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 和 美国 股票制度的 差异
美国股市与中国股票市场的重大差异
美国股市与我们较熟悉的中国股票市场至少有下列重大差异,造成投资策略上的差异:
一、市场的整体投资取向。就是追求短期交易利润。中国股市以散户居多,波动幅度巨大,虽然也在大力发展基金业和机构投资者,但相对在发展初期;而相形之下,美国市场有百分之七十的财富是由机构投资者作长期投资,为股市提供了稳定作用,即便是其它的散户,大多数也进行长期投资。
二、税制。在美国大行其道的长期投资减低税赋策略,在中国显然无用武之地,因为中国没有资本利得税,但是在美国非常重要,因为有资本利得税,故每次卖出股票都必须申报所得税,故美国公民没做出卖出操作都很谨慎,但资本所得税对非美国居民不征收。
三、股市透明度。虽然美国股市中出现了世界通,安然等的害群之马使美国股市备受指责,使你对公司年度报告里的资料心存疑虑,但这也从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政府和证监会对造假严惩不贷的态度,美国投资大众对造假公司的做法就是用脚投票,如安然公司的摘牌价只有几分钱,绝对不会让它再起死回生。所以虽然美国企业的财务执行官(CFO)也都尽拣好听的说,但法律规定某些重要的营运资料必须发布,发布之前也必须经过独立会计公司的稽核,甚至,突然更换会计公司的企业都会受到证管会特别注意,以防企业借更换会计公司来做假帐。美国市场的分析师以及投资大众因而能够对公司企业的情况有较正确的掌握。
四、企业资本结构。公司的股票都是全流通,没有国内公司还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说,也没有一股独大的问题,美国公司的董事长即是大股东,股票价格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但股票跌至投资价值区域,公司领导往往以公司或个人行为来回购公司股份。不可能存在同一只股票有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H股,B股等多种价格,造成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而引起投资人的概念混淆而敬而远之.
五、政策干预行为。自由市场的观念已经是经济主流的共识,美国政府对于股市的干预只限于调整货币供应,利率,汇率等几个方面,而且不是来自于行政部门。反观亚洲市场,政府出面护盘,关切券商超买超卖的动作时有所闻,政策往往令行不止或朝令夕改,这些不定的政策因素都让股市更难以一般的财务原则来分析。
六、市场自我调节,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常惊叹美国法律的复杂,事无巨细,这其实是美国社会不断改进,长时间下来的结果。美国股市不是没有弊端,但是一旦发现弊端,市场的讨论马上开始,国会展开听证,一条新法令又写进六法全书,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八、市场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机制。美国市场具有高度竟争,政府甚至不遗余力的制造竟争,衰败者毫不留情的让它被市场吞噬。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说,他每天早晨都要问自己,今天是不是公司走向错误方向的那个转折点?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天成为公司走向衰败的转折点。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知使得美国公司企业从上到下展现强大的创造力与竞争力,间接提升国民对于经济的信心。
种种因素,让美国股市拥有一个其它市场没有的特点:长期的稳定成长——每天的道琼指数固然还是会上下波动,每年的股市成绩固然有正有负,长期而言美国股市一定会上涨。由于美国股市的这种稳定性,这种长期的可预测性,我们可以根据它设计出一套及早投资、长期投资、定期投资、分散投资的策略;我们甚至可以大略知道,我投资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会有什么成果,期限越长预测越准确。 (傲人理财)
美国股市与我们较熟悉的中国股票市场至少有下列重大差异,造成投资策略上的差异:
一、市场的整体投资取向。就是追求短期交易利润。中国股市以散户居多,波动幅度巨大,虽然也在大力发展基金业和机构投资者,但相对在发展初期;而相形之下,美国市场有百分之七十的财富是由机构投资者作长期投资,为股市提供了稳定作用,即便是其它的散户,大多数也进行长期投资。
二、税制。在美国大行其道的长期投资减低税赋策略,在中国显然无用武之地,因为中国没有资本利得税,但是在美国非常重要,因为有资本利得税,故每次卖出股票都必须申报所得税,故美国公民没做出卖出操作都很谨慎,但资本所得税对非美国居民不征收。
三、股市透明度。虽然美国股市中出现了世界通,安然等的害群之马使美国股市备受指责,使你对公司年度报告里的资料心存疑虑,但这也从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政府和证监会对造假严惩不贷的态度,美国投资大众对造假公司的做法就是用脚投票,如安然公司的摘牌价只有几分钱,绝对不会让它再起死回生。所以虽然美国企业的财务执行官(CFO)也都尽拣好听的说,但法律规定某些重要的营运资料必须发布,发布之前也必须经过独立会计公司的稽核,甚至,突然更换会计公司的企业都会受到证管会特别注意,以防企业借更换会计公司来做假帐。美国市场的分析师以及投资大众因而能够对公司企业的情况有较正确的掌握。
四、企业资本结构。公司的股票都是全流通,没有国内公司还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说,也没有一股独大的问题,美国公司的董事长即是大股东,股票价格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但股票跌至投资价值区域,公司领导往往以公司或个人行为来回购公司股份。不可能存在同一只股票有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H股,B股等多种价格,造成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而引起投资人的概念混淆而敬而远之.
五、政策干预行为。自由市场的观念已经是经济主流的共识,美国政府对于股市的干预只限于调整货币供应,利率,汇率等几个方面,而且不是来自于行政部门。反观亚洲市场,政府出面护盘,关切券商超买超卖的动作时有所闻,政策往往令行不止或朝令夕改,这些不定的政策因素都让股市更难以一般的财务原则来分析。
六、市场自我调节,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常惊叹美国法律的复杂,事无巨细,这其实是美国社会不断改进,长时间下来的结果。美国股市不是没有弊端,但是一旦发现弊端,市场的讨论马上开始,国会展开听证,一条新法令又写进六法全书,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八、市场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机制。美国市场具有高度竟争,政府甚至不遗余力的制造竟争,衰败者毫不留情的让它被市场吞噬。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说,他每天早晨都要问自己,今天是不是公司走向错误方向的那个转折点?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天成为公司走向衰败的转折点。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知使得美国公司企业从上到下展现强大的创造力与竞争力,间接提升国民对于经济的信心
B. 转:美国证监会主席是怎样救股市的
发行美债来救股市的。
C. 美国证监会主席是怎样救股市的
市场自己运作
D. 为什么美国股市可以随意IPO,而中国股市IPO就大跌
这是投资者理性与国情问题。中国的投资者大多报以投机的心态,而内美国不同。这里容牵扯到一个方面,是美国股票上市制度是注册制,而中国是核准制。
意思是,在中国,证监会同意你上,你才能上,同意多少只股票就上市多少只股票,所以有一部分公司可能具有上市资格,但都是表面的虚荣,他们夸大自己的业绩,甚至是投机取巧,甚至烂帐假账泛滥,来谋求上市资格,证监会同意了,他们就能上市。但是一旦上市,公司高管们知道自己的企业并不是真正的像会计报表中描述的那样,所以尽早套现,将投资者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在美国,是注册制。意识,任何企业都有资格上市融资,但是就看投资者买不买你股票,你上市融资发售股票,如果投资者不买或者买的不够,那就没有成功。但是投资者争相购买,那么你就融资成功。所以,在美国,投资者要话费更多的功夫来了解即将发售股票的公司,但是这样上市成功公司的股票价格会更符合公司的内在价值,意识是不会低估太多,也不会高估太多。并且企业内部问题也不大,所以美国高管不会套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小企业成本肯定是非常高的,但是人家在美国敢上市,证明人家公司内部没有太大问题。
E. 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相同吗
不同。
美国股市与我们较熟悉的中国股票市场至少有下列重大差异,造成投资策略上的差异:
一、市场的整体投资取向。就是追求短期交易利润。中国股市以散户居多,波动幅度巨大,虽然也在大力发展基金业和机构投资者,但相对在发展初期;而相形之下,美国市场有百分之七十的财富是由机构投资者作长期投资,为股市提供了稳定作用,即便是其它的散户,大多数也进行长期投资。
二、税制。在美国大行其道的长期投资减低税赋策略,在中国显然无用武之地,因为中国没有资本利得税,但是在美国非常重要,因为有资本利得税,故每次卖出股票都必须申报所得税,故美国公民没做出卖出操作都很谨慎,但资本所得税对非美国居民不征收。
三、股市透明度。虽然美国股市中出现了世界通,安然等的害群之马使美国股市备受指责,使你对公司年度报告里的资料心存疑虑,但这也从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政府和证监会对造假严惩不贷的态度,美国投资大众对造假公司的做法就是用脚投票,如安然公司的摘牌价只有几分钱,绝对不会让它再起死回生。所以虽然美国企业的财务执行官(CFO)也都尽拣好听的说,但法律规定某些重要的营运资料必须发布,发布之前也必须经过独立会计公司的稽核,甚至,突然更换会计公司的企业都会受到证管会特别注意,以防企业借更换会计公司来做假帐。美国市场的分析师以及投资大众因而能够对公司企业的情况有较正确的掌握。
四、企业资本结构。公司的股票都是全流通,没有国内公司还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说,也没有一股独大的问题,美国公司的董事长即是大股东,股票价格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但股票跌至投资价值区域,公司领导往往以公司或个人行为来回购公司股份。不可能存在同一只股票有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H股,B股等多种价格,造成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而引起投资人的概念混淆而敬而远之.
五、政策干预行为。自由市场的观念已经是经济主流的共识,美国政府对于股市的干预只限于调整货币供应,利率,汇率等几个方面,而且不是来自于行政部门。反观亚洲市场,政府出面护盘,关切券商超买超卖的动作时有所闻,政策往往令行不止或朝令夕改,这些不定的政策因素都让股市更难以一般的财务原则来分析。
六、市场自我调节,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常惊叹美国法律的复杂,事无巨细,这其实是美国社会不断改进,长时间下来的结果。美国股市不是没有弊端,但是一旦发现弊端,市场的讨论马上开始,国会展开听证,一条新法令又写进六法全书,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八、市场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机制。美国市场具有高度竟争,政府甚至不遗余力的制造竟争,衰败者毫不留情的让它被市场吞噬。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说,他每天早晨都要问自己,今天是不是公司走向错误方向的那个转折点?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天成为公司走向衰败的转折点。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知使得美国公司企业从上到下展现强大的创造力与竞争力,间接提升国民对于经济的信心。
种种因素,让美国股市拥有一个其它市场没有的特点:长期的稳定成长——每天的道琼指数固然还是会上下波动,每年的股市成绩固然有正有负,长期而言美国股市一定会上涨。由于美国股市的这种稳定性,这种长期的可预测性,我们可以根据它设计出一套及早投资、长期投资、定期投资、分散投资的策略;我们甚至可以大略知道,我投资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会有什么成果,期限越长预测越准确。
美国股市与我们较熟悉的中国股票市场至少有下列重大差异,造成投资策略上的差异:
一、市场的整体投资取向。就是追求短期交易利润。中国股市以散户居多,波动幅度巨大,虽然也在大力发展基金业和机构投资者,但相对在发展初期;而相形之下,美国市场有百分之七十的财富是由机构投资者作长期投资,为股市提供了稳定作用,即便是其它的散户,大多数也进行长期投资。
二、税制。在美国大行其道的长期投资减低税赋策略,在中国显然无用武之地,因为中国没有资本利得税,但是在美国非常重要,因为有资本利得税,故每次卖出股票都必须申报所得税,故美国公民没做出卖出操作都很谨慎,但资本所得税对非美国居民不征收。
三、股市透明度。虽然美国股市中出现了世界通,安然等的害群之马使美国股市备受指责,使你对公司年度报告里的资料心存疑虑,但这也从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政府和证监会对造假严惩不贷的态度,美国投资大众对造假公司的做法就是用脚投票,如安然公司的摘牌价只有几分钱,绝对不会让它再起死回生。所以虽然美国企业的财务执行官(CFO)也都尽拣好听的说,但法律规定某些重要的营运资料必须发布,发布之前也必须经过独立会计公司的稽核,甚至,突然更换会计公司的企业都会受到证管会特别注意,以防企业借更换会计公司来做假帐。美国市场的分析师以及投资大众因而能够对公司企业的情况有较正确的掌握。
四、企业资本结构。公司的股票都是全流通,没有国内公司还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说,也没有一股独大的问题,美国公司的董事长即是大股东,股票价格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但股票跌至投资价值区域,公司领导往往以公司或个人行为来回购公司股份。不可能存在同一只股票有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H股,B股等多种价格,造成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而引起投资人的概念混淆而敬而远之.
五、政策干预行为。自由市场的观念已经是经济主流的共识,美国政府对于股市的干预只限于调整货币供应,利率,汇率等几个方面,而且不是来自于行政部门。反观亚洲市场,政府出面护盘,关切券商超买超卖的动作时有所闻,政策往往令行不止或朝令夕改,这些不定的政策因素都让股市更难以一般的财务原则来分析。
六、市场自我调节,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常惊叹美国法律的复杂,事无巨细,这其实是美国社会不断改进,长时间下来的结果。美国股市不是没有弊端,但是一旦发现弊端,市场的讨论马上开始,国会展开听证,一条新法令又写进六法全书,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八、市场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机制。美国市场具有高度竟争,政府甚至不遗余力的制造竟争,衰败者毫不留情的让它被市场吞噬。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说,他每天早晨都要问自己,今天是不是公司走向错误方向的那个转折点?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天成为公司走向衰败的转折点。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知使得美国公司企业从上到下展现强大的创造力与竞争力,间接提升国民对于经济的信心
F. 在美国,国家可以控制股市吗
任何国家都可以
国家用钱就可以干预股市
G. 说股票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排队,这是什么意思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美国的股市管理,和我们的这个证券交易监管部门是非常类似的功能,股票在他们的排队就是你现在还没有到正式上市的时候,你前面还有很多人等着上市呢,还需要一段时间。
购买美国股市上的中国股票,也就所谓的中概股有风险,不管我们投资有风险,就算是他们美国本土的购买,同样有风险,我们可以跑到那去上市其他国家当然也可以啊,这个上市的过程审核没有那么严格就代表了经营的风险可能会上升,投资的风险会上升,所以最近中概股的热度一直不是特别高,甚至说出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亲自下场说明少投资一些美国股市上的中概股。
H. 爱奇艺遭美国证监会调查的消息传出后,对其股票有影响吗
这对爱奇艺的股票肯定是有影响的。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为什么会发生?再来我先简单描述一下这件事情。然后再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股票的浮动的影响因素。
我们相信,基于过去十年建立起来的坚实的公司治理体系和内部管控能力,最终的调查结果将会是积极的。
好娃娃开始科普股票价格的。浮动长期来看。是公司对于股东创造的价值。短期来看就是股票的供求关系。这些包括管家公司的新闻或者人为炒作。当供大于求时。股票的价格就会相对价值,而更低。
最后呢,我们都在等待爱奇艺的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拭目以待,也希望大家一直可以支持爱奇艺。
I. 美国如何打击操纵股市
新华社信息北京9月13日电 10日出版的《国际先驱导报》刊登该报记者
[淘股吧]
陈刚发自纽约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如何严打庄家操纵股市的行为。文章指出,猖獗
的幕后庄家在华尔街也出现过,但邪不胜正,操纵价格的行为最终都被监管方绳之
以法。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中国股市有两个热门话题,ST金泰(600385)连续42个涨停,
“恶庄”再现市场;同时,证监会出台了《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办法》和《证券
市场内幕交易行为认定办法》,认定了连续交易、约定交易、自买自卖等8类行为
属于市场操纵行为。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新闻充分证明了中国股市监管方与庄家斗争
之激烈。
事实上,自从股市诞生以来,市场操纵也伴随而生,在利益驱使下,投机者与
监管者间的较量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情况也是一样。
美国也曾经历“强盗贵族”时代
美国股市在早期同样是价格操纵行为盛行,当时的一些人甚至企图为价格操纵
正名,认为这是市场本身规律决定的。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票欺诈几乎
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
“强盗贵族”时代的多数大人物,如洛克菲勒、摩根、肯尼迪等,或多或少地
都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和欺诈发迹。在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前的那轮过热的牛市
中,坐庄的行为屡见不鲜。交易商操纵股价,快速拉高价格,将不知情的投资者吸
引过来,然后平仓出货。因为无线电公司受到当时市场追捧,1929年美国无线
电公司的股价曾经炒到500美元,然而到了1932年,该股的股价只剩下3美
元。
在1928年到1929年股市崩盘前,美国几家主要银行,包括大通国民银
行(摩根大通银行的前身)、国民花旗银行都在股市风潮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大通国民银行主席维金被认为是最出格的庄家,他不仅通过私募基金炒作公司的股
票,还从自己的银行借出800万美元托市。
美国定义价格操纵范围更广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美国空前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和国会
开始对华尔街进行清算,华尔街大量习以为常的陋习被公之于众。从1933年到
1940年,美国相继出台了《证券法》等一系列法律,将市场操纵认定为犯罪。
2002年通过的《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即萨班斯法)规定,任
何人通过信息欺诈或价格操纵在证券市场获取利益,最多可监禁25年或处以罚款。
这次中国证监会具体定义了8种价格操纵行为,但在美国,价格操纵行为在证券立
法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规范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规则包括1933年《证券
法》第17条、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9条、第10条以及相关规则。但是
这些规定非常原则性,具体操纵行为的认定主要还是依靠法院的判例,而各种判例
对价格操纵行为的认定更加详细。
根据立法与判例,操纵行为主要包括对敲和对倒、诱使他人买卖为目的的交易
行为、锁定价格行为、集中买卖、在分销中邀买证券、散布虚假信息操纵市场、限
制证券的供给、定购证券却无意买入、公司的不当管理等等,种类远比中国多。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美国市场操纵行为数量有所下降,但其形式也变得更加
隐蔽。上个世纪90年代,华尔街的券商采用“间接操纵价格”的办法,在198
9年至1994年间,操纵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股市的交易价格,使得投资公
司的利润增加,从而抬高投资公司股价。美国证交委从1994年开始调查此案,
最后迫使华尔街的券商们被迫支付9.1亿美元赔偿。
2001年,包括高盛、美林等在内的美国10家投资银行被指控利用在公开
发行股票市场的垄断操纵股价。这些操纵行为非常隐蔽,主要是让首次公开上市的
新股流向某些特定的投资者,而交换条件是这些投资者必须在二级市场支撑股票价
格。2002年,10家投行同意支付总额超过14亿美元的罚款。
相对于美国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也必然会受到各路庄家新
招式的考验。如何参照国外经验强化市场监管、针对性执法将成为下一个挑战
J. 美国的股市有银监会吗
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美国证监会(SEC),美国国会成立的政府委员会,负责监督证券市场及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除此之外,委员会也负责监督美国的企业收购项目。美国证监会由五名委员所组成。美国证监会的法规旨在鼓励全面公开披露,以及保障投资公众,不会因为证券市场的欺诈或操控行为而蒙受损失。一般来说,大部分美国发行都必须在美国证监会注册。
美国的证券活动在一战后迅速发展。在1929年之前,绝大多数公众并不希望政府对证券市场进行政府监管。银行贷款条件宽松,投资者们怀着白手起家的梦想,根本不在意未被监控的证券市场中潜藏的巨大危险,纷纷投身于证券交易中。在20年代,大约2000万美国人,在战后繁荣经济的诱使下,投身于证券市场,成为大大小小的股东,据估计在该时期约5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了证券市场,这些资金在1929年的股票市场崩溃之后,有约一半化为乌有。股票市场的崩盘,导致了无数投资者和银行损失惨重,而其引起的银行挤兑,更是导致了银行业的灾难,最终导致了1929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为了回复经济,国会认为必须重树国民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国会召开听证会研究解决办法,并根据听证会的结论而通过了《1933证券法案》和《1934证券交易法案》。想要依据该法律来有力地监管证券市场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需要一支高度协调的证券监管队伍,于是国会于1934年建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常翻译为"证监会"来与中国同性质的"中国证监会"对应)。时任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任命了约瑟·P·肯尼迪为第一任证监会主席,他也是日后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的父亲。
美国证监会约有3,100名员工。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另在美国的其他11个地区有分部。
美国证监会由以下部分组成:
5位委员,这五位委员由美国总统在参议院的建议和许可下亲自任命,任期五年,但五人的任期相隔一年地错开,也就是说每一年替换一位委员。委员中的一名将被总统任命为证监会主席,来作为证监会的最高执行长官。
4个部门,即公司融资监管部(Division of Corporation Finance),证券市场管理部(Division of Market Regulation),投资活动管理部(Division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调查、执行部(Division of Enforcement)。
23个科室,不再一一列举。
美国证监会的任务是保护投资者,维护公平、有秩序、高效率的证券市场,并协助家庭资本、国家资本向资本运作市场的流入。
2014年9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SEC)宣布,将向一名生活在海外的线人颁发超过3000万美元的奖金。这是美国证监会设立举报人奖励制度以来颁发的最大一笔赏金。
当然,SEC没有提及举报者姓名,但表示这是为海外线人颁发的第四笔奖金。根据法律规定,SEC不能透露举报人身份,也不能披露举报人协助破获的是哪宗案件。
SEC举报人办公室主任肖恩·麦克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举报信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不论情报来自任何地方、任何人。这笔逾3000万美元的奖金凸显了举报人奖励计划的影响之广,只要是提供了涉嫌违反美国证券法的可信信息,全球任何地方的举报者都能获得公正的奖励。"2013财年,SEC的举报人项目收到了来自55个国家的举报材料,外国举报人中,来自英国、加拿大和中国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