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家网友朋友大伙儿知道金晶科技是做什么的吗箭牌糖果番禺工厂
你的这个问题好复杂
应该是生产糖果的吧
B. 现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都有哪些
排名 公司英文名称 公司中文名称 总公司所在地 行业 拥有财富 股票代码 行情查询 新闻
1 Wal-Mart Stores 沃尔玛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263,009.0 WMT 报价 新闻
2 BP 英国石油 英国 炼油 232,571.0 BP 报价 新闻
3 Exxon Mobil 埃克森美孚 美国 炼油 222,883.0 XOM 报价 新闻
4 Royal Dutch/Shell Group 壳牌石油 英国/荷兰 炼油 201,728.0 RD 报价 新闻
5 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车 美国 汽车与零件 195,324.0 GM 报价 新闻
6 Ford Motor 福特汽车 美国 汽车与零件 164,505.0 F 报价 新闻
7 DaimlerChrysler 戴姆勒克莱斯勒 德国 汽车与零件 156,602.2 DCX 报价 新闻
8 Toyota Motor 丰田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153,111.0 TM 报价 新闻
9 General Electric 通用电气 美国 多元化公司 134,187.0 GE 报价 新闻
10 Total 道达尔 法国 炼油 118,441.4 TOTF.PA 报价 新闻
11 Allianz 安联 德国 财产意外保险 114,949.9 AZ 报价 新闻
12 ChevronTexaco 雪佛龙德士古 美国 炼油 112,937.0 CVX 报价 新闻
13 AXA 安盛 法国 人寿健康保险 111,912.2 AXA 报价 新闻
14 ConocoPhillips 康菲 美国 炼油 99,468.0 COP 报价 新闻
15 Volkswagen 大众汽车 德国 汽车与零件 98,636.6 VLKAY 报价 新闻
16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日本电报电话 日本 电信 98,229.1 NTT 报价 新闻
17 ING Group 荷兰国际集团 荷兰 人寿健康保险 95,893.3 ING 报价 新闻
18 Citigroup 花旗集团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94,713.0 C 报价 新闻
19 Intl. Business Machines 国际商用机器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89,131.0 IBM 报价 新闻
20 American Intl. Group 美国国际集团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81,303.0 AIG 报价 新闻
21 Siemens 西门子 德国 电子、电气设备 80,501.0 SIEGn.DE 报价 新闻
22 Carrefour 家乐福 法国 食品、药品店 79,773.8 CARR.PA 报价 新闻
23 Hitachi 日立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76,423.3 HIT 报价 新闻
24 Hewlett-Packard 惠普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73,061.0 HPQ 报价 新闻
25 Honda Motor 本田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72,263.7 HMC 报价 新闻
26 McKesson 麦克森 美国 保健品批发 69,506.1 MCK 报价 新闻
27 U.S. Postal Service 美国邮政 美国 邮递包裹货运 68,529.0
28 Verizon Communications 弗莱森电讯 美国 电信 67,752.0 VZ 报价 新闻
29 Assicurazioni Generali 忠利保险 意大利 人寿健康保险 66,754.9 GASI.MI 报价 新闻
30 Sony 索尼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66,365.7 SNE 报价 新闻
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strial 松下电器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66,218.4 MC 报价 新闻
32 Nissan Motor 日产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65,771.1 NSANY 报价 新闻
33 Nestle 雀巢 瑞士 食品 65,414.6 NSRGY 报价 新闻
34 Home Depot 家居百货 美国 专业零售 64,816.0 HD 报价 新闻
35 Berkshire Hathaway 伯克希尔哈撒韦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63,859.0 BRKA 报价 新闻
36 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63,840.7
37 Royal Ahold 皇家阿霍德 荷兰 食品、药品店 63,455.8 AHO 报价 新闻
38 Deutsche Telekom 德国电信 德国 电信 63,195.5 DTEGn.DE 报价 新闻
39 Peugeot 标致 法国 汽车与零件 61,384.6 PEUP.PA 报价 新闻
40 Altria Group 阿尔特里亚 美国 烟草 60,704.0 MO 报价 新闻
41 Metro 麦德龙 德国 食品、药品店 60,656.9 MEOG.DE 报价 新闻
42 Aviva 阿维瓦 英国 人寿健康保险 59,719.4 AV.L 报价 新闻
43 ENI 埃尼 意大利 炼油 59,304.4 E 报价 新闻
44 Munich Re Group 慕尼黑再保险 德国 财产意外保险 59,082.6 MUVGN.DE 报价 新闻
45 Credit Suisse 瑞士信贷 瑞士 商业与储蓄银行 58,957.1 CSR 报价 新闻
46 State Grid 国家电网 中国 电力 58,348.0
47 HSBC Holding 汇丰控股 英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57,608.0 HSBA.L 报价 新闻
48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 法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57,271.8 BNPP.PA 报价 新闻
49 Vodafone 沃达丰 英国 电信 56,844.5 VOD.L 报价 新闻
50 Cardinal Health 卡地纳健康 美国 保健品批发 56,829.5 CAH
排名 公司英文名称 公司中文名称 总公司所在地 行业 拥有财富 股票代码 行情查询 新闻
51 Fortis 富通 比利时/荷兰 商业与储蓄银行 56,695.2
52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 炼油 56,384.0 PTR 报价 新闻
53 State Farm Insurance 州立农业保险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56,064.6 FNLF.PK 报价 新闻
54 Sinopec 中国石化 中国 炼油 55,062.0 BYH 报价 新闻
55 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电子 韩国 电子、电器设备 54,400.2
56 Kroger 克罗格 美国 食品、药品店 53,790.8 KR 报价 新闻
57 Fannie Mae 房利美 美国 多元化金融 53,766.9 FNM 报价 新闻
58 Fiat 菲亚特 意大利 汽车与零件 53,499.6 FIA 报价 新闻
59 France Télécom 法国电信 法国 电信 52,198.1 FTE.PA 报价 新闻
60 Tesco 特易购 英国 食品、药品店 51,570.2 TSCO.L 报价 新闻
61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苏黎世金融 瑞士 财产意外保险 51,357.0
62 Electricite De France 法国电力 法国 天然气与电力 50,837.7
63 Boeing 波音 美国 航天国防 50,485.0 BA 报价 新闻
64 AmerisourceBergen 美国人伯根 美国 保健品批发 49,657.3 ABC 报价 新闻
65 Toshiba 东芝 日本 电子、电器设备 49,395.5 TOSBF 报价 新闻
66 Pemex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产 49,240.1
67 E. ON 欧翁 德国 贸易 48,708.9 EONG.DE 报价 新闻
68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 德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8,670.4 DB 报价 新闻
69 Rwe 莱茵集团 德国 能源 48,406.7 RWEG.DE 报价 新闻
70 Unilever 联合利华 英国/荷兰 食品 48,318.4 UL 报价 新闻
71 Target 塔吉特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48,163.0 TGT 报价 新闻
7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国银行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8,065.0 BAC 报价 新闻
73 UBS 瑞士银行集团 瑞士 商业与储蓄银行 47,741.0 UBS 报价 报价
74 BMW 宝马 德国 汽车与零件 46,996.5 BMWG.DE 报价 新闻
75 Deutsche Post 德国邮政 德国 邮递包裹货运 46,651.3 DPWGn.DE 报价 新闻
76 PDVSA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 委内瑞拉 炼油 46,000.0
77 Pfizer 辉瑞 美国 制药 45,950.0 PFE 报价 新闻
78 Crédit Agricole 农业信贷银行 法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5,928.1 CAGR.PA 报价 新闻
79 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第一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45,065.6
80 Suez 苏伊士里昂水务 法国 能源 44,842.5 LYOE.PA 报价 新闻
81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4,363.0 JPT 报价 新闻
82 Meiji Life Insurance 明治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44,064.0
83 AOL Time Warner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美国 娱乐 43,877.0 AOL 报价 新闻
8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苏格兰皇家银行 英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3,757.6 RBS.L 报价 新闻
85 NEC 日本电气公司 日本 电子、电器设备 43,440.2
86 Procter & Gamble 宝洁 美国 家居个人用品 43,377.0 PG 报价 新闻
87 Tokyo Electric Power 东京电力 日本 天然气与电力 42,971.0
88 Costco Wholesale 好市多 美国 专业零售 42,545.6 COST 报价 新闻
89 Renault 雷诺 法国 汽车与零件 42,469.5 RENA.PA 报价 新闻
90 Fujitsu 富士通 日本 计算机办公设备 42,201.4
91 Repsol YPF 雷普索尔YPF 西班牙 炼油 42,031.5 REP 报价 新闻
92 Johnson & Johnson 强生 美国 制药 41,862.0 JNJ 报价 新闻
93 Dell 戴尔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41,444.0 DELL 报价 新闻
94 Robert Bosch 博世 德国 汽车与零件 41,147.6
95 Sears Roebuck 西尔斯罗巴克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41,124.0
96 SBC Communications 西南贝尔电讯 美国 电信 40,843.0 SBC 报价 新闻
97 Thyssen Krupp 蒂森克虏伯 德国 工业农业设备 39,188.3 TKAG.DE 报价 新闻
98 Hyundai Motor 现代汽车 韩国 汽车与零件 39,100.8 0538q.L 报价 新闻
99 Valero Energy 瓦莱罗能源 美国 炼油 37,968.6 VLO 报价 新闻
100 BASF 巴斯夫 德国 化学品 37,757.0 BASF.DE 报价 新闻
C.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为富翁,原因很多。当然,在他的投资生涯的后半期,他已经不仅仅在做股票了,他拥有了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特殊性,给他的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而且这种资金还没有成本。再加上资金规模的巨大,他能够影响所投资公司的经营,这都是他成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资,他的后半期并不是仅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润。老巴能成为首富,因为他即是一名优秀的投机者,更大层面上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所以,作为我们中小投资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后半段的投资经验,我们要研究他从穷光蛋发家致富的过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将来您要发了财,您也能象他一样搞这些资本运做,毕竟谁钱多,谁的投资途径就更广泛吗。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的人格特质非常符合股票市场。比如,他个性沉静,喜欢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奋,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兴趣;个性非常稳定,没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习性;人品非常优秀;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强,几乎不受外界的影响等等。
其次,这个人在发财之前有过长期的投资失败经历。根据他的传记,老巴这个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场。但是他和我们大多数散户一样走的是技术分析的道路,炒短线。这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没赚到钱(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经过,却没有注意在发财之前他所经历的长期失败过程)。正是长期的失败经历,他本人又非常善于思考,使他对资本市场的投机机理有着非常刻骨的理解。这种经历是每个投资者都要经过的课程,只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或着不善于思考,总结不出有用的经验。所以,老巴在走上价值投资道路后,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不仅仅懂得企业投资,而且精通投机,是一个兼备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资,他的抛售时机把握的简直太精确了,几乎就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这都是他在青少年时期炒短线积累的投机经验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来就搞价值投资,我支持新手应该用至少5年的时间在股市里炒短线,表面上看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只有这种浪费才能让一个人终身能立足于这个市场。只有短线的经历才能真正让一个人把握好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也可以说是技术分析的升华。
最后,老巴在创业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二战以后的经济腾飞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国60年代的大盘走势图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发财和其他生意一样,都需要耐心与执著,别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见笑了!
D. 英国的巧克力哪种比较好(有特色)
“一杯半牛奶”是英国糖果和软饮料巨头吉百利(Cadbury Schweppes)的著名标志,意思是每200克吉百利巧克力中就含有一杯半鲜牛奶。谁想过往牛奶里加口香糖是什么滋味?12月17日,吉百利就往自己的奶杯里放了块“口香糖”,它以42亿美元收购辉瑞(Pfizer)旗下糖果业务亚当斯公司(Adams),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口香糖生产商,并以9.7%的市场占有率超越玛氏公司和雀巢公司,坐上第一大糖果生产商交椅。
今年9月,吉百利曾与雀巢公司联手竞购美国最大糖果企业好时公司(Hershey),但在最后一刻却因好时信托公司董事会取消出售计划而功亏一篑,这对雄心勃勃拓展美洲市场的吉百利是一次沉重打击。不过此次并购亚当斯足以慰藉它错过好时公司的失意,一些市场分析师甚至认为,亚当斯对吉百利的意义要超过“好时”,理由有二:首先,作为仅次于箭牌公司(Wrigley)的全球第二大口香糖企业,亚当斯将为吉百利带来Trident、Dentyne口香糖、Bubblicious泡泡糖和Halls止咳糖等广受欢迎的品牌;其二,买下“好时”只不过又添了个巧克力糖罐,而最近几年全球糖果市场的趋势是,口香糖销售增长要远远快于巧克力。
行业分析师Kathman的一份报告称,2001年,口香糖、薄荷糖和止咳糖销售分别比2000年增长15%,同期巧克力销售量只增长了3%。在发达国家市场,对低糖分、低卡路里食品的推崇影响到大众选择糖果的口味,更多人口袋里揣的不是巧克力,而是口味各异的低甜度口香糖。另一份报告列举出其他几项更有意思的消费趋势,其中一条是,美国人日常饮食口味越来越重,辛辣的泰国和墨西哥食品大行其道,要解决口腹之乐后的口腔气味问题,便需嚼掉更多的口香糖。
糖果商们都在努力跟上这股潮流,亚当斯在此时挂牌出售自然成为大家觊觎的肥肉。虽然老东家辉瑞公司财大气粗,但由于和辉瑞的主业关联不大,亚当斯的日子一直不太好过,辉瑞也早想卖掉这个“包袱”,一门心思做它的医药业老大。吉百利最终迎娶亚当斯并非一帆风顺,箭牌、雀巢以及卡夫公司都加入了对亚当斯的争夺,好在这几家对亚当斯都非势在必得,吉百利最终以高于先前估价2亿美元的价格得偿所愿。
即将接任吉百利CEO的托德?斯蒂策(Todd Stitzer)以前就一直负责吉百利业务扩张工作,在好时公司105亿美元并购计划泡汤后,斯蒂策立即部署对亚当斯的并购,这份42亿美元的交易也创造了吉百利公司并购史上的纪录。从市场角度看,吉百利为亚当斯付出的溢价相当可观,但要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和拉美市场攻城掠地,这一付出还是值得的,直到目前为止,美国市场上吉百利产品销售额的50%还靠七喜等软饮料品牌支撑。
不过资本市场对并购亚当斯的直接反应却不如人意,消息公布后,标准普尔公司随即将吉百利公司长期信用评级从“A”降至“BBB”,而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吉百利股票也下跌了5%,其中很大原因是吉百利的持股方对以举债方式筹集并购资金的做法感到不满。吉百利现任CEO桑德兰称不通过股市操作进行并购正反映了吉百利在资金方面的信心,他还说并不指望并购行动能在2006年之前为吉百利带来资金回报,不过他信誓旦旦地向投资人保证,并购为整个公司带来的成本和收入协同效应将在4年后显现出来,并将为吉百利增加1.85亿美元的盈利。
此外,许多观察者担心吉百利将难以充分消化亚当斯带来的新业务,这方面吉百利并不缺乏教训,在桑德兰接管吉百利之前,该公司进行过的所有并购都未能给经营带来质的提升,1995年吉百利购得七喜后爆发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冲突更让人认识到,即使同属盎格鲁-萨克逊商业文化,英美两国企业也存在诸多差异。对此,桑德兰反驳说,与辉瑞公司相比,吉百利和亚当斯在企业文化上更易融合。在他看来,并购亚当斯无非是用一块糖去融另一块糖而已。 如果阁下在几年前光临位于伯明翰郊区的吉百利史威士股份有限公司 (CadburySchweppes PLC)总厂,说不定会以为自己误入了时空遂道:在那里,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居然还在用手工包装着享有盛名的吉百利复活节彩蛋。即使是现在,仍有站成一行行的中年妇女们小心翼翼地给浅蓝色金属糖罐盖上盖子——里面盛的“吉百利玫瑰”是一种用两头旋紧的糖纸包装的畅销糖果。
但这一切都在改变。由于公司投资了5600万美元用于购置新式机器,复活节彩蛋开始改用机器包装。而那些给糖果罐盖盖子的灰发女工也可能即将被拒之门外。现在,吉百利正打算在未来两年内把其英国境内的员工减少500人。
在这家颇受欢迎的英国巧克力企业总部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是这家古板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整顿重组的缩影。这一切都出自大刀阔斧的、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人——51岁的托德·斯蒂泽之手,他曾发誓要将吉百利带入21世纪。未来3年,斯蒂泽计划在世界范围内关闭20多家工厂,相当于总量的20%;并在全球裁员5500人,相当于总人数的10%。斯蒂泽希望把公司在全球的开支每年减少7.5亿美元。吉百利预计今年一年将节省1.41亿美元。斯蒂泽说:“我们已经看到2004年一个鼓舞人心的开端。”作为公司的元老,他是去年5月荣升总裁的。
斯蒂泽的努力已经引起关注。2月17日,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声明已拥有吉百利的1000万股股票,价值7330万美元。声明发布之日正值吉百利公布其2003年度业绩的前一天,斯蒂泽表示该声明十分令人惊讶。
虽然分析家们不认为吉百利会成为收购目标,但对于这家艰难地度过了2003年的公司,巴菲特的投资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的确,吉百利名下有一系列享誉国际的品牌,其中包括思蓝宝(Snapple)、澎泉(Dr Pepper)和七喜( 7Up)。但是这家19世纪由贵格会教徒创立的老牌公司也面临着挑战。美洲业务占其总业务一半,但由于美国不合时令的凉爽天气和对瓶装饮用水的需求上升,其碳酸饮料的销量下降了9%。思蓝宝未能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那样推出新的冰茶产品,因而败下阵来。由于美元疲软,导致经营收入减少3%,结果虽然销售额增加了22%,达到121亿美元,但税前利润却下滑32%,降到11亿美元。
在大桶中搅拌
斯蒂泽把2003年形容为“转折年”。在市场不景气的同时,公司经历了一场重大重组:9个业务部门合并为5个。在管理方面,斯蒂泽接任约翰·桑德兰当上了首席执行官,而桑德兰担任董事长。同时,该公司耗资42亿美元并购的亚当斯糖果公司也得以整合。亚当斯公司位于新泽西州巴尔西潘尼,原属辉瑞制药公司。此次并购使得吉百利名下又多了几个品牌,如Trident,Bubbas 泡泡糖,荷氏润喉糖和 Dentyne 等。斯蒂泽已经把这些新产品纳入其销售网络中。去年3月以来,荷氏糖果在英国的销量已增加了4%。同时,吉百利还把它引入了丹麦、波兰和俄罗斯市场。
巧克力生产线也面貌一新。去年吉百利在牛奶巧克力产品中新增了含焦糖、牛油甜酥和少量薄荷的巧克力块。随后吉百利又改进包装,使传统的紫色更为突出,以此吸引消费者。2003年吉百利牛奶巧克力销量上升了13%,这使得它在英国糖果市场上的份额达到30.1%。屈居第二的玛氏公司(Mars Inc.)的市场份额则下降了半个多百分点,为20.8%。
斯蒂泽仍然任重而道远。美国的软饮料市场仍旧不尽人意,美元也可能继续贬值,而且摩根大通公司的分析家预测今年该公司的销售和利润只会呈现微弱增长。但投资者们却显得很乐观。自从斯蒂泽接手后,吉百利的股票已上涨29%,现为每股8.5美元。伦敦Numis 证券公司的食品分析师安德鲁·桑德斯说:“托德·斯蒂泽至今为止做得很对,但他必须把今年扛过去。”投资者们似乎相信他会成功。 吉百利•史威士集团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年前。
杰克布 •史威士先生(Jacob Schweppes)于1783年在日内瓦完善了矿泉水的制作工艺。
约翰 •吉百利先生(John Cadbury)于1824年开始在英国伯明翰销售茶叶和咖啡,并在短短的几年中将可可和巧克力变为公司的主导产品。 1831年约翰 •吉百利先生(John Cadbury)租借了一处位于伯明翰Crooked Lane的麦芽制作厂,他把它改建成了巧克力饮品和可可豆工厂,这标志了吉百利巧克力制造事业腾飞的初始。
1854年,吉百利兄弟作为“维多利亚女王荣誉可可豆及巧克力制造商”,正式接受了他们的第一份皇室授权。时至今日,吉百利依然骄傲地拥有 英国皇室的特别授权。
1866年,吉百利兄弟成功研发了一种能使可可精华更美味的制造工艺,这种工艺正是当今可可处理法的先驱者。可可豆压榨后,若是能有更多的可可脂的话,由此制出的巧克力就会有更好的味道。
1905年,吉百利首次运用新鲜牛奶制造牛奶巧克力。
1920年,吉百利鲜牛奶巧克力登上英国巧克力市场的头把交椅,并一直延续至今。
吉百利和史威士公司于1969年宣告合并,此后便开始实施其全球性的发展计划。
三、 吉百利大中国
吉百利在中国大陆共有三家工厂、一家销售公司,在香港有一家贸易公司。三家工厂为吉百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吉百利(广州)食品有限公司和无锡吉宝糖果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吉百利巧克力®、怡口莲®太妃糖、天宝®粒粒糖。魄力®口香糖、荷氏®系列、及维果C®系列,产品行销全国200多个城市。
我们在中国的历史:
1990/91: 第一批吉百利的开拓者来到中国调查中国市场。
公司最初于1993年由吉百利史威士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合资创办。同年产品进口到北京,上海和广州可以从香港的零售商那里买到产品。
1994年4月工厂举行正式的奠基仪式,并将一枚时间梭埋入地基 。1995年在北京的南郊投资建厂,工程组建完成并生产出了第一块90克的CDM,正式投产后年生产能力5000吨,且有扩大潜力。
1997年8月怡口莲通过电视广告的推动在6个城市上市。
2000年初,公司由合资企业顺利转轨为独资企业。同年,收购无锡利夫糖果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无锡吉宝糖果有限公司。其代表产品为魄力®系列口香糖。2001年无锡吉宝成为集团24-7产品和Freestyle产品供应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地区的基地。
2003年吉百利全球并购ADAMS公司,荷氏及维果C也加入吉百利中国大家庭。
2004年吉百利鲜牛奶巧克力在中国全面上市。
E. 好时品牌的详细资料
“一杯半牛奶”是英国糖果和软饮料巨头吉百利(Cadbury Schweppes)的著名标志,意思是每200克吉百利巧克力中就含有一杯半鲜牛奶。谁想过往牛奶里加口香糖是什么滋味?12月17日,吉百利就往自己的奶杯里放了块“口香糖”,它以42亿美元收购辉瑞(Pfizer)旗下糖果业务亚当斯公司(Adams),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口香糖生产商,并以9.7%的市场占有率超越玛氏公司和雀巢公司,坐上第一大糖果生产商交椅。 今年9月,吉百利曾与雀巢公司联手竞购美国最大糖果企业好时公司(Hershey),但在最后一刻却因好时信托公司董事会取消出售计划而功亏一篑,这对雄心勃勃拓展美洲市场的吉百利是一次沉重打击。不过此次并购亚当斯足以慰藉它错过好时公司的失意,一些市场分析师甚至认为,亚当斯对吉百利的意义要超过“好时”,理由有二:首先,作为仅次于箭牌公司(Wrigley)的全球第二大口香糖企业,亚当斯将为吉百利带来Trident、Dentyne口香糖、Bubblicious泡泡糖和Halls止咳糖等广受欢迎的品牌;其二,买下“好时”只不过又添了个巧克力糖罐,而最近几年全球糖果市场的趋势是,口香糖销售增长要远远快于巧克力。 行业分析师Kathman的一份报告称,2001年,口香糖、薄荷糖和止咳糖销售分别比2000年增长15%,同期巧克力销售量只增长了3%。在发达国家市场,对低糖分、低卡路里食品的推崇影响到大众选择糖果的口味,更多人口袋里揣的不是巧克力,而是口味各异的低甜度口香糖。另一份报告列举出其他几项更有意思的消费趋势,其中一条是,美国人日常饮食口味越来越重,辛辣的泰国和墨西哥食品大行其道,要解决口腹之乐后的口腔气味问题,便需嚼掉更多的口香糖。 糖果商们都在努力跟上这股潮流,亚当斯在此时挂牌出售自然成为大家觊觎的肥肉。虽然老东家辉瑞公司财大气粗,但由于和辉瑞的主业关联不大,亚当斯的日子一直不太好过,辉瑞也早想卖掉这个“包袱”,一门心思做它的医药业老大。吉百利最终迎娶亚当斯并非一帆风顺,箭牌、雀巢以及卡夫公司都加入了对亚当斯的争夺,好在这几家对亚当斯都非势在必得,吉百利最终以高于先前估价2亿美元的价格得偿所愿。 即将接任吉百利CEO的托德?斯蒂策(Todd Stitzer)以前就一直负责吉百利业务扩张工作,在好时公司105亿美元并购计划泡汤后,斯蒂策立即部署对亚当斯的并购,这份42亿美元的交易也创造了吉百利公司并购史上的纪录。从市场角度看,吉百利为亚当斯付出的溢价相当可观,但要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和拉美市场攻城掠地,这一付出还是值得的,直到目前为止,美国市场上吉百利产品销售额的50%还靠七喜等软饮料品牌支撑。 不过资本市场对并购亚当斯的直接反应却不如人意,消息公布后,标准普尔公司随即将吉百利公司长期信用评级从“A”降至“BBB”,而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吉百利股票也下跌了5%,其中很大原因是吉百利的持股方对以举债方式筹集并购资金的做法感到不满。吉百利现任CEO桑德兰称不通过股市操作进行并购正反映了吉百利在资金方面的信心,他还说并不指望并购行动能在2006年之前为吉百利带来资金回报,不过他信誓旦旦地向投资人保证,并购为整个公司带来的成本和收入协同效应将在4年后显现出来,并将为吉百利增加1.85亿美元的盈利。 此外,许多观察者担心吉百利将难以充分消化亚当斯带来的新业务,这方面吉百利并不缺乏教训,在桑德兰接管吉百利之前,该公司进行过的所有并购都未能给经营带来质的提升,1995年吉百利购得七喜后爆发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冲突更让人认识到,即使同属盎格鲁-萨克逊商业文化,英美两国企业也存在诸多差异。对此,桑德兰反驳说,与辉瑞公司相比,吉百利和亚当斯在企业文化上更易融合。在他看来,并购亚当斯无非是用一块糖去融另一块糖而已。 如果阁下在几年前光临位于伯明翰郊区的吉百利史威士股份有限公司 (CadburySchweppes PLC)总厂,说不定会以为自己误入了时空遂道:在那里,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居然还在用手工包装着享有盛名的吉百利复活节彩蛋。即使是现在,仍有站成一行行的中年妇女们小心翼翼地给浅蓝色金属糖罐盖上盖子——里面盛的“吉百利玫瑰”是一种用两头旋紧的糖纸包装的畅销糖果。 但这一切都在改变。由于公司投资了5600万美元用于购置新式机器,复活节彩蛋开始改用机器包装。而那些给糖果罐盖盖子的灰发女工也可能即将被拒之门外。现在,吉百利正打算在未来两年内把其英国境内的员工减少500人。 在这家颇受欢迎的英国巧克力企业总部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是这家古板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整顿重组的缩影。这一切都出自大刀阔斧的、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人——51岁的托德·斯蒂泽之手,他曾发誓要将吉百利带入21世纪。未来3年,斯蒂泽计划在世界范围内关闭20多家工厂,相当于总量的20%;并在全球裁员5500人,相当于总人数的10%。斯蒂泽希望把公司在全球的开支每年减少7.5亿美元。吉百利预计今年一年将节省1.41亿美元。斯蒂泽说:“我们已经看到2004年一个鼓舞人心的开端。”作为公司的元老,他是去年5月荣升总裁的。 斯蒂泽的努力已经引起关注。2月17日,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声明已拥有吉百利的1000万股股票,价值7330万美元。声明发布之日正值吉百利公布其2003年度业绩的前一天,斯蒂泽表示该声明十分令人惊讶。 虽然分析家们不认为吉百利会成为收购目标,但对于这家艰难地度过了2003年的公司,巴菲特的投资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的确,吉百利名下有一系列享誉国际的品牌,其中包括思蓝宝(Snapple)、澎泉(Dr Pepper)和七喜( 7Up)。但是这家19世纪由贵格会教徒创立的老牌公司也面临着挑战。美洲业务占其总业务一半,但由于美国不合时令的凉爽天气和对瓶装饮用水的需求上升,其碳酸饮料的销量下降了9%。思蓝宝未能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那样推出新的冰茶产品,因而败下阵来。由于美元疲软,导致经营收入减少3%,结果虽然销售额增加了22%,达到121亿美元,但税前利润却下滑32%,降到11亿美元。 在大桶中搅拌 斯蒂泽把2003年形容为“转折年”。在市场不景气的同时,公司经历了一场重大重组:9个业务部门合并为5个。在管理方面,斯蒂泽接任约翰·桑德兰当上了首席执行官,而桑德兰担任董事长。同时,该公司耗资42亿美元并购的亚当斯糖果公司也得以整合。亚当斯公司位于新泽西州巴尔西潘尼,原属辉瑞制药公司。此次并购使得吉百利名下又多了几个品牌,如Trident,Bubbas 泡泡糖,荷氏润喉糖和 Dentyne 等。斯蒂泽已经把这些新产品纳入其销售网络中。去年3月以来,荷氏糖果在英国的销量已增加了4%。同时,吉百利还把它引入了丹麦、波兰和俄罗斯市场。 巧克力生产线也面貌一新。去年吉百利在牛奶巧克力产品中新增了含焦糖、牛油甜酥和少量薄荷的巧克力块。随后吉百利又改进包装,使传统的紫色更为突出,以此吸引消费者。2003年吉百利牛奶巧克力销量上升了13%,这使得它在英国糖果市场上的份额达到30.1%。屈居第二的玛氏公司(Mars Inc.)的市场份额则下降了半个多百分点,为20.8%。 斯蒂泽仍然任重而道远。美国的软饮料市场仍旧不尽人意,美元也可能继续贬值,而且摩根大通公司的分析家预测今年该公司的销售和利润只会呈现微弱增长。但投资者们却显得很乐观。自从斯蒂泽接手后,吉百利的股票已上涨29%,现为每股8.5美元。伦敦Numis 证券公司的食品分析师安德鲁·桑德斯说:“托德·斯蒂泽至今为止做得很对,但他必须把今年扛过去。”投资者们似乎相信他会成功。 吉百利史威士集团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年前。 杰克布 史威士先生(Jacob Schweppes)于1783年在日内瓦完善了矿泉水的制作工艺。 约翰吉百利先生(John Cadbury)于1824年开始在英国伯明翰销售茶叶和咖啡,并在短短的几年中将可可和巧克力变为公司的主导产品。 1831年约翰 吉百利先生(John Cadbury)租借了一处位于伯明翰Crooked Lane的麦芽制作厂,他把它改建成了巧克力饮品和可可豆工厂,这标志了吉百利巧克力制造事业腾飞的初始。 1854年,吉百利兄弟作为“维多利亚女王荣誉可可豆及巧克力制造商”,正式接受了他们的第一份皇室授权。时至今日,吉百利依然骄傲地拥有 英国皇室的特别授权。 1866年,吉百利兄弟成功研发了一种能使可可精华更美味的制造工艺,这种工艺正是当今可可处理法的先驱者。可可豆压榨后,若是能有更多的可可脂的话,由此制出的巧克力就会有更好的味道。 1905年,吉百利首次运用新鲜牛奶制造牛奶巧克力。 1920年,吉百利鲜牛奶巧克力登上英国巧克力市场的头把交椅,并一直延续至今。 吉百利和史威士公司于1969年宣告合并,此后便开始实施其全球性的发展计划。 三、 吉百利大中国 吉百利在中国大陆共有三家工厂、一家销售公司,在香港有一家贸易公司。三家工厂为吉百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吉百利(广州)食品有限公司和无锡吉宝糖果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吉百利巧克力、怡口莲太妃糖、天宝粒粒糖。魄力口香糖、荷氏系列、及维果C系列,产品行销全国200多个城市。 我们在中国的历史: 1990/91: 第一批吉百利的开拓者来到中国调查中国市场。 公司最初于1993年由吉百利史威士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合资创办。同年产品进口到北京,上海和广州可以从香港的零售商那里买到产品。 1994年4月工厂举行正式的奠基仪式,并将一枚时间梭埋入地基 。1995年在北京的南郊投资建厂,工程组建完成并生产出了第一块90克的CDM,正式投产后年生产能力5000吨,且有扩大潜力。 1997年8月怡口莲通过电视广告的推动在6个城市上市。 2000年初,公司由合资企业顺利转轨为独资企业。同年,收购无锡利夫糖果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无锡吉宝糖果有限公司。其代表产品为魄力系列口香糖。2001年无锡吉宝成为集团24-7产品和Freestyle产品供应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地区的基地。 2003年吉百利全球并购ADAMS公司,荷氏及维果C也加入吉百利中国大家庭。 2004年吉百利鲜牛奶巧克力在中国全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