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宣言信托有什么用我觉得它就是多此一举,它是怎么发展来的
监管漏洞
有利肯定就有投资。
比较稳妥的还是相信信托公司,毕竟有专门的法律约束这些正规公司。
㈡ 国家宝藏总 尼古拉斯凯奇 介绍 华尔街的来历是什么
还介绍的是百老汇
华尔街的由来
华尔街起源于17世纪,当时那里隶属于荷兰新移民。那块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地方位于曼哈顿岛前端,夹在两条航运方便的河流之间,是易于停靠船舶的天然深水良港。因而,航海业发达的荷兰看中了这一地点。
十年后,新阿姆斯特丹北部前沿被三角形栅栏“墙”所取代,它延续了910米,为的是防范新的敌人——英国人。
1664年,英国人和荷兰人展开了一场海上争夺战,英国人成功地占领了新阿姆斯特丹,“墙”没有起到多大的防御作用。1685年,英国人把这条街命名为“华尔街”(WallStreet)。英文单词“Wall”是“墙”的意思。
华尔街临近港口,地理位置重要,对于纽约商业金融活动具有特殊意义。在英国人统治时期,纽约迅速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并逐渐展现出一个国际大都会的雏形。
把华尔街作为市中心,是英国任命的纽约总督托马斯·唐干做出的决定。他事先偷偷购买了临近的大片土地,然后分成许多小块待价而沽。1686年,华尔街开始大规模建设开发,他便顺势出售牟利。一些人也看出了门道,分别赶在华尔街区域地价飙升之前购入大量地产。在17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华尔街经过扩建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原来老的木栅栏被拆除,基石用于建造市政厅,第一所基督教三一教堂也建造起来,从而拉开了华尔街空前但不绝后的序幕。
汉密尔顿计划
华尔街居民当中,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最为著名。在合众国早期历史上,一些设计者们,不仅从无到有创建了美国,而且为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汉密尔顿就是其中之一。汉密尔顿坚信,新诞生的国家不仅应该制定明确的宪法,而且还要相应地建立起制定和实施商业法规的有效运作系统。一位观察家认为,汉密尔顿把自己看做乔治·华盛顿总统任期的联邦总理,而不仅仅是一位财政部长。
当时,由于独立战争的影响,美国的内、外债总额高达54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严重贬值的面值4000万美元的大陆币,以及各州政府未偿还的2500万美元债务等。单债务利息一项就高达400万美元,联邦政府的年度税收根本无力偿付。
为摆脱困境,汉密尔顿实施了集资和还债计划。他认为,应该将资金集中于商人、经纪人阶层,并由他们对国家的未来进行风险投资。为赢得这些新生资产阶级的信任,国家必须预先投资,而自己的计划就是其中的一个步骤。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汉密尔顿首先开始发行新纸币,用以取代大陆币。其次,汉密尔顿又发行联邦债券,募集了8000万美元资金。债券买卖主要面向沿海商业中心地带的券商和经纪人。
对于大陆币面值可能重新恢复,华尔街经纪人早有预料。他们以十分优惠的折扣大量购进,用旧币换新币,再用新币买政府债券。当曼哈顿南区普通投资者犹豫不决时,华尔街的经纪人不仅购入大批国债,还从南方各州买进了大批大陆币,几乎相当于美国债务总额的三分之二。
这样,政府有钱了,经纪人持有了国家债券,不值钱的大陆币退出了流通领域。可是,对于经纪人可以按极低的价格买进旧币,然后等额兑换新币,众多旧币持有者一无所知,做梦也想不到会出现这种情况,遭受重大损失。正是这种投机,导致了华尔街第一次金融丑闻的发生。
操纵市场的报应
1789年财政部成立的时候,汉密尔顿任命杜尔为助理部长。但杜尔只在这一职位上干了七个月就提出辞职。
1790年12月,杜尔委托伦纳德·布利克作为代理,去南卡罗来纳州购买旧大陆币。有证据表明,在布利克前往南卡罗来纳州之前,杜尔已经开始投机交易了,当时他还在财政部任职。与他关系密切的商业合作伙伴,事先从他口中得知汉密尔顿计划的消息,大多以很低的价格吃进大量大陆币进行囤积。
杜尔不满足于仅投机大陆币,还与别人联手在市场上秘密收购纽约银行的股票,试图取得控股权。纽约银行是一家州立商业银行,在汉密尔顿酝酿的金融大餐里,它是一道重要的基础原料。因为合众国银行不属于商业银行,不能够吸纳储蓄或开展借贷业务,所以汉密尔顿需要将一家信誉良好的商业银行纳入其中,以便保持金融稳定,进行必要的政府资金周转。
杜尔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便与华尔街一些著名人物一起,秘密开始股票收购的垄断操作。杜尔的企图开创了华尔街历史上进行市场操纵的先河,其具体运作策略是:当股价低落时,尽可能地全部买进,然后消除压低股价的负面因素,促使价格回升,再抛售手中的股票。问题在于,随着垄断者不断买进,市场力量自然推动股价上涨,而这恰恰是垄断者满仓之前所极力避免的事情。为达到这一目的,杜尔在运作中巧妙地设计圈套,诱骗投资者相信一家新的银行正在建立,将与纽约银行展开竞争,致使纽约银行股票价格大幅滑落。此后,杜尔竭尽所能吃进纽约银行的股票。当用尽了所有资金和抵押的时候,他开始以2%-4%的月利率从纽约中央大街的广大民众中集资借钱。
1791年8月,汉密尔顿开始对杜尔产生了怀疑,提醒他不要进行与身份不符的投机生意,后来得知杜尔计划拼凑一家新银行,与纽约银行展开竞争时,汉密尔顿勃然大怒,为避免其将整个国家建立商业信誉的宏伟计划置于险境,汉密尔顿和纽约银行合作,采取拒绝抵押的方式,阻止杜尔及其同谋染指纽约银行。
纽约银行不再为杜尔及其同伙提供进一步的贷款,杜尔的集资由于必须支付2%-4%的月利息,现金流一旦受阻,将产生致命的影响。这样,杜尔的压力骤然增大,灾难发生了。
杜尔不得不被迫宣布无法履约付息。消息一经泄露,他们随即遭到投资者的围攻,但为时已晚,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混乱情况:晚上人声嘈杂、喧闹纷乱,城市里出现了暴民,声讨投机之父杜尔掠夺了所有财产,使他们血本无归。暴怒的民众试图将他从监狱里揪出来,但被市长和行政官员制止了。由于令人诅咒的投机,这个城市一半人倾家荡产了。
梧桐树协议
金融丑闻是导致《梧桐树协议》签署的重要事件之一。经纪人希望制定公共管理条例,规范金融市场,以便平息公众的愤怒,同时将约束机制掌握于自我手中。
据说,在杜尔被捕一星期后,在《梧桐树协议》签署大约两个月之前,一批经纪人于3月21日在克里宾馆集会。根据《美国政府公报》报道:“商人和股票经纪人……任命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报告与商业交易运作模式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并研究他们的意见是否合适。”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树木大多用来生火,曼哈顿街道上树木贫乏,因而华尔街68号院这棵尚存的梧桐树就格外引人注目,树阴下成了良好的集会场所。1792年5月17日,24个经纪人在树下召开会议,达成一项协定,协议具有中世纪行业协议的性质,它规定24个签约者进行债券买卖时,彼此间享有优惠,以统一、固定的比率提取佣金:
我们,签约者,作为买卖公共证券的经纪人,特此庄严承诺并彼此保证:在从今往后的交易中,无论对任何人,无论买卖任何证券,都将以不低于交易额0.25%的比率提取佣金,而我们之间彼此交易时,则相互磋商,给予优惠。
从此,会员专属和固定最低佣金成为传统和定制,延续并影响到以后的交易活动,直到 20世纪。《梧桐树协议》签约者的行为,也正是所有市场开拓者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设置壁垒,将自己和其他人隔离开来,以便实现市场垄断;只有在方便可行的情况下,才允许其他人进入同一市场。
《梧桐树协议》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阻止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干涉。
“庄家”的出现
华尔街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在最初形成的两年里建章定制,为以后两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华尔街培育了早期的券商。他们既是证券交易的受益者,也担负着责任和义务。
无论如何,早期的华尔街迅速繁荣起来,并且很快出现了许多重要场所,容纳商人们从事金融活动。其中第一场所当属唐提饭店,唐提饭店由唐提投资机构建造,也因此得名,它不仅是一家饭店,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招商引资载体。对于经纪人来说,集资的方式已经不算新奇。从贩运皮毛,到买卖奴隶,他们曾经一度无所不为。经纪人作为中间人,从供货商手里购买商品。
在1790-1792年剧烈动荡时期过后,华尔街的证券交易停顿了近20年。 1812年对英战争爆发,政府又开始通过大量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华尔街随即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战争结束后发生了三起重大事件,将华尔街继续推向前进: 1816年美国第二合众银行重新开张,注册资金3500万美元,其中2800万美元向公众出售;为造伊利运河,首批债券开始发行,总额达7000万美元;成立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
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与《梧桐树协议》签约者联盟一样,都是会员制,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成为一个行业协会,可以凭几个经济人的实力和影响,为华尔街确定证券价格。普赖姆被选为第一任主席,并且成为现代华尔街的伟大规划者。
最早,普赖姆以银行间的票据买卖积累财富,他以频繁交易成为第一个“庄家”,并通过银行控股,成为第一个私人银行家。他放贷的利率,被称为“普赖姆利率”。当时,由于受杜尔丑闻影响,证券交易行业十分萧条。普赖姆是个革新家,通过对传统交易去粗取精,他在自己的交易场所营造了安全、稳妥、宾至如归的氛围。
此后十年里,竞争出现了,一方自诩为“官方”交易者,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另一方为外来者,认为证券交易不能包办代替,不时发起挑战,并聚集在马路上开出了“路边市场”。双方争来斗去,在法庭内外打起了官司,最终导致了法律、经济等领域的新观念的形成——即在一个自由市场体系中,自由应普遍存在,不应仅由一部分人享有这种特权。
罗斯福宣誓就职后不久,就请求国会支持银行业立法。首先,禁止商业和储蓄银行投资股市证券;其次,建立银行保险金保护储户利益。一家金融机构必须做出选择:是致力于成为一家投资银行,还是成为大型的、以客户为主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的两种功能间设置了防火墙。
金融大都会的再生
1835年12月16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夜晚火势骤起,烈焰凶猛,以致连商业贸易大厦的大理石建筑都毁于一旦。当大火终于熄灭的时候,原来的华尔街所剩无几,一片废墟。火灾发生前,纽约共有26家火灾保险公司,火灾后,其中23家宣布破产。
尽管如此,华尔街的乐观精神和无穷活力并没有被摧垮。火灾后仅四天,商业贸易就恢复正常营业。一年后,500幢新建筑拔地而起或正在兴建,一个更新、更好的华尔街如凤凰再生般展现出来。
火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失去了栖身之地,只好四处游动办公,直到新商业交易大厦在原址重新建造。新大厦位于华尔街和交易场所、汉诺威街和威廉街之间,占据了整片城区。设计者艾赛亚·罗杰斯采用了当时普遍流行的希腊新古典风格,在面对华尔街一面,竖立了12根巨大的爱奥尼亚式立柱。立柱每根重45吨,来自马萨诸塞州昆西市的一个采石场,都是由整块的岩石切割打磨而成,使用特制的木筏通过河流向南漂浮运输,抵达纽约后,用了40组牛群从港口运抵施工现场。新大厦的圆形大厅,可以同时容纳3000个交易员来回走动,从事各式各样的商业贸易活动。
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鲍德厅”,罗杰斯匠心独具,把它设计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商业中心,采光、供热、通风设施一应俱全,还带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室作为金库,摆放着铁皮保险柜,储存各式各样的股票、债券及商业票据。
“卖空”交易的引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尔街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从“路边市场”开始职业生涯、发家致富的。他们在交易方法上革新、创造,发展了许多专业技巧。“不间断交易”就是从“路边市场”开始的。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每天只进行两次交易,刻板不变,而“路边市场”则不同,随时可以进行交易。这样,市场交易得以与瞬息变动的证券价格相适应,更趋活跃,市场交易额远远高于证券交易委员会。另外,在 “路边市场”里,对某些特定企业或行业颇有研究的专家们,每天经常站在同一个地方,逐渐固定成习惯。长此以往,并经过发展演变,就产生了20世纪证券交易中具有显著特点的“交易席位”和“专家”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最著名的操盘手是雅各布·利特尔,将证券交易中的卖空、买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卖空意味着以特定价格卖出他并不拥有的股票,约定30天或60天后交割。他赌定届时市场价格会有所下降,自己可以按照比约定价格低的价格买进,从而保证个人只赚不赔。
利特尔并非完全凭借预感、对市场趋势的精确分析或者胡乱碰运气,而是通过垄断市场、散布虚假消息、利用他人帮助等手段,操纵特定品种的证券价格,使之向着自己的预期价位靠拢,以达到盈利目的。他最著名的一次成功操盘,是在19世纪 30年代中期。他通过囤积“莫里斯运河及银行公司”的股票,随即将股价从10美元成功地拉升至185美元,从而赚了个钵满盆盈。
利特尔一夜暴富,又一贫如洗,一生至少经历了三起三伏。直到1857年,金融恐慌最终使他倾家荡产,甚至剥夺了他从事金融交易的权利。据一位认识他的经纪人所记录,利特尔本人结束操盘生涯后,在曾经享受国王般的待遇、备受尊崇的鲍德厅里,像鬼一样出没,进行五股这样小份额的买卖,而恰恰同一只股票,他曾经一度可以翻云覆雨。
脆弱的金融体系
国家经济造就了国家金融体系,信用票据毫无阻隔地从一个大洋流向另一个大洋。在政府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下,华尔街成了美国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管理者。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成了国家金融市场平衡所依赖的杠杆。这一金融机构的顶层是华尔街新的代理人——私有投资银行,它彻底改变了华尔街力量的对比,一跃成为19世纪最后25年中华尔街最重要的力量。
新兴投资银行中最强大的是J·P·摩根,摩根大厦就在华尔街和百老汇大街交汇处,摩根战略性地把办公大楼建在财政部大楼及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对面,暗示摩根最终掌控的国有及私有经济领地——正如他既经营华尔街的铁路债券,又经营宾夕法尼亚大道的政府债券那样。摩根秉承了维多利亚时代银行家的风范,他把诚信、声誉和自律作为推进事业的核心准则。
穿着旧式的套装和样式古板的衬衫,摩根在华尔街总部里一张大书桌后面发号施令,管理由自己一手缔造的金融帝国,经营铁路运输、黄金、石油和钢铁,这是美国新工业经济的核心——这也是摩根的首选。
但是,这个国家忽视了一个警告:“用公众的钱漫无目的地修路是不合理的。” 1865-1873年,美国铁路里程增长了一倍;运输能力的增大导致了价格战,新兴集团公司的运输优惠也由此产生——钢铁业巨头卡内基和石油业巨头洛克菲勒都是摩根的客户。危机的伏笔是托拉斯合并和兼并的过分泛滥,几年中,有3000家公司因兼并而消失。在顶峰的1899年,资本总额达22.7亿美元的 1200家公司被工业托拉斯吞并,这些托拉斯公司的名字在20世纪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标准石油、卡内基钢铁公司、联合水果公司、全国饼干和联合碳化物公司。
然而,美国没有管理流动资本扩张活动的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增长受到限制货币供应扩张的金本位制的控制。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即经济扩张继续而货币扩张停滞的局面,在繁荣的遮羞布褪下时最终爆发。
风向标是不断累积而无法兑付的国债,由此产生的第二轮投机使情况愈发加剧。结果,投资回报如同一个队列,每一份获取的收益都在递减。华尔街大买家最先到达,中央大街的投资者永远迟到,只拣到内部交易者盛宴后的残羹剩饭,其收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模式每次都要重复,从1792年第一次危机到最近20世纪末的网络泡沫,概莫能外。
戳破气泡的事件是联合铜业公司的垮台,该企业背后有摩根的支持,其领导人是信托公司的查尔斯·巴尼。当摩根拒绝巴尼的援助请求时,他举枪自杀了,随之出现其他自杀事件。市场的信心马上崩溃,暴露出堂皇的金融大厦相当脆弱的根基。在之后很短时间,即1907年10月22日,摩根被迫从他心爱的图书馆出来,主持对美国的金融援救行动。
1907年l0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乔治·科特柳,按摩根的安排投放 2500万美元以稳定美国金融市场和平息外国投资者中对欠款延付的担心。两天后,为了避免迫近的国内金融动乱,纽约股票交易所主席H·托马斯造访摩根,告知他,经纪行的大面积破产迫在眉睫,除非摩根拿出2000万美元堵住华尔街亏损的洪水。接到摩根的通知,一位又一位银行家步入他的办公窒,到当天下午,赶在市场闭市的三点钟之前,他集资2500万美元向经纪行放贷,这就实现了中央银行“最后援助贷款方”的功能。
但他们并没能立刻结束危机,在这期间,储户们排队从银行取钱,人数之多迫使城里的警察像今天的面包店一样分发编号的纸条以维持秩序。10月28日,纽约市长请求摩根给予3000万美元的紧急融资并获得同意,这是摩根财团牵头进行的四次金援,在仅仅一周之内聚集了总额达8000万美元的资金,摩根拯救了华尔街、纽约和美国财政部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
构筑“防火墙”
摩根去世的1913年,美国取得了两个在金融改革之路上意外而又重要的进展。国会当年建立了联邦储备制度,从而解决了关于成立一家合众国银行的论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华尔街从1914年负债超过30亿美元的净债务人,变成了1917年向世界各地放贷50亿美元的净债权人。在其后的20年代,牛市吞没了华尔街,汽车改变了美国人的活动方式,电话在家庭和工厂的普及加速了信息的传播,美国似乎走上了一条持久繁荣的大路。当气泡在1929年10月24日这个周四又一次破碎的时候,美利坚银行倒闭了,这在象征意义上成为大萧条的导火索。恐慌第二天就蔓延到了证券交易所,抛售的浪潮打击了股价,股价暴跌的结果,就是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大萧条。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当选,对普通美国人预示了一场新政,而对华尔街则是新一轮监管约束。1933年3月,罗斯福宣誓就职后不久,他就请求国会支持银行业立法,其法理基础是“古老的真理”:那些经营银行、公司和其他管理或使用他人钱财的机构是代表他人利益的托管人。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3年)为普通银行储户提供了协调保护。首先,禁止商业和储蓄银行投资于股市证券;其次,建立银行保险金保护储户利益——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一家金融机构必须从中做出选择,是致力于成为一家投资银行,还是成为大型的、以客户为主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的两种功能间设置了防火墙。
第一部管理华尔街证券市场的法律经国会通过——《1934年证券交易法》,该法的实质是透明度,凭借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执法权的要求注册和完全的信息披露,其现有权力扩大到管理新发行的证券。
1934年,罗斯福任命埃克尔斯担任联邦储备银行主席,他在这个位子上干了14年。作为一个远离华尔街地理和意识形态圈子的人,埃克尔斯正是民主主义者梦寐以求的人物:一个来自西北的坚定正直的银行家,他改革了联邦储备银行,以新的方式控制了货币政策。
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监管制度一直执行到20世纪80年代,这半个世纪中美国经济要比历史上任何其他可比时期的增长更快,同样,这也是华尔街惟一一个没有发生重大或甚至轻微金融危机的50年。
㈢ 美国四大财团
美国金融业十大财团
第十名. 美国十大财团 -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九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军火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军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八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七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六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五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四名. 美国十大财团 -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军火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军火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三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杜邦财团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组成的依靠化学工业和军火工业起家的财团。创始人为法国移民E.I.杜邦·德内穆尔。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逃到美国,1802年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创办杜邦公司,经营火药生意;经过杜邦家族5代人的经营,终于使杜邦公司变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杜邦财团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财团的资产总额增达26.3亿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财团从五角大楼获得价值210亿美元的军事订货,战后又参加原子弹的制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十大财团中跃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杜邦财团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杜邦财团的经济实力以工矿业为主。1974年该财团的工矿企业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69%。工业资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其所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来,一再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80年代以来,该公司转向发展塑料工业和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生产不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如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合成纤维等。杜邦财团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杜邦财团的银行资本较其他财团薄弱,缺少一个资金雄厚的金融机构作为核心,长期来,其金融业务不得不依附于摩根财团和其他财团提供资金。
杜邦财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财团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组成,其资本多半是家族的财富。所有重要职务都为家族的成员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才相继由外界“能人”担任。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二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一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军火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格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人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㈣ 美国的几大财团是什么啊
美国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军火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军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军火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军火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军火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格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人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㈤ 萨拉丁夺回耶路撒冷
赫淀大捷,克复圣城
占领阿勒颇使得萨拉丁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巴勒斯坦地区的十字军。在他看来,叙利亚和埃及就像两个磨盘,会把夹在中间的十字军磨成齑粉。
1187年,萨拉丁集结力量进攻十字军中最强的耶路撒冷王国。7月3日,萨拉丁在太巴列湖西岸附近的赫淀包围了十字军。阿拉伯军队点燃十字军营地周围的灌木丛,浓烟熏得十字军喘不过气来。十字军没有水喝,极度干渴。太巴列湖虽近在咫尺,但是他们却无法冲破阿拉伯军队的包围。在盛夏的酷热中,大批十字军战士渴死和热死。
4日清晨,十字军将领雷蒙率领骑士发起冲锋,萨拉丁命令军队留出一条缝隙,让他们逃走,然后再合围,将全部耶路撒冷步兵包围起来。最后,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几乎被全歼。
耶路撒冷王国已经无力抵挡萨拉丁。经过13天的围攻,耶路撒冷投降。萨拉丁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路撒冷,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霄。
与88年前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时大开杀戒形成鲜明的对比,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没有杀一个人,没有烧一栋房子。根据受降时签订的协议,耶路撒冷每个男人要缴纳10第纳尔赎金,每个女人缴纳5第纳尔,儿童1第纳尔;无力缴纳的人则成为奴隶。萨拉丁免去了7000穷人的赎金。萨拉丁的弟弟向萨拉丁要了1000名奴隶,随即将他们释放。耶路撒冷主教也随即效仿,向他要了700名奴隶然后释放。最后,萨拉丁自己宣布释放了所有战俘,不要一分赎金。
在十字军占领期间,阿克萨清真寺被改为圣殿骑士团的总部,磐石清真寺成了教堂。萨拉丁将它们恢复为清真寺。磐石清真寺金顶上的十字架被拆除,宣礼的声音再次回荡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上空。有人向他建议拆毁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萨拉丁没有同意。相反,他将耶路撒冷的圣地向所有宗教开放。
㈥ 商业银行的历史文化背景
具体参照:http://ke..com/view/18754.htm
银行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西方银行业的原始状态,可溯及公元前的古巴比伦以及文明古国时期。据大英网络全书记载,早在公元前6世纪,在巴比伦
已有一家“里吉比”银行。考古学家在阿拉伯大沙漠发现的石碑证明,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巴比伦的寺院已对外放款,而且放款是采用由债务人开具类似本票
的文书,交由寺院收执,且此项文书可以转让。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寺院、公共团体、私人商号,也从事各种金融活动。但这种活动只限于货币兑换业性质,还没
有办理放款业务。罗马在公元前200年也有类似希腊银行业的机构出现,但较希腊银行业又有所进步,它不仅经营货币兑换业务,还经营贷放、信托等业务,同时
对银行的管理与监督也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罗马银行业所经营的业务虽不属于信用贷放,但已具有近代银行业务的雏形。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
兴时期的意大利。“银行”一词英文称之为“Bank”,是由意大利文“Banca”演变而来的。在意大利文中,Banca是“长凳”的意思。最初的银行家
均为祖居在意大利北部伦巴第的犹太人,他们为躲避战乱,迁移到英伦三岛,以兑换、保管贵重物品、汇兑等为业。在市场上人各一凳,据以经营货币兑换业务。倘
若有人遇到资金周转不灵,无力支付债务时,就会招致债主们群起捣碎其长凳,兑换商的信用也即宣告破碎。英文“破产”为“Bankruptcy”,即源于
此。
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世纪的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尤其是意大利
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是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封建割据,货币制度混乱,各国商人所携带的铸币形状、成色、重量各不
相同,为了适应贸易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货币兑换。于是,单纯从事货币兑换业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专业货币商便开始出现和发展了。随着异地交易和国际贸易的
不断发展,来自各地的商人们为了避免长途携带而产生的麻烦和风险,开始把自己的货币交存在专业货币商处,委托其办理汇兑与支付。这时候的专业货币商已反映
出银行萌芽的最初职能:货币的兑换与款项的划拨。
随着接受存款的数量不断增加,商人们发现多个存款人不会同时支取存款,于是他们开始把汇兑业务
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贷放给社会上的资金需求者。最初,商人们贷放的款项仅限于自有资金,随着代理支付制度的出现,借款者即把所借款项存入贷出者之处,并通知
贷放人代理支付。可见,从实质上看,贷款已不仅限于现实的货币,而是有一部分变成了账面信用,这标志着现代银行的本质特征已经出现。
当时,意大利的主要银行有1171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和1407年设立的圣乔治银行等。16世
纪末开始,银行普及到欧洲其他国家。如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成立的汉堡银行,1621年成立的纽伦堡银行等都是欧洲早期著名的银
行。在英国,早期的银行业是通过金匠业发展而来的。17世纪中叶,英国的金匠业极为发达,人们为了防止金银被盗,将金银委托给金匠保存。当时金匠业不仅代
人保管金银,签发保管凭条,还可按顾客书面要求,将金银划拨给第三者。金匠业还利用自有资本发放贷款,以获取利息。同时,金匠们签发的凭条可代替现金流通
于市面,称之为“金匠券”,开了近代银行券的先河。这样,英国早期银行就在金匠业的基础上产生了。
这种早期的银行业虽已具备了银行的本质特征,但它仅仅是现代银行的原始发展阶段。因为银行业的
生存基础还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银行业的放款对象还主要是政府和封建贵族,银行业的放款带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其提供的信用还不利于社会再生产过
程。但早期银行业的出现,完善了货币经营业务,孕育了信贷业务的萌芽。它们演变成为现代银行则是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期间的事情,而这种转变还要求具备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殊条件。
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一些手工场主同城市富商、银行家一起形成新的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封建主义银行贷款具
有高利贷的性质,年利率平均在20%~30%,严重阻碍着社会闲置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另外,早期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政府等一批特权阶层而非工商业,
新兴的资产阶级工商业无法得到足够的信用支持,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大量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资本。因此,新兴
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银行。
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产生,基本上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在西欧,由金匠业演化而来的旧式银行,主要是通过这一途径缓慢地转化为资本主义银行。
另一途径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这一途径是主要的。这一建立资
本主义银行的历史过程,在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表现得尤其明显。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商业银行——
英格兰银行。它的出现,宣告了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在社会信用领域垄断地位的结束,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银行制度开始形成以及商业银行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
说,英格兰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鼻祖。继英格兰银行之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商业银行。从此,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
与西方的银行相比,中国的银行则产生较晚。中国关于银钱业的记载,较早的是南北朝时的寺庙典
当业。到了唐代,出现了类似汇票的“飞钱”,这是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北宋真宗时,由四川富商发行的交子,成为我国早期的纸币。到了明清以后,当铺是中国
主要的信用机构。明末,一些较大的经营银钱兑换业的钱铺发展成为银庄。银庄产生初期,除兑换银钱外,还从事贷放,到了清代,才逐渐开办存款、汇兑业务,但
最终在清政府的限制和外国银行的压迫下,走向衰落。我国近代银行业,是在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银行入侵之后才兴起的。最早到中国来的外国银行是英商东
方银行,其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来华设立银行。在华外国银行虽给中国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破坏,但在客观上也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为了摆脱
外国银行支配,清政府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此后,浙江兴业、交通银行相继产生。
商业银行发展到今天,与其当时因发放基于商业行为的自偿性贷款从而获得“商业银行”的称谓相
比,已相去甚远。今天的商业银行已被赋予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不
断扩大,逐渐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金融百货公司”。
㈦ northern是什么意思
adj. 北部的;北方的
n. 北部方言
㈧ 英国的文化地理知识
英国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东濒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就到法国。
英格兰全境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占大不列颠岛的大部分。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
威尔士面积有2万余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地势崎岖。威尔士境内有1/4的土地被列为国家公园及天然保护区。
苏格兰和其周围的许多小岛,面积共为7.8万平方公里。全境均属山岳地带,只有中部较为低平。
北爱尔兰面积1.4万平方公里,隔爱尔兰海与大不列颠岛遥遥相望。北爱尔兰地区湖泊较多,英国的第一大湖--讷湖卧波其间。沿湖为平原。
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最热天(7月)平均气温为19~25℃,最冷天(1月)平均气温为4~7℃。英格兰地势较低,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西部、北部山区雨量较大,最高可达4,000毫米。
英国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西南部康沃尔半岛有锡矿。在柴郡和达腊姆蕴藏着大量石盐。斯塔福德郡有优质粘土。康沃尔半岛出产白粘土。奔宁山脉东坡可开采白云石。兰开夏西南部施尔德利丘陵附近蕴藏着石英矿。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英国历史和传统2007-04-26 15:22君主制
君主制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体制。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首脑,她也是埃格伯特国王的直系后裔。在其执政期间,埃格伯特国王于公元829年统一了英国。在议会制诞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经在英国存在了数百年,期间仅仅中断过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当时英国采用了共和国的体制。数百年以来,君主的绝对权力遭到不断的侵蚀和削弱,尽管如此,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在位君王的个性特征对国家事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元九世纪末,西萨克斯的阿尔弗雷德国王击败了由丹麦国王古德龙率领的入侵者,并使丹麦国王转化为基督徒,从而使英国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为统一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奠定了基础。
多年之后,国王亨利八世的统治引发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为了实现其建立王朝的目的,亨利八世对教会进行了改革,这为以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分歧埋下了火种,并增强了议会的权力。在亨利八世在位期间,贵族的经济实力得以加强,这为他们在其后的都铎王朝进行内部斗争奠定了经济基础。在十六世纪后半期,面对国内外多重危机,执政的伊丽莎白一世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一名精明强干、坚决果断的政治领袖。到了十九世纪,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期间,英国再次进入了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时期,并由此奠定并发展了大英帝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埃尔伯特王子在维多利亚女王漫长的统治期间(从1837年到1901年)积极鼓励艺术、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对英国社会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02年英国庆祝了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执政五十年的金色庆典。在此期间,尽管英国乃至全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和技术变革,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社会坚定不移的掌舵人,成为公众服务、公共职责等传统价值观的神圣代表。
历史建筑
为数众多的城堡和乡村宅邸是长期以来英国的土地房产都为贵族家庭所拥有的历史见证。大量珍贵的古式建筑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当今仍然为人所用的马尔伯勒公爵的布莱尼姆宫、德文郡公爵的察兹沃斯宫(CHATSWORTH)、巴斯侯爵的朗利特庄园(LONGLEAT HOUSE),这些王公贵族在乔治王朝、都铎王朝、伊丽莎白王朝及其它历史时期修建的私人庄园和宅邸是英国历史建筑的典型代表。散布在城镇乡村的很多私人庄园和宅邸以及古老的城墙、城楼、独特的建筑物和其它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都作为英国的历史遗产而得到了积极的保护,受到保护的历史建筑中还包括古老的采矿场塔楼、工业革命时期的磨房和工厂、托马斯.特尔福德修建的铁桥及其它桥梁、钢铁建筑的杰作-福斯大桥、以及造型优美的克里夫敦悬索桥等等。
英国政府为保护上述历史建筑遗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中有些建筑本身已经成为博物馆,其余有很多至今仍然为人们所使用和居住。在英格兰负责保护历史建筑遗产的部门是英国遗产保护机构,该机构的上级部门是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在苏格兰这项任务由苏格兰历史建筑文物保护机构承担;在威尔士是由威尔士历史纪念文物保护机构负责。英国将需要保护的历史文物登记造册,并按照其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在苏格兰被列入历史文物保护名单的建筑物超过370,000多处。英国遗产保护机构同时还负责对属于国家所有的409个历史文物建筑进行维修和日常维护。在苏格兰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的建筑物有45,000多处;威尔士有23,500多处,北爱尔兰也有8500多处建筑物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名单。此外,还有一系列的历史纪念物已经或计划被列入保护名单。
英国国家信托(NT)和独立的苏格兰国家信托组织是英国最主要的涉及名胜古迹保护工作的非政府机构。英国国家信托是一个慈善机构,拥有二百七十万名成员,并且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负责照看612,000英亩的土地和600公里长的海岸线,其中包括200多处历史建筑和园林,以及40,000多处文物古迹和古人类遗址。
公园与园林
英国国家信托组织和苏格兰国家信托组织在英国照管大约240个园林,并对公众开发。英国遗产保护组织也是部分英国最重要的风景胜地的监护人,其照管的园林中包括肯特郡唐豪斯的查尔斯.达尔文园林、埃塞克斯郡奥德雷庄园由多才多艺的布朗设计的十八世纪景观园林、以及位于肯特郡沃尔姆尔城堡,由朋尼洛普.霍布霍斯设计的伊丽莎白女王皇太后园林等等。除此之外,英国遗产保护机构还为英国的未来而进行投资,他们请设计师们在历史性地产的原址上重新创建新的园林,这包括设计师伊莎贝尔.冯.格罗内尼根为伦敦南部埃尔珊姆宫(ELTHAM)设计的南护城河园林、奥斯本庄园中由鲁伯特.高尔比设计的带围墙的花果园林和怀特岛维多利亚女王的家庭园林等。
英国的各大城市,特别是伦敦,都以其美丽动人、受到良好保护的公园而声名远扬。包括海德公园、圣詹姆士公园和格林公园在内的伦敦皇家园林代表了欧洲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不仅如此,在大伦敦随处都可以看到造型优美、看护得当的园林供公众娱乐和休闲使用。位于伦敦西南部基尤的皇家植物园收集了大量现存和被保护的树木、种子和植物,植物园本身就是一本植物王国的网络全书,同时也成为全球植物学研究的科学中心。在康沃尔,千年委员会提供了四千万英镑的资金,用以将一个废弃的粘土坑转化成为一个全新的、在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园林,即众所周知的伊甸项目。此外,英格兰有7个国家公园,威尔士有3个国家公园,每个国家公园内都保存有大面积的天然美景,其中大部分都属于私人所有。苏格兰将在洛克洛蒙德(LOCH LOMOND)和托萨奇斯(TROSSACHS)建立一个国家公园,并计划在卡恩高姆斯再建立一个国家公园。
博物馆与美术馆
当今的一代和他们的后代子孙很幸运,因为英国长期以来在不断地收集艺术品,并将其登录造册。英国为数众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所珍藏、展示的各种各样的文物,成为人们了解古今中外的艺术、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一个举世罕见的宝库。英国的博物馆包括各主要的国家级收藏机构以及约1000个独立的博物馆,其中近800个博物馆由当地政府提供赞助。
位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收藏文物数量最多的机构,几乎各种主要的学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同时,其对外展示的数千件珍贵文物中还包括了来自古埃及、古亚述王国和古希腊的艺术珍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宝库。大英博物馆还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和展示,并提供各种类型的参观向导服务。此外,大英博物馆新近完工的庭院和穹顶本身就是杰出的艺术作品。另外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去处就是国家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它包括科学博物馆及其在各个区域的分支机构、约克郡的国家铁路博物馆和设于布莱德福特的国家摄影、电影和电视博物馆。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同样收藏了大量丰富的艺术品。新建成的苏格兰博物馆致力于收藏与国家历史相关的文物,凭借其富于想象力的展品陈列很快就声名雀起。苏格兰其它的博物馆都是专题博物馆,其中包括飞行博物馆、服装博物馆、战争博物馆以及农业博物馆等等。位于卡迪夫(CARDIFF)的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和北爱尔兰美术馆的藏品中不仅包括各种艺术精品,同时还收藏了很多代表本地区文化的艺术品和文物。
英国的独立博物馆和美术馆进行收藏、展示的主题极其丰富,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个为热心打理草坪的人士而提供的割草机博物馆。
宗教
在英国,每个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在英国各中心地区也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蓬勃发展的局面。英国有两个“官方的”教堂:即英格兰教堂(英国圣公教会)和苏格兰教堂(长老教派),除此之外,各种不同的宗教和数不胜数的教派在英国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代表。
绝大多数的英国人都信奉基督教,尽管当前去教堂做礼拜的信徒人数并不多,每周大约只有110万人。穆斯林是英国国内最大的非基督教团体(超过150万人),此外,印度教、锡克教和犹太教也拥有大量的信徒,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悠远而多元化的宗教历史在英国的另一个产物就是遍布英国各地令人叹为观止的教堂、寺院和修道院建筑。格拉斯敦伯雷修道院,是以往凯尔特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曾经在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坎特伯雷大教堂的戏剧色彩也非常浓厚,相传圣奥古斯汀于公元597年从罗马来到英国传福音,五年之后,他主持修建了坎特伯雷大教堂。
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都脱胎于英国的宗教历史,其中包括在英国发动新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充满神秘色彩的圣帕特里克,现在每年世界各地都庆祝他的节日;以及大名鼎鼎的罗宾汉传奇故事中十二世纪时的狮心王里察德等等。
因此,如果你想去莱斯特庆祝排灯节、或者想与伦敦的社区福音合唱团一同高歌、或者想去看看宁静安祥的特汉姆修道院,请点击以下的连接,享受快乐的旅行。
交通
英伦三岛自十四世纪以来的繁荣发展日益有赖于其国人对外征战、探索开拓、大力发展殖民地并拓展贸易的能力。英伦三岛在海上所取得的霸权在很大的程度上赋予其国民上述的能力。英国大规模、系统化的造船工业起始于约翰国王在位的年代,是他于公元十三世纪初就在朴次茅斯港设立了皇家海军造船厂。之后,英国于1600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远东、东南亚、美洲和澳洲的远征和探险考察。不过,与造船能力相比,对英国的海上霸权做出更大贡献的是航海技术和航海仪器的发明,其中包括用来确定经度和纬度的六分仪,该仪器是在气势磅礴的贝尔法斯特克莱德造船厂、泰恩河和维尔造船厂于十九世纪下半期成功地发明而成的。
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英国运输业的革命,并启动了铁路和蒸汽机船的时代。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由蒸汽机头牵引的铁路服务在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开通。由于大量的陆地表面不适合蒸汽机车的运行,在陆地上蒸汽机车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限制,但是,在海上,蒸汽机船大获成功。在十九世纪早期和中期,英国工程师伊萨姆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设计的三艘跨时代的蒸汽机船改变了蒸汽机船以往的设计,并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在道路建筑史上. 麦克亚当是第一个引进耐磨硬制表面道路的工程师,他使用的是压紧的碎石;托马斯.特尔福德和布鲁内尔参与修建了英国多座经典桥梁,其中包括什罗普郡的大铁桥和布里斯托尔的克里夫顿悬索桥,他们还参予修建了工程技术水平相当高的涵洞和隧道。至此,诞生了能够满足工业革命需求的运输方式。
在英国,包括伦敦、伯明翰、考文垂、曼彻斯特、伊普斯威奇、格兰扁和贝尔法斯特等很多城市都建有以运输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同时还展出很多二十世纪的老式汽车。不过,在英国,以令人惊叹不已的航空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数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