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家族信托具体的一个操作是怎么样的
企业家普遍希望子女能够把企业发扬光大,传承和积累更多家族财富,但并非每个企业家子女都对家族企业感兴趣。有些人更希望追随自己其他方向的梦想,比如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就选择成为一位音乐人,而不是进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因为这样,很多富人为孩子考虑而采取了设立家族信托的方式,不直接把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而是委托给信托基金受托人来管理,从而将股东和运营者的角色分开,任用能干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同时又保障继承人可以生活无忧。
财富传承稳保障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族信托基金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IBM掌门人沃森曾以自己的孙辈为受益人设立了一笔数百万美元的信托基金,他们年满35岁就可以支配基金中各自的份额。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子小约翰·肯尼迪,生前依靠家族信托基金就可以过上随心所欲的贵公子生活,并客串杂志经营业务。他的父亲与叔叔也同样受益于家族信托基金。据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爱德华·肯尼迪称,1936年他4岁时,父亲已为他和哥哥分别设立了10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帕丽斯·希尔顿,尽管她的祖父2007年把希尔顿酒店出售给了百仕通集团,并宣布将名下约23亿美元的资产大部分捐赠给慈善机构希尔顿基金会,但这并太影响帕丽斯的生活,因为她依然拥有为己而设的家族信托基金。
在香港,船王许爱周之孙、中建企业主席许世勋之子许晋亨的收入同样来自家族信托基金。许爱周上世纪40年代从事地产及投资业务积累了大量财富,他将名下重要资产如中建大厦等楼宇和亚洲货柜股权放入周兴置业旗下,并以家族信托基金持有,由许世勋三兄弟共同掌管,家族成员每月在基金内支薪而不能直接分得遗产。另外,一些官员在上任时为保证不牟私利,也会成立家族信托基金,如前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当年即把财产以家族信托基金形式交给父亲唐翔千管理。
为防止家族信托基金的庇荫让受益人们成为无节制挥霍的纨绔子弟,一些信托还会专门设置防挥霍条款,对受益人的权力进行限制。在设计信托契约时可以依据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来设定拨放财产的条件,如所发款项只够维持子女过中产生活,或只能用于医疗、教育等支出,让子女不会因继承巨款而出现价值观偏差。
合理节税保护伞
在美国等遗产税高昂的国家,信托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节税,财富家族可以通过设立理论上能永续存在的朝代信托来规避遗产税和隔代转移税。例如,在遗产税的最高边际税率高达45%的情况下,如果传承三代,通过朝代信托可能会帮继承人节省70%以上的税收。不过,设立朝代信托需要向受托的金融机构支付不菲的手续费及管理费,每年的费用有可能达到信托资产的1%。因此,为节省管理费也有许多人会选择负责任的家庭成员或朋友作为受托人。比如萨默·雷石东的家族信托基金SMR信托,主要托管人即是他多年的副手维亚康姆公司CEO菲力普·道曼。当然,这种情况下委托人的选择与公平处事就更为重要。香港罗氏针织创办人罗定邦于1996年4月成立家族基金,选择次子罗蜀凯任受托人,而到了2007年,其四子罗嘉宝之女罗颖怡就入禀法院,控告二伯父没有提供信托基金内物业及资产全面准确的资料,要求他交代账目。为解决此问题,信托基金委托人也可以指定专门的监察人,以监督受托人是否履约。
资产隔离防火墙
因为信托独具的资产保护机制,且委托人和受益人通常不是同一人,家族信托还可以充当财产的“防火墙”。如果委托人死亡、离异或破产,信托财产不会受其牵连,债权人或配偶都无权拿走。香港曾有一位富商设立了一个1000万港币、为期三年的信托,受益人为10岁女儿。未料,两年后该富商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在清算时,债权人虽然发现却无法动用这笔信托中的钱款。三年到期后,信托转为现金划至女儿名下,按照香港有关法律,信托只管受益人是否拿到钱,而不管受益人拿到钱后给谁用或怎么用,富商就可以靠这笔信托资金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去年轰动一时的龙湖地产主席吴亚军与蔡奎离婚事件中,也让公众看到了家族信托的妙用。蔡奎的家族信托“银地”(Silverland)最终漂离了吴亚军的家族信托“银海”(SilverSea),仅用一纸协议就解决了夫妻分家问题,连公告都不用发,避免了一般通过股权分割财产带来的税负成本及交易成本,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上市公司的冲击。
境外上市好工具
实际上,在境外上市过程中信托安排屡见不鲜,早已经成为企业跨境重组及资产规划的一个利器。那么,境外上市中典型的信托结构通常是如何安排的呢?2012年末在港上市的中国白银集团就详细演绎了这一过程。
中国白银集团在国内的运营公司主要是江西龙天勇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简称“龙天勇金属”),其股权分别由陈万天(66.18%)、吴文勇(15.64%)、陈万龙(7.27%)、陈荣(7.27%)和万成来(3.64%)持有,其中实名股东陈万权及陈万成作为代名人,代表陈万天及配偶周佩珍持有部分股权。为了完成上市重组,大股东陈万天的配偶周佩珍选择了变换国籍方式,以绕开《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并自2011年9月起成为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国民。
其重组方式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周佩珍在境外设立了Rich(BVI)、中国白银集团(开曼)、中国白银(BVI)和中国白银(香港)等一系列中间控股公司,又通过中国白银(香港)在境内设立了一个外商独资企业(WFOE)“浙江富银”,进而又用这家WFOE收购了国内的“龙天勇金属”及其他相关运营公司,从而完成境内权益置入境外的重组过程。当所有股权都转移到了周佩珍手上的时候,原股东的利益又怎么保证呢?解决办法是,周佩珍作为委托人设立了五个酌情信托,即陈氏家族信托、WWY信托、CWL信托、CR信托及WCL信托。这五个信托分别为“龙天勇金属”五位原股东陈万天、吴文勇、陈万龙、陈荣和万成来的家族信托,各自信托在拟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也与原股东持股比例相同。五位原股东分别为各自信托的保护人,五位原股东及其配偶、子女等为各自信托的受益人。
② 龙湖地产要投资合肥大窑湾吗
4月8日赵伟国:紫光团体拟一000亿美元投资芯片产业信托政府项目融资,财大项目融资重点 约八00亿潜伏回购资金项...
③ 发行房地产信托中的条件,其中4、3、2、1分别是什么含义
4代表四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版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也有五权证的,即预售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3代表30%开发商自有资金投入,2代表二级资质。至于1,倒是没有听说呢。不过现在银行对开发贷的审核放宽了,可以考虑银行渠道
④ 龙湖地产吴亚军,请介绍!
2012年胡润百富榜以380亿元资产位列第八位。[6]2012胡润房地产富豪榜吴亚军家族以财富350亿元排名房地产富豪榜第二。[7-8]2012年10月12日,《福布斯》发布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吴亚军夫妇以390.6亿元位列第五位。
中国女首富[9]、龙湖地产主席吴亚军已与丈夫蔡奎离婚。数据显示,吴亚军与蔡奎目前通过两家信托公司各自持有龙湖地产的股份,二人持股量合计为71.97%,吴亚军的持股量为43.18%。据消息人士透露,为避免龙湖大批股份落在第三方手上,蔡奎已签署协议书,让吴亚军暂时掌管属于他的大约28%的股权。龙湖地产对外宣称,蔡奎从未在公司担任职务,所以吴亚军婚变对公司运营没有影响,而作为大股东,两人已有协议,未来继续保持一致行动,维护公司权益。其它细节为私人事宜,公司不便评论。
其与丈夫蔡奎共同持有的公司股份已于8月初一分为二,然而市场却忧虑一旦蔡奎减持会触发债务违约事件。有券商指出,股权变动对公司股价影响有限,不过一旦蔡奎出售股权,股价则会出现短期的波动。[10]
2012年11月中下旬,吴亚军被香港媒体爆出跟丈夫离婚,分给丈夫蔡奎超 200亿港元资产。
2013年进入新财富中国富豪榜以284.7亿排名第十一名。
2013福布斯女性权势榜第48位[1]
⑤ 房地产金融的非标业务正受到谁监管
房地产金融的非标业务正受到监管部门的严监管。近期一些信托机构的房地产非标业务已暂停。多位接受采访的房企和信托人士表示,非标业务收紧后,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承压,特别是一些中小房企的融资渠道依赖信托,非标收紧后日子比较难过。在此背景下,债券和类REITs等成为房企看重的融资渠道,租赁类融资项目受到追捧。
“现在资金成本比去年同期涨了2-3个百分点,今年一些小开发商的资金链可能断裂,房地产企业等着过冬吧。”上述信托人士说,“我们最近跟房企聊,今年房企融资根本不用谈定价,能融到资就不错了。去年资金成本9%左右的房企融资项目都能做,今年可能要到15%以上。”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中小房企的融资压力已开始显现。
整顿非标业务
市场人士指出,大量非标资产对应的融资最终流向了房地产等受限领域。
中泰证券固收研究报告估计,2017年非标融资对房地产开发的支持规模累计在2.5万亿-3万亿元左右。非标融资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20%-25%左右。
“根据相关规定,房地产企业向银行贷款必须‘四证齐全’。证件不全的开发商可以通过理财直投、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形式,绕个弯获得融资。”某大型国有银行公司部人士表示,“这两年非标业务规模增长很快,因为信托公司等渠道审批时间短,融资方便。”
某大型信用评级公司工商企业部人士表示,房企要想获得非标融资,必须经过外部评级。2017年年中以后,一些信托公司的房地产相关产品要求房企的评级达到AA级。对于资质一般的企业,信托公司做非标业务就比较谨慎。
土地款配资是理财资金进入房地产企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中部地区某城商行房地产事业部负责人表示,2017年该行土地款配资业务十分红火,放款上百亿元,创利2亿多元。在高峰期,土地配资的杠杆比例一般是3:7,近期出于谨慎降至5: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非标业务收紧才刚刚开始,到底有多大影响还难以预计,很多房企都在拓展其他融资渠道。
转向长租类
北京某券商资产证券化人士陈军(化名)表示,在银行贷款审批更审慎、非标通道受限的背景下,债券和类REITs等工具成为房企尚可利用的为数不多的融资渠道。
“在提倡租购并举的大背景下,租赁类债权融资和资产证券化项目都比较热门。”陈军表示。
以类REITs项目为例,2017年发行规模超过260亿元,较2016年的104亿元左右有大幅提升。“前两天,碧桂园(港股02007)发了规模100亿元的类REITs,一下就把今年对类REITs的整体规模预期给拉高了。”陈军说。
陈军认为,未来租赁市场的各环节都可以做资产证券化,减轻相关企业的资金压力。例如,租赁房的物业,房租和装修等环节都可以通过类REITs架构进行融资。
银行对租赁融资业务的热情也很高。近日中国银行(港股03988)与8家地方国企签订租赁住房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为上述企业提供融资规模约1700亿元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建设银行(港股00939)也就通过支持企业发行类REITs、支持地方政府发展个人租赁平台等形式布局住房租赁金融。
债券融资也受到房企的倚重。近期龙湖地产(港股00960)、碧桂园、绿地控股、泰禾集团、象屿股份等房企在境外发行美元债。
张大伟表示,房企境内融资收紧,海外融资渠道越来越受到关注。
房地产是该管管了。
⑥ 房地产信托50强有哪些
第 1 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华润新国投信托、2012年渤海国际信托)
第 2 名:恒大地产集团(2012年四川信托、2012年中融信托、大业信托)
第 3 名: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浙商金汇信托)
第 4 名: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大业信托、中融信托、长安信托)
第5 名: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第6 名: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 7 名:龙湖地产有限公司(2013年 中铁信托)
第 8 名:华润置地有限公司(2012年华润信托)
第 9 名: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西部信托、渤海国际信托)
第 10 名: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安信信托)
第 11名: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长安国际信托,2012年中铁信托)
第 12名: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华润信托、平安信托,中海信托,五矿信
托,上海信托,2013年中航信托)
第 13 名: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中信信托、华澳信托、爱建信托)
第 14 名: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新华信托,中诚信托,2012年大业信托,兴
业信托,紫金信托)
第15 名: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第 16 名: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中诚信托)
第 17名: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中诚信托、四川信托,2012年中融信托、
大业信托)
第 18 名: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吉林信托)
第 19 名: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中融信托)
第 20 名: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中铁信托、新华信托,2013年东莞信
托)
第 21 名: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中诚信托)
第22 名: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第 23 名: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中泰信托)
第 24 名: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长安信托)
第 25 名:融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华润信托)
第26 名: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第27 名: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28 名: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第29 名:亿达集团有限公司
第30 名: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贸信托)
第31 名: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第32 名: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第33 名: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 34名: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华宝信托,中诚信托,2012年新华信托四川
信托)
第35 名:广州时代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第36 名: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外贸信托)
第 37 名:沿海绿色家园集团(2012年中泰信托,金谷信托)
第 38 名: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2柏瑞信托)
第39 名: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
第 40 名: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2华润信托)
第 41 名: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厦门国际信托)
第 42 名:福建正荣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中融信托,2012年建银信托)
第43 名: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44 名:禹洲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第 45 名:龙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中铁信托)
第 46 名:融信(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 华润信托 2012年长城信托,
2013年中融信托)
第 47 名:景瑞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杭工商信托,2013年中建投信托)
第 48名: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中信信托,华润信托,2012年渤海国
际信托,浙金信托,2013年中融信托,爱建信托)
第 49 名:浙江昆仑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011 2012 2013昆仑信托)
第50 名: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
第 51名: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
⑦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企业历程
2012年8月
公司荣获第六届“诚信托·卓越公司奖”,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第五届诚信托”颁奖暨2012中国信托业峰会在上海举行,重庆信托以突出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成长性荣获综合类大奖“诚信托·卓越公司奖”
2012年8月
重庆市国资委按照财政部公布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和《2011年度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依据我公司2011年度财务会计报表中相关财务指标,对我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我公司绩效评价结果为A级优等
2012年6月
公司获重庆市国资委授予的“国企新闻奖 优秀奖”
2012年4月
公司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独立企业纳税50强”
2012年1月
公司获市国资委授予的“国企贡献奖”
2011年8月
公司参加《证券时报》第四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被评为“中国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
2011年8月
公司向中华思源扶贫基金会捐赠2121.41万元
2011年7月
公司向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定向捐赠100万元(共计捐款400万元)
2011年6月
公司参加《上海证券报》第五届“诚信托”评选,获“诚信托·卓越公司奖”
2011年5月
公司对口帮扶酉阳县板桥村整村脱贫,支付帮扶资金150万元
2011年4月
重庆信托被重庆市政府评为“2010年度重庆市独立企业纳税50强”
2011年4月
公司首席执行官翁振杰获国务院批准,享受2010年政府特殊津贴
2011年2月
公司和信托业务二部同时荣获2010年重庆市“国企贡献奖”
2011年1月
公司向重庆市政府捐赠危旧房改造项目全部信托报酬累计达3000多万元
2010年12月
公司成功完成第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增加到24.3873亿元,资本规模居全国第二
2010年6月
公司荣获全国“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和“最具影响力品牌”2项荣誉
2009年12月
公司首席执行官翁振杰荣获“2009年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2009年11月
公司被评为“重庆市文明单位”
2009年10月
何玉柏董事长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
2009年10月
公司成功发起成立全国最大公益信托“金色盾牌 重庆人民警察英烈救助基金公益信托”,首期募集规模1.07亿元
2009年9月
公司综合排名跃居全国信托公司第五位、西部第一位
2009年5月
翁振杰首席执行官主持的08年度招标课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交易模式及退出机制研究》荣获二等奖
2009年2月
公司荣获重庆市2008年“国企贡献奖”
2009年1月
公司荣获重庆市2008年“金融贡献一等奖”
2008年12月
公司不良资产率降为0,并连续两年税后利润突破5亿元
2008年12月
公司荣获2008全国金融企业慈善榜“信托业突出贡献奖”
2008年12月
重庆路桥公司投资建设的嘉华大桥工程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荣誉“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
2008年11月
公司为危旧房改造筹集的50亿元资金正式交付,市政府黄奇帆常务副市长出席交付仪式并作重要讲话
2008年8月
重庆路桥投资建设的嘉华大桥工程,荣获“2008年度重庆市市政工程金杯奖”
2008年6月
公司“渝信网下新股配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获全国“最佳信托产品”奖
2008年5月
公司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
2008年2月
公司被评为“重庆市金融贡献一等奖”
2008年2月
重庆三峡银行举行授牌庆典,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授牌
2008年1月
公司迁入较场口“重庆信托大楼”办公
2007年12月
公司累计管理信托资产385.22亿元,累计为客户创造收益21.98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5.09亿元
2007年12月
公司不良资产率接近于0,净资产收益率达29.65%
2007年12月
公司成功重组万州商业银行(后更名为重庆三峡银行)
2007年10月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公司获批新的金融牌照并正式更名为“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7年7月
公司综合排名位列《2006年中国信托投资公司排名榜》第9名
2007年6月
公司荣获由上海证券报主办的“诚信托-2006中国最佳信托公司评选”的“最具发展潜力奖”
2007年4月
公司被评为“重庆市贡献突出的国有企业”
2007年1月初
公司提前成功兑付14.588亿元的渝涪高速股权信托
2006年12月
公司累计管理信托资产164.8亿元,全年实现利润1.61亿元
2006年8月
公司发行的“龙湖·西城天街资金信托计划”荣获证券时报首届优秀信托公司“最佳房地产信托计划奖”
2005年12月
公司彻底还清历史遗留债务,不良资产率降至4.5%
2005年12月
公司控股的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2005年10月
公司控股的重庆路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持有限售股1.858亿股,持股比例59.9%
2004年12月
公司成功增资到16.3373亿元,资本金规模位于全国信托行业前列、西部第一
2003年11月
公司以58.5亿元收购渝涪高速公路,持有重庆渝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70%的股份。并成功推出“渝涪高速公路股权信托”项目,创全国同类产品发行规模之最。
2003年10月
公司控股企业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成为重庆市商业银行第二大股东
2003年9月
公司主发起的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筹建
2002年7月
在全国首批推出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教育信托”项目
2002年2月
公司改制重组为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3373亿元,为市属国有重点企业
1999年5月7日
公司发起设立“西南证券有限公司”,持股33.03%
1998年9月3日
公司控股“重庆路桥”,持有重庆路桥70.97%的股权
1984年10月4日
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金3500万元人民币
⑧ 世界名人中有哪些人在设立了家族信托
NO.1 比尔·盖茨疑以慈善捐款规避遗产税
2010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活动在欧洲国家遭到质疑和批评,许多德国富豪拒绝跟随他们的步伐捐出财产。 带头的德国汉堡船运巨头彼得·克雷默表示 : 富豪捐身家承诺、、于将应该缴税的钱捐出去,令富人凌驾于国家之上,影响公众利益
按照美国的法律,如果富豪要把遗产给子女,联邦政府会从中抽掉过半的遗产税。 事实上,许多美国富豪都以慈善捐款的手段规避遗产税。 欧洲媒体也对此次活动大泼冷水,很多评论都表示美国富豪与其参加“捐赠誓言”行动承诺捐款,“不如按时交税”
NO.2 乔布斯遗孀被收高额遗产税
苹果公司前董事长、、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辞世后,名下至少三座房产置于信托机构名下,这一举动使得乔布斯的巨额财产数额和分配成为谜团,乔布斯拥有 555 万股苹果股票 ( 市值大约 20.5 亿美元 ) 及 1.38 亿股迪士尼股票 ( 价值大约 47.4 亿美元 ) 虽然在乔布斯去世后,其遗产被交由一个信托基金管理,以避免遗嘱认证税,但其税率仍然高达 15% 乔布斯的遗孀收到的资本收益税账单高达 8.67 亿美元,这是她出售乔布斯持有的迪士尼和苹果公司近 70 亿美元股票的税金。 这些税金的缴纳日期截止到 2013 年,过期税率将从 15% 上调至 20% 而且到期之后,还可能被额外增收 3.8% 的收益税
NO.3李嘉诚分家
2012年 5 月, 84 岁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正式向媒体公布了自己的财产分配方案。 按照李嘉诚的分配方案,李泽钜将得到超过 40% 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权,以及加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 35% 股权,这三块业务约有2000 亿港元。 而对于小儿子,李嘉诚也丝毫没有吝啬,李泽楷得到的现金相当于现在资产的数倍。 港媒称,从分配的公平性角度来说,李嘉诚两个儿子分到的财产无论是实物还是股票、、现金,从数量上来说,应该是旗鼓相当的。 此外,李嘉诚还表示要留足资产给他的“第三个儿子”——李嘉诚慈善基金会。 李嘉诚在自己身体还很健康的时候,就向社会公布了其财产安排,令股民和社会没有受到不必要的冲击,也没有引来不必要的争论
NO.4林心如婚前财产做信托
早在2012年 3 月,身价上亿的林心如明确表示,如果她要结婚将会先把财产信托。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大胆猜测,影视娱乐明星的带头效应或会使得婚前财产信托“浮出水面”。 在国外及港台地区,个人在婚前将自己的个人财产交予信托已经不是新闻,但是在国内,“婚前财产信托”这样的处置渠道尚未成型
NO.5梅艳芳防挥霍立遗嘱信托
一代歌后梅艳芳香消玉殒已 13 年,却依然无法从人们的视线中远去,与她有关的新闻时不时还会占据各大媒体的大幅版面,其中,她的上亿遗产尤其令人关注
梅艳芳生前知道母亲覃美金不善理财且喜挥霍,如果把财产一下子全给母亲,担忧母亲会一次性把遗产花尽,或被别有居心的人骗走。 因此,梅艳芳选择了遗嘱信托,将近亿财产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打理,信托基金每月支付 7 万港元生活费给母亲,一直持续到她去世
但梅妈对女儿遗嘱不满,认为自己应该独得遗产,一度质疑梅艳芳生前成立的信托基金是否有效,认为梅艳芳签订遗嘱时,正在医院住院,健康逐步变差,怀疑她是在精神不佳的情况下,在遗嘱及信托基金上签名的。 梅艳芳亿元遗产官司持续了 5 年,但最后法院的判决是梅妈败诉,梅艳芳生前遗嘱有效
NO.6吴亚军家族信托
列支敦士登与瑞士之间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国界,跨过一条栽满鲜花的小道,看到点缀王冠的徽章,就来到了这个阿尔卑斯山中的小城。 这儿,聚集了欧洲大部分顶级的信托公司
不过,在英国和法国之间,还有一个飘逸着薰衣草香气的小岛,这个名为泽西岛的英国皇室属地,基金业规模高达 1967 亿英镑(约合 1.9 万亿元人民币),聚集了全球顶级的信托公司
也许你很难相信,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历任”首富,都和这个小岛有不解之缘 2009 年女首富张茵,这个以回收废纸发家的纸业大王,通过岛上的法巴信托公司( BNP Paribas Jersey Trust Coporation Limited )设立了 3 只家族信托
吴亚军, 2011 年的中国女首富,这个优雅而妩媚的女人通过汇丰国际信托公司设立了家族信托。 当然,作为一家老牌的英资银行,汇丰几乎在每个享有宽松金融法案的小岛上都有分支,也包括信托公司
除了泽西外,还有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甚至毛里求斯。 每天,驻扎在繁华都市的信托管理人,都将无数的文件和资金输往这些小岛。 信托管理人的要求也许并不高,免税可以让他们节省大量的中间成本,低廉的管理费也可以让他们赚取多一点的利润。 富豪们的要求也许更简单,每年的回报率不需要多高,只要稳重且有保障
NO.7洛克菲勒家族信托
最早的信托见于十字军东征时期,那时人们因为远征,而将自己的财产转托给信任的人照管。 后来这一方式逐渐固定,也有不少人选择将自己的财产转给牧师代为经营
刑成介绍说,国外几乎不存在国内现有的信托公司的模式,国外的大型信托公司多为银行经营的信托公司,比如说汇丰国际信托、、。 用益信托的分析师李旸则告诉记者,国外的普遍做法是直接将律师设为受托人
大型的财阀家族拥有自己的律师、、会计师,也有自己专门的信托机构。 掌握着宝马的科万特家族就有自己专属的信托机构,家族财产都由这个公司打理,家族成员定期领取收益。 该机构在香港成立了投资分支机构,同时也是大陆 PE 公司九鼎投资旗下一只基金的 LP之一。
美国总统几代更迭,洛克菲勒家族的王朝却始终未变。 洛克菲勒家族组建了自己的信托公司来打理家族成员的私人财产
洛克菲勒家族的兴起源于石油,第一代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创立了标准石油,在上个世纪初赢得了十数亿美元的身家,成为那个年代数一数二的世界富豪。 他的遗产通过信托的方式被传承
到他儿子那一代,一共设立了五个信托
洛克菲勒中心大楼在曼哈顿市中心,在这栋大楼的最顶层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机构。 在这个大套间办公的正是帮洛克菲勒家族打理财产的工作人员。 他们管理者洛克菲勒集团 90% 的股权
NO.8 SOHO中国潘石屹、、张欣家族信托
并不是每一个家族都富可敌国,可以设立自己独立的信托公司。 以巴克莱、汇丰、大型银行为代表的公司解决了大部分无力拥有自己专门机构却需要金融指导的家族的问题
国内富豪在自己的公司中构建信托架构也是多通过银行系信托公司
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实际控制人张欣与潘石屹对公司的控股正是通过信托来实现。 信托的受托人是汇丰国际信托,合计持有 SOHO 中国超过 60% 的股权,信托受益人是张欣
公司上市之后为了履行披露义务,股东的信息都会呈现于投资者的面前,但是如果通过信托来持股则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的隐私。 通常招股书或者公司财报上显示的只有信托的成立人和受托人,除非信托受益人在董事会或者高管名单中,否则受益人的信息不会出现在财报中
以上述 SOHO 中国为例,公司财报中显示张欣是信托受益人,但是这只信托是否还有其他受益人以及收益比例如何则无从得知
NO.9 家族信托
•开曼和泽西岛上的信托
两大女首富选择海外信托,香港大部分信托汇丰操办,富人们选择信托,就是选择一地的法律体系
明亮的落地玻璃外,是维多利亚港浅绿的海景,不时有几只海鸥从天空掠过
这里是法国巴黎银行( BNP )位于香港金融中心的总部会议室。 当然,这家在英属泽西和卢森堡都设有大型信托公司的跨国银行,还拥有更加神秘的 VIP 客户室。 房间布置幽雅,墙上是画风前卫的油画,米黄色的小几上,浅蓝色的瓶中插着鲜花。 你可以很悠闲的坐在宽大的沙发上,而你的银行顾问会详细地向你解释各种繁复的程序
事实上,多年以来,内地和香港富豪都愿意委托类似法巴这样的跨国银行打理他们的财富。 一种选择是信托
•神秘的信托岛
也许你没有想到,那些在地球仪上都难以看清的小岛竟承载了众多富豪的财富
在香港,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操刀了其中大部分家族信托
龙湖地产的董事长吴亚军出生于重庆,可是龙湖地产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上。 这是一种常见的运作方式,将公司注册地选择在海外离岸金融中心上
龙湖地产的股东名单中有“丝质信托”。 其中的蔡氏家族信托以及 Silver Sea Asset Limited 是控股股东 Silver Sea 的受托人是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45.465% 股权。 这是一只全权信托。 全权信托指受托人可以在委托人的意愿指导下自行决定信托财产的分配方式、财产的管理运作方式、。 信托的设立人与监管人是吴亚军,受益对象则包括吴亚军在内的其他若干家族成员
吴亚军今年只有 48 岁,这个优雅而又妩媚的女人做过记者, 1993 年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1995 年创建了重庆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2008 年,龙湖地产在香港上市。 吴亚军的个人财富一度超过杨惠妍,成为内地女首富
吴亚军现在是龙湖地产的董事会主席。 公司上市之后,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弊病,吴亚军的丈夫蔡奎辞去了在公司的所有职务,只保留了股权。 吴亚军家族的另一只家族信托为蔡氏家族信托,持有龙湖地产 30.25% 股权
除了实际控制人通过信托持股外,公司其他高管的股权激励也是通过信托实现。 上市之前,公司高管,房晟陶、邵明晓、人通过 Long Faith Trust 持有公司股权,受托人也是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上市之后,吴亚军给公司约 550 名员工设计了股权激励计划,这一部分股权转入一只名为 Fit All Trust 的信托之中
一样是事业有成的商界木兰,张茵与吴亚军的操作方式不尽相同
1957年,张茵在东莞出生。 她的创业之路始于香港 27 岁时,张茵辞掉了当时薪资丰厚的工作,只身前往香港做起了废纸回收的生意
1990年她移民美国,也将生意建议不拓展 10 年之后,她的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废纸回收商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张茵在东莞设立了玖龙纸业,开始了自己的造纸之路 2006 年,玖龙纸业在香港上市,那一年,张茵登顶胡润百富榜
张茵在股权的信托架构中显得低调与审慎。 张茵一共设立了四只家族信托。 其中通过 The Northern Trust Company of Delawcere 设立了 YC 2006Family Irrevocable Trusr ,持有玖龙纸业 29.706% 股权
张茵又通过了泽西岛上的一家信托公司 BNP Paribas Jersey Trust Coporation Limited 设立了三只家族信托,分别是刘氏家族信托、、张氏家族信托以及金巢信托。 她一个儿子的名字作为信托受益人出现在股东名单中,另一个儿子是特别受益人,但是名字并未出现在股东名单里。 张茵自己有 7 个弟弟妹妹以及 2 个儿子
•内地罕见的遗产信托
事实上,龙湖地产与玖龙纸业并不孤单,在香港上市的许多内地民营企业都选择了信托持股,例如永达汽车、、阿里巴巴、宝信汽车、
并不是只有企业家才能选择家族信托的方式来传承财富,对于一般高净值人群来说,信托亦是遗产传承的方式之一,只是这种方式在大陆尚不多见
已经逝世的香港明星沈殿霞在去世前,将约一亿港币的资产交给信托管理人打理,避免刚刚二十出头的女儿不善打理庞大资产的状况的出现
沈殿霞找到的信托管理人包括前夫郑少秋以及生前好友,如果她女儿要动用遗产,需要经过管理人的一致审核
梅艳芳的处理方法则更为直接,她将接近一亿港元的遗产交给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打理,信托受益人只有她母亲一人。 梅艳芳的母亲目前每个月固定从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处领取 10 万港元生活费,直至去世
但是,不久之后,梅艳芳母亲将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称遗产被谋夺,最终撤诉
⑨ 在国外发展超过百年的家族信托能否在中国落地开花
在信托发展时间较长的欧美及中国香港地区,信托的标签不仅仅体现在理财,而是更多地在内满足投容资者避税、财富传承、保密等方面提供灵活服务。
用益信托创始人李旸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外的信托一般认为属于民事信托,而目前我国内地的信托业务属于商事信托”。李旸指出,“国外的信托或者说是个人信托,这种信托一般是出于委托人财产处置的目的而设立;在国内,目前只有商事信托,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对于委托人来说,更像是一种投资理财的工具”。
然而,虽然国内资本市场未见像龙湖地产的方式,透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操作,最终通过信托的形式缓冲家庭因素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的先例。而中国信托业服务功能的发展,多少可在事务管理类信托的发展中捕捉到剪影。
事务管理类信托的概念起源于银信合作,不过至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有的信托公司网站将事务管理类信托指为:通过通过设立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股权代持信托、家族信托、遗嘱信托等产品,帮助其解决税务筹划、事务管理等问题。而上述龙湖地产的家族信托,可以被看做是事务管理类信托的形式。
⑩ 贾跃亭否认的信托是怎么回事
数月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山水集团老总高小琴在香港为她和妹妹的两个孩子设立2亿港币的信托,近日,贾跃亭夫妇又因一份“不可撤销的信托”成为舆论焦点。在这份随后被乐视方面发表声明称系伪造的“信托文书”中,贾跃亭留给女儿一笔巨额财产,其妻子是信托基金授信委托人……“信托”、“不可撤销信托”成为大众热议话题。
多日不见的贾跃亭,近日成为舆论焦点,竟然是因为一份据说是伪造的“不可撤销信托”。贾跃亭和乐视的各种争论纠纷还需要时间给出定论,但“不可撤销信托”这名词却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兴趣。
为何潘石屹等人热衷海外家族信托
虽然国内已经有不少机构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可大家在新闻上看到的却是一些人在海外设立信托的消息。包括这次贾跃亭被谣传的不可撤销信托也是在美国发生。据报道,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及妻子张欣、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等都通过境外信托来打理自己家族的资产。今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山水集团老总高小琴也是选择在香港为她和妹妹的两个孩子设立2亿港元的信托。
为什么他们要舍近求远去境外设立信托?境内外家族信托到底有哪些区别?
律师昨天向记者表示,中国内地信托制度起步较晚,2001年颁布的《信托法》才正式确立信托的法律关系,但它只是一部纲领性的法律,对家族信托并未有更进一步的法律解释,在很多委托人最关心的关键问题上,缺乏详细的配套条例,也没有现实的判例可参考。
此外,内地的家族信托受托管理的资产基本仅限于金融资产,不动产尚未囊括其中。目前国内信托更多是一种投资工具。
这就是给有钱人设立的逃避风险的一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