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请教各位大虾,2012注会考试里面:第二章交易性金融资产这章看不懂.有谁总结了没,参考一下
1、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一)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尚未领取的股利、利息)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二)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___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三)持有期间的股利、利息
借:应收股利/利息
贷:投资收益
(四)出售
借:银行存款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__成本
__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❷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①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投资收益0.5
应收股利 40
贷:银行存款1040.5
借:银行存款40
贷:应收股利40
②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
借: 应收股利 40
贷:投资收益40
借:银行存款40
贷:应收股利40
③借:银行存款108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公允价值变动60
投资收益2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
贷:投资收益60
甲公司出售A债券时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为( 20+60 )万元
❸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总结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总结
1.初始计量
①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花费计进当期损益;
②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多带带确定为应收项目。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投资收入(交易花费)
贷:银行存款
2.后续计量
总原则: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进当期损益
(1)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
升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贬值: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特别提示】此类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
(2)持有期间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双面)
贷:投资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3.处置时
总原则:
①出售所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
②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投资收入(可借可贷)
同时:(该项结转不影响营业盈利或盈利总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入
或反之
相关知识点,能了解查看: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是啥呢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知识点的详细解读,考试重难点分析尽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初级会计实务栏目。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总结
❹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处理的时候是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如何计算的
在投资期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涨跌并不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因此为了区分投资收益,涨跌都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此,在投资品处置时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投资收益中去。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如基金公司购入的一批股票,目的是短期获利,该组合股票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4)交易性金融资产总结扩展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的区别主要在于:
1、持有的期限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着眼于长期;
2、目的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着眼于控制或重大影响,金融资产着眼于出售获利;
3、长期股权投资除存在活跃市场价格外还包括没有活跃市场价格的权益投资,金融资产均为存在活跃市场价格或相对固定报价。
❺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怎样计算(归纳公式)
那是因抄为题目的要求不袭同:
你现在可以把这些题目都拉出来,看看问题是怎么问的?肯定有的问出售时投资收益为多少?或者持有期间投资收益为多少?该项投资总的投资收益为多少? 即:在不同的时点,投资收益是不同的。
你先可以参考下下面的回答,相信看过之后肯定知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全部业务了:
这项资产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2010年5月18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20000
投资收益 1020
应收股利 20000
贷:银行存款 30
2010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30000
2011年4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259140
投资收益 3086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90000
❻ 初级会计实务19页交易性金融资产好难懂啊!!怎么办啊
不难懂啊
我当年自己总结的,希望对你学习有帮助啊
1、设置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2、成本:购入时的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投资收益
注意:当购入的债券或股票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利时,计入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不计入成本
3、资产持有期间应计提利息的计入应收利息科目
4、处置时,收到的金额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相关会计分录
(1)购入时,含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利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购入时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 (支付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的价款)
(2)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3)交易性金融资产为债权性需要计提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4)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增加(减少时做反方向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高于资产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处置时,此处以处置收益为例(即企业处置该资产是赚钱的)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差额)
同时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注意:可以将以上两个分录合并为一个分录
如果该资产为处置损失,则投资收益在借方
❼ 什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取得该项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回购或赎回,包括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等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相当于旧会计准则的短期投资。
2、资产负债表日要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测试增减值,增减变动额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亏损为负数),待出售时用售价减账面值,盈亏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3、简单举例:
(1)月初购股票100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万
贷:银行存款 100万
(2)月末股票上涨20万,价值120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万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万
贷:本年利润 20万
(3)次月出售收回现金130万
借:银行存款 130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万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万
投资收益 10万
借:投资收益 10万
贷:本年利润 10万
总结:本次股票投资总获利30万,其中20万在当月末尚未出售兑现,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入利润,最终实现回收130万,因为20万已反映为利润,出售时只能再反映10万收益,这样总收益仍为30万元。
❽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什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并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目的是向使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1,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1)预测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决策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则该项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决策者可根据预测的结果,作出其认为的最佳选择。因此,预测价值是构成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具有影响决策者决策的作用。
(2)反馈价值。一项信息如果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即具有反馈价值。把过去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使其与当初的语气结果相比较,验证过去的决策是否正确,总结经验以防止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反馈价值有助于未来决策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清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
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实务中,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作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❾ .有啥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总结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概念
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初始确认金额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股票)
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包括
企业以挣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
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股票
初始确认金额
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实际取得的购买价款
取得、投资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初始确认金额)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
股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初始确认金额)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初始确认金额)
应收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成本法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初始确认金额)
债券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初始确认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
权益法①投资额>所占份额
(两者孰高记入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投资额)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②投资额<所占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所占份额)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
(差额)
收到包含在价款中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第2页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持有期间宣告发放(付息方式:一次还本付息,应计利息;分次付息,应收利息)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应收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摊销折价)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摊销溢价)
借:应收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摊销折价)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摊销溢价)
成本法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收到上述股利、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期末价值变动或被投资方发生盈亏
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价值上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成本法不做账
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价值下降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权益法① 盈利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② 亏损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成本法不做账
权益法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赚)
或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第3页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减值
不计提减值准备
计提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 (倒挤得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恢复(在原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恢复(在原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准转回
处置、出售
(投资收益借方亏,贷方挣)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借或贷:投资收益
借:其他货币资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亏)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投资收益
(赚)
成本法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赚)
权益法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赚)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赚)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