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投行融资风险

投行融资风险

发布时间:2021-04-20 18:45:23

❶ 什么是 : 投行的融资依赖于短期拆借利率加上自身的信贷息差(credit spread)

对不起,我觉得“骑个小矮人 ”和“浩阔天空”的回答有很严重的问题……
首先,投资银行并无存款业务。如果大家了解GS法案,因该会知道商业银行和投行的差别。大家可能会说,GS在99年就废止了!但是,事实上,使商业银行大举进入投行业务,而不是投行转为商业银行。另外,如果投行真的大量经营存款业务,如上面两位所言是主要利润点,那么这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投入商业银行怀抱,为啥还要在市场上引起震动呢?
投行没有存款或者储蓄业务,但是有帮助私人客户进行理财的业务,甚至是私募。
其次关于贷款业务,我想确切的说是,帮助企业融资。他们可能是作为中介机构为企业也可能是债券的承销商,更有可能是直接为企业提供短期拆借。这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贷款”业务。
最后关于“什么是 : 投行的融资依赖于短期拆借利率加上自身的信贷息差”这个其实您已经在问题里说得很明确了。只不过这个角度是从利率的角度来回答的,这个答案比较像是利率互换。
投行的资金来自于,向商业银行的借贷,市场投资者,当然还有一小部分的自有资金。在市场中有很多企业,他们因为信用级别不高,所以面临借贷困难或者借贷成本过高的问题。(投行的信用级别很高,差不多有3A级,而在美国贷款利率是更具不同的信用等级分级授予的,信用越高,贷款利率越低)。投行们就是利用他们的贷款优势或者是从市场中筹钱的低成本,然后加上一个他们需要的投资回报率贷给需要钱的公司。
如之前所说,在美国贷款利率式和信用挂钩的,这就是为事么当公众对投行产生忧虑的时候,他们的信用评级下降,他们就会面临信贷危机了。当公众和银行认为投行的资产面临风险,会要求他们为借贷支付更高的回报,以补偿风险。这时,投行们的借贷成本变高,不仅在市场上贷款缺乏竞争力,其本身的现金流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危机之下,有很多投行倒在了现金面前。、
希望我的回答您满意!

❷ 金融危机和投资银行的关系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独家之言,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按照规定,不允许银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其实,直接借贷给穷人买房只是次贷的一部分;失去工作与收入的人由优级贷款变为次级贷款是又一部分。笔者以为,次贷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贷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❸ 投行和投资公司,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上的区别

投行,即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公司,是指汇集众多资金并依据投资目标进行合理组合的一种企业组织。既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涉足产权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各类企业。

2、分类上的区别

投资银行分为独立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全能型银行、跨国财务公司四类。商人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对现存的投资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或建立自己的附属公司形式从事商人银行及投资银行业务。全能型银行主要在欧洲大陆,他们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

投资公司的业务内容来分为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证券投资三类。股权投资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债权投资为取得债权所进行的投资,如购买公司债券、购买国库券等。证券投资指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金融衍生产品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

3、作用上的区别

投资银行直接融资,并侧重长期融资;在控制风险前提下更注重开拓;一般情况下,投资人面临的风险较大,投资银行风险较小。投资银行完全跳开了传统证券承销和证券经纪狭窄的业务框架,并已形成多样化、国际化、专业化、集中化和合业经营的趋势。

投资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使市场向有序化方向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能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结构,促进金融改革深化。作为一种国际上通行的投资载体,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❹ 五大投行在次级贷款过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为什么金融危机对他们冲击那么大

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立法将投资银行从传统银行业务分离以来,这些敢于冒风险的华尔街投行曾经帮助创造了美国经济的辉煌成就。在美国,随着企业发展和资本结构的变动,美国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银行解决长期资金问题,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的重要角色,被誉为“华尔街的发条”,并且依仗着全球化的的进程,在世界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肆意弄潮。

投行的辉煌成就,使其成为现代华尔街的标志模式。现代国际资本市场当中,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日新月异,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天才”冒险家们,不断开发金融工具,创造了各种新型抵押贷款产品。然而,这些可以给银行带来高收入的新产品,无不伴随着高风险。在利润的巨大诱惑下,投资银行越走越远,风险控制形同虚设,政府监管也形同虚设,极则必反,灭顶之灾就无可避免了。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政府监管问题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焦点之一。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就尖锐地抨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为减少监管辩护的立场。奥巴马并指名道姓地说麦凯恩的竞选顾问、前任得克萨斯州参议员菲尔·格拉姆是美国参议院中倡导解除监管从而导致这场危机的“设计师”。

华尔街金融风暴,将美国金融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五大投行的全局覆没,预示着现代华尔街引以为骄傲和赖以立足的独立投行模式已走到尽头。这对一直竭力想保住华尔街现有结构的美国财长鲍尔森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曾经是“真正的上流社会精英”的华尔街投行家们,“无可奈何花落去”,大概就是此刻黯淡心情的真实写照了。

华尔街投资银行盛筵结束曲终人散,华尔街的辉煌终于落幕了。可是,收拾残局的是美国政府和纳税人,以及随着金融危机扩散和经济衰退的到来被无辜涉及的其他国家的政府和纳税人。

如今,几乎所有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母公司都将处于Fed的监管之下。风云变幻中,谁将成为新华尔街的赢家?百仕通等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和对冲基金们正在等待着尘埃落定……

❺ 怎样来看投资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账面上的资产,没办法快速变成现金的风险。风险有多大,一方面看资产变成现金的速度和程度,一方面看你对现金的必要需求程度(一般来说,就是还必须还的债)。

因此,你首先要看,这家投行账面的资产都是什么,如果都是美国次级债,估计卖了以后变现个5%就不错了,流动性相对就低,如果账上资产都是黄金,流动性应该没问题。

其次,你要看对现金的必要需求程度,如果这家行的杠杆使用很激进,大量债务,且都是随时偿还的短期,那它某一时点被要求即刻偿债的可能性就大,还不上钱被申请破产可能性就大,流动性就差。

所以看这个问题,你要从资产变现速度、程度;负债的多少、性质来看。在实务中,一定要细致,比如你要看附注中负债的明细。仅从几个公式来判断的话,你就成了傻秀才了,呵呵。

❻ 风险投资机构如红杉资本与投资银行如高盛有什么区别啊

你好,是这样的,红杉资本这类风险投资机构主要的业务是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等到公司上市以后(可能是国内也可能是国外),再把投资的股份,在股票市场上出售,获得收益。因为是股权投资,不是债券投资,所以,如果投资的企业倒闭了,红杉是一分钱也拿不会来的,所以这也就是这类机构叫风险投资的原因。
高盛着了投资银行业务众多,比较复杂,我就简单点说,高盛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做IPO的承销商,也就是某公司要上市了,请高盛做公司的财务顾问,帮助公司做上市申请材料,寻找战略投资者,完成公司的融资方案设计等。公司支付的的是财务顾问费用,也就是说,这公司上市后如何,和高盛没有太大的关系,高盛拿钱就走人了。在这类业务中,高盛是要是一个中介结构的角色。
我是去年毕业的经济类硕士,目前也在投资银行工作,我也有同学在红杉之类的风险投资机构工作,所以对这两类业务比较了解,有什么想要咨询的可以接着问,希望可以帮到你。

❼ 投资银行业务有哪些风险点

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很不清晰,就算你说的是传统的、狭义的保荐承销并购重组等中介业内务,举几个比较容重要的风险。
1、包销风险
投行帮人家卖股票,赶上市场形势不好或者标的股票太差,没卖掉,那就要自己掏腰包买下来。
这个后果蛮严重。一般IPO承销商收费是4-8%,再融资可能也就两三个点。如果不幸包销一单,券商自掏腰包的资金抵得上一二十甚至三五十单项目的收入,要干好几年呢。小券商包销一单的资金能把公司直接压垮。
中国IPO很好卖,所以包销风险略低,但再融资包销的风险会高很多。
2、保荐风险
投行要核查自己服务的客户是不是合法合规,有没有造假,这叫做保荐。
如果不幸核查不细致,漏掉了一些造假公司没发现,后果也会比较严重。
轻则勒令暂停业务,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取消业务资格(实际没发生过)。
暂停业务资格也很头疼。一单投行业务快则大半年,慢则两三年,中间一停,可能客户就全跑光了,大半年甚至两三年都白干了。
3、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很多种。
最常见的比如项目组借着并购重组搞内幕交易啦,帮人代持入股啦,等等各种违法违规的事情。公司肯定不愿意员工去做违法违规的事情,但是总有人会忍不住去做,这对公司也是风险。

❽ 论述题: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加强投资银行的风险监管

金融危机中暴露的政府对投资银行的几个监管问题:
(一)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扮演的身份多样性暴露了政府监管的软肋
(二)金融机构巧妙绕过监管,暴露了立法的不完善
(三)信息不对称助长了投资银行逃避监管的能力
(四))政府对内部控制中的道德风险监管乏力措施:
1、为投资银行创设良好的运行环境金融创新能够保持投资银行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或者放大风险。投资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利益链条拉伸越长,需要政府监管的对象就越多。政府监管的不到位、不适当或者越位,都只能为投资银行提供毒化的运行环境。
以次贷为例:投资银行为了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及转嫁风险,将大量的次级债打包并证券化后向资本市场出售,就衍生出了以次级债为基础的风险链:最终借款人→发放按揭贷款的银行或专业的按揭公司→按揭贷款衍生债券之投资者(主要是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购买按揭贷款债券之投资者(主要是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个人投资者) 。由此可以发现,只要链条终端的借款人无力如期偿还债务,整个链条就会随之断裂,作为这个次级债链条上各个环节的金融机构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信用危机或破产倒闭。
2、创建良好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制度信息披露是政府对投资银行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收集决定着投资银行经营成败,信息披露又激励并约束着投资银行。
一方面,投资银行将各级证券管理者、交易机构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投资者,另一方面,它按照证券申报制度将企业财务报告及时向投资者公布,从而使投资者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的误导,保证信息效率和信息公平。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依法确定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序,使投资银行的经营置于阳光之下,约束资银行的高风险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信息披露包括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和投资银行依法向公众披露信息。
3、将投资银行的业务风险全面纳入监管:
a. 把好市场准入和退出关口投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从法律上讲,是指投资银行依法获准设立,实际取得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的行为。市场准入是防范整个市场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它保证进入市场的每一个交易主体都达到交易最低要求,这是保证金融业健全稳定发展的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b. 针对投资银行的业务链条设计风险监管制度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包为上市公司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对企业重组兼并提供咨询,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包括证券交易、投资咨询等,从佣金、买卖差价和管理服务费中获得利润。从市场整体观之,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投资银行遭遇风险常常是金融风暴的导火索,这是由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高关联度、高不对称性的特性所决定的。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即包括投资银行亏损倒闭累及社会,也包括投资银行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业务活动中损害投资者及其他人的利益,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出有毒金融产品。
4、重视对投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资本流动的全球化,金融证券市场的全球化,融资的国际化、证券化,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跨国化和金融信息的全球化。全球化背景下,势必导致许多无序的金融活动和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许多监控的盲点和误区,这种矛盾的加剧还将特别引发出各种投机性、避税性、洗钱性金融活动的负效应。
金融全球化创造了危机迅速传染的条件和环境。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当前的金融市场是全球范围的,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监管是必要的,以促进区域和全球国际金融的稳定

❾ 风投公司与投资银行有什么区别

风险投资公司:
专门风险基金(或风险资本),把所掌管的资金有效地投入富有盈利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并通过后者的上市或被并购而获取资本报酬的企业。除了主顾是些起步公司而不是大公司这一点以外,风险投资公司类似于投资公司。缺乏经验的年轻公司除了资金以外,常常还需要经营企业的中肯建议。对此,风险投资公司都能提供。风险资本家将资金投资于新的企业,帮助管理队伍将公司发展到可以“上市”的程度,即将股份出售给投资公众。一旦达到这一目标,典型的风险投资公司将售出其在公司的权益,转向下一个新的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领域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虽然风险投资在中国真正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久,但是由于中国的发展以及特殊的市场,近几年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非常的迅速,这其中很大的一个方面是风险投资公司中能够看到这一个体现。
投资银行 :
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主要有四种:一是独立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这种类型的机构比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有各自擅长的业务方向,比如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二是商业银行拥有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其他投资银行,参股或建立附属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比如汇丰 集团、瑞银集团;三是全能型银行直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欧洲,银行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比如德意志银行;四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兴办的财务公司。在中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等。
【简单来说 投行做的是企业上市,及一些大的兼并重组项目。风投公司做的项目相对较小。一些综合性的金融公司既有投行业务,也有风投业务,但这两块业务更多的是各自为战而不是重合。单纯的风投公司是做不了投行的,因为没有国家颁发的准入资格证。投行做风投项目的情况极少,除非是为他们承销上市的企业做更好的包装而顺便带一个项目。】

阅读全文

与投行融资风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九零年人民币超发 浏览:254
北京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浏览:930
商业住房贷款保险费率表 浏览:383
秋石投资背景 浏览:971
融资年利率和融资年费率 浏览:837
中国国旅是股票还是基金 浏览:127
山推股票诊断 浏览:80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代表 浏览:399
外汇怎样赢 浏览:328
贷款双人面签 浏览:691
期货到期没成交 浏览:799
AGF合约基金 浏览:479
长富理财地址 浏览:188
大唐电器股票 浏览:800
股票新华医疗 浏览:431
股票退市条件 浏览:2
华泰柏瑞量化明选基金本周启航 浏览:327
原油价格对俄罗斯影响 浏览:267
tft交易体系 浏览:430
招商银行外汇入帐时间 浏览: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