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Down Round是什么意思呢
down round
估值较低的融资
[网络短语]
Down Round 估值较低的一次融资,流血融资,贬值轮次
down the round 真便宜
buzz come down go round 流传
② 亏存企业进行股权融资一定会损害股东利益么
取决于后续投资人对于公司现状的态度。
在高速发展的细分市场,亏损是一个正常现象,后续投资人会给公司一个很高的PE倍数以很高的估值投入公司,原有股东的投资回报甚至会翻几倍。这也是风险投资行业能够存在的基本逻辑。
但如果是处于一个增长前景不乐观的市场,企业也处于亏损状态,那可能就要流血融资了。
一些聪明的股东会在流血融资时提前约定补偿条款,这样受损最大的其实是公司创始人。
如果事前没有约定补偿条款,那股东和创始人只好共同承担了,这肯定会损害股东利益。
③ 如何用通俗语言解释“流血融资”
“流血融资” ,就是不计融资成本的融资行为
血融资十戒
1.不要有侥幸心理
每个公司老板都要判断自己未来一段时间要不要融钱,要融多少钱,不要寄希望于未来融资环境会好转或者至少不会太差,要做最坏的打算。
2.不要临时抱佛脚
熬到最后才去融资是大忌,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管一个公司多么有前景,一旦没钱发工资,支付不了供应商的债款,有可能瞬间倒下。
3.不要该融够的时候没融够
以为快上市了,吝啬那一点股份,在估值最高的时候没一把融够,万一没上成市,想再融同样多钱的成本就会远高于在上一轮受追捧的时候。
4.不要贪婪
贪婪更高的估值,就会有投资者先用高估值让你将其他投资者拒绝,最后你别无选择,要么以远低于你原来预期的价格卖身给设局者,要么无钱可融。
5.不要恐惧
不要以团购等泡沫时期的估值来衡量公司估值,不要惧怕流血融资,不要把流血融资看作很受伤,潮起有潮落,市场有周期,这才是商业的常态。
6.晚打折不如早打折
最早打折可以打最少的折扣,抢公司发展时间比纠结少打点折更有价值,因为这时的钱更值钱,泡沫最大的时候花100块钱才能做的事,此时花六七十块就能办到。
7.不要忽视反稀释条款
创始人一定要重视反稀释条款,以保证在发生流血融资时能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的原始股权和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否则最早出局的就是创始人。
8.不要随便分期权
流血融资,公司处境艰难,为了留住兄弟们,创始人不惜将自己大部分期权分给团队,这要谨慎。切记,不值钱的期权就是一堆垃圾,分再多也留不住人。
9.不要和资方闹僵
市况不好,创始人要抱着积极的态度与自己原来的投资人协商,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帮助公司渡过难关,而不是跳出来互相指责,于事无补,只会让旁人看笑话。
10.不要死扛原来的商业模式
死扛一个不能迅速带来现金流和盈利的商业模式,会让公司继续流血不止,最后神仙也救不了。
④ 创业公司在第一次融资时如何确定自己应该融多少钱
第一次融资:别激动得找不着北
早期创业公司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精确的“估值”方法,你和VC去讨价还价看着办吧。这样吧,换个角度来看,先让我们限定讨论的逻辑假设:
1.万事有一个起点;
2.钱是在时间过程中增值的(金融风暴暂且忽略不计);
3.我们吃饭是一口一口吃的,爬楼梯是一节一节地爬上去的,融资也是同样的道理;
4.公司的规模等于公司创造收入(包括利润)的能力;
5.卖方永远希望以最高的价格出售;
6.买方(理论上)永远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购入(奢侈品牌除外);
创业者们心急火燎地寻找钱,就算你运气好,一出门就撞上了一个肥头大耳的VC,他问你需要多少钱,你急切地央求:“快快给我20万吧……不对不对说错嘴了,是200万……不不不,又错啦,还是给我2000万吧。”
VC轻松地一笑又诡异地转转眼睛:“钱嘛,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你得告诉我,出这笔钱能买你公司的多少股份?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钱?”
如果这是你有生以来第一次找VC要钱,我猜这时的你,肯定就像第一次听到一个女孩对你说“我爱你”那样,会顷刻间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创业者们,要是此时此刻的你一无所有、只有一个idea,请原谅我,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帮助你找答案。
不过,假如换了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绝对不会连20万和2000万都搞不清楚……我会精确算计好我未来6到12个月内必不可少的资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然后这样地对他说:“如果你能给足我6到12个月的运营资金,我可以给你1/3的公司股份,这是我的底线,绝对不会超过;如果你能把我下半辈子的经营给全部包下来的话,你我肯定应该是法定的一半一半。”
讨价还价:买方确认估值价格
早期创业的公司,尤其是还没有成型的、没有现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实在是很难确定出一道公式的。无论是创业者还是VC,可以看好未来的发展潜力,相互谈判公司的估值和定价,应该客观、理性、适可而止,不要寸步不让,寸土必争。
创业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设法搞定“第一个机构投资人”来确认你公司的估值。因为专业的投资人通常不会莫名其妙地拍脑袋叫价砍价,他们会根据分析和判断来对你的公司进行估值,其依据包括但并不限于:
1.你的公司目前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如何?
2.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公司被VC投资了,那些公司的估值大概在什么范围?
3.算算看如果根据计划发展,你的公司多久后要进行下一轮融资,在那时候,我投入的钱,至少会有几倍增值?
看出来了吗?估值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拍拍脑袋就可以搞掂的。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
1.盈利能力是硬道理,在你的盈利基础上双方讨价还价讨论倍数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2.和同类被投企业比较估值是危险的,因为一旦发现市场上还有你的竞争对手,大多数VC就会把自己已经伸了出来的头又缩了回去,人们不是都说VC只投老大、老二的吗?你要是老三的话,机会很小,即使有VC愿意投老三,你的估值一定不会比老大高;
3.VC其实算计得最多的,并不是你的估值,那是你最关心的事情。VC心里有他们自己的一本帐,那就是在下一轮投资人进来时,或者在自己投资退出的时候,他们现在投入的钱到底有没有可能增值,如果有,到底可以增加几倍?
别总想着“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融资就像我们平时吃饭要买米,你知道自己创业辛苦胃口大,每天要吃一斤饭,预测自己至少要活70年,一辈子要消耗的大米等于25550斤。但是你不会把这70年要吃的米一次性买好,而是会每过两个礼拜出去买一次,吃完了再买。实际一点吧,别老是白日做梦搞定你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
初创的公司如果有了第一次机构投资人的“认价”,等于万事有一个起点。而有了第一次估值以后,你公司再融资时就容易很多。
VC投资的游戏就是:在我投入资金以后,这公司就要增值,换句话来说,当下一个投资人进来时,他理所当然要花更高的价钱才能买到和我相同大小的股份。
公司成长需要不断地引入更多的资金,所以会有一批又一批的VC愿意一轮轮地把钱投入到你的公司里来。每经过一轮融资,股价就相应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早进来的VC的持股不断增值,后来的VC不断对公司重新溢价认价,公司的价值也就不断地翻倍。
融资规模越大,风险越高,下一轮融资越难,因为投资者们需要不低于投资成本十倍回报的收益,早期的投资人甚至要求更高。有数据表明,投资人更愿意为一两亿的收益投资,而不愿意为四五亿的收益去冒险,因此设置低一点儿的资金额度更容易完成融资。
假如你在估值2000万美元时融资500万美元但没能成长进入到下一轮估值的话,你会陷入困境,因为风险投资人厌恶“流血融资”(down round,即下调估值)。这将严重破坏你与之前投资机构的合作关系,VC管理团队可能会出于无奈接受下调估值但他们会因此丧失继续帮忙的动力! 切记,切记!
⑤ 股市中的IPO是什么意思
上市公抄司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袭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证券市场融资,广泛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如公开上市增发股票,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