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华东地质学院律师上海

华东地质学院律师上海

发布时间:2021-08-30 01:40:00

Ⅰ 兰和律师 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什么专业学位那一年导师是谁

学历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力,我们曾经接触过,不错的人,很有正义感,想详细联系的话可以找我。

Ⅱ 周文斌的人物事件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3年5月29日发布公告,决定罢免周文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的《关于罢免周文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议案》,决定罢免周文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并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公告。 一审审理

2014年12月9日上午,周文斌涉嫌受贿、挪用公款案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
2014年12月9日,周文斌案在南昌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其受贿2000多万元和挪用公款5800多万元,周文斌几乎全部否认,并自我总结称,“这是江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经济类的冤假错案。”
周文斌仅承认收过10万港币和一块手表,称检察院指控受贿两千多万绝大部分不存在,认为学校二级机构送的钱属于学校相关部门发放的奖金和福利,不构成贿赂。
据检察机关指控,周文斌在担任华东地质学院(后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所送人民币2261.8万元、港币30万元、美元1万、韩元90万、购物卡2.4万元、卡地亚手表一块(价值3.86万元)、IPADMINI平板电脑一部(价值0.2万元)。
此外,检察机关还指控,2003年4月至2004年7月,周文斌两次个人决定挪用南昌大学公款人民币5875万元供他人进行营利活动。此案将择日宣判。
个人悔过书
2014年12月17日,公诉人宣读了一份周文斌于2014年1月28日写下的悔过书。书中称自己与南昌大学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自己甚至把它当做自己的‘私有领域、私家花园、独立王国’,自己本人就是这里的君主。
周文斌在悔过书中大倒苦水,抱怨自己工资水平太低。
周文斌称,“总觉得自己功劳大,待遇低,心里很不平衡,所以当别人给自己进贡时,感觉是对自己低收入的一种补偿,觉得心安理得,没有愧疚感和犯罪感。”
庭审进展
2014年12月30日,周文斌案进入庭审第八天。当日,检方出示周文斌本人供述、多名证人证言及书证,指控周文斌在2003年至2011年期间先后7次收受南昌宏宇(音)建筑集团项目负责人龚某贿款380万元。控辩双方围绕此项指控展开激烈交锋。
大部分给沈某、秦某用于投资
当日上午检方出示的相关供述和证词指出,龚某是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第一教学楼开工仪式上认识周文斌的。当时承接昌大前湖校区第一教学楼工程建设单位的是南昌县第一建设公司,该公司即南昌宏宇(音)建筑集团的前身。当时龚某系该公司的项目经理。此后,为了能够尽快结清工程款并且得到昌大更多的工程建设项目,龚某于2003年至2011年期间先后分7次向周文斌行贿共计380万元。在周文斌供述中提到,这些贿款大部分部分被他拿给沈某、秦某投资,剩余给家里用于日常开支。
贿款多次藏于水果箱
其中五次龚某与周文斌相约在餐厅见面用餐,每次餐后龚某都会周文斌几箱水果,并且其中一箱装的都不是水果而是现金,其中一次是100万,另外四次都是50万,每次均为面值为百元的人民币,每十万元扎成一捆。为了确保周文斌能够收到这些贿款,龚某每次“送水果”时都会特别交代其中一箱水果特别新鲜,特别好吃等,叮嘱周文斌一定要留着自己吃。“这么说,我想他(指周文斌)应该就能理解我的意思,知道那个水果箱里面装的是现金。”龚某在其证言中如是说。
在2007年的一天中午快下班的时候,龚某来到周文斌前湖校区的新办公室,当时以送房间装饰品为名送了周文斌一个箱子。其实箱子里装的是五十万元现金。另外,2009年下半年开学后的一天傍晚,龚某约周文斌在红角洲一家高档餐厅用完餐后,送了一个袋子给周文斌。周文斌在供述中提到,当时蒋某送的袋子比较深,比较沉。他后来打开发现是50万元的现金。
研究生公寓建设项目未招投标
龚某和蒋某以及另外六名股东后来还以南昌宏宇(音)建筑集团的名义参先后与建设南昌大学生命理科大楼、三栋研究生公寓(BT项目)以及前湖校区东大门工程。龚某和蒋某的证言均显示,在这些项目建设管理当中,龚某主要负责促进工程款结算外联等工作,蒋某主要负责项目建设工作。向周文斌行贿的事情均由他们二人商定,由贿款龚某单独送给周文斌。贿款主要以民工工资、材料费名义从工程款里开出。
龚某和蒋某表示,在周文斌的“照顾下”,即便在是南昌大学经费紧张的时候,他们承建的工程款项仍得到及时足额支付。如果没有周文斌的帮忙,他们根本不可能顺利拿到生命理科大楼、三栋研究生公寓(BT项目)以及前湖校区东大门的项目。其中三栋研究生公寓的建设项目未经招投标直接入围。
昌大分管基建相关责任人证实行受贿原因
另外,检方对此项指控还出示了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分管基建工作副校长李某、昌大基建处处长周某、昌大总会计师董某、昌大审计处处长夏某等六名在任职昌大负责基建工程财务人员的证词,证实周文斌在任期间经常召集南昌大学相关负责人开会,即使在南昌大学资金非常吃紧的情况下,也会提出要求他们对宏宇(音)集团、汕头建安、绿英公司、香港多伦多公司等建设单位承建的昌大重点项目尽快审计、结算,不要卡太紧,不要让承建方吃亏。
周文斌用概率论质疑证据
在2014年1月20日的庭审上,周文斌指出根据行贿人和受贿人供述,行贿发生在5月,后来发现5月没有行贿款来源,双方笔录同时改为10月10号左右。根据误差理论,两个人分开审讯,误差率同时发生同样的巨大变化,周文斌得出“如没非法取证,两次同时一致出错需做两万多份笔录才可能出现”的结论。——周文斌:办案人员串供
在1月20日的庭审上,周文斌说行贿人和受贿人都曾供述,行贿发生在5月,后来发现5月没有行贿款来源,双方笔录同时改为10月10号左右。根据误差理论,5月错到10月绝对误差为5个月,相对误差为50%;第二次1号错到10号,绝对误差10天,相对误差为2.8%。两个人分开审讯,误差率同时发生同样的巨大变化,周文斌称,“只能说办案人员串供”。
他在庭上进一步计算,行贿人和受贿人都交代说发生在5月份,后来发现都错了,这概率为1/140;发现5月没有取款记录后,双方同时又同时改为为10月,概率为1/20700。结论:如没非法取证,两次同时一致出错需做两万多份笔录才可能出现。
周文斌还引用马克思的观点发表质证意见:“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之后,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他的辩护律师朱明勇称,周运用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排列组合、误差理论,缜密地论证了指控证据的“荒诞无稽”。(据南方网)
证人翻证
2015年2月9日,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案在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开庭审理。南昌市人大代表胡彪斌出庭作证并当庭翻证,称从未向周文斌行贿。他还拿出一份银行转账票据来反驳检方的指控。被指控犯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周文斌,此前在庭审时称自己的案子是江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冤假错案,并自曝被调查系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在江西省委书记任上时的报复。2015年2月9日庭审一开始,审判长就宣布该案进入证人出庭作证阶段。取保候审中的南昌市人大代表胡彪斌出庭作证 。
当庭脱囚服
2014年12月9日,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受贿、挪用公款一案在南昌市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开庭审理。2015年1月12日,周文斌继续在南昌中院受审。
庭审现场,周文斌指出,一些省部级官员及明星出庭受审时均未穿黄马甲,他也要求同等待遇。在遭到审判长拒绝后,他自行脱下了黄马甲。
昨日,周文斌代理律师朱明勇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还原事件经过,在他看来,四五纲要中禁止刑事在押被告人穿囚服出庭受审的规定,是对司法精神与人权的尊重。
北青报:庭审现场情况是怎样的?周文斌为何脱下了身上的黄色马甲?
朱明勇(周文斌律师):当时,周文斌的姐姐和妹妹走到旁听席第一排,要求审判长允许周文斌将身上所穿橘黄色马甲(囚服)脱掉。周文斌本人也表示可不可以不穿黄马甲。审判长当时做出的回应是:“本院注意到近两年在深圳、河南、北京地区一些庭审时,停止让被告人剃光头、穿囚服出庭,但我们没有收到正式通知。”因此没有采纳周文斌的建议。此后,周文斌表示:“既然没有文件说可以不穿黄马甲出庭,那有没有文件说非穿不可呢?”他就把身上的囚服脱下。
北青报:法院工作人员有去制止吗?
朱明勇:没有,法院没有去制止。从那天之后,周文斌出庭时就没再穿黄马甲了,审判长也没有再就着装提出要求。
北青报:在你看来,今天出台的受审禁穿囚服的规定有什么意义?
朱明勇:总体来看这是司法进步的一种表现。黄马甲是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制服,长期以来它已经被“符号化”了,似乎在暗示这个人就是个罪犯,甚至在当事人的心里,也会产生微妙的心理暗示,当他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会受到无形的限制,比如在庭上有些话不敢说等等。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等比较先进的司法理念陆续提出,不穿囚服可以说是无罪推定制度在庭审过程当中的一种体现。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忠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法庭会依照法律程序,充分保障周文斌的诉讼权利。
周文斌案一审开庭了23天,这是江西法院史上最长的一次。周文斌自己在法庭上辩护了两天半,可能也是被告人自己辩护最长的一次。法庭会依照法律程序,会充分保障周文斌的诉讼权利。 在2015年11月11日的庭审现场,胡彪斌再度翻供,推翻了上次庭审中所做出的供述,称曾给周文斌送了100万元,是从自己的铁皮柜里取的现金。
综合全案情况,对于是否曾向周文斌行贿及如何行贿问题,胡彪斌的证言出现3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在鹰潭市检察院审讯期间,胡向检方称,他让出纳取了100万现金,随后拿去送给了周文斌。
第二个版本出现在今年2月9日的庭审中,胡当场否认行贿,并称此前的供述是在检察院的刑讯逼供下形成的。
第三个版本即是11月11日的庭审现场,胡称自己曾给周文斌送了100万元,是从自己的铁皮柜里取的现金。 2015年12月29日上午,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职务犯罪案作出一审宣判,数罪并罚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院认为,周文斌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受贿罪;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供他人进行营利活动,情节严重,构成挪用公款罪,且不具有刑法所规定的如实供述、真诚悔罪、积极退赃等情节。
据此,依法作出如下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周文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决定执 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扣押在案的人民币1700余万元、港币10万元等赃款赃物,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Ⅲ 东华理工大学 法学有学士学位证吗

来个简单点。有,我就是09年拿的法学学士学位证。

Ⅳ 谁知道华东地质学院 地质系 地质系地质勘查专业 87级至94级毕业生名字和他们的联系电话 很急需 ……

李玲88级学地质的九江人

Ⅳ 东华理工大学改名前是华东地质学院,是不是地质专业不好招生才改成现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地质专业并不好就业,但是那时候是统招统分,国家计划内的学生是分配工作的,很多单位都是被硬塞进来很多学地质的学生,后来招生和就业都面向市场化,地质是个艰苦专业,不好招生,所以很多学校都改了名字,当然有的也是为了评985或者211,比如成都地质学院改名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地质学院合并进入长安大学,长春地质学院改名长春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合并进吉林大学,河北地质学院改名石家庄经济学院(现在又改叫河北地质大学),东华理工也改了个名字。

Ⅵ 东华理工大学地址是哪里

东华理工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广兰大道418号 。

东华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东华理工(ECUT)”,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土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先后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南昌和抚州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500余亩,在校生3万余人(含留学生),其中研究生近1600人。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

(6)华东地质学院律师上海扩展阅读:

东华理工大学的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由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担任名誉校长,现有教职员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

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井冈学者”。

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顾问等2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东华理工大学

Ⅶ 我外甥高考理科673分,报什么学校好啊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是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东华理工大学原名为华东地质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6 年的太谷地质学校。1958 年迁址太原并更名为太原地质专科学校(本科);1959年迁至抚州,更名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1978 年名为抚州地质学院;1982年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2002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

2002 年和2003 年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与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在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基础上设南昌校区。2007 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2010年,东华理工大学主校区迁至省城南昌。

Ⅷ 丰城陈云斐是谁

是他么>?
——记抚州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抚州市委会主委陈云斐

陈云斐,现任民盟江西省委委员、政协抚州市委会副主席、抚州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民盟坏州市委会主委。他41年的生涯,可以说与抚州市的农业、土地紧密相联。在抚州广袤的大地,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一)

.1992年,32岁‘的陈云斐由抚州地区农业早调往南丰县人民:政府任副县长;分管农、林、水;土地、民政、老建等工作。1991年,南丰遭受百年一遇的大冻灾,全县80.26%的南丰蜜桔被冻死,果业工程严重受挫。面对满目疮痍的桔园,面对满脸愁容的桔农;上任伊始的陈云斐忧心如焚,深感责任的重大。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位刚刚上任不久分管农业的年青副县长。

在人们企盼韵眼神中,陈云斐悄悄地下乡搞调查去了。随后的几个月里,田间地头、山坡桔园,总跃动奢陈县长清瘦的身影。不久,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陈云斐提出要振兴南丰就应加快恢复和发展南幸蜜桔速一优势,实行科技兴桔等意见,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经过几年的努力,南丰全县恢复发展了202个乡村集体园艺场,全县形成了国营开发为龙头、集体开发为骨干、农民开发为主体的全方位开发的新格扃。到1996年,全早提前完成.“八五”果业开发工7.5万亩的任务,而且乡村集体园艺场普遍长势良好,昔日一度沉寂的桔乡,又一次兴旺起来了,“桔果满枝、桔香满园”的盛况再现,桔农荷包鼓了、脸上笑了,陈云斐欣慰地舒了口气厂。

在恢复发展南丰蜜桔的同时,南丰人又闯出了一条人工养殖甲鱼抗灾自救的新路。在发展甲鱼生产过程中,陈云斐按市场经济担律办事,坚持“以农民个体养殖为主、区域布局、适度集中、规模发展”的原则,不撒胡椒面,不拔苗助长。同时重点抓典型培育和推广,培育技术骨干,带出一大批“甲鱼”养殖大户。经过几年的努力,甲鱼养殖的路子越走越宽,步子越迈越大,在全县初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公司十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使甲鱼养殖载为继南丰蜜枯之后又一擎起南丰经济大厦的支柱。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南丰任副县长的五年里善陈云斐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丰富的优势,在所分管的各项工作中均取得骄人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经验。五年来,南丰县的农业结构得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农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以南丰蜜桔和甲鱼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雏形业已形成,全县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土了个新台阶。特别是以南丰蜜桔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走在全区乃至全省的前列,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全省各地(市)、县、乡纷纷派出人.员前来参观、取经。陈云斐自己也光荣出席了中共江西省委在南昌召开的全省中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经验交流会,并作为唯一的党外代表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

1997年11月,陈云斐调任抚州地区土地管理局副局长。要胜任土管工作,单凭以前的行政经验是不够的,陈云斐深感加强相关理论学习的紧迫性。为此,他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土地管理业务知识,并考入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生班,系统学习土地管理理论,还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土地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往抚州地区土管局未单设法规监察科,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几乎未开展。陈云斐到任后,根据全区实际,提出了打基础、建制度、抓队伍、搞宣传、抓预防、抓查处的工作思路,得到全局上下的一致赞同。于是,全地区10个县组建了土地监察大队,乡村设有土地监察信息员,并对全区土地监察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在培训中,陈云斐自己编写教材,亲自上讲台讲课。同时,还在崇仁、金溪、南城、临川等地进行土地监察人员的军训试点,这在全省土管系统尚属首创。

在查处典型土地违法案件时,陈云斐严格依法办事,直接组织查处了一批案件。所查处的案件没有一件出现行政复议和起诉至法院的情况,有力地打击了土地违法行为,整顿了土地管理秩序。在参与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同时,他还积极指导各地开展土地巡回检查,开展创评土地执法模范县和“三无”乡镇活动,把土地执法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上,较好地解决了依法管地与服务经济的关系。为此,1999年,全省土地监察工作现场会在抚州召开,并指定抚州地区在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因为工作关系,对乡镇农民建房问题、小城镇的土地利用问题、统一地政问题、国有企业改制的土地处置问题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他都有过认真而深入的思考,并作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为政府决策出谋献计,同时,还撰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和工作研究,在《江西土地》、《抚州日报》、《谋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三)

1998年元月,陈云斐当选为民盟临川市委会主任委员。在地、市统战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他采取多联系、勤走访、交朋友的方式开展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打开临川民盟工作的新局面。

盟内老同志多,以往盟市委领导与盟员沟通少,盟内意见较大。如何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这是他上任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他的提议下,成立了盟老年工作委员会,并亲自带领盟市委负责人走访老同志,征求他们对新的盟市委工作的意见,在盟内开展为老盟员祝寿,举办重阳节游园等活动,各支部也纷纷为老同志上门送温暖,同时,他还带领盟市委领导分别走访几个支部所在单位的党政领导,了解盟员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民盟工作的意见,并帮助沟通各支部与单位党组织的联系。这些活动的开展、深受盟内的欢迎,增强了盟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基层支部工作的开展。

在组织发展工作中,陈云斐强调要严格把好“入口关”,注意优化盟员结构,尽可能发展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人才。在陈云斐等盟市委一班人的努力下,一大批业有专攻、学有专长、德才兼备、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高素质人才被吸收进盟组织,特别是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国芳的入盟,陈云斐更是多次登门造访。理解与尊重,深深感动了刘国芳;象刘国芳这样一批专家学者、优秀知识分子的入盟,壮大了盟的队伍,也大大提高了抚州盟组织的整体素质。

作为盟市委的主委,陈云斐要求每位盟的干部心中要有盟员,关心、了解盟员工作、生活中的进步和困难。盟员郭静所在单位解散了,她工作没了着落,生活也陷入困境。陈云斐了解情况后,多次找她谈心,鼓励她失业别失志,并为她重新工作多方努力;最终郭静应聘到上海新世纪学校任教,重又扬起生活的风帆。每当谈及陈云斐,郭静总会心存感激地说;“陈主委是真正关心盟员疾苦的好领导”。

陈云斐任盟市委主委几年以来,抚州民盟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盟组织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盟员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其中市人大代表、盟员刘光萍副教授的议案列为抚州撤地设市之后的市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一号议案”。在各类文艺调演中,抚州民盟总是一枝独秀,艺术人才济济、群星荟萃的优势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一张张奖状、一座座奖杯?纷至沓来……拿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盟员的话来说:“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无不凝聚着陈主委的心血”。

(四)

多年担任领导职务、长期从事行政工作的陈云斐看上去丝毫不象“官”,在周围人们的眼里,他从不摆官架子,倒象一个温厚可敬的学者。无论是在南丰任副县长,还是任市土管局副局长、市政协副主席、盟市委主委,他始终能把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当作自己最好的老师和朋友,放下架子,虚心讨教。直至今天,在桔乡南丰,农民们谈及陈云斐,无不竖起大拇指:“陈县长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陈云斐勤学习,爱思考,博览群书,广泛涉足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艺术、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并有多个社会兼职,曾任江西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抚州农校和抚州职大的兼职教师,现任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兼职教授、抚州赣东律师事务所注册律师、中共抚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这些年,他先后发表了数十篇涉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土地管理、党派工作、法律等方面的论文和调查报告,主编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应用技术》和《南丰蜜桔栽培实用技术手册》,有的论文被评为省级二等奖,被学术单位收录或列为大学辅导教材,有篇法律论文还分别在全省、全国律师协会研讨会上宣读。《关于建设南丰蜜桔带的建议》一文获全省“兴赣杯”创百项成果、献百条良策竞赛活动三等奖。

为人真诚、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陈云斐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他先后获得全国农经宣传先进个人、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我们有理由相信,陈云斐不会为荣誉所陶醉,他的路将会一步一步坚实地走下去。

Ⅸ 谁知道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们的简历

副校长:徐跃进 教授

徐跃进教授,男,1958年出生于江西抚州,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查专业并留校工作,公共事务管理(MPA)硕士研究生。多年来一直从事法律教学、公共事务管理和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与交流论文20多篇。历任系团总支书记,院团委副书记、书记,院保卫处副处长、处长;1994年任院长助理,1995年任学院副院长,分管后勤、保卫和校办产业工作。所分管工作和部门先后20多次受省、市、区奖励和表彰。

副校长:孙占学 教授、博士

孙占学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修水,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水文地质专业并留校任教。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历任系主任、院长助理等职。多年来从事地热学、铀成矿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112育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核工业部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副校长:刘晓东 教授、博士

刘晓东教授,男, 1963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上犹县,1982年7月毕业于原华东地质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获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历任教研室主任、驻京办事处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主要从事铀、金矿床地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矿物材料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学术专(译)著3本,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曾赴日本从事研究工作一年,多次参加援外专家组工作,并应邀赴国外组织或参加过十多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现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受聘为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兼任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副校长:花明 教授、博士

花明教授 男,汉族,1955年9月生于江西崇仁,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政治系,分配到抚州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学院)任教,历任党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部长,党办院办主任、院长助理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1982年至1983年在厦门大学进修,1996年至1997年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学习结业。2001年至2004年在职攻读美国南加州大学远程教育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花明教授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主编、参编教材、学术著作5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优秀德育工作者。

副校长:汤彬 教授、博士
汤彬教授,男,1964年3月出生,湖南岳阳人,教授。1983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在成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94至今,从事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成都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第7、8届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会员和江西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江西省计算机学会、江西省遥感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核技术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历任信息工程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软件学院院长、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2006年2月任副校长。

副校长:郭福生 教授、博士
郭福生教授,男,1962年12月出生,江西宁都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1996年获华东地质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华东地质学院地质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主任、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东华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事处长、校长助理等职,2009年1月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区域地质、铀矿地质、沉积岩、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获国防科学技术奖、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兼任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地质学会理事、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理事。

下面这个超级厉害
副校长:陈晓勇 教授、博士
陈晓勇教授,男,1961年9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1991年获同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后,赴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任日本亚洲航测株式会社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1999年任亚洲理工学院(联合国主办的研究生院,位于泰国曼谷)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系副教授,并于2004年担任系主任。受聘于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青海大学、中国测绘研究院的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199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98年度日本测绘界最高奖“日本测绘奖”。2009年1月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副校长: 聂逢君 教授、博士

聂逢君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湖南祁阳,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于中国地震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出站。2006-2007年赴加拿大留学一年。历任教研室副主任,长江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铀矿地质、石油地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工业总公司、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荣获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称号,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受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

Ⅹ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全国排名第几

地质学科也算是个比较大的学科,还可以细分很多小的分支和研究方向。国内地质强校也不少,比如原来各大老牌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都还不错。作为原来核工业部第一直属高校,东华理工大学的放射性地质勘探、核资源(铀矿地质)与环境、铀矿冶方面,不管是毕业的著名校友、学校教授、重点实验室方面都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世界有名。

阅读全文

与华东地质学院律师上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今日基金200006净值 浏览:374
理财长江养老 浏览:881
全国多少人投资理财的 浏览:505
黄金价格怎么算 浏览:193
各大集团旗下的贷款APP 浏览:813
贷款切换 浏览:139
恒拓开源股票 浏览:302
韩元20亿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405
华夏股票领先 浏览:48
建行房贷转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307
以下属于外汇的特征 浏览:704
期货长线百分之十的仓位轻仓 浏览:606
投管投资官网 浏览:909
工行股票市值 浏览:649
期货高开几十个点 浏览:115
无抵押个人网上贷款 浏览:324
期货涨10个点是多少钱 浏览:613
1063股票 浏览:767
丹华资本投资公告 浏览:782
银行工作让我买基金 浏览: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