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获利,
但这也要看你用什么技术指标,交易什么标的.
最好是把你用的技术指标先进行回测,了解了指标在不同走势中的表现,才好灵活使用.
下面是我一个实验账户的表现,采用高抛低吸策略.就是傻瓜式操作,进场还买在了高点,但只要按部就班的操作,轻松就跑赢大盘了.
『贰』 怎么股市一旦出现暴跌,股灾,都追是证监会除外
追查中国式股灾的元凶
什么是“中国式股灾”?简言之,就是不顾二级市场死活只顾一级市场融资、无视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和二级市场投资功能建设、一味超极限发挥股市融资功能、毫无止境地扩容造成的中国股市灾难性持续暴跌——题记。
如果说2007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股市步入中期调整定下了基调,那么,从紧的货币政策还不至于造成中国式股灾惨然发生、持续发生;如果说始于2005年8月的股权分置改革让超过万亿股的存量“大小非”解禁出笼,对沪深两地市场整体估值体系形成冲击,但是,假如证监会像大禹治水一样疏堵有方,也不至于中国式股灾惨然发生、持续发生;如果说始于2006年6月23日的国企大盘股发行上市扩容不幸成为“中国股市不能承受之重”,但是,假如证监会对“增量大小非”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对机构投资者助涨助跌的过激市场行为能够掌控,那么,也不至于造成中国式股灾惨然发生、持续发生;如果说一定要找出2008年以来中国式股灾惨然发生、持续发生的“元凶”,那么,这个“元凶”不是美国次贷危机,也不是“大小非”、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等“市场主力”,而是一向对市场动态反应迟钝的中国证监会。
试问,2007年股市行情向好的时候,中国远洋、中国人寿等“601板块”个股以奇高的市盈率从一级市场圈钱成功遭遇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疯狂拉抬之际,证监会有作为吗?2007年国庆节之后,中国神华玩弄“帽子戏法”,超级大盘股集体演绎蓝筹飙升的中国神话,证监会有作为吗?2007年11月,券商和投研机构集体吹嘘“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国石油天价开盘之际,证监会有作为吗?2008年1月,沪深股指回落整理后上行趋势明显,半路上突然杀出个中国平安恐吓式的再融资事件,导致上证指数连续大跌两天,先后跌去266.07点或5.14%、354.69点或7.22%,证监会有作为吗?2008年2月,浦发银行为虎作伥“再融资门”,上证指数走出五连阴,暴跌趋势确立,证监会有作为吗?2008年5月20日,“全国哀悼日”期间,有公募基金无视公德公然砸盘出货,导致沪指暴跌161.60点或4.46%、深指暴跌747.78点或5.67%,证监会有作为吗?2008年6月,上证指数走出历史上罕见的“十连阴”、降低印花税营造的“政策底”——沪指3000点惨然下破,证监会有作为吗?2008年8月8日,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沪指大跌121.86点或4.47%,周一再度大跌135.65点或5.21%,证监会有作为吗?2008年9月,上证指数逼近2001年高点2245点的时候,证监会有作为吗?2008年9月5日,上证指数跳空跌破2245点以后,证监会有作为吗?不能说没有,但是,《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能抵挡住空头杀跌的力量吗?能抵消“招商证券IPO周一过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吗?似乎不能。
更加可怕的是,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最高层的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非但没有出台强有力的救市、治市措施扭转沪深两地市场持续暴跌的颓势,而且每每在节骨眼上“添乱”。不是这样吗?2008年年初,中国经济遭遇“雪灾”袭击,作为证监会副主席的范福春频繁在“两会”期间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对股市走向影响几何?对机构投资者以及中小投资者做多中国股市的信心影响几何?而在中国股市已经完全丧失了投融资功能(买就套、新股IPO或上市股指就暴跌)、沪深两地市场集体患上了极其严重的“再融资恐惧症”和“融资恐惧症”之后,中国证监会竟然还在“霸王硬上弓”,竟然还在我行我素、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市场扩容和“大小非”批量生产,这不能不说是导致中国式股灾惨然发生、持续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等“再融资门”罪魁祸首我们就不提了,那是上市公司决策层愚蠢之极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行为。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按照国企大盘股IPO或上市的时间顺序看看,是不是证监会盲目的、杀鸡取卵式的市场扩容行为造成了中国式股灾的惨然发生、持续发生——2008年2月下旬,中国股市在经历了“再融资门”股票恐吓之后惊魂甫定,2月25日中国铁建刊登首次公开发行A股公告,当天沪指大跌177.76点或4.07%,最低见4123.31点;2008年3月10日,中国铁建24.5亿A股上市,当天沪指大跌154.22点或3.59%,中国股市跌势加速;2008年4月9日,金钼股份5.38亿A股IPO,当天沪指大跌198.63点,多头在沪指3500点一带构筑的防御工事被彻底瓦解;2008年4月16日,紫金矿业14亿A股IPO,空头连续三天大开杀戒,一举击穿3000点政策底;2008年5月30日,中国建筑发布120亿股A股“招魂书”,降税政策营造的反弹趋势被终结,6月3日起沪指走出“十连阴”;2008年6月下旬和7月,证监会暂停国企大盘股IPO,开始“君子动口不动手”式的“维稳”,高端媒体开始舆论救市,沪深大盘止跌回稳,成交持续活跃;2008年8月5日,拼装版的中国南车24亿A股IPO,横盘筑底行情彻底完蛋,8月8日迎来百年一遇的“绿色奥运”,沪深大盘连续暴跌两天,股指破位下行;2008年8月18日,毫无资产质量可言的中国南车登陆上交所,国企大盘股滥发、新股上市提速等市场预期终结上证指数“底部四星级”走势,当天沪指大跌130.74点或5.33%,最低见2284.58点;2008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特批招商证券IPO,当天上证指数跳空大跌74.05点或3.25%开盘,不费吹灰之力就将2001年的“小山头”2245点夷为平地,最低见2199.36点……接下来,谁将继续给中国股市致命一击?是中国建筑、光大证券、招商证券……还是新的国企大盘股IPO?但无论是谁,中国证监会都难脱干系。
应该说,2008年以来中国式股灾惨然发生、持续发生不完全属于中国证监会“不作为”或者“反作为”的过错,毕竟,证监会虽然高高在上,但也有“难言之隐”——2006年下半年完成中国银行、中国国航、工商银行、广深铁路等11家国企大盘股上市融资,2007年完成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交通银行、中国远洋、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中铁、建设银行等25家国企大盘股上市融资,2008年以来因为股市行情低迷不振,才刚刚完成了中煤能源、中国铁建、金钼股份、紫金矿业、中国南车等5家国企大盘股上市融资,按照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说法,“企业融资的愿望仍然强烈、市场对新股的投资意愿也很强烈,有大量的资金在追逐新股”,这不是“难言之隐”又是什么呢?但是,这位新闻发言人唯独忘了或者忽略了,“大量的资金”在一级市场申购或配售到新股之后到二级市场疯狂抛售对市场信心打击有多大。别的暂且不提,单说“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上市后套牢一大片,投资者怨声载道,不就是最明显、最值得引以为戒的例证吗?
当然,剔除中国证监会“不作为”或者“反作为”的因素,导致2008年以来中国式股灾惨然发生、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有美国次贷危机、国内自然灾害、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外部因素和上市公司“铁公鸡”、机构投资者助涨助跌、“大小非”限售股解禁疯狂抛售、市场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等内部因素。但是,谁又能否认,相比中国证监会“不作为”或者“反作为”,这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呢?
2007年8月24日,上证指数站稳5000点,一和家家写下了《沪指5500点:丧钟为谁而鸣》;2007年10月11日,中国神华在其董事长暗示作用下玩弄“帽子戏法”助长机构投资者恶炒超级大盘股成疯,一和家家写下了《权重股发飙和狼来了密切相关》;2007年10月15日,上证指数登上6000点险峰,一和家家写下了《谁在忽悠中国股市》;2007年11月5日,沪深股市第一权重股中石油上市,一和家家写下了《一只老鼠坏了满锅汤》;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巨额再融资公告,次日一和家家写下了《中国股灾就这样来临》和《从平安圈钱看监管态度》两篇文章;2008年2月15日,中国铁建刊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一和家家写下了《暂停新股发行势在必行》;2008年2月25日,浦发银行增发导致大盘连续暴跌,一和家家写下了《中国股市追杀融资门》;2008年3月28日,中石油“护发”成功,一和家家写下了忧患股改成果毁于一旦的博客文章《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2008年4月24日,财政部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沪深两地市场爆发井喷行情,千股涨停之际,一和家家写下了《降低印花税能改变什么》;2008年5月14日,“4·24行情”面临“大小非”减持和基金抛售压力,一和家家写下了《尚福林应该对非典负责》;2008年6月12日,机构投资者砸盘出货成疯,一和家家写下了《治市救市亟需杀一儆百》;2008年6月19日,上证指数“十连阴”后再度单日暴跌高达6.54%,一和家家写下了悲戚戚的博文《股民遭遇股灾无人救助》;2008年8月17日,“8·18大跌”前夕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一和家家就此写下了《维稳新政是否重大利空》;2008年8月19日,证监会颁布“现金分红”新政之前,一和家家有感于中国的上市公司“铁公鸡”现象,写下了《别逼散户为全流通买单》……但是,写了这么多有什么用呢?要知道,我们的证监会是不屑于听取市场声音的,中国式股灾照样还会持续发生、不断发生。
『叁』 菜鸟问股市
要想说明什么是股票,就要从根本上说起,简单说就是上市公司以每股1元的面值(就是原始股股价,现在也有0.1元的了)将他的资产折算成一定数量的股票,在股市上发行,股民们以发行价(是原始股票价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申购,申购所得的资金被上市公司无偿的拿走,用来扩大再生产或开发新项目,而原来的公司资产原封不动,还是按部就班的正常经营,这样,等于上市公司从股市中白白的拿走了一个同等规模的公司,却不用交一分钱的税收和利息,这就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他无偿的提供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
股票那,实际上就是一张纸,或一个符号,被放到了股市里,由股民们买来买去,而公司的生产经营盈利与否与股民们再也没有直接的厉害关系,即使赢利了,分红了,一除权,你的市值还是和没有分红一样;非要扯上关系的话就是,公司如果经营的好,业绩突出,那么会得到股市中大资金的关注,使得股价会上涨,此时我们股民如果持有这个股票就会得利,相反,公司经营一塌糊涂,股票也会下跌,持有的人就会亏损,可见,公司和股民只有间接的关系;
中国的股市只有上涨才能得利,因此,我们买入股票之后如果上涨了我们就会盈利,下跌了我们就会亏损,所以,我们要想炒股赚钱,就必须学会分辨什么样的股票会上涨,什么样的股票会下跌,至于如何分辨,这是所有股民都在苦苦寻求的一个方法,他不是看几本书就可以弄懂的,要非常刻苦的学习,加上反反复复的实践,甚至经过一次或几次牛熊市的洗礼之后,才能慢慢的悟出其中的奥妙;这里面真是奥妙无穷啊!!!!机会多多,陷阱多多啊!!!
『肆』 中国股市中周一到周五下跌最多的是周几
以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例,选取三只成立时间均较早、不同的标的(两只被动指数型、一只增强指数型),分别是博时裕富沪深300A、工银瑞信沪深300A和富国沪深300增强,测算它们自成立日以来、不同定投日下,截止2020年6月5日的收益率情况。
发现:周一到周五定投,结果相差不大,收益率最高和最低仅相差0.3%左右。如果真的要揪出哪天定投赚最多,那就是“周四”,三只指数基金均是如此。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日:2020.06.05
备注:测算只反映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
为什么周四定投,赚的相对多一点呢?难道是周四下跌幅度最大吗?我们再次统计了沪深300指数近18年来周一至周五的下跌概率和平均涨跌幅,发现:周四是一周内下跌概率最大(55%)、且唯一平均涨跌幅为负(-0.10%)的一天,这也难怪为什么周四定投会赚的稍微多一点点。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测算区间:2002.01.04~2020.06.08
备注:测算只反映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
看到这,有人可能说了,你这只是测算了沪深300指数,不代表其它指数或者主动管理型基金吧?没错,为了结论的准确性,我们又统计了上证指数、中证500、创业板指数自发布日以来,周一至周五不同日期的下跌概率和平均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测算区间:自指数发布日至今
备注:测算只反映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
结果出奇的一致,这几大主流规模类指数均在周四的下跌概率最大,其中中证500下跌概率50%,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下跌概率为53%。从周四这天的平均涨跌幅看,除了上证指数,其它指数均为唯一负值。
看完以上数据,相信大家不难得出结论了:如果你是周定投,可以将扣款日设为每周的星期四,长期来看这样赚钱会更多一点点~
有人可能问了,如果我已经签约定投,扣款日期设的不是周四,怎么办呢?其实也没关系。从上面定投测算数据我们也看到了,不管是周几定投,拉长周期后结果相差非常非常小,所以无需太纠结。与其想着要不要调整定投计划,不如按照纪律定投,且当市场大跌时,进行单笔加仓的操作,这样收益会有更明显的提升。
比如:当市场单日大跌超3%时,可以单笔加仓,或者连续5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也可以单笔加仓;还有我们之前讲的急速偏离增投法,当定投浮亏依次跌破10%、20%、30%时,加仓金额翻一倍等等,这些都属于逢跌加仓的方法。
就拿今年的行情来说,如果从今年年初开始周定投,以上证指数为例,假设选在每周四定投,定投1000元,如果是按部就班地定投,那么截止到6月8日,累计收益率是1.15%。但如果采取逢跌加仓的方式,假设单日跌破3%,就加仓1000元,那么期间将有5次加仓的机会(分别是2月3日、2月28日、3月9日、3月16日、3月23日),同样截止到6月8日,累计收益率将达到1.84%,收益率翻了1.6倍.....
『伍』 股票到底是个怎么回事什么是深市和沪市有么不同么
从原理上讲,就是上市公司以每股1元的面值(就是原始股股价,现在也有0.1元的了)将他的资产折算成一定数量的股票,在股市上发行,股民们以发行价(是原始股票价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申购,申购所得的资金被上市公司无偿的拿走,用来扩大再生产或开发新项目,而原来的公司资产原封不动,还是按部就班的正常经营,这样,等于上市公司从股市中白白的拿走了一个同等规模的公司,却不用交一分钱的税收和利息,这就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他无偿的提供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
股票那,实际上就是一张纸,或一个符号,钱被上市公司拿走了,而这个票票被放到了股市里,由股民们买来买去,而公司的生产经营盈利与否与股民们再也没有直接的厉害关系,即使赢利了,分红了,一除权,你的市值还是和没有分红一样;非要扯上关系的话就是,公司如果经营的好,业绩突出,那么会得到股市中大资金的关注,使得股价会上涨,此时我们股民如果持有这个股票就会得利,相反,公司经营一塌糊涂,股票也会下跌,持有的人就会亏损,可见,公司和股民只有间接的关系;
深市和沪市只是在两个不同地区由政府开设的证券市场,其性质是一样的,欲上市的企业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来上市,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是同等的。
『陆』 益盟操盘手公式“ABJB”(按部就班),网上有源码,但都和操盘手上的不同。谁有真正的按部就班公式源码
如果能只按照公式就能炒股,现在的有多少亿万富翁啊?!
重要的是知识,不要相信这种东西了,所有的指标都只能是个参考作用,99%的指标都只能使用在股市整体向好的情况下,要想在弱市情况下赚钱,靠得是知识和智慧。
『柒』 股票软件里按部就班指标买和卖什么意思
应该就是按照股票软件设置好的指标参数提供的买卖点进行相应的交易,但是个人觉得所有的股票软件包括花钱购买的软件都只是一个数据参考的工具,你可以通过长期跟踪你的软件,然后总结自己的买卖规律出来,那样估计成功的概率会更大些。
『捌』 股票是什么
要想说明什么是股票,就要从根本上说起,简单说就是上市公司以每股1元的面值(就是原始股股价,现在也有0.1元的了)将他的资产折算成一定数量的股票,在股市上发行,股民们以发行价(是原始股票价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申购,申购所得的资金被上市公司无偿的拿走,用来扩大再生产或开发新项目,而原来的公司资产原封不动,还是按部就班的正常经营,这样,等于上市公司从股市中白白的拿走了一个同等规模的公司,却不用交一分钱的税收和利息,这就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他无偿的提供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
股票那,实际上就是一张纸,或一个符号,被放到了股市里,由股民们买来买去,而公司的生产经营盈利与否与股民们再也没有直接的厉害关系,即使赢利了,分红了,一除权,你的市值还是和没有分红一样;非要扯上关系的话就是,公司如果经营的好,业绩突出,那么会得到股市中大资金的关注,使得股价会上涨,此时我们股民如果持有这个股票就会得利,相反,公司经营一塌糊涂,股票也会下跌,持有的人就会亏损,可见,公司和股民只有间接的关系;
中国的股市只有上涨才能得利,因此,我们买入股票之后如果上涨了我们就会盈利,下跌了我们就会亏损,所以,我们要想炒股赚钱,就必须学会分辨什么样的股票会上涨,什么样的股票会下跌,至于如何分辨,这是所有股民都在苦苦寻求的一个方法,他不是看几本书就可以弄懂的,要非常刻苦的学习,加上反反复复的实践,甚至经过一次或几次牛熊市的洗礼之后,才能慢慢的悟出其中的奥妙;这里面真是奥妙无穷啊!!!!机会多多,陷阱多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