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联想失败融资案例 后来怎么处理了
在国内银行与融资贷款除了关系以外,中小企业是最不屑的一部分,因为一般没有担回保,没有资产答,没有信用,没有很好的市场订单,没有很好的管理系统,都是减少银行及所谓银主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原因,熟人借贷,变成无奈的选择.
2. 联想公司SWOT分析
联想电脑(SWOT)分析
1. 联想电脑优势分析:
●联想集团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北京的上地,上海的浦东,广东的惠阳,年产规模为500万台电脑,实现大规模生产,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可以对抗价格战。
● 严格按照高标准和技术参数进行常温测试、高温测试等测试程序,确保每一台出厂电脑产品质量和优秀品质。
● 庞大的研发体系,确保每款电脑款式新颖,功能齐全。
● 本土化企业使联想更加了解消费者需求,顺利适应市场变化
● 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对终端控制进一步加强。
●凭借业界领先的高科技、信息化手段,为其提供函盖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全程的专业化的IT产品服务品牌。给客户带去阳光般温暖、贴心、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关怀。
● 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2.联想电脑劣势分析:
● 没有核心技术,紧跟INTER潮流。
● 公司员工众多,全体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资金与渠道和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 营销手段过于单一,难以在国际市场前进。
● 联想裁员,虽然联想总部给出的说法是“正常调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利润太低”才是根本原因。
●虽然并购了IBM的个人PC业务,但没有进行充分的整合,对联想整体的发展并无太大的促进。
3联想电脑机会分析:
●国内电脑市场发展迅速,购买电脑消费者越来越多。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品牌电脑将成为消费时尚,逐步取代组装机。
● 竞争加剧,一些运营能力不足的厂家将被淘汰。
● AMD系列CPU的应用,将给电脑市场住入新的养料。
● 数码科技技术的大量应用,将更加刺激消费者更换电脑和购买电脑
4.联想电脑威胁分析
● 国外著名电脑厂商在华建立基地,竞争将更加激烈。
● 国内厂商自相残杀价格战频繁导致电脑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市场价格体系混乱;国外大厂商目前也纷纷加入降价的行列,已经接近国内厂商的报价,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 大量新型品牌电脑厂商产生造成市场混乱。
●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公司更容易进入我国市场。
● PC机以外的产品没有竞争能力。
3. 联想集团总资产分析
答:有如下几点:
1.整体趋势为上升;
2.2013年信息发展促进了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
3.2015年受手机的发展影响,电脑及其附属产业有下滑趋势;
4.科技发展到了一个平衡点,但整体来说发展缓慢,增幅不大;
4. 联想宏观环境分析
联想近几年走的步子都比较稳妥。尤其是台式机的销售。
目前来说,虽然国内品牌在不内断的加强和其容竞争,但其主导地位不会被颠覆。而且其兼并的IBM业务,也在良好的运行着。
联想的手机在国内来说也在不断的确定在国产手机的地位问题。
总的来说,联想的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好的。
5. 对联想并购ibmpc融资方式的评价
联想收购IBM PC的的背景及带来的组织变革
背景
PC产业的缔造者出售PC业务,也许有人回会不理解。其答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IBM就成行了战略转型,为集团客户提供IT服务业务成了IBM新的利润
增长点。鉴于戴尔、惠普在商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积极的价格策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IBM个人电脑的销售。2002年,IBM公司将硬盘业务卖给了日立公
司,将PC制造业务卖给了Sanmina-SCI公司,个人电脑逐渐退出IBM的生产领域。目
前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占其总销售额的10%,但利润非常低,对公司每股赢利贡献率不到1%。放弃低利润的硬件业务,走出无利可图的PC市场,在利润颇丰的服务器、软件和服务业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正是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姆·帕米萨诺接过帅印后一直奉行的策略。
6. 联想公司战略分析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认为:对企业来说,竞争力的学问就是制定战略的学问。联想的“管理三要素”里,第一条就是“制定战略”。在跟西方企业的直接竞争中,我们通过具体实践学会了一套制定战略的方法,知道怎样把战略行动分解为若干战术步骤,坚定地推进下去。联想把制定战略分成五步,其中有一步叫做制定战略路线,即假若我们要达到某个目标,就要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这种竞争态势,有点像“龟兔赛跑”。外国企业好像是兔子,中国企业好比是乌龟,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又不肯睡觉,乌龟就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如何向兔子学习,培养兔子基因;第二点是利用赛跑的环境,比如在沼泽地里赛跑,才能获胜。我们制定的战略路线就是从这个基点出发的。如果更多的企业来关注竞争、关注竞争力,中国企业将加速度崛起。
7. 想了解下联想集团的股权结构
尊敬的联想用户您好!您可以参考联想技术论坛,这里有全面的知识和分析讨论。
idea论坛版:lenovobbs.lenovo.com.cn
think论坛:thinkbbs.lenovo.com.cn
联想乐社区:权http://bbs.lenovomobile.com/forum.php
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8. 联想的供应链的研究分析(毕业论文)
联想供应链整合:
最复杂的问答题
中国优势
“21世纪的竟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竟
争.’对以PC硬件为主营业务的联想集团来
说,这句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1月巧日,联
想集团负责全球供应链的两位副总裁郭明磊
和宋红由于个人原因离开联想,她们的工作
暂时由联想高级副总裁杰瑞·史密斯代管。之
前郭明磊在联想主要负责供应链组织和管理
体系整合、网络优化以及流程和IT建设.而
宋红则负责全球物流管理尤其是服务能力、
成本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工作。
1997年以来,联想一直稳居中国电脑市
场销量第一,业绩的持续增长背后,自2000
年开始的供应链整合与优化工作居功至伟。
2000年,联想在国内企业中率先成功实
施了ERP,随后在当时的供应链管理部的领
导下,又历时两年完成了SCM系统项目。与
此同时,联想开始着手建立供应链组织管理
体系。由物流部门领导的VMI(供应商管理
库存)项目开创了联想与供应商和海关协同
的先河,而且重新规划了采购物流的网络布
局,通过与供应商的可视化库存协同管理,实
时监测库存水平,令联想在按单生产产品时
库存从原来的14天缩减到5天.CTO(客户
定制)流程优化项目提升了客户定制产品的
交付能力,是联想后来迅速崛起的直销业务
的技术保障.电子招标等采购新模式的探索,
更大幅降低了联想的采购成本。
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联想供应链还实
施了端到端的“双模式”提速项目,逐步设计
和建立起以北京、上海、深圳惠阳3个工厂为中心,分布在全国39个分拨
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此后联想的订单交付率、现金周期、供应链成本等
指标得到大幅度优化,其中交付水平提升巧个百分点,现金周期优化10
天,供应链成本降低加%以上,均达到行业最优水平。
作为以上成就的见证,连续几年,供应链CTO、VMI、双业务模
式一供应链提速等项目均获得联想最佳团队奖.郭明磊也因对联想供应
链的巨大贡献,获得2004年联想个人荣誉最高奖—联想奖。宋红则
因全球物流组织整合后业绩突出和多年来对干联想供应链的重要贡献,
荣获2005年度联想奖。
经过2002一2004年的一系列优化,联想在中国市场打造的黄金供应
链.其响应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已经超越了戴尔,联想在中国的成本只是
戴尔的l/4左右,其响应速度只需要4天(戴尔为1周)。这一供应链为之
后联想中国区业务的厚积薄发莫定了基础。合并之后,来自原IBM和戴尔
的供应链高管对联想中国的供应链均表示叹服。
完成对IBMPC的收购后,联想面临的一个新难题是,如何将中国区
供应链与全球供应链对接。然而,两大IT系统的无法融合和企业内部价值
链的协同困难,使这一工作的复杂度超乎想象。
成本压力
原IBMPC业务2001年亏损3.97亿美元,2002年亏损1.71亿美元,
2003年亏损2.58亿美元,截至2以)4年中累计亏损9.73亿美元.2的5年5月
完成收购IBMPC后,新联想的国际业务业绩扭亏压力极大。“要业绩就要
先改供应链”,老联想和联想国际的供应链整合成为首要的工作。
合并之后巨大的成本压力加大了供应链整合的急迫性。加05年,业界
曾爆出联想与IBM就IGS服务、市场支持、内部使用购买、策略性融资及
资产处置服务、过渡服务等达成收购协议规定。有煤体称,收购之后联想
为这笔费用每年支付额约为l亿美元。
2003年IBMPC产品保修支出额为5.86亿美元,如此算来,一年1亿
美元似乎不为多。但20(抖年联想的纯利才11.2亿港元,供应链所承受的节
约成本的压力可想而知.据说联想内部曾提出,哪怕只节省1%的采购成
本,即大约1亿美元,“就多出了一个(老)联
想的利润”。
准时交付、成本控制和保障质量,是当
时联想确定的供应链整合的目标体系。联想
发现,在一个遍及全球的供应链下,准时交付
和物流成本压力两者之间的矛盾被“放大”
(blow一uP)。准时交付会增大成本,低成本物
流又很可能增加库存积压。
举例来说,南美某市场的组装厂向联
想总部下一个订单,需要3000套“开天”主
板和7000套“扬天”主板。从中国工厂到
南美洲需要4个星期的海运时间,联想台式
电脑的机箱一般是走海运,主板走不走海运
成为一个问题:如果空运,运费高但能即时
交货;如果把主板置于机箱中海运,可以节
省昂贵的空运费。但问题在于4周之后,当
3000套“开天”和7000套“扬天”主板海
运到南美某国,当地市场需求却已经发生变
化,需要3000套“扬天”和7000套“开天”
主板,则多出的4000套“扬天”只能折成
库存成本,缺少的4000套“开天”需要工
厂加急制造,可能还需要空运。
因为计划不准或供应链运行不畅造成的
库存积压,将会吃掉企业本就不高的毛利。在
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关键零部件月平均贬
值2%、行业毛利率降至5%以下的PC行业,
以上情形是相当可怕的。
在效率与成本之间,联想尝试了很多解
决之道,比如签下价格更有竞争力的物流商,
拒绝海外工厂的空运要求,降低销售成本等,
但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国际业务现有IT系
统的预测能力有限。长远来看,治本之策只能
是提高销售端(前端)与供应链(后端)之间
的“协同”能力,提高销售端对几个星期之后
市场需求的预狈d能力。
早年自己开发的系统,原IBMPC的IT系统
无法单独从整个IBM的系统中分离出来。由
于IBM的产品线非常长,除了PC,还有大
型机、服务器等产品,其供应链并不是专门为
PC设计的,成本高且效率低,无法适应PC产
品的激烈市场竞争对于效率和成本的需要。
系统的分而治之给联想造成的额外成本
是巨大的。两个系统之间的差距有几组数据
可以反映:比如市场上有新的CPU产品推
出,联想要发布一个新型号或新配置,在联
想国际的系统里要花4至5星期才能完成,而
在联想中国的系统里,仅仅需要两小时;对
供应链中核心的资源需求计划,国际的系统
只能一周调整一次,而联想中国则是一天两
次;在原IBMPC的系统,客户退货的信息
通过IT系统反馈到后端,往往是在一两周之
后。而且分布在欧美高成本地区的供应链资
源(人员、工厂等)的成本比联想高很多。
由于中国工厂和国际工厂的系统独立运
行无法对接,集团总部拿不到最准确的汇总
数据。联想就某一物料(比如硬盘)向一家供
应商下单时,需要下5张订单,分别指向联想
原来在中国的三个工厂、在中国的OEM厂
商、在欧洲的OEM厂商、在美国的OEM厂
每一个环节精准性的要求都很高,一定要得
到企业方方面面环环相扣的支持与配合才能
实现良好的运转状态,哪一个环节做不好,都
“联想发现,在一个遍及全球的供应链下,准时交付和物流成本压力
付会增大成本,低成本物流又很可能增加库存积压
商、位于深圳的合资公司原长城国际(HPC)。
不能把5张订单合为l张,是因为同一个物料
的系统编号,联想的是8位,IBM是7位。这
就如同两个小区的门牌号一个是3位,一个是
4位,现在虽然两个小区合并,但门牌号未变,
邮递员仍然需要往返于两个小区各送各的信,
因为他无法判断地址分布规律。
系统分立
谁都知道,改造一个旧世界往往比建立
一个新世界更加复杂和痛苦。联想对此的感
触恐怕格外的深。
因此,联想的海外业务目前仍使用IBM
内部协同
联想CEO阿梅里奥曾对新联想的全球供
应链系统提出两项要求,一是达到供需平衡,
二是达到成本最低。供应链的优化存在“木桶
理论”效应,不能有短板,其效率提升对企业
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效率。
原IBMPC是一个单纯的“产品驱动”型
部门,联想的业务模式则是以“产品+销售模
式”为驱动。这两种模式下,供应链在公司里
的角色定位是一个服务型部门,在协同前后
端的权限上有限,供应链部门没有能力去要
求销售端怎么做,只有一些建议权。
经过多年的业务沉淀,联想国际业务
的流程过于复杂和繁琐,在前后端不协同
的情况下,可能的后果便是由于销售预测
不准导致的产能不均衡。2005年10月,在
完成对IBMPC业务收购交易半年后,联
想宣布提前半年完成第一阶段“以稳定为
要”的整合,独立运行半年的联想中国和联
想国际进行了全面、深度的组织和业务整
合。当时身为联想中国COO的刘军受命领
两者之间的矛盾被‘’放大”。准时交
导全球供应链组织。一支由原联想、IBM
PCD以及外部引进人员组成的全球供应链
管理团队开始了艰难的供应链改造历程。
其中原联想高级副总裁乔松继续领导已经
于2005年第一批整合的全球采购组织.原
联想供应链副总裁郭明磊负责分管供应链
战略、流程和运营管理.原联想物流运作部
总经理宋红负责全球物流。计划部门、全球
制造和前端客户交付服务和商务则由原
IBMPCD负责人掌管。
原联想中国和IBMPCD的供应链组织
设计区别不大,新联想供应链需要解决的是
流程和业务模式方面的挑战:公司内部各环
COE成立之后的主要工作有三件,一是
管理存货.二是管理前端到后端的预测.三
是降低产品线的复杂度,新联想的系统中一
共有5000多个整机型号,实际上订单集中在
其中的巧00个,但每次下单都要在系统中全
部“跑一遍“,加大了额外成本.联想正在对
产品机型和设计工序进行调整,逐渐减少对
某些供货商的依赖。
新联想的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物流网络效率的提升颇为重要。全球物
流团队为联想全球原材料及产成品的运输、
进出口贸易、分拨及配送提供支持。整合一年
后,全球物流部门通过组织和流程重组,以及
与物流合作伙伴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极大
地缩短和稳定了物流发货到交付的周期,使
得物流成本下降超过巧%,通过运输质t控
制使货物丢失/货损降低了50%。
供应链网络优化是新联想供应链实现效
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的必要条件,在供应链战
略部门的领导下,新联想充分考虑贸易环境、
适者生存
很多人将戴尔和联想的供应链作比较,
但应该说,客观上很难评价哪一家公司的供
应链是最好的,只有更适合的。供应链作为企
业价值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与公
司战略、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相匹配。
以联想的T(交易型)模式和R(关系型)
模式划分标准来看,戴尔只有R模式,并很少
发布新产品。戴尔的生产线都是ceU生产线,
每一台机台上面有一张机器的要求规格,生产
线上一个操作员装一台机器。在这种生产模式
下,戴尔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有一套系统可以
推测将来的销售状况和成本,淮确预测整条产
业链上的边际空间,并通过管控上游的供货和
价格水准来保证利润的最大化。比如戴尔如果
对3个月后PC的价格降幅可以进行准确预测,
便能在一些大的订单上做出正确判断。
在以供应链为驱动的戴尔模式下,供应链
是企业价值链的最核心环节,销售端能卖什么
货由供应链决定。业界流行一种说法,戴尔销
售人员下单时,系统有绿灯、黄灯、红灯三种
灯,下单之前,销售人员要看该产品是哪种灯
绿灯下单7天就能交货.黄灯14天能交货,红
灯则需要有一定权限的销售人员才能下单,即
使下了还不一定能按时交货,可能需要28天.
但联想在供应链上的复杂度更高。联想
是一家定位于不断创新的公司,有着很长的
产品线并不断发布新品,创新文化带来的产
品多样化,必然给其供应链带来压力.联想必
须基于多种业务模式和多种客户覆盖的前提
下去设计和提升供应链,要在一个供应链平
台上运行双模式;联想既有一字排开的拉动
型的流水线,又有呈环形分布的推动型的ceU
线。联想等于是在两条供应链上作战,平衡得
好,两种模式可以互补,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
—当然,挑战也更大。》
9. 联想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下下。谢谢。。。
联想近几年发展形势很好,尤其在学生的人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