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皖南和皖北,皖南到底包括哪几个城市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安庆并不在皖南管辖区域内。
皖南地势以皖南山区和皖南沿江平原组成,有九华山、黄山2个山系纵横其间。皖南地名起源于唐代江南道,雏形于宋代江南东路,成型于元代江东建康道与清代皖南道,定型于民国皖南行政署。皖南代表的文化是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截至2017年底,皖南包括共计15个区,16个县,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889.09万。2017年,皖南地区生产总值8216.68亿元,第一产业总值525.03亿元,第二产业4334.01亿元,第三产业3357.63亿元。
(1)直播上海皖北皖南扩展阅读:
皖南包含的区域:
1、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截至2016年末,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3万人。
2、宣城,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省杭州、湖州两市,南倚黄山,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本省马鞍山及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接壤,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
宣城地处江南,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宣城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3、铜陵,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介于北纬30°45′—31°09′、东经117°35′—118°09′之间,总面积3008平方千米。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4、黄山,简称徽或黄,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 ,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
黄山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常住总人口137.37万人。2015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9亿元,比2014年增长6.1%。
5、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33.7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等殊荣。
6、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双核城市、长三角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芜湖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369.6万人。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皖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池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宣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铜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鞍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芜湖
㈡ 为啥:皖南人和皖北人的性格差异如此大
现在安徽的名声在外不是太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中皖北与皖南人态度的不同值得一谈,我们虽不能从中得到太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但是管中窥豹还是可以的。
虽然安徽名声的败坏和皖北人有比较大的关系(这点不能不承认),但是皖北人并不以当安徽人为耻。相反,他们在对外交往中都自称“安徽人”,让外地人“刮目相看”。有人认为这是皖北人爱省的表现,不过他们说自己是安徽人还有另一层意思:“我是安徽人我怕谁!”外地人一看见此类以歪就歪、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皖北兄弟自然不敢与其相争,只好避之不及,但是心中对安徽又多了一层蔑视和偏见。这点在皖北人数极其庞大的民工兄弟和农民兄弟体现的很充分。很不幸,外地人对安徽的偏见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他们而起的,但是他们不仅没意识到,反而以此作为“通行证”愈演愈烈。从而走入了恶性循环的悲剧。(皖北有文化的人还是不错的,素质并不低,但是这些人和皖北庞大的民工群相比还是太少了。)
皖南人则要小心谨慎的多。客观的说安徽名声的败坏和皖南人关系不大。但是皖南人无法阻止这一切,皖南和皖北差异巨大的人口数就决定了皖南没有办法拯救安徽。皖南人也是安徽人,他们在对外交往中同样受到了轻视和诬蔑。但是谁叫皖南和皖北都是安徽呢?这样皖南替皖北背黑锅的事自然不能幸免。皖南人是矛盾的,他们是安徽的中坚力量,理应在外堂堂正正的说自己是安徽人,然而现实中安徽糟糕的名声让他们失望,可这又不是他们造成的。即使他们想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也困难重重,因为皖北的人口太多了......一个阜阳,几乎就是皖南的人口总和了。
正因为如此,皖南人在外很多时候说自己是马鞍山人、芜湖人、铜陵人、黄山人、宣城人.......,但不说自己是安徽人。这样做也许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心里起码可以平衡一点。其实皖南人也很无奈,他们何尝不想堂堂正正的说自己是安徽人?可惜现在,很少有外省人知道安徽省里南北的差异......
至于以合肥为代表的皖中地区,则介于南北之间,对安徽不温不火,态度淡漠而中庸,此处就不再多谈。
当外地游客来到黄山大发感慨:“这么好的山在安徽真是可惜了!”,当外地人看到奇瑞轿车不肖一顾:“安徽车,有什么好的?”皖南人的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而此时,在上海、在北京、在广州、在中国的某个大城市,皖北民工兄弟正在“光荣而自豪”的大喊一声:“我是安徽人我怕谁???”
(后记:有人看了我这篇文章也许又要砸砖了:我制造地域矛盾、挑拨南北关系、我歧视皖北,为皖南狡辩。“皖北人怎么得罪你了?你们皖南就那么好啊?”“安徽人就喜欢窝里斗”......这些话我都替你们写好了。我不否认皖北人有优点,皖南人也有很多缺点,但我只是就事论事。这些话题很敏感,但是否认也好,回避也好,它依然存在,并且发挥着它的作用,这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听到看到的,我不用多解释。各位骂我我不反驳,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嘛。在这里我只是说:我不怪皖北兄弟,但是我要骂皖北的那些官员:建国都五十多年了,皖北的基础教育怎么还是这样?你们在外吃喝玩乐的功夫少一点,让多一点的皖北兄弟受到基础教育,也许他们没有太高的文化,但是最少也可以让他们文明一点,那么安徽的名声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西部很多地方穷,甚至比安徽还穷,但人家走出去外人不会歧视他们,而安徽呢?)
㈢ 皖南和皖北分别是哪些城市
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城市,包括安徽省的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六市。
面积:
36536平方公里
人口:
1005万
方言:
北方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吴语(宣州片)、徽语、客家话
行政区划:
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
宣城市: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马鞍山市:雨山区、金家庄区、花山区、当涂县
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铜陵县
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
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以及跨淮的县市,包括安徽省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沿淮的凤阳县。
面积:
39149平方公里
人口:
2880万
方言:
中原官话(淮南市区除外)
行政区划:
宿州市: 埇桥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
淮北市: 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亳州市: 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
阜阳市: 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
蚌埠市: 蚌山区、龙子湖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
淮南市: 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
凤阳县(滁州市辖)、
㈣ 安徽的皖北 皖中 皖南 包可哪些城市
1、皖北地区共辖宿州、淮北、蚌埠、亳州、阜阳、淮南6个地级市。
2、皖南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黄山、宣城三市。
3、皖中的范围界定是包括合肥、六安、滁州、安庆四市及枞阳县(铜陵)、无为市(芜湖)、和县(马鞍山)、含山县(马鞍山)四县。
(4)直播上海皖北皖南扩展阅读: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
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截至2019年12月,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52个县,44个市辖区。
㈤ 皖南和皖北地区是指
皖南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黄山、宣城三市,共计15个区,16个县,1个县级市。皖北地区共辖宿州、淮北、蚌埠、亳州、阜阳、淮南6个地级市(辖15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7个县。
皖南:
1、芜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
2、马鞍山:雨山区、博望区、花山区、当涂县。
3、铜陵:铜官区、义安区、郊区 。
4、池州: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
5、黄山: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
6、宣城: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皖北:
1、宿州:埇桥区、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
2、蚌埠:蚌山区、龙子湖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
3、淮北: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4、亳州: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
5、阜阳: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界首市、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
6、淮南: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
(5)直播上海皖北皖南扩展阅读
皖北地区包括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现代皖北指淮河以北地区。皖北北部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南部与江淮丘岗区隔淮河相望。皖北地处安徽省北部,东靠江苏,南接皖南,西连河南,北望山东。皖北地势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仅东北部有石灰岩残丘分布,其余均属平原地貌。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土地面积39149平方公里,占安徽省全省土地面积的33.3%。耕地面积3206.5万亩,占安徽省耕地面积的47.8%。
㈥ 蚌埠属于皖北还是皖南
蚌埠市属于皖北,蚌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穿城而过。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位于华北平原南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安徽最大的高铁枢纽,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合蚌高铁段)交汇处。
㈦ 安徽的皖北、皖中、皖南,包括哪些城市
皖北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6个省辖市。
皖中指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包括合肥、六安、滁州、安庆四市。
皖南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包括黄山、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6市。
皖北,安徽省北部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东靠江苏,南接皖南,西连河南,北望山东。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处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战略要地。
皖中地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面积5.34万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是安徽经济、文化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皖南,安徽省南部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东靠江苏,南接浙江、江西,西连湖北。皖南地势以皖南山区和皖南沿江平原组成,有九华山、黄山、2个山系纵横其间。
㈧ 六安属于皖南还是皖北
位于中国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素称“皖西”。现辖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霍山县、寿县、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有188个乡镇,3402个行政村,面积17976平方公里,人口660万。
㈨ 皖南皖北怎么划分
如果以江淮水系为界,淮河流域为皖北,长江水系为皖南。以大别山——巢湖为界,分为皖南皖北。一般性都是以长江为界,江北为皖北,江南为皖南。
安徽在地形上主要分为五个地形区:淮北平原、巢湖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其中淮北平原就主要是皖北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皖南山区就是现在的皖南地区。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
皖北,安徽省北部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东靠江苏,南接皖南,西连河南,北望山东。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处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战略要地。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桥,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带一路经过地区。
皖南地势以皖南山区和皖南沿江平原组成,有九华山、黄山2个山系纵横其间。皖南地名起源于唐代江南道,雏形于宋代江南东路,成型于元代江东建康道与清代皖南道,定型于民国皖南行政署。皖南代表的文化是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地理坐标约在北纬29°31′-31°与东经116°31′-119°45′之间。
皖北起源于清康熙九年庐凤道,光绪三十四年更名皖北道,范围包括安徽长江以北的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安庆府和亳州、泗州、六安州、滁州、和州。现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6个省辖市。
1952年前,皖北地区包括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现代皖北指淮河以北地区。皖北北部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南部与江淮丘岗区隔淮河相望。皖北地处安徽省北部,东靠江苏,南接皖南,西连河南,北望山东。皖北地势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仅东北部有石灰岩残丘分布,其余均属平原地貌。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土地面积39149平方公里,占安徽省全省土地面积的33.3%。耕地面积3206.5万亩,占安徽省耕地面积的47.8%。
网络--皖南
网络--皖北
㈩ 为什么皖南看不起皖北
作为皖南的人我都没听过这个事情,也从来没人讨论过皖南皖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