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信托私募外包

信托私募外包

发布时间:2021-05-05 03:55:37

❶ 有没有人知道信托公司跟一般的私募公司在业务上有什么区别

信托是高端、管理相对透明、具有政府背景、受国家监控严格、起点比较高的私募!

❷ 信托跟私募有啥区别跟联系

信托是银监会下的金融机构,集合信托一般都是有信托公司刚性对付保证的
私募是一个范畴,更多是有限合伙基金模式,是一种类信托的模式,风险性高于集合信托

期货公司跟信托公司,私募,基金一般是怎么合作的呢期货能得到什么好处呢需要详细的,谢谢

期货公司来只是为信托公源司、私募、基金搭建一个可以交易的通道,期货公司可以得到佣金收入的好处,信托、私募、基金可以得到快速的交易通道和很低的手续费和相关的行业信息等。
信托公司承担资金安全这样一个职责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出具投资建议,实际上私募管理人是不会直接接触资金的。
信托公司,在中国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设立的主要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是以获取信托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进行信托投资的一类企业法人,其主要功能体现在资产管理、资金融通等方面。

❹ 私募基金需要外包备案吗

私募基金外包需要备案。
简单介绍一下:
1、什么是私募基金外包
所谓的“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在行业内又被俗称私募外包业务。主要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私募基金服务机构,为私募基金提供基金募集、投资顾问、份额登记、估值核算、信息技术系统等服务的业务。
2、私募基金外包存在的问题
自监管层对私募基金实行备案制,私募基金呈现爆发式增长后,包括券商、银行等在内拥有提供外包业务能力的机构,便看中了这块肥肉。去年年底,私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公募基金。今年年初,私募基金规模再现增长,总规模接近11万亿。
此前行业内大部分券商都会对外称自己可以做私募外包业务,但实际上真正拥有资格,又有专业团队的很少。“很多中小券商,其实只是中介,接到业务后转包给大券商或者银行。这中间常常发生一些矛盾,既影响了券商正常外包业务的开展,也不利于维护私募的权益。”
3月1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发布《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未来,近11万亿私募基金规模的外包业务市场将在该办法指导下合规进行。
在新规中看到,针对申请开展私募基金份额登记服务、基金估值核算服务、信息技术系统服务的机构,明确要求应当具备十项条件。包括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实缴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所有从业人员应当自从事私募基金服务业之日起6个月内具备基金从业资格;私募基金登记之后连续6个月没有开展基金服务业的,将注销登记等。其中,对于份额登记、估值核算、信息技术系统三类服务业务还做了重点说明。
私募外包新规这样做的好处是原先没有硬性要求,开展业务时比较随便,重新自查是为了在目前监管情况下,杜绝一些行业灰色做法。同样建议我们在投资时,要详细了解投资机构的长期业绩表现、管理规模、基金经理投资经历等条件,选择善于把握债市趋势机会的、在业内口碑良好的私募机构。
3、私募基金外包需要备案
外包服务是指外包机构为基金管理人提供销售、销售支付、份额登记、估值核算、信息技术系统等业务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指引》要求外包机构应在业务开展前到协会备案,对外包机构通过协会网站电子备案平台填报资料的完整性进行核对,材料齐备的给予备案,不是行政许可。
目前大部分私募基金都已将销售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理财公司或者银行,自己只收管理费。不过,在产品核算、结算方面,以往在没有自主发行产品前都是信托公司帮助他们去做,但现在自主发行产品,依靠自己的平台恐怕人力、物力都不能达标,如果利用自己的平台做产品核算,就会出现监管缺失,因此让私募基金业务外包,也可确保销售结算资金安全、独立,达到侧面监管的作用。
随着私募基金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外包服务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中。但是,外包服务行业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很多的私募基金外包机构不仅是不具有外包资格的,而且私募基金外包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这对于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是有害的。所以,我国规定了私募基金外包备案,在开展业务时是需要要有关协会进行备案的,这促进私募基金外包的发展以及专业化。

❺ 私募基金和信托公司是怎么合作的

阳光私募基金均通过信托计划形式成立,其财产的管理与运用由受托人、内管理人、托管银容行、托管券商、其他服务机构共同完成。
信托公司承担资金安全这样一个职责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出具投资建议,实际上私募管理人是不会直接接触资金的。

❻ 请问什么是信托,私募是信托的一种么

信托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理财产品,是信托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一定的期限,一定的收益率。
关于你说的私募,其实是理财的性质,和公募相对,其实你说反了,应该是信托是私募的一种,私募还包括诸如基金等

❼ 信托可以做私募PE的LP吗如果可以,那么PE投了项目之后,如果项目上市,这个应该是有障碍的吧

1.信托可以做私募的LP吗?
目前肯定不可以。
①监管层面:2008年的《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中证监会规定了企业ipo之前股东中不能有信托计划,但没有对PE的LP是否是信托计划予以规定,就从字面上来说,这个方案本身是有可行性的。但是,由于PE投资具备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监管部门就监管的角度是不允许IPO之前PE背后有信托计划的,并由银监会直接监控,所有此类信托计划不予报批。但目前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等从2011年开始就设立了相关的GP,在等待政策开放。
②信托层面:集合信托计划由于有隐形的兑付要求,基本都是以债性的项目为主,股性的项目也是自有一些交易对手非常强大,比如万科等,的房地产类较为常见,且此类项目容易测算回报率,回报率相对稳定,期限相对固定,与PE所对应的高回报高风险不对应,因此就信托本身而言他也不会对外接此类工作。也较少信托会有此类的创新业务部门。再者,如监管对其打开,信托对交易对手的选择也会非常严厉,一般他们自己设立GP为主,不会采用外部的GP,一个强大的GP肯定是有募集能力的,需要找寻信托做募集的,通常而言募集能力非常有限,GP本身实力一般不会太强。因此信托本身选择和这样的机构合作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③类似项目:近来由于信托业的火暴,不少PE也转型做固定收益类的有限合伙,有的通过合伙制企业嵌套在信托里,即FOT(信托计划都为单一信托,信托公司不承担事实风险,有一定可能性误导客户);也有通过信托嵌套在合伙制私募基金里,即TOF,(金谷信托,之前与其股东信达资产旗下的投资公司有过此类型的产品)。这两者的形式由于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客户,最终还是要信托承担责任,因此此类业务只要涉及到募集,做集合的,不管是FOT,TOF一律叫停。

2.有什么好的解决处理办法?
民营的PE要通过信托募资这个念头还是早点打消吧,体制是不允许贵族和平民联姻,这样的例子在中国金融市场数不胜数。即便你们联姻了,你们的孩子能否到这个世界上还是困难重重,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对付这样的事情,不如采用更为按部就班的方式做好PE。
如今的PE业经过了发芽到全面PE,同时IPO的低迷,与PE的时间周期来看,目前做PE确实有较好的前景,好多之前的PE都要谋求退出,现在新的PE都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一些经过三五年培养的优质企业。就募集的角度而言,PE本身为私募,是对特定人群的,这就要求GP本身的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知名度,(这也是为什么薛老汉等人,用微博等工具加强自己知名度的原因之一),管理合伙人能依赖自己良好的投资业绩和知名度引来资金,这是最常规的。
如果一个PE不具备上述能力,那么本身他就是属于风险较高,且不确定性较强的PE,但也不是不具备募集的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姻一些民间的第三方理财。以GP配股的形式找到这些募集能力非常强的人,让其不仅享受到募集期内的固定财务顾问费用,更让其与GP的成长连体,这个方式是可以尝试的。(其实红杉资本前期募集资金也是依赖于诺亚财富这个第三方理财的)。只不过现在单纯的代销给第三方的动力是不够的,因此配股的方式是有效的刺激其为PE募集的动力。

❽ 证券营业部引进私募、基金等理财产品需要哪个部门审批

自2014年起,私募基金被监管部门收编为正规军后,私募行业开启了新的发展时代。私募基金产品发行模式也由原来的借通道模式逐渐向自主发行、自主管理模式转变。各种发行模式各有优劣,私募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行途径。

自备案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私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超过两万家,超过4万亿资产的管理规模,私募投资机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原本“潜在地下”的一些私募投资机构都开始阳光化运作,成为正规的金融机构。备案登记制度也给私募基金行业带来了诸多的变化,新制度的出台让私募机构获得了新的身份,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备案登记制度的一大突破是确立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自主发行产品的主体地位,规定“经备案的私募基金可以申请开立证券相关账户”。没有独立账户,意味着没有自主地位,新的制度安排打破了“开户”这个制约私募行业发展的问题,改变了私募机构原本需要借助通道发行产品的现状。

多样化的发行途径

目前私募基金的发行产品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包括信托公司、券商(期货公司)资管通道、公募基金专户通道、私募基金管理人自主发行以及有限合伙模式。以信托形式发行私募产品一直是国内比较主流的模式,2003年国内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就是以信托形式发行的,在私募基金发展初期,信托公司为私募阳光化提供了一条合法合规、认可度高、公信力强的发行渠道,为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信托型私募主导市场多年以后,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管制逐渐放松,催生了一批通过券商资管、基金公司方式发行阳光私募产品。自此,私募基金通道业务的开始出现相互竞争的局面。除了以上形式,在国际上较为盛行的有限合伙模式也逐渐在国内出现。2014年私募备案登记制度推出,私募基金自主发行模式被广泛看好,发行方式的增加给私募基金更多的选择,不同的发行方式各有优劣。

不同的发行途径在法律关系、监管尺度、产品规模、税收费用、资质要求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私募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行途径。

自主发行渐成主流

通过信托公司、券商资管和基金专户的模式都是借助他们的通道发行私募产品,通道机构才是真正的受托人,阳光私募只是投资顾问,私募机构的主动权被降低,在这些模式下,私募基金需要向信托、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机构缴纳通道费用,高额的通道费用大大增加了私募基金的成本。此外,三种通道均会面临不同的投资限制,影响私募基金投资策略的自由发挥,因此高通道费用、多投资约束被认为是限制阳光私募发展的两大障碍。在备案登记制度出台之前,也有私募公司通过发行有限合伙制的基金,自己作私募基金管理人,但由于有限合伙方式在国内并不成熟,管理较为混乱,尝试的机构较少。备案登记制度实施以后,通过私募管理人牌照自主发行受到了越来越多私募机构的青睐,甚至开始动摇原有借用通道发行模式的主流地位,根据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协会备案有产品发行的私募机构中,自主发行模式已经逐渐超越顾问管理模式。

自主发行基金产品,不仅可以节省一大笔通道费用,大幅降低私募基金的发行成本,而且没有发行通道以后,还简化了发行流程。在投资运作过程中,通道机构会在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中设置投资限制条款,限制个股比例、多空单、仓位等,而且私募机构不能自己下单,且只能通过授权给通道机构统一下单,因此自主发行的基金可以避免很多投资限制,增强了私募机构的自主地位。此外,自主发行的资质要求和投顾门槛更加宽松,给私募机构更多的发展机会。

自主发行面临的挑战

虽然自主发行方式具有节约成本、增强自主地位、减少投资限制、简化发行流程、降低门槛等多方面的优势,但自主发行私募基金产品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作为自主发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对基金的整个运行过程负责,原本归为通道方的风控、合规和一些法律责任需要自己承担;

脱离通道以后,私募机构从投资顾问转为基金管理人,原来由通道方提供的业务也需要自己完成,例如基金产品创设、份额登记、估值核算、绩效分析、IT系统、法律事务、会计报告等事项。

对于大型私募机构而言,从投资顾问转为基金管理人并不需要太多调整,公司在各个业务方面的人员配置基本比较全面,且具备一定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可以顺利过渡。但对于中小型私募而言,如果自行发行产品,原本由通道机构提供的服务均由自己承担,需要增加人员配置和基础投入,还会分散管理团队的精力。对于私募机构而言,投资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如果被附属业务分散精力,反而得不偿失;此外,一些刚起步小型私募机构需要借助通道机构的知名度、权威性、销售和运维能力来发展自己,对于自主发行还“有心无力”。

目前很多自主发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学习国外对冲基金的做法,把私募基金的周边业务外包给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基金团队专注于资产管理,提升投资管理业绩。为促进国内基金外包业务健康发展,基金业协会出台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实行外包机构备案登记,外包服务机构为私募机构解决后顾之忧。随着外包机构的壮大与成熟,预计未来自主发行、自主管理的方式将成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过去的一些通道业务也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也会出现一批专门服务于私募机构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❾ 直接被搞晕了…请问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私募公司,证券公司,p2p…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通俗点跟你说吧,信托公司就是你把钱给人家帮您投资赚钱,这跟基金有相似之内处;投资容公司比较广泛啥都可能干,什么挣钱他干什么;私募公司就是私人集资开的公司,主要做的也是投资类活动,但不对外集资;证券公司是股票的交易中间商,你不能直接买到上市公司的股票,你要到他们那里买二级市场股票;P2P是互联网术语,借用到金融就是把大家连到一起,这里的每个人都借钱给人或者向别人借钱,虚拟的中间商,他们也有基金等投资产品

❿ 信托和私募两者有什么区别

区别:

1、在安全性方面。信托产品的安全性普遍高于私募基金,这主要是因为信托受银监会的严格监管,行业较为规范,且信托公司本身注册资本雄厚决定的。

2、在投资渠道方面。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私募监管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可投资于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以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如红酒、艺术品等其他投资标的。而信托产品的投资范围也相当广,既可以投资证券等金融产品,也可以投资实业,两者投资范围限制区别不大。但信托投资实业的居多,投资金融的多为通道类产品;而私募基金投资股票股权之类的证券投资基金为大多数。

3、在流动性方面。信托根据签订的协议,在信托期限届满之前,不得回赎,但可以依法转让,流动性较差。而私募基金经常有封闭期和赎回费的设定,导致转让折价高,流动性也较差。

4、门槛性。信托类的门槛很高,一般都是100万起步,并且不能大范围公开宣传,只能特定的小范围宣传和推介;2016年“7.15新规”出台后,根据规定: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以及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但就市场实际情况而言,由于信托有大小额配比限制,100万能买到的信托产品已经越来越少了。

5、收益性。目前市面上的信托产品多为固定收益,收益区间在10%以下,而私募基金随标的不同,收益构成也不同,浮动收益较多,不能统一比较。总体上来说,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每个项目。

阅读全文

与信托私募外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嘉富诚资金 浏览:897
外汇储蓄现钞账户 浏览:748
工行贵金属诈骗案件审理 浏览:538
上海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3
平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浏览:42
厦门银行外汇 浏览:562
维港投资集团 浏览:836
代码000457基金净值 浏览:674
信托贷款委托贷款 浏览:107
2000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2018 浏览:99
股票大资金流入是什么颜色 浏览:545
九零年人民币超发 浏览:254
北京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浏览:930
商业住房贷款保险费率表 浏览:383
秋石投资背景 浏览:971
融资年利率和融资年费率 浏览:837
中国国旅是股票还是基金 浏览:127
山推股票诊断 浏览:80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代表 浏览:399
外汇怎样赢 浏览: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