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环球高新造纸网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天津环球高新造纸网业有限公司是2000-09-14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华苑产业区鑫茂科技园C1座五层B单元501室。
天津环球高新造纸网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20116725702587B,企业法人董世明,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天津环球高新造纸网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造纸用网及线材制造;造纸专用设备制造。在天津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2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2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天津环球高新造纸网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2. 上海电机厂是高新技术企业吗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是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属下的一家具有现代化生产规模的综合性电机制造企业,于1999年11月由上海电机厂改制而成立(上海电机厂成立于1949年12月1日)企业注册资本2亿元,目前资产总额11亿元,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员工3500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经营范围为:汽轮发电机、交直流电机及相关产品零部件、电力电容器、电子元件、电气成套装置、专用设备制造、产品技术服务等。大中型交直流电机的年制造能力为250-300万千瓦,产品广泛用于电站、冶金、矿山、机械、石油化工、船舶、交通、水利、轻纺、水泥、造纸、制糖等厂矿企业和市政、科研事业单位,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服务,产品还远销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约占国内大中型交直流电机行业的三分之一,年营业额约8亿元。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的产品以高质量和高可靠性著称业界,主导产品如ZKTD系列大型直流电机,Y、YR、YCH系列大中型交流电机和Z系列中型直流电机等连续七年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机厂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贯彻了GB/TI9001-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1993年同时获得中国华信技术检验有限公司、挪威船级社(DNV)和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三家中外权威机构颁发CB/TI9001-ISO9001质量认证合格证书并按时通过监督检查和换证。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特级安全级企业。
3. 密封胶有那些品牌那种更好
密封胶分为耐高温和非耐高温两种,按粘性好坏,分为中、高、低三个档次。
常见耐热温度有343度、760度、1280度。
常见颜色有红色、灰色、白色、黑色。
标准容量为300毫升灌装。
S.600耐高温密封胶(膏状类、343℃)
产品特征:膏状类,凝固之后有韧性,耐热性能突出,耐热稳定。
最大耐热温度:280℃~343℃ 安全工作温度:≤280℃
产品规格:S.600,黑色、白色、灰色,红色
产品特征
S.600耐高温胶,是一种抗高温硅酮类品种,可持续性处于-65℃~+330℃而不会影响其效能,它间歇性抵受至+343℃高温,弹性持久,高温密封性能佳,电绝缘性能高,出色的抗油、抗震、耐老化特性,是一种填隙能力强、使用温度范围较宽、耐压较高、耐腐蚀较好的特殊胶体。
产品应用范围
①.蒸汽及热油管路破裂泄漏,发动机缸体腐蚀、划伤,造纸烘缸边缘腐蚀及端盖密封面漏气、塑料成型模具修补等;
②.各种机床、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的平面、法兰、液压系统、螺纹接头等密封堵漏;对内燃机缸盖、气门罩、油底壳、高压油管的螺纹、汽车的变速箱、后桥壳、汽油发动机的前后端盖、调温器座、进水管封水端盖、机油泵、水泵、机油滤清器支座等都有优异的粘接紧固效果;
③.电热管件的密封,陶瓷发热元件的固定接着,以及内燃机、汽轮机缸体结合面、齿轮箱、火焰加热器、排风道、家用电器、航空设备等需要高温粘接的部件上;
④.可根据结合面需要形成任意大小、不同形状的密封垫圈,迅速成形,不受气候、极端温度和化学试剂的影响,无腐蚀、耐老化,可替代传统的软木、石棉、毛毡和金属等各种材质的垫圈使用,从而达到粘接、堵漏、紧固、绝缘的特殊功效。
4. 上海任远环保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任远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任远环保)是上海电器参股的股份制公众企业,是以水处理工程为核心,涵盖工业给水、工业废水、市政污水、中水回用、河湖生态修复等水处理领域的研发、工程设计、环保装备生产、工程总承包,并拓展至水务托管运营、工业废气治理、土壤修复与节能等环保领域,以高新科技服务于人类,为客户度身定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高科技环保综合企业。
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环保工程专项承包、安全生产许可证、机电安装等资质,公司拥有R-MBR膜生物处理技术、R-IC厌氧反应系统等技术的成果转化,以及十多项环保技术专利,已形成几十种型号规格的水处理专用设备,部分水处理技术处在中国环保产业的前沿。我们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人才、技术引进和开发并举的研发战略,不断进行环保处理设备改进和技术工艺的创新,公司技术精英携同行业专家、高校博导、工程院士为广大的给水、排水、化工、制药、食品、发电、印染、造纸、冶金、电镀、电子、饮料等众多行业客户,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我们注重以人为本的生产管理理念,拥有丰富的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和安装调试的专业团队,严格贯彻标准化工程管理体系,为用户提供高效、专业、细致的工程服务。
任远环保秉承“与员工分享事业,与伙伴分享成功,为地球贡献绿色”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系统工程集成商与设备制造商,让我们携手共筑人类与生态和谐,还人类一片碧水蓝天。
法定代表人:汤敏忠
成立日期:2005-07-29
注册资本:25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上海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000778532833P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英文名:Shanghai Ren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蕰北路1755弄1号31栋101
经营范围:环保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环保设备及配件、钢结构的制造、加工,环保设备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钢结构安装,环保建设工程专业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建设工程专业施工(除特种设备),环保设备及配件、水处理剂、电子产品、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的销售,实业投资,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5. 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新华成长之路
2008年6月,TiSNet系列应用于非电力行业的自动控制项目超过300套。
2007年3月26日 新华集团隆重举行“紫竹科学园区轨道交通暨重大工程自动化产业基地开工仪式”,建成后,新华集团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制造中心和培训中心将入驻该基地。
2007年,TiSNet-XDC800通过了TUV认证和CE认证,为出口欧美国家扫清了道路。
2006年11月,TiSNet产品获得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四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产品证书》。
2006年5月,TiSNet系列推向市场。
2005年12月,新华集团推出了新一代基于网络的智能工业信息化自动控制TiSNet系列:TiSNet-P400、TiSNet-P600、TiSNet-XDC800。TiSNet-P400和TiSNet-P600的I/O卡件采用ODM方式。XDC800是新华集团自主研发的面向整个生产过程的先进过程控制系统。
2005年4月1日起,新华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产业报国,开始第二次创业,主要从事环保、市政工程、石化、造纸、冶金、水泥、轨道交通等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设计、制造、工程服务和仪表、电气、控制系统总承包。
2005年3月31日,新华集团将从事电厂分散控制工程业务的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控股权转让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DEH、DCS卡件及EH部套的生产仍保留在新华集团。
2003年,新华的DCS在中国电厂300MW机组市场占有率达到50%,打破进口DCS一统天下的局面,迫使进口DCS大幅度降价近50%,迄今已累计为国家节约外汇超过10亿美元。
2001年下半年,深圳西部电力公司妈湾发电总厂2台新建300MW机组(5、6号机)DCS,通过国际竞标选用新华XDPS-400+系统。这是国产化的自主知识产权的DCS首次用于新建300MW发电机组,改写了国内新建300MW机组没有国产分散控制系统的历史。XDPS-400与400+的推出,将DEH、MEH、DAS等系统统一在同一个硬件和软件平台上。至此新华公司成为第一家能成套提供电站DCS、DEH、MEH一体化控制系统的专业厂家。
1999年8月,XDPS-400(功能覆盖CCS、DAS、DEH、MEH、BPC)成功改造华能德州电厂2#机热工系统,打破了300MW机组DCS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占领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新华推出了XDPS-400+。
1998年11月,XDPS-400荣获国家科技部、税务总局、外经贸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1998年8月,采用Intel低功耗Peniium266MMX(Tillamook)CPU的工业PC推出了XDPS-400 2.0版。
1998年1月,XDPS-400 1.22版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8月,XDPS-400获首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证书》。
1997年6月-1998年5月,我国首台成套出口机组巴基斯坦木扎法戈电厂320MW机组由新华公司总承热控部分,功能覆盖MCS,DAS,SCS,DEH。
1997年10月,XDPS-400 1.22版通过了机械、电力两部专家鉴定。
1996年8月,采用486 CPU的工业PC开发的全功能DCS系统XDPS-400 1.22版在安徽芜湖电厂125MW机组上成功投运。
1996年,新华采用分散系统设计理念,将DEH-III升级为DEH-IIIA。
1994年,新华公司研发推出了国产全功能的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XDPS,成为首次将工业以太网成功应用于DCS系统的数据通讯总线和首先将工业PC作为DCS主控计算机的公司。
1991年,采用Intel-iSBC系列386 CPU的DAS-300系统应用于山东华鲁电厂300MW机组的计算机监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双机容错技术,并通过了能源部、机电部鉴定。与此同时,新华公司为潍坊电厂300MW机组提供了采用贝利公司的N-90和新华公司的DAS-300组成的单元机组DCS控制系统,标志着300MW以及以上机组的控制系统全面进入了DCS时代。
1992年6月,汽轮机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EH-III被列入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四批机电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目录》。
1991年3月,由新华公司提供DEH配套的“引进型300MW火力发电成套设备”获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颁发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特等奖”,“300MW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DEH-III”获一等奖。
1990年12月,机电部、能源部DEH装置技术评审会一致认为“新华公司的DEH-III系统是用微处理机和高压抗燃油的纯电液调节系统,在我国属首次使用,研制是成功的”,标志了我国汽轮机控制技术达到了新水平。
1990年1月,第一套国产化全功能的DEH系统-新华DEH-III,在汉川电厂1号机成功投运,标志着300MW机组DEH系统国产化优化设计成功,可以完全替代进口。
1989年-1992年,新华公司采用Intel-iSBC系列16位CPU的DAS-100系统在巴基斯坦贾姆肖罗电厂和孟加拉国吉大港电厂投入运行,标志着新华成为我国最早能够提供整套计算机控制系统出口的企业。
1988年8月,“新华电站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组建成立。
1986年,“中华电液控制技术开发中心”更名为“新华控制技术联合开发中心”。
1985年3月1日, 集体所有制民营科技企业中华电液控制技术开发中心(即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注册成立。
6. 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企业概况
上海泓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处理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及设备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环保公司,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污水、纯水及超纯水处理技术和专业设备,以及建设部颁发的环境工程专项工程承包资质、设计资质和环保部颁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综合实力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泓济长期以市场为导向,贯彻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工程和设备产品为两翼的发展战略,根据客户特定需求,结合专业水准开展针对性的研发工作,提出先进而创新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排除疑难、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泓济已在高难度、高浓度污水处理领域、再生水回用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树立水处理行业内一线品牌的地位,我们的上流式耦合水解工艺,是国内首选的水解酸化工艺,成为了包括上海市政院在内的众多知名设计院的首选,此外,强化污泥再生工艺,联合曝气技术等系列技术成功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和食品饮料等行业。我们在纯水及超纯水领域的技术和工程在不断提高和增多,并且在纺织印染行业污水治理及再生水利用领域,也有大量成功的工程案例,使泓济拥有对所有水处理工程的集成设计能力,为企业水处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与此同时,泓济完成了多项煤化工行业及石化行业的污水处理工程,交付质量优秀而广受好评。
在设备产品领域,泓济与同济大学合作成功开发了离子型酶促悬浮填料,并在该产品基础上成功开发了HBF污水处理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该工艺已成功应用于数项高浓度有机废水、高氨氮废水及污水深度处理项目。与复旦大学合作,在有机废气治理、恶臭气体治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技术突破。同时,泓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新型溶气气浮系统,污泥脱水设备,以及多型号射流曝气设备、水解池脉冲、多点配水设备,水力网板过滤机,广泛用于食品行业及造纸行业。
本着高起点、高技术、高品质的原则,泓济将最新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研发形成公司的独创产品,在环境工程领域里应用先进的技术,交付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努力为客户高效优质的解决环保方面的问题,满足客户的要求。
法定代表人:王文标
成立日期:1152633600
注册资本:7417.3078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上海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230791415084P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秀山路101号5号楼B区5119室
经营范围:环保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环保工程专业承包,环境工程设计,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环保成套设备的研发、销售,机电设备、五金交电、建筑材料的销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7. 关于“卓越工程师”与纸浆造纸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恳请大家给予意见和建议!!
造纸这个行业在中国这几年飞速发展,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你既然学的是造纸专业,你应该清楚造纸行业其实是门槛很高,很有技术含量的行业。你自己也清楚以后就业也没什么问题。
一般搞造纸的技术人员的职业轨迹是,先进纸厂工作几年,有机会的话可以当中层领导,拿不菲的薪水,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跳槽进入外企从事与造纸有关的工作。当然前提是你必须精通,有良好丰富的工作经验。
这个行业你如果从事的话,肯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当然这要看你的乐趣了。
至于创业不创业和你上学没有冲突,创业主要是两方面:内因。外因。首先你自己有创业者的品质,更重要的一点你运气足够好,有很好的机会。很多时候是生活选择了你,而不是你选择了生活。希望你成功。
8. 有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起飞发源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国经济做大做强的希望也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以下简称“双三角”)!
一、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地区比较
作为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两大经济区,“双三角”在经济活力、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它们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和不同。
(一)长三角经济总量大于珠三角,但差距在缩小
2005年长三角GDP总量达33567亿元,珠三角GDP总量达18059亿元,长三角是珠三角的1.86倍。而2000年长三角是珠三角的1.92倍,2004年是1.89倍。这表明两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二)经济均保持高速增长,但长三角增幅低于珠三角
2005年“双三角”经济均保持快速增长。长三角经济增长13.5%,珠三角经济增长15.8%。长三角比珠三角低2.3个百分点。从历史来看,长三角经济增长速度也低于珠三角。2000-2005年,珠三角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比长三角快1.5个百分点。
(三)长三角人均GDP低于珠三角
珠三角流动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且该比重远远大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以常驻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仍高于长三角以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人均经济效益明显好于长三角地区。2005年珠三角人均GDP(常驻人口平均)为41990元,长三角(户籍人口平均)为40612元,珠三角仍比长三角高3.4%。
(四)“双三角”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珠三角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长三角
近几年,“双三角”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2005年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09元,前者是后者的2.2倍。而2000年前者只是后者的2倍。2005年珠三角城乡差距大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7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331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
(五)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62倍
2005年,长三角财政收入为3174亿元,珠三角为1211亿元,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62倍。这种差距随着长三角经济近几年的崛起有扩大的趋势,2004年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58倍,2003年是2.28倍,2002年是2.02倍。
(六)长三角对外贸易发展以较高速度超过珠三角
近几年长三角对外贸易以较高速度增长,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25.2%;珠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增长20.17%。长三角比珠三角快5个百分点。2004年长三角比珠三角快18.8个百分点。到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1年的27.09%上升到35.33%。而珠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1年的33.04%下降到28.88%。长三角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七)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结构趋同
2005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为4:55:41和3:51:46。这种产业构成与全国相比有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第一产业均比全国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二是第二、三产业比重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水平。但两个三角洲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制造业成为双三角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双三角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55%和51%,不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47%的水平,也是世界各国中的最高水平。在双三角所辖的30个市中,第二产业比重超过60%的就有6个,低于50%的只有4个。其中苏州市的第二产业比重甚至高达66.6%。二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59.3%、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64.2%的双三角地区,是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主战场。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双三角的第三产业比重比2004年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51.5%也低近10个百分点。
二、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双三角”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快又好的良好格局。
(一)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地区,“双三角”的经济发展速度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进入21世纪,长三角经济年平均增长13.1%,珠三角年平均增长14.6%。虽然上一轮宏观调控使这两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减少,增幅回落,但消费、出口的较快增长弥补了投资拉动的减弱,仍带动该地区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地增长。
(二)高新技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2005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3%,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浙江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集成电路、光通讯设备、微波通信设备、移动电话机和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4%、16.2%、46.7%、29.9%和17.3%。
2005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4065亿元,增长19%。森工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增长25.5%。
(三)注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全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几个约束性指标。双三角地区这方面在全国均先行一步。
上海把突破能源、环境的“硬约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5年万元GDP能耗为0.88吨标准煤,在全国属较低水平;2006年的节能指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4.4%、COD排放量五年要消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消减35%。
珠三角由于经济结构中重工业、高污染的产业占的比重较小,在能耗的控制方面一直做得较好。
2005年,广东省万元GDP能耗0.79吨标准煤,节能效果名列全国前茅。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全省已建成烟尘控制区161个,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44个。至2005年12月,全省建成水处理厂79座,日处理水能力634万吨。建成19座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在生态绿化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果。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建立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37个,总面积107.2万公顷,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建成生态示范区189个,比上年增加24个,总面积335.6万公顷。
(四)长三角经济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2005年长三角区域合作硕果累累。涉及环保、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旅游等广泛领域。
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拓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推进方案》提出“信用长三角”,力求实现三省市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试运行、三地信用工作信息的相互交流、企业信息的相互查询。目前已确定了“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的工作目标:力争2006年前,共同制定区域内三方信用信息标准,完成信用信息的分级管理,实现基本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信息定期更新新机制,制定信用服务机构跨省市服务导则和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通报制度;争取2007年前,建立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联合奖惩机制;争取2010年之前,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信用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区域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围绕国家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沪苏浙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的衔接。
“无障碍旅行区”雏形实现。通过积极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沪苏浙加大了旅游市场拓展和项目开发合作的力度,共同构建“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
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以规划编制、联合治理太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江、浙、沪三省市共同开展了长三角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点说明】:该文发表于2006年,但目前依然可供参考。除此之外,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特区政策优势在于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布局,其中,珠三角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先行发展后,再带动、辐射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