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北京比上海大几倍,人口却比上海小
也不算少·现在北京本地和外地人在京常住总和已经超过2500万人了(官方公布的不太准数字比现实少)··每年到京看病外地人就一个亿人次
❷ 北京人口比上海少这么多为什么市区面积却比上海大呢
楼上真能扯淡.............
北京有车族比上海少?你脑子进水了?
北京比上海多好不好?!?!
还有一个问题 常住人口其实什么都看不出来
因为所谓常住人口就是有户口的
可是其实不论北京还是上海 都有着很多的外来人口
但这是数字不好计算
可以肯定的是 北京和上海实际的人口都超过了2000万
但具体谁多就不知道了.........
实际上北京地方大 不假
但这里面有非常多都是山区 不适合城市化
基本没有什么人 所以地方虽大 但可用面积也并不是太多
这才是 你所看到的 北京上海人口相差不多 但是面积相差巨大
却同样拥挤的原因
如果说市区 四川北路的雪 - 助理 二级 说了一部分 比较有道理
我补充一下吧 北京市区内 尤其西部楼高是有限制的
不可能像上海盖那么多高楼
不能挡住 中南海 的上风口
不能挡住他们看西山
所以楼都不高 这也使得人口密度就相对降低了
还有 那个马车驴车的好像没有啊...........
市区是不让进的 郊区倒是可以 不过只能夜里走 都是送菜的 而且最近几年也很少见到了
T朱珠T - 举人 五级 你更逗乐............
我觉得咱么没必要这样 不过你既然说了 我就是实话告诉你
根据统计
北京每百户拥有私家车11辆(这是私家车,绝对不包括公车)
第二也不是上海 是广州6辆(上海的私家车比例是非常低的)
这是全国之首
如果包括公车 北京平均每六个人就有一辆车
同样是全国过之首
北京现在有汽车总共350万辆 上海150万辆
但是我必须承认 上海的统计不准确 因为我知道很多上海车都是用的江苏浙江牌照 不过即便算上这些 也就是200万辆左右 这都是往多说
这根本不是我一个人胡说八道的 只是交管部门的统计
而且我给的数字还不是最新的 今年还没有看到数字
如果你不相信 你可以自己查啊 网络就可以
你认为上海发达 那无所谓 上海也确实是中国大陆最发达的城市
但这不代表车多..............
❸ 上海和北京从面积上来说北京大,人口上来说又是上海常住人口多,按理上海应该更拥挤,为什么
以下文章分析供参考:
http://www.btcbd.com/news/2009/34537.html
❹ 上海的人口多还是北京的人口多
上海的人口多。
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比上年增长6.6% 。
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万元。
上海市常驻人口比北京市常住人口多300万左右。
(4)北京人口将超过上海扩展阅读:
上海市和北京市人均生产总值:
1、上海2018年,初步核算,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比上年增长6.6%,继续处于合理区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增长8.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3.50万元。
2、北京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7亿元,下降2.3%;第二产业增加值5647.7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24553.6亿元,增长7.3%。
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4:19.0:80.6,变化为0.4:18.6:81.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万元 。
❺ 北京和上海哪个人口多
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16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万人,是2001年以来人口增加最多的一年。增加人口大多为外来人口,增加了36.3万人;户籍人口增加了15.7万人。人口分布向城市功能拓展区转移的趋势明显,城市核心区人口增长压力仍较大。
至2009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则为-0.75‰。 2010年预计将突破2000万
总的来说 还是上海人数偏多!
❻ 北京人口多还是上海人口多
上海人口将突破2500万,超过中国台湾省人口总数,直逼世界第一大都市---东京!
北京市户籍人口已达到1204万,流动人口总量为510.7万,全市实有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700万!
根据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上海人口多! 包含流动人口!
❼ 北京人口多还是上海多
中国城市人口排名:
排名 城市或地区 人口(万人)
1 重庆市 2884.62
2 上海市 2301.91
3 北京市 1961.24
4 成都市 1404.76
5 天津市 1293.82
6 广州市 1270.08
7 保定市 1119.44
8 哈尔滨市 1063.60
9 苏州市 1046.60
10 深圳市 1035.79
❽ 北京,上海人口流向开始“逆转”了,会带来什么变化
据说,最近上海房租开始下跌。无论这属于短暂下跌还是趋势性下跌,我们都不应忽视的事实是:这两年上海常住人口的数量几乎不增加了。2016
年,上海常住人口仅增加了 4.7 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增加 6 万人,这意味着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了 1.3
万人,上海的外来人口连续两年减少了。不仅是上海如此,北京也有类似情况。2016 年,北京常住人口仅增加 2.4
万人,外来人口常住占比也在减少。那么,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口流向是否真的出现扭转了呢?如果是逆转,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人口流向已发生部分逆转
根据官方数据,2015 年全国流动人口首次出现减少,流动人口数量从 2014 年的 2.52 亿降至 2015 年的 2.47 亿,减少了约 500 万人,2016 年进一步减少 200 多万人,至 2.45 亿。
流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户口迁移至居住地,另一种是户籍不变,人又回到了户籍所在地,即返乡。估计第一种情况较少,第二种情况较多,因为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比较严格,虽然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向一二线城市,但一二线城市很难落户口,最终使得大部分老龄外出劳动力不得不选择叶落归根。
我们不妨将上海和安徽人口变化的情况进行比较:2000-2010
年,安徽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上海则增长了 40%;2010 年至今,上海人口仅增长了 4.9%,而安徽人口的增速也达到 4%,尤其是 2014
年之后,安徽人口增速大大超过上海。这表明最近三年以来,人口流向已悄然改变,长期以来作为人口净流入地区的上海,出现了人口净流出现象。
2001-2016 年上海常住人口的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盛旭供图
人口老龄化将在两个层面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劳动人口减少,导致人力成本上升;二是由于作为消费主流人群的
25-45
岁年龄段人口也开始下降,而这一年龄段群体也是汽车和住房消费的主力群体,这对消费的增长,尤其是对起到经济引擎作用的住房和汽车消费的影响非常显见。有人说,人口老龄化或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并不可怕,可以用机器人来取代,但机器人不能取代消费,消费不振导致产能过剩,这也是日本已经持续
20 多年衰退的原因所在。
当然,经济增速下行是正常的现象,即便是日本、韩国、德国这几个经济成功转型的国家,当人口流动性下降、城市化进程大幅放缓后,GDP
从高增长变为中速增长,增速几乎打了对折。若是刻意追求 GDP
的增速维持中高速增长,代价将是巨大的,如债务高企、货币泛滥和资产泡沫。因此,面对未来,不应抱有太多侥幸心理或幻想,降低杠杆率、逐步消除资产泡沫,否则的话,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就难以避免。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人口流动性的下降,以农业人口转移为特性的城镇化进程已进入后期(外出农民工接近零增长),但以二线城市人口流入为主要特征的大城市化进程仍在持续,同时,外出人口的回流(如部分农民工的告老还乡)现象还会加速,这使得改革开放以来人口
" 孔雀东南飞 "
的趋势发生了部分逆转。人口流向逆转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正迈向深度老龄化,流动人口减少总体看会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故资产泡沫会随着经济下行而逐步破裂。
当然,人口逆流也带来了结构性投资机会,因为人口流动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分化和结构再调整。在二线城市崛起过程中,可以紧随人口流向和资金流向,把握好产业投资与资产配置再布局的机会。
❾ 北京面积比上海大,为什么不是第一大城市
纽约的面积比上海小,纽约市也才800多万人,但是纽约却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上海2300多万人,北京2000多万人,第一大城市的头衔不只是以面积人口来评定的,而是考虑到经济教育环境等等。如果什么时候,上海的人均GDP能达到纽约的100000多美元,那上海无疑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同样,北京的清华北大如果世界排名世界前十,经济水平也很高的话,北京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现在的发展趋势我觉得上海和北京会并列为全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是经济和教育,北京是文化教育政治。各有特色。那些与咱们都无关,人都是自私的,只要努力工作,让自己生活好,不管在哪里,一生过得充实幸福就好。
❿ 为什么上海总人口数大于北京,但是感觉却与之相反
上海很早就开始了私家车限制政策,还有就是上海近几年大力的发展轨道交通,短短20年上海的地铁从无到有,一跃成为地铁里程最长的城市,还有就是上海的市郊以及城郊结合部的发展也比较快,使得进入市中心区域的人口相对减少,而北京的事情还要牵涉到中央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