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东局势动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东,最出名的是什么?是石油和宗教,现在是处于混乱状态,不过似乎过去也不和平内。伊朗核问题,巴以问容题、耶路撒冷领土问题等,都是老生常谈了。现在老美颠覆了埃及政权,颠覆了利比亚政权,还企图搞叙利亚(如果不是中俄干涉,早就完蛋了!)下一个就是沙特了,老美又在沙特推行民主。石油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中国被夹在南苏丹与北苏丹之间不也是因为几个石油项目吗?中东,只要有石油的存在就不会安宁,而且染指的国家会越来越多,即使将来石油没了,他们还有宗教冲突,要知道以色列几乎与所有的中东国家敌对的
② 给我预言一下2056年的中东地区以及西欧地区的状况
厄 LZ我觉得这些人没有理解你的问题啊! 既然你让预言2056年,那么,我可不可以认为你是不相信2012年世界将会灭亡的预言呢! 呵呵 我来帮你这个问题,其实你这个问题严格来说算是时事政治问题的,有二种可能。 第一,先说中东地区吧:这个地方常年的战争,我个人认为会延续下去,为什么,就因为这里的战争牵扯太广,有民族,利益,权利,等,并且所牵扯的国家也很多。所以在47年之后这个地方还应是保持现在这样的混乱局面,这是必然。 至于西欧也会因为现在的时局,将保持现状。 第二,俗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界已经维持了太多年的和平了,很有可能未来将有一场世界级别的大战。中东地区有2个后果,其一各国忙于自己,中东地区则维持现状。其二中东地区被各国瓜分。 至于西欧最多只是重新划分强与弱的利益局面,这点有前两次世界大战为证,在47年之后世界不会遭到巨大的改变。 希望能帮到你!
③ 中东地区的现状
中东最富裕的国家有海湾国家、约旦、以色列等,国土面积最大的有也门、沙特、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埃及。
中东国家使用的语言有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英语、德语等
中东主要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犹太人、华人、日本人、巴基斯坦人与菲律宾人。
中东气候炎热,一般商铺中午休息,早晚开门营业。公司的工作时间也同上。
穆斯林每天做五次礼拜,礼拜前必洗小净或大净。宗教领袖有阿訇。节日有拉马丹。
④ 关于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
系欧洲中心论者的词汇,“中东地区”或“中东” (阿拉伯语:الشرق الأوسط, 希伯来语: 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地区经济现状
自从发现石油以来,中东人的命运就改变了。特别是二十世纪70代石油价格暴涨,巨额财富潮水般涌入中东,仿佛一夜间,中东产油国就从赤贫过渡到了暴富。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政府财政收入,1971年只有14亿美元,而目前已超过1000亿美元。随着石油美元滚滚而来,中东产油国过去几十年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资金投入和超过寻常的建设规模,开始了全方位的经济大开发。如今,这一地区现代工业初具规模,沙漠 农业搞得有声有色,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由于财政收入增加,中东产油国近年来纷纷把财政盈余用于偿还国内债务和建设基础设施。在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外国企业参加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开工,项目融资的资金需求十分庞大。在沙特阿拉伯,单是电力项目,今后十余年就需要1000亿美元资金。富裕的海湾国家是其它阿拉伯国家出口商的最大市场,也是其它阿拉伯国家资本和投资的主要来源。虽然近年来美国减少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但美国在经济上还是与中东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东地区经济走势
即使没有战争,埃及、黎巴嫩和以色列等中东国家的经济减速倾向也已十分明显。由于“9·11”事件和巴以冲突长期化,战前这些国家投资和贸易状况恶化,外汇短缺和债务问题已相当严重。战争对中东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中东国家都实行了程度不同的经济改革。约旦、摩洛哥、卡塔尔和巴林等国的新任领导人一上台,就为吸引外部投资、促进合作、扩大出口、推动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一些产油大国也出现改革势头,长期实行国有化的石油行业逐渐开禁,对外合作的前景大为拓宽。无论是产油国、还是经济多样化国家,都在进行产业调整,进行私有化改造,改善投资环境。
⑤ 中东地区的情况
中东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温带大陆、地中海三种气候。热带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总体来看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有大面积沙漠地区没有河流。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关于湖泊、河流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又一个焦点。
⑥ 谁能介绍下现在中东的局势情况,以及对迪拜的具体分析
我在迪拜,迪拜是中东地区的“纽约”,扮演着GCC经济中心的角色,现在这里的所有项目发展专和建设的脚步相当快,属几大房产开发商都是直接由国王管着,开发直接有国家的强力支持,现在的business bay 周边,land所有主题公园项目,世界机场等大项目都在进展中,
迪拜是中东的一面经济旗帜,现在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其它国家都在效仿和竞争。生活比较稳定,只是今年有点通货膨胀的感觉,物价在近两年上涨明显,不过对于大众来讲都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这里的收入差距很大,建筑工地基建民工的工资一个月只有1500--2000DHS月,而本地和欧美人的收入至少是这个数的十倍以上。
这里经济发展比较稳定。
⑦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现状:许多通知国家长达很多年的独裁统治者被推翻,新的政府正在建立的过程中,但是国内的政治格局还是十分动荡,人民生活环境还是十分恶劣。
原因分析:一)西方势力的干涉是引起动荡的深层原因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试图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美国的 一些非政府组织是实施“大中东计划”的主要载体。如标榜为非政府机构、但其 资金却由国会拨款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突尼斯、埃及、约旦、科威特、利 比亚、叙利亚等国均十分活跃,蛊惑穆斯林教派内斗,培植新的替代力量,策划
[1]
在北非和中东掀起一系列的政治动乱。 为了让美国的民主改造计划顺利实现, 奥巴马政府极为重视现代网络技术, 宣扬“互联网自由”,利用社交网络在中东北非地区煽风点火。2008 年,美国 军方智库兰德公司在向国防部递交的报告中指出: “美国应该帮助变革者获取和 使用信息技术, 即提供一些措施鼓励美国公司投资这一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和信 息技术领域。[2]”很容易看出,美国政府以“互联网自由”为幌子,在中东地区 借助社交网络这种新型的外交工具,大肆推行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大力煽 动该地区民众的不满情绪,并使这种情绪迅速在中东地区延伸,从而导致本来限 于少数国家局部地区的政治抗议活动得以迅速蔓延。 (二)动荡的内在原因
1、金融危机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境。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 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全球金融危 机爆发后,北非国家外向型经济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海外投资 萎缩,贸易逆差攀升,直接打击了北非国家的出口经济和支柱产业,导致物价上 涨、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等民生问题,加剧了 民众的不满情绪,是此次剧变的根本原因。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 而会因此而加剧。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 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 2、极端僵化独裁的国内政治体制。北非国家的长期存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 终身制,基本上是分为两类,一类是强人长期把持政权,另外一类是君主世袭的 君主制国家家族统治。埃及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执政30年;利比亚 总统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执政42年,而且政府换届问题没有制度化,处于 无序状态; 北非国家的领导人大多数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或其它非正常手段上台 的,上台后,这些领导人奉行终身制,长期把持政权,甚至实行家庭统治。 3、社会问题严重,解决措施不当导致矛盾激化。一是政府腐败问题严重, 比如据美国媒体分析穆巴拉克及其家人的净资产至少为50亿美元。 二是对社会问 题进行压制而不是疏导和解决,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利比 亚2月15号出现大规模示威,卡扎菲直接派飞机去镇压,飞机在天上直接对街道 上游行的人扫射,很快矛盾激化,导致国内的局势处于失控状态,突尼斯首都发 生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本·阿里进行镇压,警民冲突造成死亡,局势最终失控。 4、青年就业形势严峻。在埃及、约旦、突尼斯等大部分中东北非国家,青 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 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随着教育的加强,青年 学历的提高,青年人的期望与人才市场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具有高等教育 的青年正在转型价值观和政治诉求正在发生变化, 崛起的青年一代与老一辈以及 政治决策者的代沟越来越明显, 这将对未来的阿拉伯世界国内政治结构和民主化 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⑧ 关于(中东)国外地区经济情况问题
中东是很大的一个地区。相对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应该属于海湾地区。那的阿联酋、沙特、巴林、卡塔尔,都属于这样的国家。至于打工,主要看你个人的实力和具备什么技术。是劳务输出呢还是专业技术人才。那有很多来自亚洲的打工仔,他们有的从事家政、保姆、司机等活。工资应该比国内要高很多。
⑨ 现在的中东近况
、印巴克什米尔之争: 克什米尔争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克什米尔争端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独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英属印度和土邦。英属印度包括11个省,而在这些省中间,夹杂着大约550个的土邦。克什米尔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据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 ”,土邦地区归属则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⑩ 中东多国疫情出现反弹,各国情况如何
新华社7月5日电综合新华社驻中东地区记者报道:近来中东地区多国新冠疫情出现反弹,一些国家5日报告的新增病例数显著上升,多国政府敦促民众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以色列卫生部5日晚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26例,累计确诊29958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累计死亡331例;新增治愈病例177例,累计治愈17950例。还有一些国家5日更新的累计确诊病例数为:沙特阿拉伯209509例,卡塔尔99799例,埃及75253例,科威特49941例,阿曼46178例,摩洛哥14215例,苏丹9767例,黎巴嫩1873例,突尼斯1188例,约旦1164例,利比亚989例,叙利亚358例。疫情在中东地区又开始逐渐反弹,希望各国继续加强疫情的防护,团结抗疫,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