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前高额负债上热搜,蔚来靠什么Get 2亿美元融资
因肺炎疫情,大家目前对汽车行业的经济多抱有负面看法,然而就在这一片愁云惨淡中,素有“国产特斯拉”之称的蔚来汽车却不断传出了融资成功的好信息。此前,蔚来在2020年2月6日就对外公布已经获得累计1亿美元的融资,仅仅一周后,蔚来再次宣布又完成新一轮融资。至此,蔚来2020年已完成累计达2亿美元的融资,获得美元市场的价值认可。那么,去年还曾因债台高筑而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榜的蔚来汽车究竟靠什么峰回路转呢?
此外,科技新贵与传统车企还有一个较大的差异点在于成本。传统车企重人工,重规模,使得管理成本加重,企业运营效率减弱,但是特斯拉、蔚来们则更善于利用科技完成生产,比如利用机器完成多个工作模块,使人工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升、运营成本降低。对比传统车企,人员的缩减仅这一条就牵涉多方面,相当复杂!
谨言有话说
投资者犹如豺狼,火眼金睛且具有趋利性,不会无缘无故的对某一个项目进行大手笔投资,美元市场的资本更是如此,所以,这来自美元市场的两亿投资足以向市场展示出蔚来汽车的市场价值。总而言之,虽然蔚来未来的路一定不会简单,但能够独自面对特斯拉的强劲来袭,成为世界科技车企巨头的对标企业,这已然值得敬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融资消息不断 蔚来获吉利3亿美元投资
近来,蔚来在资本市场的消息可谓频频不断。
2月18日,买车网获悉,有消息称吉利正在筹划3亿美元入股蔚来。对此,买车网分别向吉利和蔚来双方进行了求证。其中,吉利方面表示不对该消息评论,而蔚来方面则截至发稿时并没有给予回应。
据报道,按照蔚来刚刚在一级市场进行的可转债3.07美元核算,吉利在投资3亿美元之后,其将占到蔚来约10%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本该于今年2月8日发工资的蔚来并没有如期发放。根据蔚来消息称,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复工时间推迟,由此带来了企业经营管理结构的变化,所以蔚来的工资发放日期发生变化。另外,员工也可以在相应金额内选择拿工资,或者是拿公司的股票。
除此之外,蔚来近日发布了服务无忧2.0版本。相对于1.0版本的服务无忧,2.0版本对少数用户占用了绝大多数资源等进行了调整,而此举也被业内人士看做是蔚来持续进行开源节流减少运营支出的体现,也再次体现了蔚来资金的短缺。
对于蔚来而言,其目前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盈利,其不仅需要开源节流,其更需要一笔又一笔的融资来支持其发展,而蔚来此后能否顺利获得融资,买车网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李斌称蔚来已融资150亿美元,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说明蔚来汽车的模式已经获得投资人的认可。在最近的访谈中,蔚来汽车创始人表示,截止目前为止,蔚来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145亿美金,可以说获得了不少投资人的认可。当然在2019年的时候,蔚来汽车一度遭遇资金困境,还好合肥市政府及时出手,投资了蔚来,帮助蔚来度过难关。事实也确实如此,蔚来汽车上市的时候,事情发展并没有如预期的顺利,ipo募资比预期融资少了一半以上,这让蔚来汽车的整体战略都不得不调整。
其实一直以来,蔚来走的路线和其他车企就不一样,其他车企更多是采用性价比的方式来抢夺市场,但蔚来直接对标BBA,第一款车售价就在30万以上,这也展现其想冲击高端的决定。至少在此之间,还没有任何一家国产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蔚来一样的成就,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蔚来汽车的销量还有望上升,获得更大的突破。
4. 蔚来宣布完成2.35亿可转债融资
2020年3月5日,蔚来汽车正式对外公布,已与多家非关联亚洲投资基金签署最终交易文件。据透露,蔚来将通过可转债融资项目,获得一笔2.35亿美元的融资。而关闭这些私人配售须符合惯常成交条件,预计于2020年3月11日或再次之前进行。
2月14日,蔚来汽车公告称完成1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截止当日,蔚来在2020年已公告累计完成2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当时蔚来表示,“其他融资项目仍在进行,已取得积极进展。我们会根据披露要求对融资项目的进展进行披露。目前阶段,蔚来主要聚焦在可以给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和效率提升带来战略价值的融资项目。”
截至今天,蔚来在2020年已公告累计完成4.35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不到10天融资2亿美元,蔚来再获财务投资人青睐
蔚来再获1亿美元融资!
2月14日,在举国闷在家中欢度情人节之时,蔚来又为市场带来了一个重磅炸弹。当日,蔚来在上海,再次与两家与其无关联关系的亚洲投资基金签订了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
根据协议,蔚来将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购买方发行和出售本金总额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两笔交易的配售均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不晚于2020年2月19日完成。
2月1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2020年1月国内车市上险数据显示,当月蔚来品牌整体上险数达1600台,其中SUVES6的1月上险数量达到1483台,连续四个月位列中国纯电动SUV销售榜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蔚来披露股票增发计划,欲融资15亿至17亿美元
8月28日,蔚来披露股票增发计划,拟增发7500万股,承销商可超额增发1125万股。蔚来在增发公告中披露,所募集金额将主要用于增持蔚来中国股份,行使蔚来中国的股份回购权,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以及全球市场扩张。根据招股书内容,总融资金额在14.97亿至17.22亿美金之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成功融资70亿的蔚来 未来可期吗
蔚来的发展速度之迅猛早已被大家熟知,这也导致无论是不是其直接竞争对手,都会对其虎视眈眈。同时,也正是因为蔚来的发展速度,导致其资金链一直都处于较为紧张的情况,而蔚来缺钱,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近日,那些准备看蔚来笑话或者想要对其下手的对手们再一次失望了,因为蔚来又融资成功了,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合作金额,70亿。
或许是有了乐视汽车的前车之鉴,也或许是因为真的想好好造车,对于目前处在非常艰难时期的蔚来,有一笔可观的融资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而这一次与它合作的是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另外,在这一次的合作协议中除了资金上的支持外,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蔚来将中国总部入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就是说,蔚来这一次不光有了钱,还有了根据地。
有了更大的靠山,蔚来也将更加得心应手,未来,蔚来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适时启动第二制造基地的规划建设。
除了品牌战略上的布局,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产品方面,蔚来今年也有诸多动作,比如:进行了188项产品更新,续航能力进一步提升的2020款蔚来ES8交付工作;今年9月份,蔚来将交付智能电动轿跑SUV EC6;今年四季度,100kWh电池包车型将交付。除此以外,蔚来还在进行轿车的研发,计划年内发布,明年交付。这样看来,或许我们真的有可能看到这个6岁的孩子开始养家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蔚来宣布完成约4.3亿美元融资
6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一,蔚来汽车(NIO)宣布完成72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发行,每股ADS的交易价格为5.95美元,募资约4.3亿美元。
6月10日,蔚来汽车宣布公司将发行6000万股ADS,发行价拟定为5.97美元(蔚来汽车6月8日收盘价),预计此次募资净收入达3.442亿美元。
最终蔚来汽车完成7200万股ADS,比最初公布的发行数增加20%,总募资约4.3亿美元(约30亿元人民币)。换电模式得到政策支持以及连续3个月销量环比增长,给蔚来带了本次增发的契机。同时此次增发也主要是为了应对蔚来中国的“对赌协议”。合肥政府虽然在最艰难的时刻向蔚来伸出了橄榄枝,但此橄榄枝也“明码标价”。
4月29日,蔚来与合肥建设、国投招商和安徽省高新产投达成最终协议,各方将向蔚来中国注资112.6亿元,其中蔚来汽车向蔚来中国注资42.6亿元,而合肥建设、国投招商和安徽高新产投将联合投资70亿元。
在股权结构上,蔚来汽车占有蔚来中国75.9%股份,而上述三家战略投资方将占股24.1%。在打款安排上,双方将会分五次对该公司进行注资:
一期:战投方35亿元,蔚来12.78亿元,交易结束5个工作日内,但部分战投方还有个别期限,最晚的不迟于今年9月30日;
二期:战投方15亿元,蔚来12.78亿元,不晚于今年6月30日;
三期:战投方10亿元,蔚来8.52亿元,不晚于今年9月30日;
四期,战投方5亿元,蔚来4.26亿元,不晚于今年12月31日;
五期,战投方5亿元,蔚来4.26亿元,不晚于2021年3月31日。
而在本次招股书中,蔚来汽车提到,战略投资者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要求蔚来汽车回购蔚来中国的股份,赎回价格为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总额并以年利率8.5%计算利息。
蔚来汽车需回购蔚来中国股份的情况包括以下5种:
蔚来中国在受到战略投资者一期全部投资后60个月内未能完成IPO(上市地点需全体股东认可);蔚来中国在收到战略投资者一期全部投资后48个月内未提交IPO申请;公司股东要求蔚来或李斌赎回公司股份,导致蔚来汽车或蔚来中国的控制权发生变化;蔚来汽车未能在一期全部投资注入后一年内对蔚来中国注入资产,或蔚来汽车未能在2021年3月31日前将资金注入蔚来中国;蔚来中国在收到战略投资一期全部投资后,连续两年汽车交付量低于2万辆。
此次增发募集的资金足以应付对蔚来中国的注资,且在销量方面,蔚来1-5月累计交付已达到10429辆。渠道方面,截至5月,蔚来已在全国开设106家门店,销售网络覆盖全国71个城市。车型方面,蔚来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EC6走量车型。以目前形势来看,连续两年交付2万辆对于蔚来应该问题不大。
接下来蔚来的挑战则来自于蔚来中国的IPO。
5月28日,蔚来Q1业绩会上,李斌便释放了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信号,称蔚来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IPO的可能性,后续会根据资本市场,包括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做综合的决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蔚来再官宣获2.35亿美元融资,1个月累计完成超4亿美元融资
[亿欧导读]?一切看似是“新生”,但一切又放射出了这样一个信号:蔚来的喜悦或许只是短暂的。
作者丨曾??乐
编辑丨杨雅茹
蔚来开启“疯狂”融资模式背后,是其自救之举。
3月5日晚间,蔚来在其投资者关系网站发布公告,宣布再次完成2.35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据介绍,本次投资方为数家亚洲投资基金,且均为“非关联方”,即单纯的财务投资人。
此前,蔚来在2月,曾宣布完成2笔累计2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这意味着,截至目前,蔚来在今年已宣布累计完成4.35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
早在宣布完成2亿美元可转债融资时,蔚来便已表露出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其他融资项目仍在进行,已取得积极进展。我们会根据披露要求对融资项目的进展进行披露。目前阶段,蔚来主要聚焦在可以给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和效率提升带来战略价值的融资项目。”
事实上,在完成可转债融资的同时,蔚来也确实迎来了一波利好消息。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领导均出席签约现场,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与此同时,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也同步启动。
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
关于此次合作,蔚来发布公告称,该框架协议只是初步的。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也透露,双方约定在两个月内签署最终投资协议。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据合肥当地媒体报道,蔚来中国预计2020年营收148亿元(上市3款车型),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至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仅从这样庞大的营收金融来看,这对于目前仍在持续“烧钱”的蔚来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这一消息引发了业内不小关注。相关人士猜测,蔚来或将参与到江淮汽车的混改中,以便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不过,这一传闻很快遭到了江淮、蔚来双方的否认。2月27日,江淮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蔚来之间不存在除已披露外的其他合作计划,也没有“混改”的任何计划。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也对媒体回应称,“混改这件事蔚来和江淮的管理层之间从来没有正式谈过。”
据亿欧汽车此前在《独家丨蔚来落户合肥:一个现实的选择》中报道,某消息人士告诉亿欧汽车,“云签约的形式证明100亿是有风险的,但并不大。相关领导已经出面,为了大局,双方肯定朝解决问题、利好的方向去谈,按惯例,资金肯定是分期按节奏支付。”
于蔚来而言,这一切或许是“新生”。不过,一切又放射出了这样一个信号:蔚来的喜悦或许只是短暂的。“特斯拉中国门徒”李斌,又该如何续写新造车蔚来的“神话”?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 全新5系即将上市,蔚来汽车再获融资
华晨宝马5系的实车谍照曝光,新车有望在9月26日开幕的北京车展中正式上市;华人运通旗下纯电动汽车品牌高合汽车公布了高合HiPhiX展翼门的设计细节,这台车会采用6扇门设计,同时还有诸多传感器;劳斯莱斯官方发布了全新古思特的预告图,新车将于北京时间9月1日正式亮相。
距离PSA正式与FCA签署合并协议已经过去了大半年,FCA通知众多合作的供应商停止对集团旗下紧凑型/小型车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因为公司下一代紧凑/小型车将会使用PSA集团的平台;蔚来官方发布公告披露了最新一次的股票增发规模与定价,此次蔚来发行规模达8850万股,承销商可超额增发1327.5万股,预计总融资额将超17亿美元。
01
长安与蔚来的合作关系已悄然改变。8月31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其中在“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一项,长安提到报告期内,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蔚来”)一事。长安汽车原持有长安蔚来50%股权,能够对其实施共同控制,按权益法核算。2020年,长安汽车通过现金增资等方式增加对长安蔚来的投资,交易日为2020年6月4日。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合计持有长安蔚来95.38%的股权。换句话说,在长安蔚来的合资关系中,蔚来进一步后撤,长安汽车出手接盘。
——有点想知道长安蔚来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