有上市公司正在实施和拟实施资产重组,重组形式各种各样,既有借壳上市,也有资产置换,还有A股吸收合并、资产注入等。 5月12日,广电电子(600602,SH)公告称,收购上海广电集团持有的20.37亿元光电子股权。 5月19日,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宣布,将12.2亿远洋渔业捕捞业务注入华立科技(600097,SH)实现借壳上市。 6月2日,巴士股份(600741,SH)公告称,上海国资委同意巴士股份公交资产剥离方案,并决定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范围内选择资产注入巴士股份。 6月4日,上海汽车(600104,SH)与上柴股份(600841,SH)均公告称,上海汽车从上海电气手中收购上柴股份50.32%股权一案已获商务部批准; 6月4日,上海外高桥(600648,SH)公告称,外高桥集团将工业房地产综合开发经营、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等园区综合服务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外高桥集团主营业务资产将实现整体上市。 6月17日,新华传媒(600825,SH)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已按要求进行股权调整,解放日报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新华书店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无偿划拨受让新华发行集团23.46%的股权,从而累计持股50.8%,获绝对控股权。 7月3日,三爱富(600636,SH)发布公告,向上海华谊集团、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3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6.47亿股A股,购买其所持上海焦化100%股权,实现了新资产的注入。(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