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通用杨晓东

上海通用杨晓东

发布时间:2021-09-29 02:58:15

Ⅰ 王晓秋将接班陈志鑫出任上汽集团总裁,这会对上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7月4日,“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刊登的一则“上海市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的消息显示,现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王晓秋,拟任市管企业正职。这意味着,王晓秋将接替陈志鑫,成为上汽集团总裁。

当天,上汽集团总部二层食堂入口的公示牌张贴出了《王晓秋同志任职前公示》,详细介绍了王晓秋的个人基本信息和过往简历。公示显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7月4日至7月11日。如对公示对象有情况反映的,可在公示期间向市委组织部反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与王晓秋一起提名的,还有现任上汽集团代理CFO卫勇、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祖似杰、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杨晓东。

7月3日,上汽集团总部公示了两份《考察预告》,分别是由中共上海市组织部企业干部处发出的对王晓秋的《考察预告》、由上海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发布的卫勇、祖似杰、杨晓东等人的《考察预告》。据了解,公示期结束后,卫勇、祖似杰、杨晓东都将提升至副总裁级别,卫勇将担任上汽集团CFO,祖似杰提拔为上汽集团总工程师,杨晓东将升任为上汽集团副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上汽集团现任总裁陈志鑫于1959年5月生人,今年刚满60周岁,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一直以来,执掌自主品牌的王晓秋被业内看作是陈志鑫的接班人之一。

面对车市“寒冬”,王晓秋不止一次强调“活下去”:“这一年会淘汰很多企业,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先活下去。”在王晓秋看来,“市场越来越差也是在提醒我们的团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必须时刻要有拼命的精神。”

面对下半年车市大考,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7月1日召开的年中干部大会上强调:“上汽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把‘稳’放在首要位置。”对于未来上汽该怎么走,创新工作如何落地,陈虹指出,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干部人才队伍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创新的重要支撑。

此次高层大变动,王晓秋、卫勇、祖似杰、杨晓东等人将成为陈虹的“左膀右臂”,助力上汽集团“新四化”加速落地。新团队能否给上汽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业内将拭目以待。

Ⅱ 上汽高管团队为什么要进行内部调整

毕竟大象转身,对于上汽集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而言,任何一个小小的改变,都意味着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也是很多国际大型公司,为什么宁愿守旧也不愿意革新的原因。

继今年3月原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离职并加入乐视后,上汽集团高管团队再次出现变动。

1972年出生的谷峰,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会计师。作为科班出身的金融男,如果看重收入,早就没必要呆在上汽集团,作为传统制造业,上汽集团高管的年薪,最高不过200万元人民币,这个级别与金融业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本可以顺理成章进入最炙手可热金融业的谷峰,却将毕业后至今近20年的职业生涯交给了上汽集团。1997年进入上汽集团的谷峰,全程参与了上海通用财务体系设立。2001年,调任上汽集团后,领导和参与了上汽集团2004年整体改制三地上市工作,2016年,领导了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整体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领导收购上柴股份),2008年参与巴士股份重组,后更名华域汽车。同时利用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开拓上汽集团融资渠道,在任期间,通过分离交易和转债,定向增发,中期票据等金融品种融资近400亿,最后又负责牵头组建上汽集团历史上第一个200亿备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的使用范围又开拓了备用银团贷款的新方向。

Ⅲ 杨晓东拆分荣威,上汽第三品牌或落空

随着荣威新能源汽车专属车标浮出水面,可能意味着上汽集团不会再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

荣威双标5月亮相

在近日的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上,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终于确认荣威品牌将推出双标。他表示,全新的“R标”将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商标。传统的“狮标”在设计上似乎也有所变动,在RX5PLUS的最新官方图片上,“狮标”的双狮改为灰白色,底色则改为黑色,整体样式和比例都有所变化。

“双商标并不是双品牌,而是一品牌两个商标。”上汽荣威对中车网表示:“具体信息我们会在5月10日的中囯品牌日发布。”

荣威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双标运营,是杨晓东上任后对外一个重要动作,这可能意味着荣威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相比以前更加独立的同时,上汽是否推出第三个乘用车品牌一事有了定论,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也曾在去年特别强调:“上汽没有必要再造一个高端品牌。”

近年来,中国车企通过另设高端品牌以期实现品牌向上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截至目前都不成功,一些新创新能源汽车品牌更是深陷危机。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对中车网表示:“很多国内车企都希望通过打造新的自主品牌实现向上突围,但目前看来并不成功,有的甚至让原有品牌沦为廉价品牌。所以,与其把精力放在品牌向上,不如让产品向上。而上汽和大众、通用有着广泛的技术合作,这会将会帮助上汽自主品牌打造更好的产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多代同堂惹争议 张亮如何实现名爵百万销量目标

被合资公司抛弃的多代同堂策略,能帮助张亮实现名爵百万销量吗?

8月3日,名爵6以9.68万的起售价上市4款经典版车型,经典系列车型就是上一代名爵6,将与7月10日上市的第三代名爵6同堂销售。

销量下滑?名爵祭出多代同堂

新款名爵6是张亮履新名爵品牌营销工作后首秀,其意义不言而喻。4月底,身居上汽集团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首席数字官兼营销执行总监的张亮,直接主抓名爵营销工作,这一罕见的人事安排让众多敏感的媒体称其为“少帅”。“第三代名爵6上市20天,销售近9000辆”,8月第一天,张亮首份成绩单获得满堂喝彩,然而,经典版上市瞬间转变舆论风向。

诞生于胡茂元时代的荣威品牌一直是上汽集团重点打造的自主乘用车品牌,在其诞生自今,上汽集团投入了巨大资源,在胡茂元与陈虹两任董事长任内,荣威品牌从无到有,成为中国自主乘用车品牌的佼佼者。在荣威品牌成长过程中,先后执掌上汽乘用车的陈志鑫与王晓秋也先后晋升为上汽集团总裁,在此期间,上汽乘用车对名爵品牌投入有限,张亮接任时,名爵品牌仅有3款车在售。

可以说,荣威品牌不仅是胡茂元与陈虹的政治遗产,还是陈志鑫与王晓秋二人的政治功绩。但继续提升荣威品牌业绩显然要比提升名爵品牌要难得多,因此,王晓秋的继任者杨晓东另辟蹊径,发布“Mission100”战略可谓意味深长,一是目前情况下名爵比荣威更容易出成绩,且成绩与前任没有太多关系;二是1961年出生的陈虹,明年3月将年满60岁,到达规定的退休年纪,即使能够像胡茂元一样延长,2023年前后也将彻底告别上汽集团。

业内人士称,杨晓东提拔张亮,不惜砍掉荣威的产品线,也要给名爵添新车,充分证明张亮能力出众,其跟随王晓秋,从上海通用到上汽乘用车,深得领导赏识。

竞争压力大?达成目标不易

在名爵品牌全新战略中,“数智科技”被提到首位,名爵将建立全球汽车数字化零售第一品牌,在这一方面,张亮最有发言权。

上汽集团是国内互联网汽车占比最高的车企之一,而在这份荣誉背后,张亮功不可没。资料显示,80后的张亮拥有10余年技术研发、产品规划等多领域实战经验,在进入上汽乘用车体系后,推进上汽乘用车营销数字化转型,率先推出行业内首个“新零售”体系,参与主导的多款互联网车型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这其中,最成功的车型就是荣威RX5,凭借首款“互联网汽车”的名号一炮而红,上半年累计售出6.9万辆,排名中国品牌SUV第四位。

张亮业务能力突出有目共睹,但此次具体到名爵品牌各方面工作,压力空前。名爵产品线匮乏,品牌溢价力差,以及SUV市场红利殆尽,与荣威之间的冲突等,无处不在说明张亮的艰难。

上汽乘用车称,为实现百年战略,名爵将围绕“全球化”“年轻化”、“数字化”三大方向发力。“年轻一代是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而个性化的,符合年轻人炸裂造型需求的产品,一定将引领市场,所以我觉得名爵的时代确实到来了。”张亮曾自信认为。然而,随着90后成为汽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各大车企纷纷抢滩年轻市场,名爵想要靠被淘汰的多代同堂策略实现“年轻化”并不容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吉利汽车的供应链分析

供应链协作困扰国内汽车生产厂商 如何整合汽车厂商上下游关系?加强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国内某些汽车厂商产品出口到海外的问题不少,在配件方面就出现订单与发货不符的现象,如往右舵车国家提供左舵的方向盘和仪表盘。”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如此评论国内汽车厂商的供应链管理。 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在飞速发展,增长点主要来自零配件、售后服务,这也就对于汽车厂商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供应链管理又是重要的一环。 汽车行业资深咨询顾问王继华指出,汽车供应链系统是环环相扣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加强供应链协作,共同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以形成共同经济利益,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他说:“由于供应商与汽车制造商沟通不顺畅、信息不对称、生产与供应流程不协调、缺乏信任等原因,造成供应商与汽车制造商之间的供应链无法紧密协作。” 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下,国内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厂商需要相互配合的事情太多,比如都需要提升或变革内部管理体制,加强信息交互。需要加强关键零部件的库存状况和内部生产计划等信息的共享,使双方的业务与合作达到共赢。 “各个汽车制造商的下一个发展门槛是年产50万~60万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IBM公司汽车、电子及钢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经理郑军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大而不强,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 上海通用汽车生产采购总监杨晓东说:“目前通用汽车的采购供应选择,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200公里范围的地域内。随着通用汽车的产能以及生产平台的增长,通用的采购范围必将扩大,这对于通用汽车物流与供应商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Ⅵ 杨晓东:上汽乘用车离“双优生”还有多远 | 汽车产经

构建通路,除了继续扩大线下体验店的覆盖范围、铺设更广的充电网络之外,线上的流程更需要细细打磨。

R品牌将以用户里程为基本线,解剖每一个触点,围绕痛点不仅要走通,还要让客户体验更好。姜辉表示,去年已经走通了很多痛点,但用户体验做得还不够好,今年要追求更极致体验。

对于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R汽车也有自己的“想象力”。杨晓东认为,在20万-50万的区间里,中国燃油车市场每年大概有500万的销量,“传统车有多少,未来就有多少新能源车。”

3

写在最后

上汽乘用车想要成为“双优生”,荣威、R品牌以及名爵就要多点开花。

现在看来,荣威的“稳和准”R品牌的“高和精”用两套逻辑各自为战,同时又在品牌方面互相支持。

距离上汽荣威品牌换新刚刚过去一年,全新的荣威和R品牌才刚刚出发。它们的起跑姿势是优雅的,但在这条汽车产业变革的马拉松上,直面竞争、时刻矫正自己的轨道,是上汽乘用车接下来要为“双优生”的企图心付出的努力。

Ⅶ 智己横空出世,上汽高端兄弟阋墙

如何妥善处理智己和R汽车的关系,是上汽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更何况,因为品牌内耗而拖累车企的情况离上汽并不遥远。上汽通用作为国内首个拥有三个品牌的合资车企,近年来的市场表现却并不理想,虽然不能排除三缸战略失败对企业的影响,但这并不足以解释此前多年的下滑。外界普遍认为上汽通用的三大品牌的内耗,特别是凯迪拉克终端价格的大幅下探极大的冲击了别克和雪佛兰的目标市场。所以,三个品牌的内耗才是影响其业绩的关键因素。因此,上汽如何处理两个新生的高端品牌的关系,成为其必须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听说荣威iMAX8会在北京车展亮相,这款车怎么样

10月最后一天,上汽荣威正式吹响了向高端MPV市场冲锋的号角,其旗下首款MPV车型荣威iMAX8正式上市,新车推出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8.88万-25.38万元,杀入20万级高端MPV细分市场。

在这个市场,别克GL8的光环太盛,所以无论哪个后来者,都逃不过要被拿来跟它比较的命运,荣威iMAX8也不例外。不过跟其他车型比起来,荣威iMAX8“幸运“得多,因为其背后的制造团队就是当初打造GL8的团队,所以荣威不仅不避讳谈GL8,反而干脆以此为卖点,跟GL8“称兄道弟”。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杨晓东在上市发布会后的采访中直白的表示,别克GL8是目前最强的商务MPV车型,荣威iMAX8要做最强的宜商宜家的MPV车型,而且不只是中国最强,而是全球最强。

暂且不提全球最强的话题,从杨晓东的表述来看,荣威iMAX8的目标和野心都很明确,不一定要成为或超越GL8,但要努力成为能与GL8相提并论的高端MPV市场另一极。

以科技打造差异化

此前担任上汽通用MPV平台项目总监,现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的崔卫国表示,现在所有的高端MPV都讲究豪华,豪华已经成了高端MPV的一个入门项,这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没有差异点,荣威要做出差异点,以科技DNA打造几个“爆点”。

荣威所谓的科技差异点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三魔”,即魔椅、魔吧、魔屏。魔椅主要指的是第二排的独立座椅,这是所有MPV用户关注的焦点,荣威iMAX8的“魔力沙发”采用10层复合结构,配备8气袋按摩、加热、通风等功能,再加上可6向调节的航空头枕,力图为第二排用户带来头等舱的享受;而第二排座椅360mm可移以及三排超长前后滑动功能,新车可实现大范围调整座椅前后位置。

崔卫国表示,因为要考虑兼顾商务和家用,所以车身尺寸没有做到GL8的5.3米,而是做成了更适合家用更灵活的5米,为了照顾第三排座椅和后备箱的空间,让车内空间不输GL8,荣威把第三排座椅设计成可前后移动的,“这样可以平衡第三排乘坐空间和后备箱空间”。第三排座椅的可移动设计在MPV车型中确实比较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MPV车型第三排“鸡肋”的痛点。

魔吧、魔屏是荣威iMAX8此次最引人瞩目的两大创新配置,魔吧移动中控台自带全电动自动升降吧台模块和冷热双驱模块,可通过语音或按键控制其在一二三排间移动,按照官方设想,魔吧可以喝咖啡、喝茶,也可以做储物空间,可以给用户更多使用场景。

据崔卫国介绍,市面上没有企业做过这个东西,导轨都没有,荣威智能自己开发然后找供应商生产,再解决耐用性、共振频率等问题。魔吧的确称得上行业首创,实际使用效果也很惊艳,荣威iMAX8发布后这一功能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但也有不少网友体验过实车后表示“酷炫有余,实用不足”。

魔屏位于前排座椅后背,集成在前排座椅里,能够与中控大屏、虚拟仪表实现交互,可同步导航、天气、音乐等信息,还有迎宾和语音形象交互等功能。在官方看来,在商务场景中魔屏可以让第二排乘客查询相关信息,在家用场景中则可以给孩子一个“玩具”。

同时,除了这三个“爆点”之外,荣威iMAX8的常规科技配置也很丰富,斑马VENUS系统、SKYEYE天眼系统、AR-Driving实景导航等也一应俱全,崔卫国表示,在这款车上,他们把曾经在开发GL8上的“遗憾”都弥补了。

以架构开启品牌向上新征途

在关注荣威iMAX8“三魔”产品点的同时,很多人忽略了这款车的另一个身份——上汽SIGMA全球模块化智能架构的首款量产车型,对于自主品牌至关重要的模块化架构并没有成为这款车上市的重点,但实际上,这才是荣威品牌和上汽乘用车这轮品牌向上的关键。

据崔卫国介绍,SIGMA架构是上汽乘用车推出的一个全新架构,原本的A架构因为面临2023年功耗排放、安全法规等要求,以及智能互联平台的升级要求,有点不够用了,所以上汽开发了这一全新平台,这一平台可以覆盖轴距2600mm到3000mm、A级车到B级车,轿车、SUV、MPV、CROSS车型等,还可以实现燃油车、HEV、PHEV、BEV等多种动力的开发。

“这个架构完全是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我们对这个架构非常有信心。”崔卫国表示。作为这一新架构上的首款车型,足见品牌对于荣威iMAX8这款车的重视,而这个架构在这款车型上作用主要体现在自主品牌最需要提升的“三大件”上。

动力上,荣威iMAX8搭载上汽蓝芯全新一代400TGI涡轮增压发动机,应用了350bar超高压直喷、DVVL两级可变气门升程、电控废气旁通阀增压器等技术,最大功率172kW,最大扭矩360N·m,解决了同级别MPV车型普遍动力偏弱的问题;搭配爱信8AT变速箱,驾驶平顺性出色,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8.4L,让家用用户不需要再为油耗担忧。

该车还配备了德国ZF萨克斯MPV专业减震系统、德国博世第三代BD-EPS高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让整车舒适性得到保证。再加上大量隔音声学包、全系双层隔音玻璃,整车NVH水平值得点赞。

可以说,荣威把看家的技术和配置都给了这款车,不只为了打造一款成功的产品,更为了给荣威新一轮品牌向上开个好头,而高端MPV细分市场虽然规模较小,但有GL8的成功经验在前,又有消费升级、全民创业、二胎政策的推动,如果能够取得突破,对于荣威而言,无论是销量、利润还是品牌力都将有重大积极意义。

据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透露,目前荣威iMAX8的订单已经超过4000辆,意向潜客已经过万,“在20-25万MPV细分市场,很多用户的需求没有满足,他们过去可能只能去买一辆偏商务的MPV,但有了荣威iMAX8他们可以多一个选择”。

“对于上汽乘用车来说,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转型,我们看好高端MPV市场的机遇,看好荣威iMAX8。”杨晓东强调。荣威iMAX8上市的同时,上汽乘用车10月销量也出炉了,得益于这款车的近5000辆订单,10月荣威品牌销售近4万辆,上汽乘用车销量突破7万辆,连续6个月环比正增长。

阅读全文

与上海通用杨晓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登录椰子理财 浏览:655
外汇黑市换汇技巧 浏览:676
中国铁建股票历史最低价格 浏览:862
2月23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36
股指期货一手涨跌多少点爆仓 浏览:611
新华制药最新资金流向 浏览:30
秋林集团投资者索赔 浏览:311
2014年中国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浏览:886
股票双鸭头 浏览:500
多少钱可以炒股票 浏览:597
粘胶短仟股票 浏览:982
外汇分为那些 浏览:488
怎么发现一字板的股票 浏览:948
鼎誉融资租赁深圳 浏览:440
海航投资金控 浏览:469
澄西新荣股票 浏览:765
共青城乾和投资创始人 浏览:346
怎样学做贷款这行业 浏览:778
现货白银投资k线 浏览:200
大陆期货开户不入金可以吗 浏览: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