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依据美林时钟怎么进行资产配置
文章来源:Beta理财师《成长手册》——配置轮动:美林投资时钟的应用
美林投资时钟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启示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构造了一幅经济周期映射下的大类资产轮动经典模式,很好地诠释了历史上美国大类资产轮动的规律。运用1973-2004年美国市场数据测试可以发现,美林投资时钟理论完整的展示了在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中,经济从衰退逐步向复苏、过热方向循环时,债市、股市、大宗商品轮流领跑大类资产。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债市—股市—大宗商品市场的轮动彻底被打乱:经历2009年初的触底后,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一波延续数年的股债双牛格局;与此同时,大宗商品结束过去长周期,开始进入缓慢下行通道,即使在近期美国经济由复苏走向强劲阶段,大宗商品市场依然不见回暖信号。
传统的投资时钟理论建立在经济主导金融的基础上,然而全球央行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扰乱了经济金融传导机制。在经济复苏动能尚未修复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传导至实体经济信贷端,导致大量流动性直接转入金融市场推升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美林投资时钟理论也就失去了前提逻辑基础而不可避免的走向失效。既然是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扰乱了美林投资时钟,那么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紧缩的未来,大类资产能否按照美林投资时钟理论继续轮动呢?
短期来看,金融政策不可避免对经济周期的运行造成了波动和干扰,但是从更大的一个经济运行周期上来看,短期政府调控不可能完全熨平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这意味着,美林投资时钟构建的逻辑基础依然存在,也就不可能彻底失效。美林投资时钟对中长期的资产略配置依然具有相对较好的指导意义。
具体到家庭理财层面,美林投资时钟对于家庭资产配置还具有以下重要启示:
家庭理财首选配置基金。基金作为一种专业化、组合化投资的理财工具,具有其他投资品种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宗商品、房地产投资等在交易成本、流动性方面明显不如金融类理财工具。而在金融理财工具内部(如股票、债券、现金等),股票投资、债券投资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与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付出,这恰是很多居民和家庭难以具备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对于股票投资而言,如果个股选择错误的话,可能长时间都面临亏损,个股甚至存在退市的风险。从海内外家庭理财的多年实践来看,预期固定收益的基金已成为一般家庭理财的首选工具。
动态资产配置对于资产保值增值来说十分必要。“投资时钟”是一个用于指导资产配置的实用理论,即通过投资时钟的“报时功能”,识别经济运行周期中的拐点,通过调整资产配置获取长期回报。投资时钟隐含着动态资产配置的理念,通过长期动态投资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资产配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形象的表述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不同的投资品种,在同一时期其收益率高低及变动方向是不一样的,在某些资产的价值下降时,另外一些却在升值。采用资产配置的方法,可以降低“一个篮子损坏,鸡蛋全部打碎”的风险。
资产配置的有效性是决定投资收益的最主要因素。资产配置是决定中长期投资盈亏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在投资获利的归因分析中,九成以上是由资产配置决定的。从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简单地理解动态资产配置,就是根据市场趋势变化,调整资产组合中各类不同风险水平的资产比例,当某类金融资产处于上升趋势中,对其配置更高比例;当某类金融资产处于下降趋势中,减少该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这就是利用“投资时钟”为分析框架,动态资产配置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