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情景分析文档

情景分析文档

发布时间:2021-09-17 07:27:51

㈠ 自然场景的文字识别属于文档分析与识别的范畴吗

属于识别的范畴,但比起传统的文字OCR更复杂

因为自然场景下需要对文字区域检测并定位,

因为自然场景图片非文字内容一般比较大,且背景复杂多变

所以文字区域的检测和定位是很重要的一步

㈡ 大数据文本分析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1.锤子新发布的功能“BigBang”分词功能。也算是大数据文本分析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文本分析,才能实现对词义的准确分析,从而做到更准确的分词。
2.网络舆情监控。这也当然是大数据文本分析的产物,提取网络文本的关键词,组成语义网络之后分析语义倾向,达到舆情监控的目的。
3.社交网络情绪监控。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很多网络上直播自杀、发自杀预报的这样的事情,和舆情监控相同,就是对个人社交网络的信息进行监控,通过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的技术,分析出此人的情绪状况,一旦出现极端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4.证券行业投资情报获取。可以基于积累的大数据做进一步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整合各社交网络、证券讨论社区群体信息提取加工成有价值的证券投资情报,对证券投资行为做辅助分析和预报。

㈢ P2P平台一般要做哪些场景测试呢测试工具是LoadRunner,需要做场景分析,麻烦分析详细点..

首先性能测试需要做哪些场景,是纯业务方面的事情,除了实施的人,别人没法告诉你需要做什么;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比方说一般的BS系统,可能上来先登录,然后查阅站内信回复站内信,然后看帖回帖,然后上传文档或者填写表单,blablabla……最后登出。你需要按照你们最普通的应用场景去做测试设计,这个你不要问别人了,你自己最清楚;

第二就是你要关注什么东西,你做的是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关注的无非是两大块,一是事务的完成情况,二是资源的占用情况,二者要结合在一起分析;你可以先把脚本做好,场景设计好(这个场景指的是controller,和前面不是一个概念),然后把曲线贴上来,大家可以帮你做结果分析。

㈣ 帮我下载个文档

区域特征分析与真题考向引航

真题回眸

考向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1.(2010·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

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右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

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

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

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

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M处位于大兴安岭,N处位于长白山地,两者之间是东北平原。等雪期线中段向北(东北)凸出,表明地势高的山地气温低,雪期长;地势低的平原地区气温高,雪期短。第(2)题,从图上可以读出甲、乙两地雪期的长短,影响雪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甲、乙都位于山地,但是乙地的纬度更高,气温更低。根据等降雪量线可以看出甲地多于乙地,原因是东北地区的水气主要来自太平洋,甲地距海近,位于长白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多。第(3)题,影响侵蚀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植被,径流量的大小和流速、土质状况、坡度以及人类活动等。丙地是丘陵,乙地是山地,丙地的地势比乙地低,集水多,加上丘陵地区农业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因此更容易受到侵蚀。

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考向二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分析

2.(2010·上海地理)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是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的特征。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解析第(1)题,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可从其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大洲中的相对位置等方面回答。第(2)题,从地形示意图看,该地中部在1500米以上,中部高,东、西两侧低。由气温随海拔的变化规律可推知该地中部气温低,东南部和西北部气温均高。第(3)题,受地势影响,该地区的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从图上看,A、B、C三条河流发源区依次由南向北排列,从所处气候区来看,由南向北干旱程度增加,故大气降水补给量为A>B>C。第(4)题,从题干条件可知,该地区降水量少且不稳定,故农业地域类型除游牧畜牧业外,还有旱作农业,主要粮食作物应为小麦或大麦、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题干中提到“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粮食不能自给”等,由此可归纳出该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机械化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率低等。第(5)题,从材料中可归纳该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缺水、生产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等。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修建水库,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推广喷灌、滴溉等灌溉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等。

答案(1)位于热带,东濒红海,非洲东北部。

(2)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

(3)从中部流向四周A、B、C

(4)旱作小麦(或大麦、高粱、玉米等)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也低

(5)问题: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喷灌与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任答两点即可)

考向三区域差异的分析

3.(2010·四川文综)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中①河流与图2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 ;②河流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3)分析图1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2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5)请在图3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2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数值得出①河流为松花江,②河流为锡尔河。松花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锡尔河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晴天日数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由图示看出130°E以东地区等温线数值变化总体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且沿海地区等温线密集,内陆稀疏,说明沿海温差大于内陆。东北角有呈闭合状的等温线且数值为该区域最小,则该区域低温中心位于东北角。在甲地等温线弯曲处做等温线的切线,可知虚线处气温高于两侧,由图中等温线数值推断此季节为冬季,此区域主要受冬季风影响,而虚线西侧为大兴安岭,即虚线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3)湿地的形成条件有:湿润地区,降水充沛或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等。它具有调节气候、调控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要结合地区特点相应分析。(4)丙处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形平坦,河流纵横,纬度较高,易形成沼泽,亚寒带针叶林广布。(5)掌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该题不难画出。

答案(1)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光照充足(或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

(2)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3)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保护生态系统)。(4)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5)所画箭头与环节名称标记如下图所示。

命题预测

本讲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分析能力,学会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认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探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应当采取的措施等,是区域地理考查的核心。

在考查内容上主要是结合国际重大时事热点相关的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为命题的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经纬网地图,并结合其他图表信息,将两个具有明显差异性或相似性的区域进行比较,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与论证等能力。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在以后的复习中要关注重大时事发生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生态环境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国家或地区,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深刻认识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利用综合分析法,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导因素。

高频考点突破

核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地形

①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②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③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④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

(2)气候: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大小、水系排列形式)等。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凌汛)等。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3.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2)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影响。

(3)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4)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5)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6)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②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两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预测演练】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

(2)为什么③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

(3)简析④地的气候特征。

(4)分析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读出该地位于非洲索马里地区,海拔较高,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海岸线平直;①地势平坦,②地势较高。

答案(1)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①丘陵;②高原(山地)。

(2)7月有寒流;近海面气温低;水汽充足。

(3)终年温暖,年温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化明显。

(4)光热资源丰富,湿季雨量充沛;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农业基础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多地少,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核心点二适合比较的地理区域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事物的异同,通过逐项比较的方法,可以准确掌握各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因此,比较法是复习区域地理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地理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区域较适合用比较法来学习。

1.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1)6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可从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

(2)印度河与恒河入海口都位于23°26′N附近,可从气候特点、主要农产品、附近的工业城市、宗教等方面进行比较。

(3)对位于北纬30°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主要农产品、农业带等。

(4)马达加斯加岛与台湾岛都有回归线穿过,可以比较两者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异同。

(5)回归线附近的巴西圣保罗与印度加尔各答,可从气候类型、矿产、主要农产品、人口与工业、经济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

(6)直布罗陀海峡与曼德海峡的密度流及其成因的比较。

(7)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极地地区,可从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科学考察、特有动物等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中山站、长城站和黄河站的位置进行比较。

2.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1)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

(2)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卑斯山南坡冬、夏季雪线变化及其成因的比较。

(3)比较中亚与同纬度的西欧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差异。

(4)比较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南亚等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安第斯山南段东部与西部气候、自然景观差异及其成因的比较。

(6)澳大利亚和巴西自然环境的异同(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

3.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1)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

(2)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在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差异。

(3)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

(4)比较俄罗斯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及工业城市的分布。

(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部商品粮基地的比较,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水平等方面来进行。

(6)世界棉花主要产区(中国、美国、印度、中亚地区、埃及)共同的优势条件。

(7)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

【预测演练】

2.(2010·浙江杭州)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本区喀斯特地貌较为丰富,如瑶琳仙境、灵栖洞、金华双龙洞等。“喀斯特”原本是迪纳拉山脉西北部高原的地名,19世纪末,西方学者鉴于喀斯特高原上石灰岩侵蚀地貌最为典型,遂以“喀斯特”命名这种地貌,并得到国际上的通用。

材料二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43

75

90

137

179

223

160

276

182

102

44

51

(1)图1所示的岩溶地貌在图2区域西北部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简述该类地貌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2)试比较图2中的甲城与浙江杭州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浙江某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析(1)注意喀斯特地貌要从地表和地下两个角度分析其特征,其形成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关。(2)结合图示可知,甲城为地中海气候,主要是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而形成,而浙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而形成。(3)从材料二可知浙江6月份降水多,是梅雨所致,而7月份降水少,应该是受副高控制,8月份降水又增多,主要受台风影响。

答案(1)岩溶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嶙峋,奇峰林立,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成因:地表附近多(节理发育的)石灰岩;降水量较大,气温较高,岩溶地貌发育;地下水循环通畅,多溶洞、暗河。

(2)两者均位于亚热带,甲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杭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成因:冬季:甲城受温和湿润的盛行西风影响,气温较高且降水较为丰富;杭州冬季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且降水较少。夏季:甲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杭州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3)6月梅雨季节(或锋面雨带到达),降水量较大;7月为伏旱天气(或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量较少;8月多台风雨,降水量较大。

核心点三不同尺度区域综合分析

区域类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双版纳

长江沿江地带

自然特征

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热带季风气候,原始热带季雨林,热带动植物王国

地形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湖密布,长江东流

发展条件

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天山、昆仑山等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能源丰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茂密的雨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自然资源丰富;水热条件优越;“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承东启西的纽带

区域发展

绿洲农业,棉花、甜菜、瓜果为特色农产品;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有望成为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重要的农业区,沿江工业和城市带,我国的沿江经济地带

生态环境问题

荒漠化问题;生态环境脆弱

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中下游洪涝灾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预测演练】

3.北京时间2009年10月3日凌晨,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在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票选中,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三轮投票击败西班牙马德里,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下图为9月初国际奥委会公布的四个候选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在四个城市中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2)常以“三月如冰九月如烘”来形容马德里的气候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里约热内卢所在国家,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简述其成因,并评价其航运价值的大小。

(4)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东京、芝加哥所在国家农业生产规模的特点及其机械化发展方向。

解析(1)从图中里约热内卢的绝对和相对位置可得出答案。(2)“三月如冰九月如烘”说明年温差大,结合图示可知该地位于山地内部,受海洋影响小。(3)河流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降水的多少;航运价值与河流的航运能力和流域内的经济状况都有关系。(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多山地且面积小,而美国平原面积大,进而分析回答即可。

答案(1)位于南半球;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临大西洋。

(2)马德里地形闭塞,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3)亚马孙成因:流域内西部为山地,北部和南部均为高原,流域面积大;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易深入内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该河流经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价值小。

(4)日本受山地影响农业规模小,而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广阔,农业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日本的农业机械向小型化发展,而美国的农业机械向大型化、联合方向发展,甚至飞机作业。核【视点1】南非自然环境特点

命题角度(1)南非的地理位置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命题角度(2)南非的自然资源

南非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和铝硅酸盐的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黄金出口额占全部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誉为“黄金之国”。

【视点2】巴西的地理特征

命题角度(1)巴西成为世界热带雨林气候最大分布区的原因

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赤道横穿中部,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岸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海洋上来的湿热气流汇聚内陆,并受到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命题角度(2)热带雨林的作用及热带雨林被毁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被毁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从对大气、水循环、土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影响来考虑。

命题角度(3)巴西人口和城市化问题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其他地区人口稀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城市人口比重为75%左右,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沿海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绿化面积少、住房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命题角度(4)巴西申奥城市里约热内卢和北京的气候特点对比

里约热内卢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北京受季风控制,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视点3】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命题角度(1)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接受太阳光照和热量少。

②地处亚洲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低、东南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形成冬季严寒的气候。

③东部、南部地势较高,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的寒冷程度。

影响:①形成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②农业区分布在纬度较低的东欧平原中南部顿河、伏尔加河流域,农作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③临北冰洋,海岸线长,但大部分海岸线冰封期长,航运价值低。④大多数河流冰期长,西伯利亚的三大河流有凌汛。⑤低温对日常生产生活影响大。

命题角度(2)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三大河流沿岸及下游多沼泽的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河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易发生凌汛现象。

㈤ 请问调研报告中“交易发生场景的共性分析”这一板块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写

没有问题,我可以。

㈥ 如何根据需求分析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分析需求文档中的功能模块,提取测试点来设计用例。

㈦ 求问什么是场景场景的重要性有哪些如何设置场景

用例场景应该说是写测试用例,甚至是分析测试要素、设计测试策略另外一个重要的依据了。首先,软件研发最终是要再用户那里使用的,用例场景都将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被一一实现。 其次,需求的文档会变,设计会变,但用户的用例场景是基本上不会变的(除非是政策或者战略上的变更)。这样使测试工作的任务更加明确了,也更加容易定义修改的优先级以及在修改建议上和开发人员达成一致。毕竟满足用户的用例场景是首要的。 与微软等技术主导的软件企业相比,我向国内的软件更多的是市场主导,用户需求主导的软件企业和设计思想甚至开发模式。 用例场景会比需求文档和分析报告更容易理解,同时也是对于理解用户的需求,产品设计更有帮助。在测试中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不仅仅是功能上的问题。 测试有两个目的:确认功能是否实现正确;确认软件是否实现了正确的功能。 “正确的功能”,我想就是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吧?不根据用户的用例场景你就不可能把这一个目的做到极致。

㈧ 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 需要具备什么基础知识

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非常庞大和复杂,我们不能贸然进入,否则很容易在里面迷入方向,进而失去研究它的信心。我们应该在分析它的源代码之前学习好一些理论知识,下面就介绍一些与Android系统相关的资料。
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来开发的,在分析它在运行时库层的源代码时,我们会经常碰到诸如管道(pipe)、套接字(socket)和虚拟文件系统(VFS)等知识。此外,Android系统还在Linux内核中增加了一些专用的驱动程序,例如用于日志系统的Logger驱动程序、用于进程间通信的Binder驱动程序和用于辅助内存管理的匿名共享内存Ashmem驱动程序。在分析这些Android专用驱动程序的时候,也会碰到Linux内核中与进程、内存管理相关的数据结构。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Linux内核的基础知识,下面就介绍四本典经的Linux内核书籍。
1.Linux Kernel Development.
这本书的作者是Robert Love,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3版。这本书对Linux内核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个总览视图,从概念上对Linux内核的各个子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实现思路进行了清晰的描述,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如果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就相当于是Linux内核的概要设计文档。
2.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
这本书的作者是Daniel P. Bovet和Marco Cesati,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3版。这本书对Linux内核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细节,详细地描述了内核开发中用到的重要数据结构、算法以及编程技巧,非常适合中高级读者阅读。如果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就相当于是Linux内核的详细设计文档。
3.Linux Device Drivers.
这本书的作者是Jonathan Corbet, Alessandro Rubini和Greg Kroah-Hartman,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3版。这本书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它详细地讲解了Linux内核驱动程序的实现原理和实现方法,读者可以跟着它来实际地编写出自己的Linux驱动程序。阅读了这本书之后,对我们后续去分析Android的专用驱动程序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4.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这本书的作者是毛德操和胡希明,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一本经典的Linux内核书籍。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使用情景出发,对Linux内核的源代码作了详细的分析,帮助读者把枯燥无味的源代码给理顺了。
掌握了Linux内核的基础知识之后,还不宜马上就去分析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因为这样做是漫无目的的,我们应该带着问题或者目标去分析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要把问题或者目标挖掘出来,最好的方法就莫过于是在Android平台上编写自己的应用程序了。通过编写应用程序,我们可以知道Android平台都提供了哪些功能,进而我们就会想去了解这些功能是怎么实现的,这样就可以达到带着问题或者目标去分析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了。这里介绍两个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教程的书籍:
1.Professional Android 2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2.Google Android SDK开发范例大全.
这两本书都使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Android SDK来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练习一下,主要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和Content Provider)的用法,因为Android系统的整个架构和实现就是为了向开发者提供这四大组件来实现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其它问题,还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㈨ 简单分析nat技术的种类及应用场景以及域间包过滤规则配置应该注意哪些

简单分析这个技术的种类及应用场景,其遇上培养。我看不懂。

阅读全文

与情景分析文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君弘一户通怎么买股票 浏览:151
60元理财卡 浏览:517
股票不分红价格也不涨 浏览:788
苏交科股票千股千评 浏览:327
期货从业人员可以炒外汇 浏览:893
每日股票直播 浏览:701
海联讯是只什么股票 浏览:639
外汇委托骗局 浏览:399
应收账款融资包括什么 浏览:838
山东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 浏览:579
信托pj证券 浏览:938
中国银行香港人民币汇率今日 浏览:944
嘉富诚资金 浏览:897
外汇储蓄现钞账户 浏览:748
工行贵金属诈骗案件审理 浏览:538
上海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3
平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浏览:42
厦门银行外汇 浏览:562
维港投资集团 浏览:836
代码000457基金净值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