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保障的七大神话,你的收入有保障吗
神话1:社会保障不是一种(政府授予的)资格待遇
这是近年最迷惑人的流行神话之一。人们在社交媒体和专栏版面上,甚至从国会议员那里,都会遭遇这个神话。社会保障不仅是一项资格待遇计划,而且是最庞大而典型的联邦授予资格待遇的计划。事实上,任何联邦预算术语的可靠词汇表,都把社会保障当成资格待遇的主要示例。(具体而言,一项资格待遇计划,根据法律规定的资格标准,向受益人支付款项而毋需年度拨款立法。)
反对将社会保障称作资格待遇的人士,实际上是试图改变定义,使之有别于它本身一向如此的含义。一项计划算不算资格待遇,与受益人先前有没有向这项计划供款无关。在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事实上使之成为一项资格待遇计划的,是源于这些供款的个人福利给付。
神话2:如果政治家没有把钱偷走和花光,社会保障就不会陷入财务困境。
实际上,这个神话蕴藏着一个事实核心;具体而言,社保信托储备基金依法投资于美国国债,这些国债为联邦政府开支提供资金。此外,研究该议题的经济学家一般断定,政府获得这些收入,与原本没有这些收入时相比,是对联邦开支更大的刺激。但这种现象与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无关。社会保障仍然拥有所有这些钱并从中获得利息。每当社保税收收入不敷其福利给付义务时,就像2010年以来的情况,社会保障部门就利用其信托基金的利息甚至本金来支付福利。尽管政府将这些资金偿还给社保部门,但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仍然存在,不是因为政府不会这么做。该计划的资金问题来自其福利给付超出其产生的收入(包括利息)。
神话3:参与者为他们的福利交过费用
同样,在这个神话中有一个事实核心。社会保障所覆盖的劳动者,以工薪税的形式供款,这为他们自己和某些家属创造了享有福利给付的资格待遇。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为预定福利给付全部都交过费用。许多受益人获得的福利给付远远超过他们自己的供款所能提供的资金(其他受益人获得的福利给付则少于)。但更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存在一个资金缺口,因为总体而言,劳动者没有给他们的福利给付全额缴费:总预定福利给付远超过劳动者工薪税收的供款本息。因此,既存福利给付虽然已经赚得了,预定给付的金额却无法赚得。根据现行法律,为了让劳动者的实际出资匹配福利给付金额,就需要大幅缩减福利给付计划。
神话4:社会保障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都是有偿付能力的,所以仍然有足够时间来解决它。
关于社保资金(筹措)的大量新闻报道中最受误导的一个方面,是一贯引用其预计破产日期(最新报告中的2034年)作为其财务状况的代表。社保信托基金要多久耗尽,和我们采取的行动必须有多快,完全不是一码事。
当信托基金行将枯竭之时,年收入和耗费将相去甚远,不存在立法解决资金缺口的现实可能性。例如,即使2034年所有新退休人员福利给付都被拒绝,在此之前采取纠正措施有那么一些迟缓,都会让社保部门没有足够收入,继续按时向之前接收支票的人寄送支票。
我们必须抓住时机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到资金最终耗尽时,这密切关系到仍有多长时间留给我们解决问题。纠正的机会窗口如今正在关闭,如果说尚未完全关闭的话。
神话5:由于社会保障是自筹经费,因此不会增加联邦预算赤字。
确实,社会保障从技术上说是“预算外”,并有自己独立税基和信托基金。但由于信托基金投资于联邦财政部,一般政府基金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还有盈余的2010年以前,社会保障的运营减少了联邦政府对公众的借款。自2010年以来,由于社会保障的耗费超过了其税收收入,联邦政府一直在扩大赤字规模来向其所欠社保款项提供资金,以便该计划可以继续兑现全部福利给付。个人融资的类比可能对理解有所帮助。
假设在一个月内,你从信用卡上扣费;然后在随后几个月里,你还清信用卡债务本息。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只是在这第一个月从你的银行借钱,然后在接下来几个月,你要把借来的钱还掉。但是,在你偿还卡债的几个月中,尽管事实上你之前处在信用接收端,但你却明显体验到了新的、真切的财务压力。这与联邦预算相同。联邦预算以往几年中从社保盈余中受益的事实,并没有使它向社保还款的几年中持续恶化赤字的支出变得不那么真切。
神话6:通过提高应税工资上限来对富人征税将解决问题。
每个劳动者缴纳社保税的应税年收入都有法定上限——今年为128,400美元,并且和物价指数挂钩,在大多数年份都会自动增长。超出上限的部分,劳动者既不支付额外税收也不会产生额外福利给付,这反映了该计划的设计是作为收入保障的底线,而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养老金福利。每当讨论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时,有人常建议提高这个上限,以便从富裕人士手中征收更多税款。
当然可以在偿付能力计划的背景下做这件事,但它并不太解决问题。将应税税额从今年水平猛涨到2022年约350,000美元,只能消除约14%的结构性赤字,部分原因是劳动者福利给付与他的税收供款有关,因此增加税收会为富裕人士带来更高福利给付。当然通过改变高收入端的福利支付计算公式,可以阻止这种耗费增加;尽管如此,要点仍然是,如果没有福利给付计算公式的变化,光靠应税上限本身与事无补。
神话7:社会保障私营化是一种现有的活生生选择
在选举季节,总会有一些支持者声称社会保障处于“私营化”风险中。这种情况从来都不是真的,该说法如今让人感到特别荒谬。多年以前,当社保部门出现盈余时,总统如比尔·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发出建议:给予劳动者将这些盈余存入个人账户的选项,以免资金被用于联邦开支(见神话2)。这些提议都没有涉及私营化,而只是允许在公共管理系统内进行个人储蓄。2010年社会保障开始出现现金赤字时,这个机会就消失了。从那时起,没有剩余社会保障供款可供储蓄,如今收缴的每一项计划税入,都会直接悉数用于坐支当前福利给付。尽管事实上这长期以来一直是个不相干的问题,不定期的“私营化”恐慌制造仍在继续。
2. 股票中社保重仓,基金重仓,QFII重仓,信托重仓,保险重仓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如果是长期持有的话,社保重仓的含金量更高一点,因为社保基金不会短线炒作。
3. 美国社保信托基金是什么意思
信托基金也叫投资基复金,制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指通过契约或公司的形式,借助发行基金券(如收益凭证、基金单位和基金股份等)的方式,将社会上不确定的多数投资者不等额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按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获得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并承担相应风险的一种集合投资信托制度。
信托基金的特点是:1.集合投资2.专家管理、专家操作3.组合投资、分散风险4.资产经营与资产保管相分离5.利益共享、风险共担6.以纯粹的投资为目的7.流动性强
4. 社保和信托同在里边,是社保洗信托,还是信托主动减持
美国社保基金的来源及构成: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分为联邦社会保障基金和私营养老金两部分。具体而言,联邦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由老年及遗属保险信托基金和残疾保险信托基金两个子基金组成。
5. 请问QFII,基金,社保,券商,信托各有什么不同
都是属于大资金搏杀的主~要说有不同的话~就只能说资金规模有不回同了咯~QFII~境外资金~这个比答重不大~不到A股票的资金5%~基金就是属于大的庄家了咯~这个在股市场虽然资金量还是没有散户多~但是他们心齐~能左右很多股票的价格上下~基金要分好几种~全股票型的基金又要分规模大小~以及阳光化的和私募的~在中国非常复杂混乱~社保~只是股票市场中一股力量~比重也不太大~但是就国家意见来说~股票市场一般不允许这些钱进入~因为这些钱都属于热钱~本来是老百姓的钱~被社保拿来做股票了~但是现在股市不好~国家就对这些热钱开放了~券商~这是在股票市场里面的一个定义~这是专门负责股票发行以及上市的公司~很多公司的股票都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做股票开户头都是他们这类公司~例如宏源证券 招商证券等等~都是属于券商~信托就是类似保险等等~~至于说大小非解禁~其实就是非解禁因为资金量大小~分出了大小非~是国家规定在公司手上拿着的一部股份~在年限内不能拿到市场上进行流通~这样也是为了稳定市场~防止人恶意抛售~
6. 什么银行可以通过社保贷款
现在不少的金融机构都有社保贷款服务,比如说华润银行社保贷,恒昌惠版诚公司、亚富路权公司、大地财险公司的社保贷款。
以华润银行社保贷为例介绍。
1、借款人18-60周岁,无不良信用记录;
2、在贷款地有固定的工作,并且连续缴存社保12个月以上;
3、在贷款地有稳定的收入,能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4、在贷款地有固定的居所,能够提供住址证明。
(6)社保信托扩展阅读:
社保贷款利率:
社保贷很多地方也称为工薪贷,各家金融机构不收利息,但这不是不收费,只是换了一种名目来收取,称之为“手续费”。
对于手续费的收取,各家金融机构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大地保险公司每月收取0.9%-1.9%的手续费;亚富路公司手续费率为2%,一次性收取,另外每月还要收取2.3%的管理费;恒昌惠诚公司每月收取2.28%左右的手续费。
7. 社保 信托 加仓的股票会不会涨
不一定,因为散户知道已经是几个月后
8. 美国社保信托基金是什么
美国社保基金的来源及构成: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分为联邦社会保障基金和私营版养老金两部分。具体而权言,联邦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由老年及遗属保险信托基金和残疾保险信托基金两个子基金组成。
联邦社保基金的营运管理:联邦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管理的总体特点是统一管理与分项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顾问参与相结合。目前,联邦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管理由美国财政部总体统筹,具体管理与投资由“联邦社会保障信托基金托管委员会”来负责。
9. 基金、社保、QFII、券商、信托、保险重仓股中哪种好
做短线的关注基金,QFII,券商,做长线关注社保,信托,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