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拿铁理财

拿铁理财

发布时间:2021-05-11 12:10:14

理财给你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

理财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说,虽然自己的理财意识觉醒得比较迟,但是也庆幸自己的理财意识比大多数人来得早。自从学习了理财之后自己的生活确实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一、自己的钱能够存下来了

在没有进行理财的时候,每个月都是月光 ,甚至是年光,每个月每年自己赚了不少钱但是却不知道花哪里去了。以前自己的消费观念是先消费后储蓄,后来改变了观念是先储蓄再消费,就相当于先给自己发一点工资,于是每个月都能够存下一点钱。所以,理财对于自己最根本的收获就是能够存下钱来了。

做你的理财规划师关注微信公众号:墨水坊,学习实用保险理财知识。‍‍

‍‍

㈡ 请各位推荐一下理财方面的书籍,最好是入门级的那种!!

Asset Allocation

作者:Roger Gibson

评论:这制本书着重强调了个人资产的质量问题,对于投资热爱者和金融顾问尤为适用。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作者:Burton Malkiel

评论:这是一本非常棒的投资初级读本,解释了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一些基础知识,书中还强调了有效市场的概念。

评论:此系列书籍汇聚了财富专家们的实战经验,不仅能帮助理财师全面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者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㈢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是怎么做的理财

1.反身自问:我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单行线,没有后悔药,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而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就必须要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自己想要过的人生模式。
有人安贫乐道,有人胸有大志。有人可以为了创业废寝忘食,有人却总是盼望着不要加班早点回家……不一样的价值观决定了不一样的生活态度,而你的生活态度日积月累后就形成了你的性格,性格最终决定你的命运以及财运。
价值观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但这个世界基本还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你今天种下什么因,明天就会结出什么果。
你今天选择刷卡透支吃喝玩乐买包包爱疯,就意味着你明天不得不加倍工作努力还钱,你今天选择把吃喝玩乐的钱省下来去做投资,就意味着你明天可能会比同龄人更早一步实现买房结婚的梦想。
理财不是走捷径,理财一样是在权衡取舍做选择,你选择得到某些东西,一定会失去另一些东西,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想要。只有想清楚了自己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确定了生活目标,才能开始有针对性的确定理财目标,并向着自己梦想中的生活一步一步前进。
2.坚持记账。
记账的目的绝不是单纯记录流水账,而是找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拿铁因子”。为了你将来更好的生活,眼下就必须要节制一些不必要的消费,强制储蓄,作为投资基金,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3.投资自己。
年轻人最好的投资永远是投资自己。所谓“投资自己”不光只是花钱去学习各种课程,考取各种证书,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把更多的时间投资在自我能力的提升上。一个身边只有几千几万元积蓄的年轻人想要依靠钱生钱快速致富,那一定不是在做理财,而是在赌博。
所以对年轻人来说,你更多的时间不是应该花在理财上,而是应该花在努力工作上。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是我们有朝一日实现财务自由的两个引擎。在年轻的时候,工作收入这个引擎的作用更大。如果你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理财收入这个引擎上,很可能会舍本逐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㈣ 关于拿铁因子的一个抽烟的笑话

每天一杯拿铁咖啡,嘴馋了买块芝士蛋糕,每周到西餐厅吃一顿大餐……这些消费习惯,有哪一项和你不谋而合?而恰恰是这种花不了多少钱的消费项目,累积起来却可能变成了你永远“富不起来”的理财魔咒。

这个理财魔咒源于一个经典的故事,在西方的金融领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拿铁因子”(latte factor)。故事里的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计算下来资金竟达到了70万。其实,“拿铁因子”就是指日常生活中像买糖果、瓶装水、香烟、杂志、报纸等行为,还有拿铁等不太引人注意的零散花费。

30岁的淩小姐就是这样一位“拿铁族”,常年受到“拿铁因子”的困扰。虽然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中等收入,但凌小姐发现,自己却还是偶尔陷入到信用卡的债务之中。

有意思的是,凌小姐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拿铁族”。“我不爱购物,又不爱上咖啡馆,怎么会算拿铁族呢?”凌小姐在和记者的聊天中,否认自己存在胡乱消费的习惯,对于“拿铁因子”的理财魔咒显得难以理解。

但在进一步的讨论中,凌小姐很快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比如,在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外,工作日的中午由于繁忙要花费20元左右午餐,每月约400元;又比如每月的电话费用将近400元……种种非必要的项目开销,每年就达到一两万,30年算下来就是近50万。

这些项目中,多半是她喜欢且不愿放弃的东西,但也有理财习惯不良造成的。当这个理财数目累积结果出现,凌小姐发现,这些“拿铁因子”甚至会让她的财务生活岌岌可危。“看来,真要避免‘拿铁因子’这些生活中非必要的开销,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可以掏空我的荷包。”

㈤ 咖啡我知道是啥,因子我也知道是啥,可咖啡因子是什么

咖啡因子确切的说应该是拿铁因子,这个词是一位金融顾问提出来的,拿铁因子来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妇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拿铁咖啡,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30年下来只是早上喝咖啡的这笔钱竟然高达70万美金。这就是拿铁因子效应,是说看似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一些花销最后积累起来就会成为巨大的金额,拿铁因子将会成为你走向财富的一块绊脚石。

其次制定攒钱目标,规划必要的支出。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设置支出预算,把目标分成不同的小目标,比如一个月固定存入工资的20%,一个季度为一个目标或多少金额为一个目标,在合理的情况下完成。最后强制储蓄,这一点非常重要,把每个季度存下来的钱用来理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投资,这样即可以强制性的储蓄,有可以赚一些投资分红,有时候财富的积累 不一定非要有大项目进账,开源的同时还要学会节流,一些不注意的细节也会损失我们一笔开支,所以财富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可能就是一杯咖啡的距离。

㈥ 谁可以介绍基本的理财书本

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顶级理财师给上班族的财富人生规划课(刘彦斌鼎力推荐,热印122次,渣打银行财富管理师专为薪水族打造) 这本书最近很火,当当网卖20 另外参考 隔壁的百万富翁 作者:Stanley 和 Danko 作者调查和采访了很多百万富翁,试图找到他们之间的普遍联系。他们发现百万富翁们过着低于自己收入的生活。他们做预算。也让成年后的孩子自己做预算。这本书介绍了几个关键性的概念,包括财富积累度。某种程度上来看比较枯燥,至少语音版如此。这是少数几本囊括了财富等式两端——开源和节流——的书籍。 要钱还是要生活 作者:Dominguez 和 Robin 一本经典著作,同时也是简化生活运动的基础读本之一。作者以文学化的口吻调侃了“时间即金钱”的概念。他们鼓励读者以追求经济独立为目的整理出事务优先级、裁减支出,以及寻找工作以外的收入。带了一些Y世代的感觉(原句A little New Age-y in spots)。是一本不错的书。 完全颠覆金钱 作者 Dave Ramsey Ramsey是一位信用反对论(原文为anti-credit)的狂热分子。25岁左右的时候个人资产达到4百万美元,之后破产。目前他运营着自己的金融帝国。这本书中详尽地描述了“债务雪球”模式。对这种模式的支持使他受到了诸多非议,然而他的方法确实有效。如果你正在债务中苦苦挣扎,没有比这本书更好的起点了。Ramsey的忠告里渗透着基督教信仰,但即使没有皈依宗教你也将从本书中受益良多。 有钱的理发师 作者 David Chilton 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提供了很多优秀而具有普遍性的个人理财建议。几个朋友每月在理发店会面一次,书的同名主角会跟大家分享关于储蓄、投资、购房等等的至理名言;这些忠告都很棒,背后通常都有着活生生的例子。写作本书的谈话口吻也许正迎合了那些对个人理财倒胃口的读者。 巴比伦首富 作者:George Clason Clason将个人理财智慧融入寓言之中。这些金子般的智慧原本是19世纪20年代时在银行或保险公司分发的小册子里。而其中流传最广的已经编订出版。本书是个人理财书籍中的老前辈了(Benjamin Franklin是老老前辈),而且你能从中发现很多现在仍然流传的警句——“先要自己付帐”,“为了将来而投资”,“要意识到复利的魔力”。 节俭篇 如果你想变富,节约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如果你不相信,请参阅【隔壁的百万富翁】)这里有四本书可以帮你学会使用各种你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式来节省每一分钱。 无车一族的快乐生活 作者:Chris Balish Balish开篇就向读者解释了为什么没有车更好——从财务、生态和社会角度。本书余下的篇幅里描述了没有车该如何生存。他提供了利用公共交通、徒步、自行车等各种各样的点子。这本书的针对面狭窄,但如果你是目标受众之一,还是值得一读的。 吝啬的母亲 作者Jonni McCoy 不要从封面来评价本书。有时恰恰是最不起眼的书能提供最好的建议,从而积极地帮你完成逐渐致富的需要。本书表面上是家庭主妇的理财指南,而实际上通篇都是节约小窍门,适用于任何有相关需要的家庭(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 简单生活之乐 作者:Jeff Davidson 这本书里满是各种窍门。Davidson在本书中涉及面广泛,而且就每个主题提出了几种省钱的方式。如果这本书写成博客,会别具特色——有价值的链接一个接一个。对想要丢弃生活中各种累赘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个宝库。 低薪一族的致富之路 作者James Steamer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独立的年轻人,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书中提供了上百种主意来帮助你避免债务缠身、增加收入、节省保险和生活支出,以及简朴生活。有些过时,甚至有些极端,但确实有很多好的建议(我曾经从公共图书馆借来一本看了6个月。书本已经旧的不成样子了——好书的可靠标记) 另外一本受到好评的节俭书籍是完全吝啬鬼学报,作者Amy Dacyczyn。我从未读过这本书,但这本书在我的预借书单中排在前几位。 投资篇 这部分的书专门针对投资方面。我手头保存的这四本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它们不那么理论化,却是这个主题不错的入门教材。 自动成为百万富翁 作者:David Bach David Bach除了拿铁效应(the latté factor,指各种不必要的开销)之外,还提出了很多理论。他所推荐的整套系统很优秀。如果你一直打算开设一个个人退休帐户但迟迟没有去做,那么就看看这本书吧。他会告诉你怎么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开设一个。 你读过的唯一一部投资指南 作者:Andrew Tobias Andrew Tobias是一名有趣的写者。在描述共有财产、债券、以及国债的同时,他诙谐会话式的文风会一直吸引着你。书中有一章讲述如何掌控意外之财(如乐透中彩、遗产继承)。这本书是投资方面的优秀入门。 妖怪投资指南 作者:Larimore, Lindauer, LeBoeuf 你想得到专业的投资建议吗?这可难不倒这本书。Vanugard的创始人John Bogle的信徒喜欢缓慢而稳定的投资,比如指数共同基金。他们筛选了数十年经验教给我们多种经营、通货膨胀以及资产配置的知识。这本书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枯燥。高度推荐。 当然,你可以...实现财务独立 作者:James Stowers 和古怪的标题不同,这是一个全美国最有钱的人写的一本可靠的投资书籍。书中确实包含了一些最基本的个人理财资料,但主要提供一些投资的技巧。我没有完整的读过,但我经常在准备网站登录门户的时候参考本书。这本书类似于Tobias的一般观察和Graham 或 Malkiel那类技术性书籍之间的过渡书籍。 另外两部投资经典书籍有Benjamin Graham的《做个智慧投资人》以及Burton Malkiel的《华尔街漫步》。这两本我均有收藏,但从未读过。因为它们都太技术性了。 成功篇 财富重于金钱。以下介绍的这些书能帮助你完满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的技能并间接帮助你成就自己的资本。 成功50经典 作者:Tom Butler-Bowdon Butler-Bowdon从成功学著作中精选了其中50本写成本书。他将每一本做成缩略版,将内容压缩在几页以内,保留了其中的关键点。他还提供了每个作者的简介,提供了每一本书的背景以解释书的意义所在。这是找到其他可读好书的一个好办法。 大富豪的思维秘密 作者:T. Harv Eker 本书中有一些的个人理财忠告(都很精彩),但更多篇幅的主旨在于改变你对金钱和自我的看法。我觉得“秘密”这个词很吸引人。这本书对那些有着远大理想的人或是努力克服消极思维的人尤为合适。 怎样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 作者:Dale Carnegie 经典成功学著作之一。卡内基用一桩又一桩故事阐明了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最大好处的方法。而其中精华在于“要别人从你的角度来看问题,首先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当然,重点在于细节,而卡内基率直的散文很好地指明了方向。你可以在二手书店很便宜的买到这本书。 尽管去做 作者:David Allen 关于本书不需要说太多——这是本经典怪胎(geek classic)。Allen描述了他的形式化系统,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虽然我觉得要长期精确的坚持下去有些困难,但始终采用其中的一些原理。如果你有做事拖拉或缺乏条理的毛病的话,这本书绝对适合你。 不要独自用餐 作者:Keith Ferrazzi 几周以来我一直想重温这本书,对它的感觉爱恨交杂。书的一部分很精彩——你可以学到如何同别人交往,如何建立和保持联系,怎样建立社交网络。而书的另一部分又令人反感——为了建立社交网络而建立的社交网络实在令我生厌。不断提及要人的名字来抬高自己的方法很快会过时。如果你的人际关系很广,这本书值得一读。 我的书库中缺少的一本是《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这是一本职业生涯转换方面的经典书籍。我已经锁定在Get Rich Slowly和family box工厂里了,但如果我正在找工作的话,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这本书。 孩子和金钱 很多父母都没有准备好向孩子们教授金钱的知识。你不必也成为这样的家长。下面这些书提供了很多建议帮助你让孩子理解金钱的运作。 你的扑满是什么颜色的? 作者:Adelia Cellini Linecker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10~14岁刚开始表现出投资兴趣儿童的优选。Linecker在书中涉及了工作、开店、以及理财的相关知识。我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提供整本书的评审。 你来定夺 作者:Cameron Johnson 这是一本年轻企业家的新作。在我的预读书库中。我是因为Consumerism Commentary的Flexo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才预订的这本书,评价写道:“本书应该作为有志于成为企业家的年轻人的必读书目。” 简朴育儿 作者:Marie Sherlock Sherlock提供了非消费主义的抚养孩子的技巧。她鼓励通过有力的家庭纽带而非冷冰冰的消费来获得育儿所需。书中有很多很棒的忠告。

㈦ 理财的必要性拿铁因子,怎样配置保险后你的收益是什么

理财必要性拿铁,因此通过保险配之后的收益,要根据盈利的百分比进行核算。

㈧ 如何评价拿铁智投这款产品

天天往手机上发短信,垃圾软件!

㈨ 新手如何开始理财

新手如何理财呢,很多新手在学习理财一段时间后,往往会陷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执着于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具体产品的选择上。

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市面上有哪类工具可以带来高收益,不断游离在各种工具之间,寄希望于去找到所谓“完美”的理财工具。

误区二:执着于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买卖时机选择上。

我们往往更在意短时间的一时得失,总是希望能够主观预测市场,做出最精准的“择时”——牛市买最牛的牛基,牛转熊又能够潇洒离去。

1.要如何避免进入这些误区呢?

我们常说,理财是很个性化的,也正因为如此,要想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首先要做的,其实是花时间先了解你自己!

2.客观方面:人生阶段、理财段位、理财能力、优势、局限性;

3.主观方面:理财目标、风险态度、预期收益率、性格偏好。

4.自我审视:

人生阶段:家庭理财需求,希望建立适合我的资产配置,最终一步步完成家庭理财的各个需求和目标。

理财段位:学习理财两年多,积累了一定的理财经验,从一个理财小白,逐步提升到了自己目标的准达人阶段。

理财能力:对自己有较明确的定位认知,理财基础理念清晰,基本了解市面的理财工具,并具备实践和操作经验。

缺点:由于工作的原因,业余时间欠缺,无法花费过多时间用于理财。

风险态度及理财预期收益:保本第一,保本前提下追求长期年收益10%-12%。

性格偏好:追求稳健偏低风险的理财。

最后搭建出来的组合是需要和我高度匹配的,适合别人不代表适合我,适合自己最重要。

了解以上一些基础知识后,那么新手如何理财需要从哪里开始呢?

  1. 从阅读理财书籍开始。

  2. 从看理财相关的新闻和文章开始。

  3. 直接参加理财相关的课程学习,吸取前辈的经验。

相信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新手也能学会理财。

阅读全文

与拿铁理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9年钢铁产能置换投资 浏览:93
现代众车理财是真是假 浏览:817
看懂股票k线 浏览:649
操纵股票罪 浏览:759
000372基金 浏览:142
603839股票 浏览:804
近期退市股票 浏览:979
股票数据线 浏览:647
力哥说理财第一季 浏览:645
苏州鑫元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21
黄金价格近几年变化 浏览:828
2019个人消费贷款怎么贷 浏览:261
车子贷款网 浏览:448
个人如何开立期货期权账户吗 浏览:251
亮亮视野融资 浏览:190
理财手机银行 浏览:705
米庄理财大吗 浏览:571
信托疫情建议 浏览:348
年年有鱼理财 浏览:745
股指期货当月IC 浏览: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