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房地产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房地产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8 02:15:35

❶ 国房景气指数的国房景气指数的编制流程步骤

按照上述原则,“国房景气指数”的指数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参与计算用的指数指标;二是用于分析研究的指数指标。具体包括:用于计算国房景气指数的指标有(1)土地出让收入指数;(2)完成开发土地面积指数;(3)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数;(4)资金来源指数;(5)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6)新开工面积指数;(7)房屋竣工面积指数;(8)空置面积指数。
用于分析报告用的指数指标,也是四个方面共14个指标。具体为:(1)新开工面积指数;(2)房屋施工面积指数;(3)国有单位投资指数;(4)国内贷款指数;(5)利用外资指数;(6)自筹资金指数;(7)住宅销售价格指数;(8)办公楼销售价格指数;(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价格指数;(10)个人商品房销售额指数;(11)竣工房屋价值指数;(12)住宅空置面积指数;(13)办公楼空置面积指数;(14)商业营业用房空置面积指数。 基准对比时期是依据基准循环时期原理,结合房地产开发业投资指标特点确定的,与基准循环时期原理相比有很大不同。
基准对比时期的确定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选择房地产业发展比较平衡的时期,以便于对比分析,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景气指数对比的可信度;二是要考虑统计资料的衔接,选择的基准循环时期再好,无法取得前后可比资料也会影响对比的合理性;三是按照景气指数原理,根据经济指标的转折点来判断基准对比时期。按上述三个原则,结合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国房景气指数”计算的基准循环时期应确定在1995年3月为宜。 1、季节因素调整。房地产业季节因素明显,指标数值需要进行调整。“国房景气指数”用X-11程序进行季节因素调整。
2、价格因素调整。参与“国房景气指数”计算的8个指标中,有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土地转让收入,销售价格4个指标涉及到价格调整问题。
七、国房景气指数的计算数学模型(略) 根据上述流程和确定的权数,“国房景气指数”测算了1991年至今的景气指数值,结果说明:“国房景气指数”测算出的结果符合这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实际状况,因此“国房景气指数”的实施方案是基本可行的。

❷ 房地产景气指数的景气指标的选择方法

在运用经济指标进行景气变动的分析与预测时,首先应选定景气指标。 1)经济的重要性。为了把握景气变动的全貌,需要选择能代表各经济活动的保险系数大的指标。在生产领域中,日本是选择包含整个行业的工矿业生产指数作为景气指标的。
2)景气对应性。景气指标也应该具有明显的循环性变动的特征。相对于景气变动不敏感的指标,不论有多么重要的经济性,也不能纳入景气指标系列。
3)时间的规则性。即所选指标与景气转换点的时间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统计的充足性。指所选指标对于景气现测具备必要的统计条件。用景气指标进行预测,主要是通过分析过去的历史推断未来状况。为了检验景气对应性和时间的规则性,需要长期的误差较小的经济统计。景气变动通常具有数年的周期,因此,至少应该有覆盖二至三个循环的数据。
5)数据的速报性。对景气判断与预测来说,数据的速报性是极其重要的。数据的时间性测量单位分为月份、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四种。在景气观测上,时间单位以小为宜。为此,要高度重视速报性高的月份数据。 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是反映房地产业发展景气状况的综合指数。
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景气指数原理,采用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从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土地、资金和市场需求)出发,选择8个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投资、资金来源、土地出让收入、完成土地开发面积、空置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价格)进行分类指数测算,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总体指数,并以1994年12月为基期对比计算出用百分制表示的指数体系。

❸ 房地产景气指数如何算

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是反映房地产业发展景气状况的综合指数。它是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景气指数原理,采用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从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土地、资金和市场需求三个基本条件出发,选择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土地出让收入、完成土地开发面积、空置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价格这8个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指数测算,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总体指数,并以1994年12月为基期对比计算出用百分制表示的指数体系。
http://..com/question/2014636.html

❹ 什么是“国房景气指数”

"国房景气指数"是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的简称。它是对房地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量化反映,由8个分类指数合成运算出综合指数,并用百分制表示。其中,综合指数值100为景气线,100以上为景气空间,100以下为不景气空间。通过对景气所处空间、景气值波动幅度、趋势的评估发布,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也为社会提供统计信息,引导中国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国房景气指数"是反映房地产市场景气变化趋势和程度的综合指数,其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房地产统计机构进行的全面调查,而且数据资料可以月月更新,保证"国房景气指数"按月发布。同时,"国房景气指数"是由政府统计部门编制,是代表国家行使统计监督职能的政府行为,因此,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等特点。
国房景气指数"的编制方法是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景气指数原理,采用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从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土地、资金和市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出发,选择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土地转让收入、土地开发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空置面积、商品房销售价格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指数测算,再以1995年3月为基期对比计算出的综合指数体系。"国房景气指数"的计算分为八个部分:一是确定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原始指标数据库,三是消除量纲的影响,四是确定权数,五是确定基准对比时期,六是消除季节、价格因素的影响,七是建立分类指数和"国房景气指数"计算数学模型,八是"国房景气指数"计算结果的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报告可综合反映全国房地产业运行的景气状况,政府可以据此制定房地产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政策,出台调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投资者可以接受信息的正确导向,权衡投资的得失利弊,支配自己的投资行为.这样就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信息导向作用。

❺ 什么是房地产景气指数

国房景气指数是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的简称。它是对房地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量化反映,由8个分类指数合成运算出综合指数,并用百分制表示。

❻ 国房景气指数怎么查

(1)、选择开始菜单中→程序→【Management 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命令,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并使用Windows或 SQL Server身份验证建立连接。
(2)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展开服务器,然后选择【数据库】节点。右键单击【数据库】节点,从弹出来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
(3)、执行上述操作后,会弹出【新建数据库】对话框。在对话框、左侧有3个选项,分别是【常规】、【选项】和【文件组】。完成这三个选项中的设置会后,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创建工作。
(4)、在【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要新建数据库的名称。例如,这里以“新建的数据库”。在【所有者】文本框中输入新建数据库的所有者,如sa。根据数据库的使用情况,选择启用或者禁用【使用全文索引】复选框。
(5)、在【数据库文件】列表中包括两行,一行是数据库文件,而另一行是日记文件。通过单击下面的【添加】、【删除】按钮添加或删除数据库文件。切换到【选项页】、在这里可以设置数据库的排序规则、恢复模式、兼容级别和其他属性。切换到【文件组】页,在这里可以添加或删除文件组。
(6)、完成以上操作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新建数据库】对话框。至此“新建的数据”数据库创建成功。新建的数据库可以再【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看到。

❼ 什么是房地产景气指数

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是反映房地产业发展景气状况的综合指数。它是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景气指数原理,采用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从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土地、资金和市场需求三个基本条件出发,选择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土地出让收入、完成土地开发面积、空置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价格这8个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指数测算,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总体指数,并以1994年12月为基期对比计算出用百分制表示的指数体系。

❽ 房地产景气指数的国房景气指数

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遵循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以景气循环理论 与景气循环分析方法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多元统计、计量经济分析方 法,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基准指标,选取了房地产投资、资金、面积、销 售有关指标,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采用增长率循环方法编制 而成。
国房景气指数选择 2000 年为基年,将其增长水平定为 100。通常情 况下, 国房景气指数 100 点是最合适的水平, 至 105 点之间为适度水平, 95 95 以下为较低水平,105 以上为偏高水平。
由政府统计部门编制,是代表国家行使统计监督职能的政府行为,因此,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等特点。 其计算分为八个部分:
一 确定指标体系,
二 建立原始指标数据库,
三 消除量纲的影响,
四 确定权数,
五 确定基准对比时期,
六 消除季节、价格因素的影响,
七 建立分类指数和国房景气指数计算数学模型,
八 国房景气指数计算结果的分析报告。 通过分析报告可综合反映全国房地产业运行的景气状况,政府可以据此制定房地产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政策,出台调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投资者可以接受信息的正确导向,权衡投资的得失利弊,支配自己的投资行为.这样就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信息导向作用。

❾ 求一份房地产企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自己写很困难,因为一篇好的行业报告至少可以卖10万块钱。所以没人会给你的。还是自己找吧。

给你个参考:

2007 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7 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 亿元,同比增长302%,比上年提高84 个百分点;二是市场需求总体旺盛。2007 年,全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478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比上年上升58 个百分点;销售面积69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7%,比上年上升11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商品住房空置面积继续下降,12 月全国空置商品住房675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6%,降幅较上年加快86 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城市12 月份房价环比开始下降。

2007 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涨幅为76%,涨幅比上年快18 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比上年快18 个百分点。

2007 年对我国房地产业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物业税、加息、房贷成为今年地产圈内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上市、融资、圈地成为开发商最热衷的事情。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各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不断出现。使得一线大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得到一定的抑制,也使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2008 年,随着民生新政的实施,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主要任务的民生产,正蓄势待发;土地新政将进一步深入,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局面,将会出台更严励的政策措施。预计2008 年全国房价总体上将稳中趋降,逐步或落至一个相对理性的区域。

好吧,给你一个目录,你可以参考一下:

《2007年房地产行业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 2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2
一、国际经济环境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三、国内投资、物价走势分析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一)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 2
(二)物价走势状况分析 3
四、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
(一)对房地产需求者影响 4
(二)对房地产供给者的影响 4
(三)对不同种类商品房价格的影响 5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 6
一、近年来主要房地产行业政策回顾与分析 6
二、2006年最新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 6
(一)2006年以来政策回顾 7
(二)重大政策影响分析 8
第三节 房地产关联行业发展及影响分析 10
一、上游行业发展及影响 10
(一)建材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10
(二)钢铁行业对房地产影响分析 10
二、下游需求变化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分析 11
(一)居民收入增多,拉动住宅潜在需求 11
(二)企业信心大幅增强拉动办公楼需求 12
(三)城市化进程促进商业地产 12

第二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14
第一节 2006年房地产企业整体景气状况判断 14
一、房地产开发景气总体走势 14
二、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水平变化 15
第二节 2006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16
一、土地开发与土地购置 16
(一)土地购置面积增幅继续减缓,购置成本大幅上升 16
(二)完成土地开发面积恢复上升 17
(三)土地开发面积占购置面积比先降后升 18
二、商品房开发规模与结构 19
(一)商品房新开工面积 19
(二)商品房竣工面积 20
(三)商品房开发结构分析 21
第三节 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5
一、商品房销售状况分析 25
二、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变化 28
第四节 全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特征与价格走势 29
一、房地产供需结构特征 29
二、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 30
(一)一级市场:土地价格增长稳定 30
(二)二级市场:销售价格仍大幅上涨,涨幅整体回落 30
(三)三级市场:租赁价格涨幅平稳 31

第三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分析 32
第一节 房地产企业投融资状况 32
一、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二、分业态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第二节 房地产业融资现状与渠道分析 34
一、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34
二、各月资金来源情况分析 36
(一)国内贷款 36
(二)自筹资金 36
(三)其他资金 37
(四)利用外资 37
(五)全部资金本金 38
第三节 房地产金融资金来源特点分析 39
一、仍依赖于银行资金,但融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9
二、债务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有待突破 40
三、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广,中小开发商融资渠道狭窄 40
四、融资方式创新,融资渠道整合 41
第四节 2006年房地产行业股权融资状况 42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 42
二、房地产企业IPO 42
三、其他直接融资方式 42

第四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区域分布及重点区域分析 44
第一节 各地区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比较分析 44
一、各省市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情况 44
二、资金来源增速比较分析 45
第二节 房地产区域开发比较分析 46
一、土地购置和开发区域发展情况 46
二、商品房投资、施开工和竣工区域发展情况 48
(一)2006年各地区商品房投资、新开工和竣工情况 48
(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分析 50
第三节 商品房销售区域情况 52
一、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状况 52
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及销售额增速排序 53

第五章 房地产重点城市2006年发展分析 55
第一节 北京房地产市场分析 55
一、总体情况 55
二、开发及投资情况 55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55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及资金来源 56
(三)土地购置与开发 56
三、供需情况 57
(一)供给情况 57
(二)需求情况 58
四、价格情况 58
第二节 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 60
一、总体情况 60
二、投资及开发情况 60
(一)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60
(二)开发企业资金来源 60
(三)土地购置与开发 61
三、供需情况 61
(一)供给情况 61
(二)需求情况 62
四、价格情况 62
第三节 深圳房地产分析 64
一、总体情况 64
二、投资及开发情况 64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扩大 64
(二)新开工建设规模出现缩减 64
三、供应分析 64
(一)新增供应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 64
(二)90平米以上三房比例最大 65
四、销售情况 65
(一)销售面积大幅下降 65
(二)住宅价格剧烈上涨 65
(三)其他分类物业销售情况 65
第四节 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 67
一、总体情况 67
二、房产开发资金情况 67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呈逐月增长态势 67
(二)开发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增强 67
(三)商品房施工、竣工面积大幅增长 67
三、商品房供求总量 68
(一)全市商品房供求总量大幅增长,均首年突破2000 万平方米。 68
(二)全市住宅市场持续活跃,支撑了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68
(三)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根本缓解。 68
(四)成交情况 68
(五)供求增长情况 69
(六)个人购房情况 69
四、商品房价格走势 70
(一)房价涨幅回落,但涨幅仍处高位 70
(二)宏观调控下房价上扬曲线明显走缓 70
五、二手房成交情况 70
第五节 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 71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 71
(一)经济发展状况 71
(二)投资开发情况 71
二、商品房供给情况 72
三、存量房市场情况 72
四、房地产销售情况及销售价格走势 73

第六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企业运行综合比较分析 75
第一节 房地产优势企业评价 75
一、综合100强规模分析 75
(一)综合排名前100位企业规模状况 75
(二)积极扩张型企业分析 77
(三)房地产企业规模前十强 79
二、房地产优势企业盈利状况 80
(一)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情况 80
(二)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前十强 81
三、房地产优势企业成长及实力变化状况 81
(一)房地产企业成长性前十强 81
(二)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前十强 82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发展趋势 83
一、行业准入提高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83
二、融资能力考验企业生存能力,百强房企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 83
三、土地政策提高行业集中度,百强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83
四、百强企业应高度重视急剧扩张带来的经营风险 83
(一)政策法规风险 83
(二)融资结构风险 83
(三)管理风险 83
第三节 上市企业年报分析与评价 84
一、获利能力比较 84
二、经营能力比较 84
三、偿债能力比较 85
四、发展能力比较 85
五、现金流分析 86
(一)全国性开发型房企大幅拿地扩张资金吃紧 86
(二)工业商业型房企现金流状况稳定 86
(三)区域型开发房企资金缺口不大 86

第七章 房地产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87
第一节 住宅业务突出类个案企业分析 87
一、深圳万科 87
(一)整体经营情况 87
(二)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87
(三)2007年发展展望 90
二、金地集团 91
(一)经营状况 91
(二)财务分析 92
(三)发展展望 94
第二节 商业用房写字楼类个案企业分析 96
一、金融街 96
(一)经营状况 96
(二)财务分析 97
(三)发展前景 99
二、陆家嘴 100
(一)经营情况 100
(二)财务分析 101
(三)企业发展前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104

第八章 07年房地产行业与企业发展趋势预测 106
第一节 07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6
一、经济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6
二、房地产市场主体的行为展望 106
(一)中央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 106
(二)地方政府:问责制下违规行为可能收敛 107
(三)开发商:强者大胆扩张,弱者无奈退出 107
(四)消费者:观望越来越浓 107
(五)投机者:资本实力决定投机能力 107
三、政策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7
(一)宏观管理政策分析及预测 108
(二)土地政策分析及预测 108
(三)信贷政策分析及预测 109
第二节 07年房地产产品要素构成展望 110
一、土地成本展望 110
二、建材价格的展望 110
三、人力成本、项目的期间费用和开发利润状况展望 111
第三节 07年房地产行业市场供需形势及价格趋势预测 112
一、住宅供需趋势预测 112
(一)高档住宅 112
(二)普通住宅 113
二、商业用房供需趋势预测 113
三、写字楼供需趋势预测 114
(一)北京:集中放量、销售价格降租赁价格稳 114
(二)上海:供不应求、销售租赁价格齐涨 114
第四节 07年房地产行业企业竞争趋势分析 116
一、企业合作、产业战略联盟 116
二、品牌化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16
三、提高顾客满意度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116
四、人力资本和组织文化将成为现代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116
五、价值链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竞争致胜的根本途径 117

第九章 房地产行业风险分析 118
第一节 07年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评价 118
一、宏观经济波动性评价 118
二、07年宏观经济波动对房地产业带来的风险评价 118
第二节 近年颁布重要政策风险评价 119
一、金融政策风险分析 119
二、土地政策风险 119
三、其他政策风险 120
(一)税收政策 120
(二)限外政策 120
第三节 07年上下游行业变化风险评价 122
一、06-07年土地供应风险评价 122
二、07年房地产金融信贷供给风险评价 122
三、07年建材供给能力及价格风险评价 123
四、07年购买能力风险评价 123
第四节 07年行业竞争风险评价 124
第五节 07年市场供需矛盾风险评价 125
第六节 07年贷款主体风险对房地产金融影响评价 126
一、开发商的信用风险和融资风险 126
二、住房贷款人还款能力、信用风险及房贷入市风险 127
第七节 07年行业风险综合评价 128

表目录
表1 2006年1-12月土地开发及土地购置情况 16
表2 2000-2006年土地开发购置情况 18
表3 2006年1-12月份商品房新开工竣工情况 19
表4 2006年累计各类物业销竣情况 29
表5 2006年每月各类物业竣工销售面积差 29
表6 2005-2006年土地交易价格指数 30
表7 2005-2006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30
表8 2005-2006年房屋租赁价格指数 31
表9 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表10 2006年分业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33
表11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34
表12 2006年开发资金来源及增长情况 35
表13 2006年每月开发资金来源具体情况 35
表14 2006年度各省市资金来源排序 44
表15 2006年各省市资金来源增速比较 45
表16 2006年各省市土地购置面积、完成开发面积及百分比排序 46
表17 2006年各省市土地购置及完成开发面积增速排序 47
表18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 48
表19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施工、开工、竣工面积排序 49
表20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增速排序 50
表21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施工、开工、竣工面积增速排序 51
表22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排序 52
表23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及销售额增速排序 53
表24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及开发投资情况 55
表25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排名情况 56
表26 2006年北京市土地购置与开发情况 56
表27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需求情况 58
表28 2006年北京市销售价格指数走势 59

图目录
图1 1996-20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固定资产价格指数 4
图2 2006年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及相关指标 14
图3 2002-2006年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和房地产企业家信心指数 15
图4 2003-2006年土地购置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17
图5 2006年1-12月土地购置价格 17
图6 2003-2006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18
图7 2006年1-12月土地开发购置比 19
图8 2006年1-12月每月商品房累计新开工和施工情况 20
图9 1998-2006年商品房新开工施工及同比增长情况 20
图10 2006年1-12月商品房竣工及同比增长情况 21
图11 2006年商品住宅开发情况 22
图12 2006年1-12月办公楼开发情况 23
图13 2006年1-12月商业用房开发情况 23
图14 1997-2006年三类物业开发占比情况 24
图15 2004-2006年每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25
图16 2004-2006年每月商品房销售额及同比增长 26
图17 2006年1-12月商品住宅销售及同比增长 26
图18 2006年1-12月办公楼销售及同比增长情况 27
图19 2006年1-12月商业营业用房销售及同比增长情况 27
图20 2006年各类资金来源占比情况 36
图21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国内贷款变化情况 36
图22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变化情况 37
图23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其他资金变化情况 37
图24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利用外资变化情况 38
图25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资金来源金额变化情况 38
图26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银行资金情况 39
图27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开发商自有资金情况 40
图28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资产状况变化图 75
图29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完成房地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76
图30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规划建筑面积、土地储备面积变化图 76
图31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总资产变化图 77
图32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净资产变化图 78
图33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净利润变化图 78
图34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企业负债状况变化图 79
图35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销售额、房地产业务收入变化图 80

www.zikoo.com
参考资料:www.zikoo.com

阅读全文

与房地产行业景气指数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君弘一户通怎么买股票 浏览:151
60元理财卡 浏览:517
股票不分红价格也不涨 浏览:788
苏交科股票千股千评 浏览:327
期货从业人员可以炒外汇 浏览:893
每日股票直播 浏览:701
海联讯是只什么股票 浏览:639
外汇委托骗局 浏览:399
应收账款融资包括什么 浏览:838
山东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 浏览:579
信托pj证券 浏览:938
中国银行香港人民币汇率今日 浏览:944
嘉富诚资金 浏览:897
外汇储蓄现钞账户 浏览:748
工行贵金属诈骗案件审理 浏览:538
上海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3
平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浏览:42
厦门银行外汇 浏览:562
维港投资集团 浏览:836
代码000457基金净值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