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ppg融资

ppg融资

发布时间:2021-05-24 20:05:22

1. 谁能说一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历程(详细优先)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1987年,北京大学的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当时中国还未加入互联网。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发言人怀特·托基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4年3月,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2000年4-7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

※2002年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2.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网民已达6800万,半年内增长了890万。

在网民的特征结构方面 ,男性、未婚、25岁以下、大专及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含无收入)网民的比例继续在网民各特征数据中占据相对主要地位 ;在职业方面,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是网民主体 ;在行业方面,教育、制造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IT业是网民的主要分布行业 ;但同时可以看到,网民在特征结构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在网民的上网途径方面,家中仍然是网民上网的主要地点;上网设备主要是台式计算机,但同时采用其他上网设备的网民日趋增多;拨号上网是网民上网的主要方式,但专线、宽带等其他上网方式继续得到发展,其中宽带(ADSL、CABLE MODEM等)上网用户数达980万,上网方式进一步多元化。

在网民的上网行为方面,晚上八、九点钟仍然是网民上网的最高峰期;网民每周的上网时间分别为13.0小时和4.1天,呈增加的趋势;绝大部分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在100元以内,比例值达68.0%,但该比例和以往相比有所下降;网民平均拥有的电子邮箱帐号数和以往相比基本未变,电子邮箱总数和免费的邮箱数分别为1.5和1.3;用户每周收发的邮件数和2003年1月的统计数据相比呈减少状态,分别达到7.2和5.3,但收到的垃圾邮件数继续呈增加趋势,达8.9封/周;网民的上网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比例值分别为46.9%和28.6%,网民的上网目的开始多样化。

2. 上海ppg衬衫初创阶段有哪些内 因与外因

PPG:死于人祸

PPG,2005年10月成立,业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售卖衬衫.轻资产、减少流通环节的概念,加上狂轰乱炸的电视、户外广告,迅速让PPG建立起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满世界都是“Yes! PPG”的广告语和吴彦祖自信的微笑.
失败的教训:创始人洗钱
三轮融资4600万美元被变相转移.创业的目的之一是赚钱,但不能仅仅是赚钱,PPG的失败再一次证明,在企业经营中,人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2006年第三季度,PPG获得了TDF和集富亚洲的第一轮6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2007年4月,PPG获得了第二轮千万美元的投资,除了第一轮的TDF和集富亚洲追加投资之外,还引入了凯鹏华盈,它是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
2007年年底,三山投资公司击退其他竞争对手,向PPG注资超过3000万美元. 2008年,PPG模式出现了凡客诚品、优衫网、CARRIS等几十家模仿者,PPG不但丢掉了行业老大的地位、官司缠身、高管流散,更传出创始人李亮卷款潜逃一说.
PPG失败的真正原因:创始人李亮表面上是做电子商务,但配套的物流、仓储都是自己的公司,或间接与他有关,他不停地向这些公司打钱,投资人的钱作为费用变相进入他自己的名下.钱转移光了,李亮也没了.他从一开始就是有预谋、有准备地圈钱,他很聪明、勤奋,执行力也够,但就是出发点不纯.
后续发展:
PPG倒闭,李亮在美国不归.投资人最后放弃,无疾而终.凡客崛起,从此PPG消失在大众眼球中.

3. 失败的著名企业有哪些


1、真功夫

案例特点:创业者内乱——能共苦不能同甘

创业者的教训: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

VC的教训: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是判断项目好坏的重要依据

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大受欢迎,中餐连锁一直愤愤不平,不断有人跳出来挑战洋快餐。从十几年前的“红高粱”到现在很红火的“真功夫”,“红高粱”早已不知所踪,“真功夫”似乎真的有点功夫,连锁店面越来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样,2009年8月,“真功夫”的广州总部爆发的一场真功夫表演,在投资界和创业界颇为轰动: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国良为“副总经理”,并派到总部办公,但遭到“真功夫”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的拒绝后,引发剧烈争执。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权矛盾,还得从头说起。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逐渐走向全国连锁,并于1997年更名为“双种子”,最终更名为“真功夫”。真功夫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放弃了自己的25%的股权换得子女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的股权也由此变成了50:50。

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这样,融资之后,“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变成:蔡、潘各占47%,VC各占3%,董事会共5席,构成为蔡达标、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风险投资之后,公司要谋求上市,那么打造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当务之急。但蔡达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触及另一股东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达标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内部管理改革,以职业经理人替代原来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先后有大批老员工离去。公司还先后从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企业共引进约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据了公司多数的要职,基本上都是由蔡总授职授权,潘宇海显然已经被架空。

双方矛盾激化。2011年4月22日,广州市公安机关证实蔡达标等人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并对蔡达标等4名嫌疑人执行逮捕。

蔡潘双方对真功夫的混乱争夺让今日资本顶不住股东压力,而选择退出。2012年11月30日,今日资本将旗下今日资本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今日资本香港公司)所持有真功夫的3%股权悉数转让给润海有限公司。至此,真功夫股权又再次重回了蔡潘两家对半开的局面。

三年之后,真功夫原总裁蔡达标一案尘埃落定。根据广州中院二审判决,蔡达标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被维持14年刑期。随着蔡达标刑事案件终审判决生效,蔡达标所持有的41.74%真功夫股权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有传言股权估值高达25亿元。

2、亿唐

案例特点:中国互联网行业融资额最大的案例

创业者的教训:钱再多,也得省着花,不然冬天不好过

VC的教训:“海龟”+“概念”的时代牺牲品

在互联网行业,一家公司的诞生和死去很难引人们的注意力,但这家公司无疑是个例外:它是曾经的新贵,高调诞生;它又一事无成,落魄到连域名都被拍卖。这家公司就是亿唐。

1999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的唐海松创建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5个哈佛MBA和2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的。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两家著名美国风险投资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直到今天,这也还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数额最大私募融资案例之一。

亿唐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也是亿唐是一个"生活时尚集团",致力于通过网络、零售和无线服务创造和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时尚产品,全力服务所谓“明黄e代”的18-35岁之间、定义中国经济和文化未来的年轻人。

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掠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2000年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如其来,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从2001年到2003年,亿唐不断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推出了手包、背包、安全套、内衣等生活用品,并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售,同时还悄然尝试手机无线业务。此后两年,依靠SP业务苟延残喘的亿唐,惟一能给用户留下印象的就是成为CET(四、六级)考试的官方消息发布网站。

2005年9月,亿唐决定全面推翻以前的发展模式,而向当时风靡一时的Web2.0看齐,推出一个名为hompy.cn的个人虚拟社区网站。随后,除了亿唐邮箱等少数页面保留以外,亿唐将其他全部页面和流量都转向了新网站hompy.cn,风光一时的亿唐网站就这样转型成为一家新的web2.0网站。2006年,亿唐将其最优质的SP资产(牌照资源)贱卖给奇虎公司换得100万美元,试图在hompy.cn上做最后一次的挣扎。不过,hompy.cn在2008已经被关闭亿唐公司也只剩下空壳,昔日的“梦幻团队”在公司烧光钱后也纷纷选择出走。

2009年5月,etang.com域名由于无续费被公开竞拍,最终的竞投人以3.5万美元的价格投得。

亿唐生得伟大,死得却不光荣,只能说是平淡,甚至是凄惨。其它死掉的网站多多少少会有些资产被其他公司收购,在修养生息之后也许还有重出江湖的机会,但亿唐却沦落到域名无人续费而沦为拍卖品的下场。亿唐对中国互联网可以说没有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贡献,也许唯一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极其失败的投资案例。它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几千万美元的资金换来的只有一声叹息。

3、尚阳科技

案例特点:中国首轮融资额最大、联合投资人最多的案例

创业者的教训:被市场打败不可怕,被自己内部瓦解才可怕

VC的教训:大公司的高管,不一定做得了创业企业的领军人物

尚阳科技成立于2003年初,自诞生起就笼罩了刺眼的光环。

首先,公司创办人及CEO是网通曾经的COO郑昌幸,管理团队中还有原华为公司副总裁陈硕和网络产品部总经理毛森江,可为出身豪门;

其次,成立之初,公司获得多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800万美元首期融资,主要投资人华登投资1,800万美元、DCM投资1,000万美元、IntelCapital投资700万美元、NEA投资500万美元,其他投资人还包括Sycamore Ventures、Morgenthaler Ventures、Jerusalem VenturePartners、住友集团的投资公司Presidio Venture Partners、STAR Venture、日立、伊藤忠、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等等。

尚阳科技曾被美国知名的RedHerring杂志评选为亚洲100强私人企业之一,其目标是致力于成为通信领域领跑的下一代服务平台(NGSP)提供商,致力于开启“自由沟通无界限”的自由通信新时代。主营业务是固网增值解决方案、宽带无线解决方案和企业通信解决方案等几个领域。当时,电信运营商们也准备在增值业务上大干一把——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中国联通的“联通无限”,这种转型为尚阳科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尚阳拥有几个不错的核心业务,比如UU语信等,但终究没有抓住市场机会。2年多之后,由于公司创建以来经营不善,郑昌幸被迫“下课”,尚阳科技大幅裁员,业务也开始转型,从昔日的设备方案提供商向互联网增值业务提供商转变。在市场中不但跟即时通信领域声名显赫的微软MSN、Skype和Googletalk等跨国巨头竞争,还面对国内的QQ、新浪、网易、263等本土企业的即时通信工具的挑战。最终,尚阳科技的业务并未像其名字一样“上扬”,最终美梦破碎,2006就退出市场。

尚阳科技沦落到这个地步,据知情人士透露,是管理上存在问题。一是公司重研发、轻市场,市场抓不住,而研发方面,首期融资用完了,也还没有几件像样的产品;二是公司内部帮派严重,事业部之间各自为政。同时,从高层到员工“成分”极为复杂,有“海龟”也有“土鳖”,有出身国企的也有来自外企的,有来自创业公司的,也有来自全球500强公司的,甚至从华为管理团队带来的旧部,一直留在了深圳,处于失控状态。

华登国际的陈立武在投资领域有丰富的投资经验,郑昌幸等更是明星级别、实战派的管理团队,而十多家知名投资公司的大额注资,足以说明中国通信市场的空间和吸引力。这些积极因素加在一起,更能反衬出这个案例的可惜。

4、博客网

案例特点:中国互联网web2.0的旗帜

创业者的教训:不要小看巨头们的后发优势

VC的教训:选对跑道,还要选对运动员

方兴东,这个名字在中国互联网界绝对如雷贯耳,他有着“互联网旗手”和“中国博客之父”之称,对于中国互联网Web2.0的发展普及有着无法磨灭的功绩。

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网的前身(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和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9月,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anite 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其后活跃在中国的VC要是不知道Blog、Podcast、RSS、P2P等术语,不看博客、播客、视频、交友等项目就是落伍的标志。

随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号称“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还喊出了“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的目标。于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博客网的员工就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据称60%-70%的资金都用在人员工资上。同时还在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烧钱,千万美元很快就被挥霍殆尽。博客网至此拉开了持续3年的人事剧烈动荡,高层几乎整体流失,而方兴东本人的CEO职务也被一个决策小组取代。到2006年年底,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个人。

博客网不仅面临资金链断裂、经营难以为继,同时业务上也不断萎缩,用户大量流失。为摆脱困境,2008年,博客网酝酿将旗下博客中国和bokee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而分拆之后分别转向高端媒体和SNS。但同年10月博客网又卷入裁员关闭的危机之中,宣布所有员工可以自由离职,也可以留下,但均没有工资,此举被认为与博客网直接宣布解散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早在博客网融资后不久,新浪就高调推出其博客公测版,到2006年末,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的博客力量已完全超越了博客网等新兴垂直网站。随后,博客几乎成为任何一个门户网站标配的配置,门户网站轻而易举地复制了方兴东们辛辛苦苦摸索和开辟出来的道路。再后来,Facebook、校内、51等SNS社交网站开始大出风头,对博客形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网民的注意力和资本市场对于博客也开始了冷落。

另外,无论是方兴东自己还是熟悉他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是个学者或文人,而绝非熟谙管理和战略的商业领袖,没有掌控几百人的团队和千万美元级别资金的能力。博客作为Web2.0时代的一个产品,无疑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跨越,引领互联网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博客本身是成功的。但对于博客网,它让投资人的大把美元化为乌有,从引领Web2.0的先驱成为无人问津的弃儿,无疑是失败中的失败。

5、PPG

案例特点:中国风险投资界最火的案例

创业者的教训:创业的目的之一是赚钱,但不能仅仅是赚钱

VC的教训:尽职调查中,人的本性调查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

PPG,2005年10月成立,业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售卖衬衫。轻资产、减少流通环节的概念,加上狂轰乱炸的电视、户外广告,迅速让PPG建立起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满世界都是“Yes! PPG”的广告语和吴彦祖自信的微笑。

2006年第三季度,PPG获得了TDF和JAFCO Asia(集富亚洲)的第一轮6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2007年4月,PPG获得了第二轮千万美元的投资,除了第一轮的TDF和集富亚洲追加投资之外,还引入了KPCB(凯鹏华盈),KPCB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与红杉齐名。在2006年-2007年,电子商务在VC投资圈非常吃香,而PPG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谓绝对的明星项目,无数同行都羡慕这几家能有幸投资进去的VC。

2007年底,PPG已经开始被媒体披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拖欠货款、货品质量投诉、等,但PPG仍然受到了数家风投机构的追捧,三山投资公司击退其他竞争对手,向PPG投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资金。三山投资宣称选择PPG是因为很看好其市场、模式及团队,并透露PPG已计划于2009年初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8年,PPG模式出现了VANCL(凡客诚品)、优衫网、CARRIS等几十家家模仿者,PPG不但丢掉了行业老大的地位、官司缠身、高管流散,更传出创始人李亮卷款潜逃一说。李亮称从2008年年中起前往美国筹备美国公司开业事宜,之后一直未在国内现身。

2009年末,一度被誉为“服装业的戴尔”、“轻公司的样板”的商业神话终于还是像肥皂泡那样破碎了。PPG总部早已人去楼空,一片狼藉,贴在墙上的法院执行裁定书则显示PPG已经关门大吉,不少消费者付款后拿不到货物,因而愤怒地将PPG称为“骗骗哥”。而随后,PPG唯一剩下可以称之为“资产”的东西——注册商标“PPG”,在拍卖中无人问津。PPG累计从上述多家家知名VC处获得了5000万美元左右的投资,彻底关门也意味着5,000万美金血本无归。搜狐IT在2009年互联网大会上曾评选出5年来投资最失败网站,PPG名列榜首,成为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投资笑话。

事后,有人透露了PPG失败的真正原因:创始人李亮表面上市做电子商务,但配套的物流、仓储都是自己的公司,或间接与他有关,他不停地向这些公司打钱,投资人的钱作为费用变相进入他自己的名下。钱转移光了,李亮也没了。他从一开始就是有预谋、有准备地圈钱,他很聪明、勤奋,执行力也够,但就是出发点不纯。

PPG模式的模仿者之一VANCL的发展状况非常好,可以说,PPG模式的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一个公司的成功,商业模式这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执行这个商业模式的操盘手。PPG失败,错的是人而非商业模式。

6、亚洲互动传媒

案例特点:首家在日本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却被勒令退市

创业者的教训:海外上市公司的股民可没有国内股民和VC那么好欺负

VC的教训:既然IPO是最佳退出渠道,上市了就早点儿变现跑路

作为首家在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亚洲互动传媒有限公司在2008年9月20日的退市,比起1年前的上市,产生了更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构成了近年来中国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的最恶劣影响。这个事件的一个重量级的副产品是让主导对其投资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联合创始人——张帆的黯然离职,甚至远离了VC行业。

2002年,崔建平创办了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宽视网络”),开始从事TVPG业务。2004年7月,宽视网络的海外控股公司——亚洲互动传媒在英属百慕大群岛设立。亚洲互动传媒自称是“中国提供跨媒体平台电视节目指南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其销售收入中,以电视广告代理业务为主,TVPG(电视节目指南)和EPG(电子节目指南)为辅。

2005年月10月,公司获得红杉资本的投资。在红杉资本之后,亚洲互动传媒先后吸纳了包括新加坡野村证券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38.89%)、美林日本证券公司(11.88%)、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2.70%)、NTT移动通讯公司、日本最大的卫星通信公司JSAT、伊藤忠商事Itochu、等日本著名的金融、广告公司。到上市前,红杉资本占公司总股本的11.56%,张帆亦任亚洲互动传媒的董事。事实上,亚洲传媒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之后在国内主导投资的第一个项目。

4. PPG的解读PPG创办人李亮

过去的一段时间,围绕PPG同代工工厂间的纠纷成为各媒体的热门话题,当然,法院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官司,官司背后的公司和创办人,才是人们的兴趣所在。
一个上海“车库”故事
最近几年,上海的创业故事不少同新“渠道”联系,前程无忧通过同地方媒体的版面合作,推出招聘专刊,或者分众传媒的楼宇电视……城市的活力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相应新机会也蕴涵其中。
李亮,英文名字David Lee,PPG的创办人及CEO,李亮的年龄比想象中更年轻一些,今年32岁(本内容引用的是2006年文章,李亮1974年出生),上海人。
基于他的年龄和PPG在最近一段才为人们所认识,关于他本人的情况,更多需要他的自我介绍。
作为少年留学的先锋,李亮从高中阶段起即在美国生活。随后进入纽约大学。成立于1831 年的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isty,简称 NYU) 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之一,地处纽约市中心,距离“唐人街”颇近,拥有全美最好的美术学院,官方公布的本科生学费加生活费总数在45000 美元左右。其中学费33740美元,生活费11260美元。
李亮从纽约大学毕业后,进入邮购和网络直销服装公司Lands’ End(蓝衫公司)工作。成立于1963年的Lands’ End同样涉及销售衬衣之类的男装,不过更为著名的是,1984年推出的女性泳装专刊,从1995年起,Lands’ End开始尝试网络销售。该公司的一项创新是推出了网上导购员,导购专家可以通过聊天方式来协助顾客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Lands’ End于2002年为美国百货业巨头西尔斯所并购,涉及的交易金额为19亿美元。西尔斯则从1888年起步于邮购业务。当时有评论认为,西尔斯获得了一个全国公认的著名服装品牌。
李亮的头衔是首席采购代表,后来是亚太地区采购部副总裁,在其官方网站的个人介绍中强调:李亮在这一职位下拥有独立采购团队,负责管理和检验采购进程,同时对多个国家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管理和质量监控。
Lands’ End的众多商品都是在中国以低廉的价格规模化采购,然后再贴牌销售。这一具体的工作经历给了李亮随后创办PPG最初的理论基础。
有关接下来的故事,李亮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谈到:到1999年的时候,对应网络热潮,他开始创业,随后获得了投资,在网络股泡沫破灭之前,及时卖出了公司。“然后我就在洛杉矶‘退休’了,顺便去读了MBA。”
在其官方网站上涉及这一经历描述地更为简单:李亮早年赴美国纽约留学,并获得MBA学位。
李亮于2004年回到国内,然后是调研国内零售业,以及同相关厂商建立联系,并到全国20余城市考察市场。2005年,李亮开始尝试,通过目录、电话和网站的形式直销男式衬衣。
现在已经是PPG首席运营官的黎勇劲,之前的工作是集富亚洲的VC顾问,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回忆:当时投资PPG时,公司正处在起步阶段,公司总部办公还是设在工厂里面,一个月的营业额100万不到,规模非常小。“在创业早期,PPG的库房只有不到300平方米,库存时间长达20多天。”狭小的空间和简陋的环境没有打消黎勇劲的投资愿望,他不但协助融资,最终还投身其中。
黎勇劲1993年在香港大学获得电脑工程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MBA学位。在集富亚洲期间,参与过不少重要的项目,其中包括近来新闻颇多的土豆网。
事实上,在相对短的时间里,PPG吸收了不少人才:比如2007年加入PPG,并任职首席财务官的王彦丰,之前曾在中国海运集装箱运输公司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子公司担任过财务负责人;出任首席营销官的赵奕松,这个女孩曾任职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大陆和香港两地市场,此前则在美国 Lucent Technologies Inc.(朗讯科技)和贝塔斯曼(中国)任职。
职业经理人投身于一家创新公司,显然是对公司预期的乐观估计。
品牌:许多人忽略了互联网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它有助于确立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可以同互联网密切联系,也可以相关不大。

5. 黄郎阳的是是非非

盗用的不是机器,是数据。无论PPG、凡客、到后来的美特斯邦威、还有Manhattan Associates,都偷了公司数据。美邦和凡客是直接被开除的,MA他跑得快,可是他的上司被抓了。Long Wong黄朗阳不是第一次或最后一次偷数据了,一直打着咨询的幌子在业内提高名声,可是一直在外边干别的。现在的公司居然没发现有够笨,美邦、凡客、和MA半年就查出来了,只是没公开说,让Long自行离开。MIT圈子里的人有很多都不喜欢Long,觉得他打着学校牌子干着不道德勾当。

6. 个人创业怎样才能获得风险投资

第一:正确审视自己的项目
你的项目是不是有新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
我们经常听风险投资人开口闭口必谈“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真的那么重要吗?当然。如果你不创新,你在产品、渠道个方面的因循守旧,凭什么后来居上、超越对手呢?同样是做服装,你看人家PPG,利用直销模式,产品目录、网站直销、电话订购等方式,实现了无店铺销售,并配以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如果你还是单纯的批发、直营、加盟模式的话,想超越一些大型商业集团之类,太难了。

你的项目是不是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我们都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在发展,生产力在提高,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替代那是历史不可扭转的趋势。风险投资也一样,他们对那些TMT、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科技、医疗健康等有着科技概念的项目格外感冒,如果你的技术土的掉渣,那赶紧想法增加点科技含量吧。

你的项目是不是想做大、能做大?

风险投资是追求高额投资回报的,他们投资项目的目的,就是把企业做大,帮助企业实上市,然后自己出售股份套现。如果你想搞个小公司,那就最好不要谈了。因为你野心不够大,你的发展空间无法吸引住别人的关注。

你的项目经营团队是否成型、是否稳定?

一个好汉三个帮,盖茨创立微软的时候还有个保罗,拉里佩奇创建google还拉上了谢尔盖布林。不要幻想你只是光杆司令就能拿到VC的大笔美金。风险投资界有句名言:“风险投资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还是人。”在投资人的眼里,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企业模式等都可适时而变,唯有创业者品质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在你准备融资前,请认真核对上面四个条件,要是项目都能满足最好,至少也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请去本人网站:大学生创业联盟

7. 最近几年中国破产的著名高新企业有哪些啊(包括互联网公司)

10.中华网
中华网作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网企,已于美国时间2011年10月5日申请破产保护。
中华网作为第一只打着中国概念的互联网股票登陆纳斯达克,其股标代码就是China,在中国互联概念,以及域名的炒作推动下,中华网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市值一路飙升。可惜,中华网这个靠概念炒作起来的公司空虚无物,只有靠收购来扩展自己的业务,在经营时却毛病重重,甚至连一个邮箱产品都做不好。
“当潮水褪去,你总会知道谁在裸泳”
2011年十月份,在中华网提交破产申请之前,中华网最后一笔成交价为0.4374美元,而在2000年顶峰时期,每股220美元,二者相差了500倍。其实从始至终,中华网最值钱的只是域名而已。

死亡关键因素:一家靠概念包装起来,空无一物的公司


9.PPG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吴彦祖用他那帅气的笑容向我们推荐PPG的各种服装,当时的PPG广告简直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PPG成立于2005年10月,是我国最早的服装网络直销公司之一,产品依靠OEM代工,销售依靠呼叫中心与电子商务,在2007年更是获得了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奖。在当时,恐怕没人想到,被誉为“服装界戴尔”的PPG会在两年后面临被法院冻结银行存款并搬走剩余物资的窘境。
PPG的失败原因,从模式上看是过分重视广告,给财政危机埋下伏笔;过分轻视产品链,为供应管理所困。但是真正弄死PPG的,是其创始人李亮,李亮在PPG遇到财务危机时,选择的不是与公司同进退,而居然是携款潜逃国外,看来风投们不断强调创始人人品,是有道理的。
现在有一家公司和PPG很像,叫做凡客。

死亡关键因素:过度注重营销,而轻产品;创始人不靠谱
8.爱日租
今年以来,中国短租市场被普遍看好,蚂蚁、小猪一季度都宣布融资一千万美元,途家两轮共计4亿元人民币,程途网A轮融资也已在进行中,但中国短租鼻祖爱日租网却在今年7月份正式宣布死亡。
为什么在产业开始腾飞的时候,作为行业先驱的爱日租却突然死亡,必然是因为内部原因。爱日租其实并非我们理解的“创业公司”,管理团队并不持股,而是德国Samwer兄弟旗下的风投+孵化机构“RocketInternet”作为公司持有人。其内部员工都称呼Samwer为“老板”。而其设立爱日租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快速抢占市场打造行业品牌然后需求出售并获利。
说白了,爱日租是一家被境外资方控制,并且希望做出市场份额之后迅速出手套现的公司,这种公司在中国互联网是没有活下去的理由的。

死亡关键因素:外资实际操控公司;资方快速套现心理


7.亿唐
1999年,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唐海松创建亿唐公司,并很快搭起一个了由5个哈佛MBA和2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的“梦幻团队”。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他从两家著名美国投资商DFG、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融资。但是,中国互联网从来都不是爱做梦的MBA们的天下。
当时唐海松在创业方案所描述的商业理想是:亿唐网不仅是一个网站,更是一个辐射网上网下的强大品牌,它为被称为“明黄色一代”的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提供各种网上服务和网下的生活用户,是“通往中产阶级的一道门”。
亿唐这种大而虚化的思维,没有任何落地性,最终让亿唐网内容贪大求全,毫无特色,而亿唐幻想的O2O业务,时至今日都很难有好的解决方案,而亿唐的MBA“梦幻创始团”却希望用自己的商业幻想超越时代。

死亡关键因素:创始团队没有实战经验,商业模式完全不接地气。


6.博客中国
博客中国上线于2002年11月18日,创始人方兴东被誉为“中国博客之父”。博客中国曾经被看作是Web2.0时代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网站之一,2004年获得陈天桥和软银赛富羊东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又获得诸多著名风投机构1000万美元的投资。博客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年,每个月都保持着30%的惊人增长——博客中国似乎在告知整个互联网“博客时代”的来临,可惜,最终“博客时代”来临了,但并不是属于博客中国的时代。
博客中国缺乏一个好舵手,中国的互联网江湖从来都是强人政治,每个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后面都伫立着一个“传说中的名字”,可是,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只是一个文艺青年,这个爱写诗的清华博士,并不适应这个“专注 极致 口碑 快”的竞技场。方兴东没有商业嗅觉,不懂如何赚钱,花钱却大手大脚,最终造成了博客中国的资金链断裂,而在公司面临危机时,他也没有表现出一个创始人的魄力,最终失去了博客中国的控制权。
而后,2006年末起,新浪、网易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博客服务,“博客时代”的果实最终还是落入巨头们手中。

死亡关键因素:创始人羸弱;巨头夹击


5.3721
曾经的3721还是能与网络分庭抗礼的搜索工具,而现在,3721这个已经停止运营的实名搜索产品,甚至已经成为了周鸿祎的耻辱柱。
3721的失败,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互联网公司的两种“不可为”:
一、为了利益而牺牲用户体验
3721被称为流氓软件,强制让用户使用,体验十分糟糕。周鸿祎当初的自作聪明让他一辈子都背负了“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看来有的错是真的不能犯的,特别是触犯公众的事。
二、与国外互联网巨头联合。
周鸿祎开始愿意把3721卖给雅虎也是希望利用雅虎的资源让3721更上一层楼,可惜入主中国雅虎的周鸿祎发现自己所有的操作都举步维艰,雅虎的董事们,明明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却对业务指手画脚,让周鸿祎不能放开手发展“中国特色的雅虎”,最终他只有出走。

死亡关键因素:为了利益而牺牲用户体验;希望借别人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产品


4.8848
早在阿里崛起之前,8848就曾经统治过中国的电商,可惜,8848没有像马云那样的灵魂人物,8848最终沦为了资本的玩物,只能永远沉沦下去。
8848由王峻涛(老榕)创立于1999年1月,从4个人、16万人民币起步,至2001年,成为中国工业和商业类网站被用户访问最多的网站(CNNIC的调查),这期间先后融资约6000万美元。当时轰动全国的“72小时生存试验”,8848的购物袋连续几天出现在CCTV-2的黄金时间,8848从此作为唯一真的可以通过在线支付买到东西的网站闻名全国。中国网民只知8848,不知当当和卓越,用“绝对垄断”来形容当时8848在网上销售中的份额是一点不为过的。
但8848最终还是走向了死亡。
8848的失败当然和当时的网络消费尚不成气候有关,但这绝对不是主要原因。8848在多次引入巨额投资之后,其创始团队已经对8848失去了控制,资本方开始大量插手网站经营与方向,而外在表现就是8848方向总是在变。甚至,后期资方为了迎合华尔街投资者,寻求在美国IPO的机会,完全不顾当时8848的经营情况,强行将商业模式从B2C转型成B2B。
一个已经完全为了迎合资本市场,脱离为用户提供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一丁点儿存活下去的可能。

死亡关键因素:引进投资时失控,创始团队被投资方夺权。


3.FM365
现在的联想,被很多人诟病“没有互联网基因”,其实联想真的有在互联网上努力过,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是属于FM 365的记忆。
FM365应该还存在老网民的记忆中,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1999-2000年,FM365在近200人团队的全力打造下,高歌猛进,页面访读量达到3400-3700万人次/天,国内排名在第四第五左右,位于当时的TOM之前,263之后,FM365一时之间成为联想最重要的互联网资产,让联想成为当时的门户网站巨头之一。
可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来的时候,联想没有顶住压力,在FM365估值严重缩水后,他们轻易的放弃了FM365。最终,联想砍掉了他们花费了无数心血,以及上亿人民币建立起来的FM365门户网站,希望能专心“回归PC业务”——砍掉FM365,让联想错失了整个互联网浪潮。
曾经有业内人士这样说:“在这种互联网全面向好的时节,联想连花巨资打造的阵地都丢失了,真是可惜”。有的时候,追逐时代的脚步,勇气才是最关键的。

死亡关键因素:互联网泡沫;联想没有跟随趋势的勇气,轻易撤退。


2.Chinaren
早在Facebook尚未出现的上个世纪,校友录就作为网络社交工具之一而大受欢迎,而诞生于1999年由陈一舟、周云帆及杨宁三位斯坦福大学的同学合作创办的ChinaRen,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校友录网站,它本有机会成为中国最成功的社交网站,可惜,它被搜狐收购了。
用陈一舟的话说:“当是经验不足,并且遭遇了互联网寒冬,实在顶不住压力了,只有卖出去“。最终搜狐用3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了Chinaren,并不是说被收购都不是好事,但是搜狐显然把Chinaren完全浪费了,ChinaRen本有机会成为搜狐的QZone。
搜狐的短视让他们觉得社交网络挣不了钱,没必要大力发展,结果是自己挣扎到现在也没做出过一个成功的社交产品。

死亡关键因素:互联网泡沫;买家太过短视,不够重视


1.饭否
饭否,由现美团网CEO王兴创建于2007年5月12日,是中国首批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之一,有人说,如果饭否没有被关闭,那么也就没有微博啥事了。
可惜,在中国这个地盘上,无论“孙悟空”多么神通广大,总归是逃不出如来佛“和谐”的五指山:
2009年6月3日-6月5日,中国互联网维护日,饭否暂停服务。
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市发生骚乱事件。7月6日,路透社记者在饭否以“乌鲁木齐”作为关键词搜索,无法显示任何结果。
2009年7月7日晚11时44分开始,饭否全站无法更新消息,输入框提示信息为“抱歉,饭否全站暂时不能更新消息,预计7月10日晚恢复。”私信功能并没有被屏蔽。7月8日零点之后,饭否首页无法登陆,但可以访问WAP版页面和iPhone版页面。7月8日下午16时48分许,饭否各域名均无法解析。
在2009年下半年饭否被关闭以后,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国内门户网站先后推出了微博客服务,其中新浪微博成为发展最快的一家,众多前饭否用户因此转移到了新浪微博。
一直到2010年11月25日21:30,被关闭一年多的饭否才被从新开放。
从饭否,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产业仍然被一只不可忤逆的力量牢牢操控着,它可以让“不作恶”的Google从中国出局,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和谐”掉饭否。在我们不断辱骂和讽刺现在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太过狗腿子时,也应该从他们的角度思考一下,毕竟局面是“要么死,要么按我的规则玩”,他们只是选择了自己的活法,毕竟,活下去才有机会看见曙光。

死亡关键因素:不够和谐

参考资料来源:i黑马

8. 集富亚洲投资公司的介绍

集富亚洲投资公司(JAFCO Asia)
集富是全球领先及最早成立的创业投资基金之一。集富亚洲超过11年劳动经验。9个办事处分布于亚洲各地区,包括:香港、新加坡、台湾、南韩、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及澳洲。目前管理7个投资基金,总金额超过8亿美元。已投资公司达240家,总投资金额超过6亿美元。其中超过110家公司已成功上市或出售。拥有超过30位资深专业投资经理。自两年前起,100%专注于科技投资项目。
集富亚洲分别于1990年在新加坡及1992年在香港成立,共管理多个私募投资基金,总金额超过8亿5千万美元。它对亚洲有深入了解并在区内设有五个办事处,包括:香港、北京、台北、南韩和新加坡。现时,在亚太区投资已超过$7亿美元在260个投资项目上。过去四年,集富亚洲专注于中、早期科技投资。
集富亚洲于2001年成立的集富创业亚洲科技基金,共募集了1.78亿美元,并自同年起开始在内地投资科技企业。集富创业亚洲科技基金目前在内地有11个投资项目,集中在5大类别,分别是通讯、网络/计算、半导体、软件及IT服务和一些如消费电子装置、终端产品、新材料、环保技术开发等产业。集富目前的投资范围,锁定在有发展潜力及良好的技术支持的创业型企业;除此之外,业务基础稳固、管理良好的企业也将成为投资对象。按照集富亚洲的惯例,该公司对所投资的项目除提供发展基金外,还会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如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研究市场、介绍合作伙伴等工作,以有效协助企业赢利。 陈镇洪
集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陈镇洪先生为天泉投资首席执行官,共同发起人及投资委员会成员。
陈先生拥有超过19年的投资银行和私募投资从业经验。陈先生于2000年至2007年期间担任集富亚洲的投资委员会成员,并于2000至2005年担任集富亚洲投资董事总经理及北亚区主管。陈先生亲自主持了集富亚洲北京和汉城办公室的设立,在这两个城市建立了强有力的投资团队。
陈先生成功发掘并扶持了许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包括BENQ、宝姿时装(香港主板上市)、3721 (被雅虎收购)、中国无线(香港主板上市)、国人通讯 (纳斯达克上市:GRRF)、加拿大太阳能(纳斯达克上市:CSIQ)、LDK (纽约上市)及上海PPG.陈先生在2002、2003、2004和2006年被清科公司评为中国十大风险投资家.2005年,陈先生被投资与合作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最有影响力之风险投资家,并于2006年获福布斯杂志评为当年中国最佳风险投资家之一。
加入集富亚洲之前,陈先生曾在私募投资行业,包括苏伊士亚洲、建力企业和汇丰直接投资(亚洲) 任职9年。在此之前,陈先生在渣打亚洲从事企业融资多年。
陈先生于198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荣誉文学士学位,1988年取得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于1993获取美国特许财务分析师资格。陈先生现任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的会长 (2005/2006为主席),香港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委员会成员,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公众股东权益成员,香港会计师公会纪律委员会委员及国际青年总裁协会(YPO)北京执行委员。

9. CPC CPA CPS 分别是什么意思

CPC
资本库公司
资本库融资模式(Capital Pool Company,简称CPC),该方式在加拿大成熟运作超过20年,只是在最近一年以来开始向中国开放。
网络广告CPC
(Cost Per Click;Cost Per Thousand Click-Through) 每点击成本,网络广告每次点击的费用。是做为网络广告投放效果的重要参考数据。CPC是网络广告界一种常见的定价形式。
CPC:中国共产党
CPC=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CPA
CPA是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的英文缩写,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

CPS
CPS 电器
XCPS即“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是低压电器中的新型产品,作为新的大类产品,其产品类别代号为“CPS”,是英文“Control and Protective Switching Device”的缩写。

阅读全文

与ppg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资金占用监管核查的专项说明 浏览:312
投资是艺术不是科学的区别 浏览:922
基金华夏2号净值 浏览:873
2018年投资者信心 浏览:74
融资入股协议 浏览:166
马云健康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992
父母投资 浏览:708
五一后基金行情 浏览:474
证券投资方法 浏览:637
外汇稳吗 浏览:631
股票趋势图怎么画 浏览:466
原油期货现在是多少 浏览:15
银行房产抵押贷款40万还款5年 浏览:525
股指期货交割是促使股指期货 浏览:287
2018中公教育股票历史价格 浏览:76
中国彩票股票 浏览:105
210000韩元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1
推销理财产品话术 浏览:912
泰禾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576
上海君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