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众号“差评”获得腾讯多少融资
5月23日,以微信公众号起家的“差评”获得由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云启资本等跟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差评自称“是腾讯在科技新媒体领域的首笔投资”。
三表表示,腾讯有时候“价值观欠奉”。“就在今天,我调低腾讯在我心中的评级,他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三表在最后愤慨道。
一家互联网巨头被质疑价值观有问题,这是比被质疑没有梦想严重百倍的事情。腾讯投资一个以洗稿为生的公众号,无疑是对那些认真做原创内容的媒体和自媒体最大的打击。腾讯活该被差评。这说明腾讯投资的确有伦理问题,这不可能忽视。
❷ 二百多万粉丝大V上当的一个新型骗局 大v店是传销吗
“大V店”是不是传销
据了解,“大V店”定位为“让妈妈和自媒体人轻松开店的微商平台”,用户(主要是妈妈和自媒体人)可以无偿在“大V店”开店铺,与多数微店平台不同的是,“大V店”将向店主提供货源、物流仓储、配送、售后等服务,店主只需要在社交网络(微信、微博等)推广自己的店铺或商品。
“大V店”等第三方平台是微商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微商要想成为“下一个淘宝”,仍面临缺流量、信用售后体系缺失等障碍亟待克服。
“大V店”上线一个月以来,几乎没做任何正式推广的情况下,已经靠口口相传,吸引了上万名“妈妈”店主入驻,日均销售额达15万。
(2)粉丝网融资扩展阅读:
“大V店”的出现是微商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微店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已然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新宠”。自去年10月,口袋购物宣布获得C轮融资3.5亿美元开始,各类基于微信的微店平台就成了最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不断有第三方微店平台宣布获得额度不菲的融资。
同时,各路电商巨头也纷纷抢滩布局。例如,吸收了腾讯电商业务的京东,正在继续去中心化电商的探索,其中包括京东微店,以及独立子公司拍拍的“拍拍微店”。拍拍微店APP于今年1月正式上线,这是一款面向卖家的开店工具,下载APP后,只需要通过QQ号码就可以注册,可以用手机给产品拍照和编辑商品详情,一键上货。
除此之外,欲在微商领域“分一杯羹”的企业还不在少数。例如,在团购大战中失利的窝窝商城,也开始拓展微店业务,并对其寄予厚望,日前窝窝商城已提交上市申请。
❸ 粉丝借贷填爱豆手机号码,偶像为粉丝行为买单的现象应如何看待
借贷现象在现如今这个网络消费的市场下越来越常见,网贷其实很危险,很多的平台都不正规,审核不严格。有些人通过这种不严格的漏洞,打着别人的名义去借钱。近日出现了粉丝借贷,爱豆买单的现象,这不光是平台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道德问题。
粉丝对贷款不重视,对别人不尊重。也许自己只是无意识的,自以为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自己偿还清债务后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最后的不小心还是让自己的爱豆受到了困扰。在起初填写信息的时候就应该稳重而行,看能力而行。
爱豆为粉丝买单的行为是人道主义。不得不说公众人物受到骚扰的时候没有去大发雷霆,却是意外的给粉丝买单,一是想息事宁人,二是想给自己一个更好的设定。
❹ 自媒体融资项目商业计划书
现在自媒体不像开始那么好做了,少不了平台的扶持,否则起步太难了
企鹅号2020年新政策在推版动内容变现能力上权的加码令创作者惊喜。将在线直播和短视频电商纳入“春风计划”,一方面鼓励拥有10000+粉丝的账号申请内测直播能力,直播打赏收入实行100%分成;另一方面面向短视频电商放出10亿流量扶持、开店零成本、佣金100%分成
❺ 粉丝借贷填爱豆手机号,现代粉丝心理隔着网络究竟有多变态
原来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都会有一些变态,但是借贷用偶像的手机号就真的是很变态。
❻ 爱奇艺融资10亿美元,爱奇艺和优酷谁更牛
当然是优酷啦!优酷无论从网站自身盈利方式、网站系统承载力还是用户体验,都是比爱奇艺好一点。并且近些年爱奇艺的用户量下降也是众所周知的。那我们现在来具体看看。
总之,优酷在网站技术、自身盈利方式多样化和用户体验、用户量上都比爱奇艺好一点。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产品更新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希望各个视频网站都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毕竟“百花齐放才是春”,你说呢?
❼ 什么是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学
庞大的“粉丝”人群自然也蕴涵着巨大的经济能量。2006年11月6日,全球首个以粉丝为主题的节庆正式创立推出,主办者明确宣称“粉丝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孕育粉丝健康文化,撬动一个潜力巨大的‘粉丝产业’,形成一种新兴的‘粉丝经济’。”
目录
粉丝团的运作
职业粉丝
粉丝网的诞生
偶像的黄昏
编辑本段粉丝团的运作
“现在一般性的粉丝都需要交纳一定的年费,从10元到100元不等,如果另外组织活动的话,还要再收取活动费。”一位熟知粉丝团运作的人士透露说。据她推算,一个300人左右的“粉丝团”一年所产生的费用至少在五六万元左右,“这些费用的收支大都没有合法凭证,完全只能靠经手人自律,光是在采购环节上的灰色收入就非常可观。而且一旦高层换人或者组织解散,这些钱只能不了了之。”
职业粉丝
与此同时,职业粉丝也开始吃香。据一位职业粉丝的“管理者”介绍,他们与各类选秀节目的选手、主办方都有联系,只要客户出资,他们便可提供专业的粉丝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由职业粉丝举海报、高声呐喊,以及在网上发帖子等。一名网名叫“扎辫子”的杭州“职业粉丝”甚至为粉丝团制订了报酬标准:“喉咙嘶哑50元,泪流满面100元,如果选手晋级,再加奖金。”“职业粉丝”的出现甚至引起了专业经纪公司的不安:“现在很多粉丝在网上公开抨击我们,甚至还为艺人制定了一整套包装、宣传计划与我们交涉,颇有越俎代庖之嫌。”一位经纪公司的公关抱怨说。
粉丝网的诞生
庞大的“粉丝”人群也引起了网络公司的注意。博客中国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吉鹏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以粉丝为中心的专业性门户网站———粉丝网,主要做的就是满足粉丝的一切需求,让粉丝分享追明星的快乐。成立至今,最大的粉丝群是周杰伦的粉丝,有70多万注册用户。王吉鹏认为,“粉丝”正在成为造星的主宰力量之一,运用互联网则可以打造“粉丝经济”的财富链条。比如组织粉丝与明星的见面会,可以带动销售明星相关产品;网站通过提供图片、文章、视频、音频等增值服务,还可以增加盈利模式;甚至还可以通过与唱片公司、经纪公司合作,把粉丝包装成“明星粉丝”。王吉鹏向媒体透露说:“去年11月网站上线后,目前的流量已是当时的300至400倍;百事可乐、耐克等已在粉丝网上投放广告;无线业务正在筹备,第二笔融资也在洽谈。”另一个专业粉丝网站IGOGO8网为粉丝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务内容,包括制作专业的“粉丝身份证”。目前IGOGO8网正在积极地与经纪公司谈判,在身份证上增加一些附加的内容;粉丝装备的衍生产品,比如粉丝T-Shirt,在线把粉丝与偶像头像放在一起等等,这些将为网站带来一定的收益。“娱乐产业的金矿只露出了一小角,粉丝网将挖掘更深的领域。”王吉鹏说,“从粉丝的规模、消费力量及组织架构上看,当前的娱乐市场已进入以粉丝为主导的时代。”
编辑本段偶像的黄昏
从表面上看,粉丝是作为明星的附庸而存在。然而在粉丝当道的时代,他们的崇拜者们却面临尴尬的境地。2007年,各种选秀活动依旧进行,希望一夜成名的人们仍然在惴惴不安地憧憬着明星之梦。然而那些昔日的偶像却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幸运。选秀节目“我型我秀”的人气之王师洋因不满公司对自己的安排,单方面提出解约,但是上腾娱乐一直没有答应师洋的解约要求,并且也不给他安排任何演出。这位红极一时的明星如今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也没有自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不见。这种情形是无法避免的。大众传媒不容许个人对任何偶像的持续膜拜,而是不断以新的偶像替代旧的偶像。因此它们在进行造神运动的同时,却不断进行着对这些偶像加以否定和毁灭。这个偶像替换游戏,瓦解了“粉丝”们的情感,却刺激了他们新的欲望。英国学者克里斯·罗杰克在《名流》中写道:“随着上帝的远去和教堂的衰败,人们寻求救赎的圣典道具被迫坏了。名人和奇观填补了空虚,进而造就了娱乐崇拜,同时也导致了一种浅薄、浮华的商品文化的统治。因而,娱乐崇拜掩饰了文化瓦解。商品文化无法造就完整的文化,因为它在每件商品上都打上了转瞬即逝和完全不可替代的烙印。”对于一夜成名的偶像来说,即使你签了约,途中的变数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相对庞大的娱乐工业,明星只是可以加以利用的镙丝钉,一个任由扭曲的符号,随时可以被取替和遗忘。而他们的“粉丝“,也只能在失望中等待着下一个偶像的降临。
❽ 对内容型网红的变现和融资有什么建议
对于网红来说,粉丝的数量以及内容的播放数就是融资的资本,可以根据粉丝数量和播放数进行估值。变现方面,一般视频网站根据播放数量会给予一定的流量分成,同时网红也可以选择接广告等方式获得广告收入。
❾ 用20分钟融资三个亿,签下谢娜、王一博的杜华,是如何兴风作浪的
自从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亮相之后,杜华出圈了,与此同时,所有的言行都被置于舆论的放大镜中。
以杜华的年龄和背景来看,她的成就在业内已足以让大多数人望其项背。现在出道,无疑是站上了一个很高的起点。
令人称奇的是,舞台上的杜华,衣衫粉嫩,颜值在线,口无遮拦,依然是二十年前的“迷之自信”,反而有一种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感觉。
不过对于粉丝们,真的需要一些时间去理解和接纳。
❿ 粉丝网现在是几轮融资
2016年5月,粉丝网完成A轮融资5000万,估值5个亿;2017年2月完成B轮融资1.5亿,估值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