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首融资事件现在对社会影响
经济极度萧条,吉首倒退成80年代的小城镇!!
㈡ 吉首不是一个贫困市么我去凤凰玩,路上经过好几个政府部门,都是超级豪华的
吉首市(县级市)并不是贫困市,是湖南经济十强的县。湘西州政府部门(州直和市值)都搬到乾州新区了,在那里工作当然是安逸,大部分是公务员。比如依次经过的吉首市政府,州移动通信,吉首市法院,湘西自治州国家税务局,吉首市地税局,湘西州交管局,吉首市工商局,湘西州工商局等,哪个不是好单位。
㈢ 吉首市发展不好吗
地方很小,商业街消费也不少。
地面很乱很脏,毕竟还没怎么发展。
㈣ 吉首市过去、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发生变化的原因。
过去安居乐业,前几年政府搞垮酒鬼公司,吉首开始缺钱修路,去年政府融资搞垮吉首全城,吉首变成小城镇。
㈤ 湘西非法集资事件是怎么回事
湘西地区非法集资由来已久,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也为这种畸形经济生态提供了生长沃土。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张昌政就以开发吉首雅溪民营小区为依托进行集资,当时集资月利息从1.5%到3%不等。
及至2004年,受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客观需求刺激,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陆续走上非法集资之路,当时各企业为最大限度地吸引集资者,纷纷将回报利息抬高,从最初的月利息3%,到5%,再到6%,恶性竞争之下,很多企业纷纷跟风追高。直到2008年,非法集资达到白热化,月利息普遍在8%以上,有的企业甚至高达10%—12%。
与非法集资火热现状形成对比的是,湘西州经济近年来一直低位徘徊,并不景气的经济发展环境导致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无法承受高息融资带来的巨额利息压力。
非法集资达6亿多元的福大公司,曾因开发老吉首市政府地块和八月楼宾馆项目而享誉湘西,公司董事长吴国军绰号“吴四懵”,曾撕毁教师证下海创业,打拼出一片庞大家业。然而此次事件之后,福大公司几乎已濒于绝境,吴国军也被公安部门控制起来。
而另一集资企业三馆公司似乎更有代表性。这家曾因开发吉首体育馆、图书馆而名动一时的地产公司,在此次事件中亦未能幸免。
行业人士透露,自2004年三馆公司成立以来,非法集资额已达15亿元之巨。2008年7月底,在公司投放了巨资的湘西州个体协会主席张昌政一次性取走本息7000万元,令公司资金骤然紧张。坊间有说法称张是湘西非法集资“教父”,其为人精明干练,他曾以3%的月利息吸纳公众存款,然后以8%的月利息将存款贷给三馆公司,坐收利息差额利润。
紧随其后,州市一些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集资者也纷纷取本撤资,令三馆公司财务状况雪上加霜,公司资金链在数日之间迅速断裂,到8月初,公司已经无息可发,无钱可退。
包括荣昌、三馆、福大、伟业、金浩等在内的企业共集资逾70亿元,涉及企业40多家,行业老大荣昌集团集资20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企业的资金都被沉淀于开发项目之中,短期无法回笼,且流动资金又多被挤兑或用于发放高额利息,很多企业濒于破产边缘。
面对困局,当地政府迅速作出反应。9月4日,吉首市政府发出《关于依法整治民间融资维护社会稳定的通告》和《吉首市政府关于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的通告》,要求在整治期间,企业不准关门,法人不准外出,资产不准转移。同时州市两级政府派出工作组进驻集资企业加强监管,督促企业制定风险化解方案。
因牵涉非法集资等严重违纪问题,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州委常委、统战部长滕万翠于10月24日被湖南省纪委“双规”。截至目前,因涉嫌“湘西非法集资事件”而遭调查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已达113名。
㈥ 湖南吉首融资新闻
据说参与融资的公司大多数都已经无法全额退还所集资资金。只得把公司估价处理掉,然后按比例退还给集资人。原公司实力较好的可退集资户大约左80%的钱,少的则可能只能退到30%左右。不过具体方案仍没有出台。
㈦ 吉首融资事件为什么会越闹越大
我是当地人,听他们说本来一开始是很多人持观望态度的,可当地政府带头加入,大家一看,政府都搞了,管他的导致人数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大,当时传说十家里面有九家都搞了,可后来……zf率先撤资,大家一看不对头了,而钱也没有那么多可取就那么了。
㈧ 吉首现在是不是很乱...是不是全国枪击事件最多的一个市
你听谁说的,你说的乱可能是去年年底时吉首出现融资风波时候的事,现在吉首治安还可以,从全国治安来看应该在普通水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