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共享单车品牌已经倒闭了
据报道,在共享单车贴吧里,有网友展示自己手机上满屏的共享单车APP,数量共有24个之多,包括CCbike、小蓝单车、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哈罗单车、何在、骑点、奇奇出行、小鸣单车、酷奇单车、由你单车、踏踏、熊猫单车等等。
随后资金问题大面积爆发,目前小蓝单车被爆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800万元,而要接手小蓝单车和酷骑单车的拜客出行似乎也有“隐忧”。
希望已倒闭的共享单车的押金可以早日完成退款!
2. 令人震撼的共享自行车坟场,为什么明知亏本还有人投资
在资本的助力下,共享单车行业曾经是火热的风口,不仅盘活了交通,甚至让一些濒临倒闭的自行车厂起死回生。但是狂欢过后,却留下来一地鸡毛,生产线上不断被制造出来的共享单车,数量明显过剩,那些无人处理的单车,就被统一堆到了市郊,形成了一座座触目惊心的共享单车坟场。摄影师吴国勇通过无人机记录下来国内20余座城市的这一奇观。从天际俯瞰,各种颜色的单车堆在一起,像像美丽的花田,这是对于资本无声的讽刺。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荒唐的一幕,这么多共享自行车企业能够获得一轮又一轮几百万美元到几亿美元的融资,而这些报废的自行车自然就成为了炮灰。
3. 小鸣单车的发展经历有哪些
2016年9月,“小鸣单车”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联创永宣的冯涛,多位上市公司背景股东跟投。原宅米联合创始人金超慧任单车项目CEO,宅米作为项目校园战略资源方提供支持。
2017年1月,陈宇莹正式接手小鸣单车出任CEO。
2017年7月,获得了数亿元的B轮融资。
4. 悟空单车倒闭,共享经济还能火多久
共享经济鼻祖Uber深陷危机,悟空单车倒闭,共享泡沫真的来临了吗?
1.什么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媒介整合线下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等,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有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个体借助这个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知识经验、筹集项目资金等。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 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
美国是共享经济的发源地,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是共享经济的鼻祖,是世界共享经济的典范。Uber没有一辆出租车,业务却遍及全球,被中国创业者誉为“中国式共享经济的真实写照”。
2.共享经济在中国有多火?
共享经济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中国从最早开始的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共享厨房、共享充电宝、共享知识……各类共享概念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共享产品或服务成了创业者们首选的项目,共享项目成为了资本市场竞相角逐的目标,共享经济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业态,共享经济在中国究竟有多火?有多热?下面几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
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在早高峰时段,北京国贸地区平均每10秒就有一辆共享单车被骑走;ofo共享单车在中国已经投放75个城市;摩拜单车日订单量超2000万,提供累计超6亿次的骑车服务。
移动互联网数据公司TalkingData发布的《2017年共享出行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
全球独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指出,至2018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有望达到5200亿美元(约36000亿人民币)。其中,中国已经形成625亿美元(约4300亿人民币)的共享经济市场,并保持54%的高速增长,到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有望达到2300亿美元(约15800亿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为领军力量。
中国共享经济的火爆,迎来了资本市场的竞相追逐,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各种共享型公司井喷式涌现。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共享模式的创新和消费升级,激活了国内市场,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3.共享单车新一轮竞争引发人们对市场泡沫的担忧
发端于2016年的共享单车,于2017年迎来了最激烈的一年。从最早扛起共享单车大旗ofo与摩拜,到如今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永安行、骑点、奇奇出行、CCbike、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hellobike、酷骑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Funbike单车、悠悠单车、骑呗、熊猫单车、云单车、优拜单车、电电Go单车、小鹿单车、小白单车、快兔出行等一众单车各立山头,共享单车行业可谓风生水起,一片繁荣景象。在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
6月16日,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单车宣布完成6亿美元的E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实际上,2017年以来,摩拜单车累计融资已超10亿美元,此轮融资后,摩拜单车估值约30亿美金,高居行业榜首。摩拜在融资上大获成功,ofo将融资5亿美元的消息亦不胫而走。与此同时,拥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彩虹共享单车横空出世,刚刚完成千万元天使轮投资,目前A轮1.7亿融资正在筹备期。
一年多来,众多共享单车公司先后获得投资,除了两家领头羊以外,还有约近30家初创公司活跃在单车共享领域。“成功的融资案例”、“鲜活的事实经验”激励着一批批相信“只要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的创业者前仆后继地奔向了共享行业。
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形势下,共享经济空前火爆似乎就是现代商业的“灵丹妙药”,如今衣食住行等各行各业都开始玩起了共享。在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质疑共享经济火爆的商业模式下可能会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泡沫。事实上,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因为快速增长共享行业在某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市场已饱和。
4.悟空单车倒闭初露共享泡沫端倪
6月13日,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悟空单车”在正式运营了5个月之后,在其官微发布声明终止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成为业内首家退出共享单车市场的企业。
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追共享单车的“风口”,搭进去300多万元,1000多辆单车也不见了踪影。他表示,对于小公司而言,共享单车行业头部集中效应太严重,摩拜和ofo等企业在各种资源方面存在极大优势,已对整个行业形成虹吸效应。
6月19日,金沙江创投创始人朱啸虎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则某第三方数据机构出具的 《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甩摩拜,稳居第一》报告。马化腾回应称“从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的,另外智能机和非智能机未来价值和潜力还是很不同的。”两位大佬a016981就共享单车谁是第一的激辩截图瞬间刷爆朋友圈,他俩围绕共享单车的用户数据之争、智能化之争、铺量多是否是决胜关键等三个问题展开争论。
种种迹象表明,共享单车市场正在面临着一场生死较量。摩拜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摩拜单车在海内外超过100个城市运营超过500万辆智能单车,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个,注册用户超过1亿户。ofo虽然没有公布最新数据,但根据艾瑞咨询5月数据显示,ofo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6272万户。小品牌企业在资金、资源、供应链以及产品系统上、网络推广(28推)上都与行业头部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悟空单车的倒闭也预示着妄想通过共享经济一飞升天的创业者的梦想可能就要变成黄粱美梦了。
从近几年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共享单车发展过于迅猛,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传统行业几十年的成长历史。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涌入,人行道、颜色、供应链等相关资源越来越少,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悟空单车是第一个倒下的,但也绝不是最后一个,随着未来竞争的不断加剧,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单车企业步入悟空单车的后尘。
纽约时报援引毕马威(KPMG)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310亿美元,同比增加近五分之一,大量投资流向了共享公司。如今,国内资金过剩的现象已经凸显,在缺乏技术和模式创新的支撑下,被资金炒热的共享经济总有倒闭的一天,共享经济的泡沫在资本的助推下正越吹越大。
5. 共享鼻祖Uber深陷危机吹大共享经济泡沫
进入2017年以来,共享经济鼻祖Uber像开了挂似的经常登上媒体头条,而且都是负面新闻。据悉,面临CEO无限期休假的Uber麻烦不断,近期的数据表明,这家在线打车巨头正在失去其美国市场的优势。一方面,研究公司Second Measure表示,Uber的美国市场份额从今年初的84%下降到5月底的77%,来自旧金山的Lyft正不断冲击着旧有秩序。另一方面,在管理层丑闻不断的背景下,投资者也越来越变得举棋不定,Uber在全球也面临着严峻竞争,类似印度Ola及东南亚Grab这样的公司正在蚕食着Uber的海外市场。
任何共享经济项目,都需要根植于用户的真实需求,需要立足于服务好客户,否则即便融资成功了,也注定不会走太长远。共享经济需要创业投资资金的扶持和孵化,投资应该立足于服务好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好客户各种潜在需求。否则,共享经济很容易沦为资本狂欢下的又一场泡沫化运动。
从Uber陷入危机到悟空单车倒闭,共享经济产生泡沫的迹象越发明显。随着共享行业的进一步膨胀,共享经济的进一步神化,还会有越来愈多的资本和创业者加入进来,一旦到了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梦想破灭的时候,或许就是共享泡沫破裂的时候。
中国共享经济的火爆,各种共享型公司井喷式涌现。有人已经开始质疑共享经济火爆的商业模式下可能会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泡沫。事实上,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从Uber陷入危机到悟空单车倒闭,共享经济产生泡沫的迹象越发明显。(大卫)
5. 小鸣单车破产清算后押金怎么办
小鸣单车的命运终于要落定了!据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消息,小鸣单车已经进入破产程序。对于尚未退还的押金用户可以进行债券申报。
2018年3月22日,开庭期间,小鸣单车当庭表示道歉。其答辩称,目前公司管理瘫痪,已停止运营。目前也难以掌握、提供如注册用户数量、押金申退等与庭审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同时为避免继续扩大影响,目前“小鸣单车”App已不再对新注册用户收取押金。
4月24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正式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全国共享单车公益诉讼第一案被告——“小鸣单车”经营管理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公告称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2018年7月10日14时30分在广州市中院第二法庭召开。对于用户申请小鸣单车破产清算能否拿到押金,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来源:网络!
6. 共享单车行业总融资额超过177亿元了吗
据报道,共享单车以迅猛之势崛起,随后开始野蛮生长,监测数据显示,截版至2016年底,共享单车用户规权模达1886.4万人,与2015年的245万人相比,呈7倍的爆发式增长。
但是伴随着共享单车的诞生,巨额押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今年8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保守估计,到目前为止,仅共享单车行业的存量押金规模近100亿元。
希望共享单车发展的同时,押金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管!
7. 倒闭的共享单车都有哪些家
2月7日,1号单车在其官方公众号发表“退款说明”。文中指出,因公司经营方向变化,即日起停运。1号单车声明里提及有关押金退换的情况,即将缴纳押金的付款凭证(交易单号或商户单号)提交至微信公共帐户,工作人员核实后可退换。所需时间为提交信息后3个工作日。截止时间至2月12日。
小蓝单车成为近期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中“最大牌”的一个。而这一曾被市场称作是第三大共享单车品牌企业的倒下,对整个共享单车市场来说无疑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有分析指出,在ofo、摩拜两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共享单车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显现出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6、小鸣单车
11月23日晚,有小鸣单车员工在社交网络上爆料称,小鸣单车已裁员99%,CEO陈宇莹已经离职,公司实际控制人邓永豪已失联。小鸣员工透露:“最近也是运气不大好,本来还陆陆续续有小的投资进来,但是酷骑、小蓝倒下,造成的挤兑非常严重,也给整个资金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处于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一直以来也是抱团求生存,一家资金链出了问题,宣布倒闭,引起了其他家的用户退押金狂潮,本来就烧钱的共享单车无以为继,只好宣布倒闭。
8. 共享单车行业困局是什么
累计注册用户400多万、收取押金超过8亿元,上线一年完成两轮融资。然而不过两年时间,风风火火的小鸣单车便宣布破产。这是全国首个共享单车破产案。
负债高达5000多万元,其中包括11万用户的押金;公司资产仅剩35万元现金和散落各地的单车。近日,相关公告披露,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同意对小鸣单车按每辆12元进行回收。
下载了许多共享单车App的广州市民刘先生突然发现,在小鸣单车支付的199元押金退不回来了。“官方说1到7个工作日返还押金,但过去了大半年也没有动静。”刘先生抱怨道。
由于押金不能及时退还,部分用户向法院提出对小鸣单车经营方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2018年3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裁定,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并启动债权申报。
看到消息后,刘先生在微信小程序上进行了债权申报。“现在算是排上了号,不管最后拿不拿得到这笔钱,但至少走了法律程序,也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刘先生说。
截至6月27日债权申报期满,小鸣单车用户有效申报的债权超过11万笔、约2000万元,另外还有供应商申报的债权28笔,职工债权115笔,债权总金额高达5000多万元。
近日,记者来到悦骑公司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尚德大厦的办公场所,发现办公室已搬空上锁。该破产案主审法官苏喜平介绍,目前管理人接管的悦骑公司账户资金仅35万多元。
——管理不善导致车辆失踪或“早亡”。小鸣单车在全国10多个城市进行了投放,但一些城市仅有一到两个线下管理人管着上万辆单车。人员不足导致管理不善,也是其陷入困境的原因。
“很多共享单车没有定位停放,日晒雨淋之下老化很快。有的单车定位电池没电了,车便找不到了。”苏奎说。
——关联交易或存猫腻。破产案件管理人在调查中发现,悦骑公司还存在以明显不合理价格与其他公司进行交易的行为。
破产案件管理负责人倪烨中告诉记者,2016年至2017年,悦骑公司与其法定代表人关斌的另一家关联公司广州锋荣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四份购销合同,悦骑公司以明显不合理方式向锋荣公司超额支付预付款约4600万元,另因价差损失约1800万元。
倪烨中说,资料显示,小鸣单车的采购价格是719.55元一辆,但委托外运时,与运输公司签订的合约规定,损坏一辆车“按原价赔偿500元”,与采购价相差200多元。这就意味着,悦骑公司的采购其实可能是“亏本”生意。
9. 首例共享单车破产案折射哪些行业困局
累计注册用户400多万、收取押金超过8亿元,上线一年完成两轮融资。然而不过两年时间,风风火火的小鸣单车便宣布破产。这是全国首个共享单车破产案。负债高达5000多万元,其中包括11万用户的押金;公司资产仅剩35万元现金和散落各地的单车。近日,相关公告披露,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同意对小鸣单车按每辆12元进行回收。从爆发式成长到迅速破产,首例共享单车破产案折射出哪些行业困局?
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押金预付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但广东省消委会了解到,悦骑公司开设的资金账户为一般账户,并非第三方监管的银行专用账户,其收取的消费者押金没有实施银行托管。
其次,专家表示,共享单车是占用城市公共资源的交通服务,不仅停放占道,而且过度投放和管理不善产生大量“僵尸车”,多地出现大规模“单车坟潮,造成资源浪费和巨量固废污染。
“应加强立法,城市管理者要积极主动介入管理和服务,企业要通过优化服务建立可持续盈利模式,消费者要提升公德意识,不要乱停乱放。”苏奎说。
来源:宁夏日报
10. 目前倒闭的共享单车有哪些
1悟空单车 原因:融资困难
23Vbike 原因:丢车严重
3町町单车 原因:疑似资金链断版裂
4酷奇单车 原因:疑似资金链断裂
5小蓝权单车 原因:疑似融资失利
6小鸣单车 原因:法人变更,实际控制人失联
7卡拉单车 原因:资金链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