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视行业在未来是否有发展前景
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时刻与阶段性特点分析
2018年11月20日,2018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在“中经之夜,岁月流金”晚宴现场,结合时代背景,回溯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盘点了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时刻与阶段性特点。
一部电影虽然有不同的评说,但电影依然是一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用改革春风期、艰难探索期、多元生长期和综合升级期,分别概括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4个阶段,并用各阶段代表性电影插曲名进行总结。
2018年1-10月电影票房收入突破525亿
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71亿,增长2016年的13.7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47%。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5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2018年1-10月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达525.3亿元。按照今年电影票房趋势来看,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亿元基本是毫无压力。
2018年1-10月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1、1978年到1992年的改革春风期间,随着政策的松绑,思想的解放,中国电影逐渐“破冰”,“解禁”电影的重映掀起观影热潮。1979年,中国观影人次在293亿,人均观影28次。之后,在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推动下,家庭伦理片、反思电影等影片都在国内甚至世界舞台大受欢迎,崭露头角。
2、而在1993年至2001年的艰难探索期,侯光明解释道,电视普及和进口大片为中国电影带来冲击,电影经济出现巨大滑坡,促进电影经济恢复的“9550”工程也应运而生。在“9550”工程的推动下,一批精良、深刻、广为流传的电影作品也随之而生。电影作品同时反映了不断开放过程中人民群众思想的进一步开放,国人精神在对外融合过程中的适与不适。
3、在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下,2002年到2011年,民营企业也进入拍电影的行列,拍电影的门槛逐渐减低,中国电影行业更多元也更创新,与国际交流也越发深入。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大片”、“小片”百花齐放,共同撬动了观众需求,中国电影也完成了全面市场化,但出现了泛娱乐化、资本化、票房之上的现象,为进一步发展蒙上阴影。
4、十八大以后,电影回归质量被提出,文化产业被确定为支柱型产业,2012年至今,观众审美不断提升,但影片品质与其的矛盾仍然存在。中国电影人也持续发力,爱国主义作品叫好又叫座,文艺片、纪录片也取得佳绩,努力用优质作品满足日益升级的观众需求。
未来中国电影必将突破千亿元规模
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2017年已拥有559亿元票房,比1995年翻了60倍以上,网络电影市场也日渐繁荣,未来中国电影必将突破千亿元规模,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虽然我们的电影市场仍存在一些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但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未来电影的发展将以打造文化自信为根本宗旨,为中国乃至世界观众提供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Ⅱ 从事哪些经营业务的公司叫影视行业
影视行业的影视公司一般从事的都是与影视相关的业务,因此其营业执照上的经验内范围也必须与影视相关,可容以参照一些同类型影视行业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填写。
影视行业的影视公司一般从事的业务有: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专题节目、动画故事节目、专栏节目、广播剧的制作、复制、发行、节目版权交易、代理交易(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核定的范围在有效期内开展经营活动)。
Ⅲ 2020中国电影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众所周知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电影行业遇到了极大地冲击,全国各地的电影院全部关闭,管制。随着国内疫情逐渐控制,电影院也开始慢慢开始开张,进入正轨。今天财政部又出台了电影行业的支持政策,希望可以为电影行业的复苏提供帮助。
5月14日,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支持电影行业发展,财政部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且将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符合本公告规定的免征条件,但缴费人在本公告发布之日前已缴费的,可抵减缴费人以后月份应缴纳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或予以退还。
持续的停业下,亏损已成电影院的普遍情况。北京市丰台区某电影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停业并失去票房后,电影院便未有收入进账,多月处于亏损状态,而目前承担的经营成本主要为租金、员工工资等,其中租金虽已通过协商进行了一定数额的减免,但每月仍需支出约20万元。
涉及影院业务的上市公司也未能逃脱亏损,包括被视为院线龙头的万达电影(17.030, 0.07,
0.41%),也在日前公开了一季度预亏5.5亿-6.5亿元的现状,并称,“公司下属影院受疫情影响全部停业,预告期内电影放映收入大幅下降,而固定成本费用支出却较为刚性,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此外,一季度预亏2000万-2800万元的当代东方(1.490,
-0.08, -5.10%)也在业绩变动原因中表示,公司影院在2、3月处于闭店状态,使得营业收入下滑。
这场突如其来,规模浩大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电影产业尽管在产值上微不足道,也不是关乎衣食住行的刚需产业,但谁都无法忽视它对于精神上的抚慰作用。希望随着支持政策的出台,可以给电影行业中优秀的企业可以迎来新的转变和复苏。大部分人都希望,眼下既是危局又是变局。在寒潮中坚定向前的影视行业能够脱胎换骨,而那些艰辛往事终将变成遥远的回忆。
了解更多企业服务,财务知识,请关注绍兴海超财会。
Ⅳ 近几年影视后期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影视复后期,主要指对已制有的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包装、加特效、合成和调色等,使之一个完整的视频呈现在受众眼前。后期不仅仅是电视剧、动画等的剪辑,还有视频的包装、宣传等都属于后期。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前淘宝京东主要靠平面+文字进行宣传,而现在视频越来越多。以我们平常人逛淘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当我们选中某一件产品时,放在最前面的是一段1分钟左右的视频,后面才跟的照片。可以看出,在这个短视频为王的时代,不管是娱乐还是宣传卖货,视频占了上风,所以后期行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个人觉得前景很可观!说到这里我可能又要说些套话了,其实各个行业都有发展的不错的,就看自己学的怎么样,吃了多少苦。技术到位了,工资肯定是很高的。下面我来分析几点这个行业不错的理由。
Ⅳ 影视公司属于什么行业
广播影视服务或者文化创意服务属于文化传媒。
Ⅵ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目录
随着电影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电影企业资本运作日趋频繁,渠道扩张日益加速,国内优秀的电影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电影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电影产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电影产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电影产业背景及发展环境;国内外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电影制片业、发行业和放映业的发展分析;不同类型电影市场分析;电影产业消费者行为分析;新媒体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分析;电影海外推广及国际合作分析;电影产业主要企业经营情况以及电影产业投融资现状和投资建议;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电影产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第1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电影产业综述
1.1.1 电影产业定义
1.1.2 电影产业产业链分析
1.1.3 电影产业研究对象分析
1.2 电影行业相关政策环境分析
1.2.1 电影行业政策点评
1.2.2 电影行业政策趋势分析
(1)国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还将加大
(2)行业将逐渐趋于规范,国家对内容制作和影视从业人员的监督趋严
(3)推动两岸影视交流合作,电影国际化是趋势
第2章:国际电影产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电影产业发展分析
2.1.1 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2.1.2 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规模
(1)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规模
(2)全球电影票房地区分布
2.1.3 全球主要国家票房排行
2.1.4 全球主要市场平均观影次数
2.2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
2.2.1 美国电影产业政策环境
(1)政府监管
(2)分级制度
2.2.2 北美电影票房收入
(1)北美电影票房总收入
(2)北美3D电影票房收入
2.2.3 北美电影观影人次及平均票价
(1)北美观影人次
(2)北美平均票价
2.2.4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模式
(1)电影融资模式
(2)电影制作模式
(3)电影发行模式
(4)电影放映模式
第3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1)第一轮产业发展时期(1922年-1945年)
(2)第二轮产业发展时期(1945年-1976年)
(3)第三轮产业发展时期(改革开放至今)
3.1.2 电影产业特征分析
3.1.3 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十大事件
3.1.4 中国电影产业存在问题
(1)我国电影拍摄成本投入存在演员片酬过高的问题
(2)我国电影行业产业链处于垂直垄断状态
(3)电影市场不成熟
3.2 中国电影产业经营情况分析
3.2.1 影片产量规模分析
3.2.2 放映设施规模分析
(1)电影院线规模
(2)电影银幕规模
3.2.3 电影票房总额分析
3.2.4 电影产业营收来源分析
(1)国内票房营收来源
(2)海外销售及票房来源
(3)国内非票房收入
3.2.5 电影平均票价
3.2.6 电影观影人次
3.2.7 观影效率分析
3.2.8 电影票房排行榜
(1)票房总体排名
(2)票房过亿影片
3.3 中国农村电影市场发展分析
3.3.1 农村电影市场发展现状
——更详细目录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Ⅶ 现在有哪些人想做影视行业吗
几大投资类型的衰败:
1.房地产:“只能住,不能炒”,限制了房地产的发展
2.股票:自从2015年牛市过后,15年下半年开始股市就陷入了低迷期,特别是2018年股票和市场经济陷入低迷
3.外汇:国家外汇管制,限制了发展。
2017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现在影视行业大力发展,而前期比较火热的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外汇投资则陷入了呆滞期,那么这些人就会去寻找新崛起的行业进行投资,这样就给影视行业带来了比较火的发展。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电子政务平台12月13日消息,国家电影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
一看题材;二看剧本、剧情;三看制作团队(也就是导演、制片等主创);四看演员阵容;五看宣发团队
(1)口碑:一部电影是否有好的票房和电影的口碑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一些特殊的档期而言肯定会有一堆电影扎堆上映的,这个时候电影的口碑就十分重要了,口碑好的电影会比较有票房号召力同样票房也会比较高,而口碑差的电影的票房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2)题材:决定电影口碑的因素也必然是跟电影的题材有关的。例如今年暑期档的《我不是药神》,揭露了社会医疗现实,社会大众也密切关注的医疗话题无疑是推动观影的动力之一。
也例如一直以来颇受大众喜爱的喜剧题材,社会压力那么大,总归要有点笑话来释放一下。
另外就是能弘扬国家文化精神力量的军事动作片,彰显祖国实力,加强民族自豪感。(军事片受到国家管制,审核时异常的严格,而且像《战狼3》、《利刃破冰》这样的影片,一旦发布各大企业就已经争先恐后的投资,根本不会留给大众,那些能剩下的版权的,只可能是企业等大公司不看好的影片,所以现在的军事题材影片其中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3)主创:就包含导演、监制、总顾问、编剧、服装、化妆等等。像最近一段时间王宝强的乐开花影业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28亿天价保底一部电影,牛。因此,旗下的导演也可谓是水涨船高。像执导过《大闹天竺》、《唐人街探案2》等多部作品的王宥皓最近就炙手可热。
(4)宣发团队:也就是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和发行工作。中国现在最大的是中影集团,全国最大的数字管理发行平台,全国市场票房份额它就占一半左右。然后是像华夏、八一制片、大地、影联等等。宣发实力都是非常有力度的。毕竟一组营销物料可影响至少电影3000-4000万左右票房的。
(5)最后是制作、演员:制作就涉及到后期的配音、剪辑、特效制作等等。是直接影响到整部电影的流畅完整度和良好的观影体验度的。像知名的《泰囧》、《港囧》、《北京爱情故事》等等都是由被业内称为“百亿票房剪刀手”的屠亦然剪辑的。
Ⅷ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分析,是什么影响了行业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产电影软实力亟待提升
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
暑期过半,今年的电影暑期档表现可圈可点,除了社会民生题材影片大热外,某些奇幻工业化大制作题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讨,其中显露出有关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进步与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国产电影票房统计分析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320亿,较去年同期大涨17.8%。6月全国票房最终以35.71亿的成绩收官,表现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为继4月后今年第二个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亿元来说,环比增长下降17.28%;单月观影人次为10415万人,环比下降13.79%;6月电影上映场次897.810万场,比5月上映场次增加了14.89万场。
今年仅暑期档票房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但是,相较于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我国电影工业化仍处于成长上升阶段,并一度陷入追求电影“重工业化”的误区,有“大作”无“大奖”、有“大导”无“大师”。
国内外电影质量对比分析
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为票房保证和电影工业化标杆。然而,纵观近年电影市场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奇幻、动作大片票房遇冷、难以追回成本等现象屡见不鲜。今年暑期档某些国产大片甚至遭遇换档、撤档危机。比如,某部影片声称邀请了数十个国家上百位顶级电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时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万元,口碑、商誉双失。
反观国外,日韩电影近年来佳作涌现,离不开电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更依托于对本国文化气质的细腻呈现;印度“宝莱坞”的电影工业始终立足本土特色,逐渐实现由“量大”到“质优”的提升。国外的经验再次表明,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乃至文化进步,不能机械照搬“技术性指标”、迷信“商业化标准”,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好的电影工业体系,依赖于导演、编剧、制片、摄影、美术、特效等各个环节同步成长,还需具备从“造产品”向“创文化”的转型姿态。所以说,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电影工业化道路,让中国电影享誉世界,必须常怀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精品意识,铭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使命担当。
Ⅸ 中国目前有哪些知名影视公司
中国的知名影视公司有中影集团、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开心麻花等。
1、中影集团
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
5、开心麻花
开心麻花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喜剧第一了,生活压抑的观众们尤其喜欢看喜剧,轻松幽默的氛围能让人放松压力,于是乎沈腾逐渐成为了喜剧第一人,很多电影甚至要趁他的流量,哪怕就是客串一下,也能引来一大片的掌声。
Ⅹ 影视行业你怎么看
招聘会上,众多影视企业发出了如此感慨。一方面是影视动画专业大中专版学生数量的快速权增长,另一方面是影视动画企业专业人才匮乏。另外影视公司招聘人才,往往自身实力,创意思想,肯学习,会学习才是考虑因素。文凭这些倒成为其次的东西,所以,在企业生存,要么牛逼,要么滚蛋,技能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