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资来本满天飞、到自处找项目的年代,企业界流传一句话,一个企业没钱也能过好小日子,一旦有钱可能不会过日子,这说明企业如果对融到的资金使用不合理,可能会起势得其反的作用。因此,融资运用的重点应当是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不同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不同,但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尤其关注:
1、投入资金强化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即是企业赢利的底层逻辑,必须强化。比如作为线上零售业的京东在2007年就顶着极大的财务压力,投入巨资建设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现在来看,正是当时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才成就了京东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投入资金用于招揽、开发人力资源。现代社会,人力资本的价值越来越重要,因此,提供较高的薪酬吸引与开发人才就是企业战略级的任务。比如华为就是一直提倡通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吸引优秀应届毕业加入公司,同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一旦融到资金,也是第一时间去招募优秀人才。
3、投入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智能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技术支撑的企业难以可持续发展,对于融到资金的企业而言,更是要把资金优先投入到技术创新当中,从而为企业赢得未来发展的先机做准备。
⑵ 重磅:华为汽车业务推独立品牌「HI」,下一步对外融资或造车
?北京时间10月30日,是好日子,两家自动驾驶公司宣布融资信息:
1、专注低速自动驾驶的上海追势科技宣布获得云启资本、北汽产投等基金投资的数千万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为主机厂量产交付;
2、专注于矿区无人驾驶运输的北京踏歌智行宣布,完成前海母基金和战略投资人宝通投资联合领投的2亿B轮融资,是迄今为止矿区无人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单轮融资,并计划在未来2年内登陆科创板。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宣布融资,整个汽车行业更为重磅的信息,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华为车BU),借着华为Mate40中国区发布会的舞台,在上海东方体育馆,正式宣布推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
但是,对于华为而言,独立融资可能也会对其他业务产生示范作为,虽然旗下业务独立融资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甚至汽车产业链的公司而言,都不是新鲜事,例如,比亚迪旗下的IGBT业务独立融资、电池业务独立,均胜电子旗下的均胜车联独立融资等,但,对华为来说,这是个新鲜事,需要评估其影响,或者是,思考做战略调整,旗下业务都可以独立融资发展。对于华为而言,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些动作都需要仔细推敲、再三思考!
随着独立品牌的推出,华为汽车业务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对于行业来说,也是好事情,能够加快中国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毕竟,在车智君看来,中国也就只有华为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底层技术层面,可以与目前的领头羊特斯拉相提并论,并且,华为还有AIoT领域的优势。
嗯,又是见证历史的一天,开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成功融资70亿的蔚来 未来可期吗
蔚来的发展速度之迅猛早已被大家熟知,这也导致无论是不是其直接竞争对手,都会对其虎视眈眈。同时,也正是因为蔚来的发展速度,导致其资金链一直都处于较为紧张的情况,而蔚来缺钱,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近日,那些准备看蔚来笑话或者想要对其下手的对手们再一次失望了,因为蔚来又融资成功了,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合作金额,70亿。
或许是有了乐视汽车的前车之鉴,也或许是因为真的想好好造车,对于目前处在非常艰难时期的蔚来,有一笔可观的融资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而这一次与它合作的是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另外,在这一次的合作协议中除了资金上的支持外,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蔚来将中国总部入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就是说,蔚来这一次不光有了钱,还有了根据地。
有了更大的靠山,蔚来也将更加得心应手,未来,蔚来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适时启动第二制造基地的规划建设。
除了品牌战略上的布局,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产品方面,蔚来今年也有诸多动作,比如:进行了188项产品更新,续航能力进一步提升的2020款蔚来ES8交付工作;今年9月份,蔚来将交付智能电动轿跑SUV EC6;今年四季度,100kWh电池包车型将交付。除此以外,蔚来还在进行轿车的研发,计划年内发布,明年交付。这样看来,或许我们真的有可能看到这个6岁的孩子开始养家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果小美宣布获超过3亿元C轮融资是真的吗
11月23日下午,在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工作会议”上,果小美创始人兼CEO阎利珉透露果小美近期已完成C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亿人民币。
无人零售是今年最大的风口之一,在150多家相关企业中,就有近60家企业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超过50亿元。尤其是无人货架领域,像果小美、猩便利这类的新兴创业项目,因为资本和互联网精英进入而快速涌现,京东、顺丰、饿了么等巨头为建设场景化的产业生态,也纷纷入局。无人货架竞争正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对于目前的行业竞争,胡冠中认为,目前的无人货架竞争类似于之前的百团大战和共享单车,不管大家说的运营能力、市场扩展还是后端的供应链打通,最后拼的都是团队。果小美高管大多来自于阿里、京东、沃尔玛、平安等互联网或者零售巨头,在行业领域有非常深厚的积累,不论是在互联网、地面经验,To C 还是To B的经验,都能在行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⑸ 货拉拉再融资15亿,烧钱烧出来的货拉拉,真的有前途吗
短时间是有效果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前途是一片灰蒙蒙的,输掉市场的可能性高达90%,剩下10%有奇迹发生。
01、货拉拉是靠低价格吸引用户,但是时间长亏不起。日常生活中,叫网约车是非常正常,但是你见过天天叫货拉拉吗?不见的吧。而货拉拉之所以快速占领市场,在市场赢得一席之地,那是因为早先他们发放大面积的优惠卷,让大家觉得货拉拉真是实惠,想要搬家,搬货,搬运啥东西都会叫货拉拉。
再说,公司有规划,那就知道运营之中存在何问题,就能及时解决。比如某个地区从事货拉拉的师傅过多,那就应该进行控制。而某些地区需求量大,可是货拉拉师傅少,是不是可以通过内部调和,提醒师傅哪里单多,从而实现互赢呢?
货拉拉不差钱,如果还是走烧钱路线,那真是烧钱,连个水花都看不到。
⑹ 宇泛智能第几轮融资了
现在是26亿元,这是第三轮了吧,现在又是搞猪镖局,又在搞八戒到家,猪八戒工程网等等很多新项目,估计之后就是上市的事情了。
⑺ 不足一月两次融资!比亚迪狂奔在“独立”的路上
2020年6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旗下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这距离4月14日比亚迪宣布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并拟引入战略投资者仅过去了62天,而距离上一轮A轮融资仅仅过去了20天。
短短20天,比亚迪半导体一共拿到27亿融资,投后估值102亿元。
不过不同于A轮14个投资者19亿的投资额,此次A+轮融资共有30个投资者,但总投资额只有8亿元,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机构仅有爱思开(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其余企业投资金额并不大,像小米集团、联想集团、上汽产投、北汽产投等企业未来或许将在比亚迪半导体产业链的上下游与之产生合作,因此,此次投资更多或是出于战略考量。
本次增资扩股事项完成后,比亚迪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股权,比亚迪半导体仍纳入比亚迪合并报表范围。根据公告,目前,比亚迪半导体已完成了内部重组、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比亚迪半导体将积极推进上市相关工作,以搭建独立的资本市场运作平台,完善公司独立性,助力业务发展壮大。根据比亚迪的预测,两轮融资后,比亚迪半导体投后估值已达到102亿元,未来估值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比亚迪IGBT4.0芯片)
根据NE时代报道数据,2019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IGBT模块供应,英飞凌占到了58.2%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第二就是比亚迪,市占率为18%,几乎为自用,在国内厂商中拥有绝对的优势。
自2009年开始量产IGBT产品以来,比亚迪在IGBT领域已经拥有全产业链的能力,目前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据悉,目前比亚迪正在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已经预售的比亚迪汉将会搭载其自主研发并制造的SiCMOSFET。
此次融资将有助于比亚迪半导体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丰富第三方客户资源;多渠道实现产能扩张,加速业务发展,更有助于其降低单位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比亚迪旗下多个业务板块的拆分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速独立,比亚迪距离成为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又跨进了一大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什么叫融资
融资的概念《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理解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版货款而采取的货权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国内对融资的定义有两种:一是资金融通
定义2:
所谓融资是指企业运用各种方式向金融机构或金融中介机构筹集资金的一种业务活动.一般民用航空运输业常用的融资技术包括贷款和租赁两大类
定义3:
矿业权经营的实质是矿业权融资和矿业开发,所谓融资是指货币的借贷和资金的有偿筹集活动,矿业权融资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利用依法享有的矿业权,通过依法交易和自己开发筹集资金的活动
定义4: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这是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学术术语来说智能是激活了的知识
⑼ 绿米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准备干什么
绿米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将建立智能家居4S服务体系。
2015年发布首款产品“小米智能家庭套装”,让智能家居成为了普通人都能使用的大众消费品,不到一年内,销量达到百万级。此后,绿米又不断围绕“小米智能家庭套装”增量式发布了智能插座、智能墙壁开关、空调伴侣、智能窗帘电机等十多款产品,与其他小米生态链产品互联互通,建立了以低功耗、高稳定性、高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统。
从单款精品,到适用于某一场景的小套装,再到目前整套的智能家居方案,绿米正逐步将旗下产品整合、打包作为整体解决方案落地千家万户,不仅仅是单个产品或特定场景的使用,而是通过真正实现各个智能家居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形成1+1>2的系统,从而提供给消费者完整的智能家居体验。
“过去绿米的产品安装主要靠用户自己DIY,但这部分用户依然是小众的,为了实现‘让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给用户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家’的愿景,绿米计划未来三年和500家绿米服务商合作建立行业首个智能家居4S服务体系。”绿米创始人、CEO游延筠表示,“绿米的智能家居系统不仅仅应用于家庭,而且正在应用于酒店和公共建筑。据统计,安装了绿米智能家居产品的酒店和公共建筑,通过自动化设置有人自动亮灯,没有人自动关灯和关空调,可以节能20%到40%。而下一阶段,绿米将依托智能硬件和数据平台,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社区服务、商业与公共建筑等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连接+数据+服务”物联网战略生态。”
凯辉基金创始人及董事长蔡明泼先生表示:“中国正在成为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市场,相关技术也不断成熟,在智能家居、零售、出行、工业转型升级、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与想象空间。我们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而绿米在智能家居与物联网方面技术上的领先和落地的扎实推进及完善的生态系统是我们投资的最大信心。我们将充分发挥凯辉在欧美的资源与网络优势,帮助公司积极拓宽海外市场,并在数据服务业务开发方面,推进绿米与凯辉生态圈的其他大数据公司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赢。”
澜亭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刘炯表示:“近两年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类型的物联网家居、家电产品,我们认为只有在系统性整合,产品级工业设计,技术先进性等领域做到面面俱到才能称得上是真正让消费者喜欢并愿意买单的智能家居,绿米无疑是这些方面的佼佼者,我们非常看好绿米能够在未来更加广阔的商用智能家居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也愿意通过我们在人工智能产业中的投资布局和产业资源,为绿米进行更多的产品和技术对接。”
⑽ 喜茶新一轮融资,为什么腾讯挤破头都想进去
《财经》报道称,喜茶即将close一轮新融资, 腾讯、红杉领投,估值达90亿人民币。彼时,有媒体去向喜茶的B轮投资人朱拥华求证,对方回应“快了,暂时还没定下来”,并表示所有顶级机构都想参与,喜茶选定了最好的两家机构。
和所有的餐饮品牌一样,这家创办于2012年的茶饮品牌的蓝图原本是一家标准的线下餐饮连锁品牌。一个卖奶茶的,也很难讲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性感故事,但喜茶的营销和销售却一直出类拔萃。不同于流血上市的瑞幸,早在2017年7月,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时,喜茶创始人聂云宸表示“喜茶从创业到现在,没有开过亏钱的店,拿到第一笔融资之时,喜茶已经有了50家店,并且都是用自有资金进行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