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马克思说:资本家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具体指那个历史事实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Ⅱ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金钱就是你活动的空间,是大众的活动空间。用缺乏金钱来绑住大众的活动,使他们的活动如水中游泳却被绑上石头一样。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墙。
金融寡头必须钻入国家控制层,如议员,或人大?代表?或猪如此类的有发言权的部门。不管是什么方式,钻进去。然后可以通过控制国家的政策制定走向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所以什么是这个国家的政策走向?要知道真正的实权人物,或阶层是怎么想的。
当寡头控制大部分席位的时候,就可以控制很多了,当然有经济。
还有一步,首先得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先是主动脉,然后是分支血管。
Ⅲ 从马克思资本论的角度看,什么是资本
(l)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是投入(生产资料)的一部分,投入包括:劳务,土地,资本。资本是指: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是耐用品。
(2)从企业会计学理论来讲,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产经营,能产生效益的资金。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资本并不完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们来单独研究宏观经济存量核算时,“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
资产=资本+其他积累+负债
即:资本+其他积累-资产-负债=资本权益
价值规律告诉人们,资本总是流向高利润行业。
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金融寡头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联系,内容200字左右
巨大的金融资本是培植金融寡头的土壤
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资本的概念是什么
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Ⅵ 怎样理解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主义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因在于:
资本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即少数人拥有大量的货币财富和生产资料,多数人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这两个条件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结果,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杀戮过程。
1、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废话出来,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资本主义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代名词。利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以积累资本。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是什么意思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是指资本家占有、并用作剥削手段的生产资料和货币。是一种由剩余劳动堆叠形成的社会权力,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资本并不完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然而今天我们来单独研究宏观经济存量核算时,“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
资产=资本+其他积累+负债
即:资本+其他积累=资产-负债=资本权益
价值规律告诉人们,资本总是流向高利润行业。
(7)金融资本马克思扩展阅读:
资本的主要特征: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资本是一种运动
3、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
资本是一种支配权,对物的支配权。在资本主义逐渐是生产资料与生产者分离后,也就是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无产者之后,这种对物的支配权就是资本获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
要获得这种支配权,首先要求资本是一种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力量。资本是一种在古希腊奴隶制条件下就已经高度发达的经济范畴,单只是在近代的生产力基础上,才允许其获得这种统治地位。
Ⅷ 马克思《资本论》中论述资本原始积累是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中论述资本原始积累是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杀戮过程,并迫使他们屈服于资本统治、掠夺;资本原始积累始的血腥史充分证实。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的封建贵族为了筹集更多的资本来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最典型的是英国的“圈地运动”
2、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即少数人拥有大量的货币财富和生产资料。
资本的形成过程,多数人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对国内劳动人民进行大肆搜括;商业战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成为雇佣工人:采取国债制度:“资本来到世间:资本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
雇佣工人的形成过程、现代税收制度和包含关税制度等,促使他们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这两个条件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结果,采取了强制和暴力手段,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
《资本论》是200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卡尔·马克思。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网络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就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Ⅸ 金融捧红"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西方某些“现代”经济理论无疑也和次级债券及其衍生品一道严重贬值了。这不能不说是“现在马克思绝对火”的重要原因。上世纪,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分别经历30年代大危机和70年代滞胀的两次证伪之后,重新汇成主流。其后,放松管制、私有化、打倒公有制的新自由主义得以在全球大行其道。这类理论,不仅无法解释危机的由来,甚至可以说这场危机正是肇起于它们的推波助澜。这样,“那些逐渐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并不能带来所谓幸福”的西方人,不能不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求智力支持。
马克思绝非仅是19世纪历史的见证人,也始终是真理前行的“同时代人”。他早就洞悉了资本主义进步作用中包含的历史过渡性,科学揭示了各类经济危机的病根。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的剖析充分肯定资本主义“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另一方面,他也指出,恰好是资本的弊端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其周期过程是:谋求最大利润——科技进步——个别资本获取超额利润——科技进步普及——超额利润消失——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如此循环往复,显现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在马克思看来,贪婪和不劳而获永远是资本的核心价值观,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与生俱来,是一种制度病、基因病。谋求最大利润的冲动,使“所有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马克思的名言“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增殖的有限目的发生冲突”,100多年来已被历史反反复复地证明。
当今之世,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比马克思在世时有了很大不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虚拟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病仍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搞了一大堆所谓金融衍生产品,五花八门的债券,归根到底,就是玩的“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把戏。早已负债累累的一些美国人以为靠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就可长期过着滋润的日子,而那些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也一度令人不假思索地艳羡、追捧。那么,虚拟经济的繁荣是否仍会潜隐风险?打开《资本论》第三卷,会发现马克思的很多话就像是今天写的。
虚拟经济的主体是生息资本运动基础上产生的虚拟资本,马克思把它的实质看作收入的资本化:资本×利率=收入,是“父生子”;收入/利率=资本价格,是“子生父”。由此,许多原本不是资本的东西就被虚拟为资本了。马克思精彩地论述了劳动力是怎样被虚拟为人力资本的,还把银行资本包括股票、债券等都归结为虚拟资本。虽然他所在年代距现代虚拟经济十分遥远,但他对资本价格背离价值而泡沫化,对货币资本会远远大于现实资本,对市场可能演变为赌场,导致金融危机的论述,已经把虚拟经济的内生逻辑揭示无遗了。而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2000-2001年美国IT泡沫的破裂,乃至于当前由次贷危机蔓延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不过是这一逻辑导演出的多集连续剧罢了。这就告诉我们,不管现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多大变化,只要它的根本导向还是“以钱为本”的,并且一部分人赚钱发财总要以绝对或相对减少其他人的利益为前提,那就注定要出毛病,出现形形色色的危机。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现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资本论》虽说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资本论》的热销,表明西方人已开始进行制度与理论的对比和反思,我们也需要这种反思。德国《世界报》近日搞了一个调查:资本主义是什么?50岁的花店老板波奈说:“资本主义就是放大的榨取,缩小的给予。”科隆的亚当说:“资本主义就是一些人剥削很多人的体制。”路透社专栏作家贝恩德写道,“我们熟悉的资本主义正在死亡”。当然,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在为资本主义找出路,对其濒临破产的金融信用体系进行大修,实用主义地求救于马克思,借助社会主义的“钟馗”打鬼,但他们绝不会真正与资本主义再见。我们自己的反思自然也应该是多视角的。这些年,我们似乎比较热衷“资本”,而对《资本论》揭示的基本原理却有所淡忘。在有的同志那里,凡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不问青红皂白,一好百好,顶礼膜拜,而对自己的制度和主义则看得一无是处,甚至妄自菲薄,这显然是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其实,玩“资本”可以,但玩成了“主义”,搞“资本崇拜”就会遭殃。当然,我们的制度也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绝不能因为出现了金融危机,就把开放的大门重新关上,回到改革前的老路上去。
由《资本论》的热销,想到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毫无争议地高居榜首,这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历久弥新。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座丰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最突出地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今天的金融危机,促使我们重新认识原本以为已经认识的东西。既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要和民众都在读《资本论》,我们也十分有必要重温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巨著,搞清楚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怎样看待资本的两重性等问题,结合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Ⅹ 马克思政治题:1.金融资本就是工业资本 2.剩余价值由不变资本带来。着两个题为什么是错的呀
金融资本不同于工业资本。
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