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芯国际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有何背景
中芯国际全称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设施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晶圆的集成电路制造集团。公司于2020年七月16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上海,拥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务基地,同时中芯国际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设立了营销办事处,提供顾客服务,同时也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办事处。
2. 中芯国际市值
中芯国际/市值:5620亿元(沪深)。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中芯国际是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 0.35微米到14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荣获《半导体国际》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奖项。
2020年7月,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排名第427位。
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除了中芯国际高端的制造能力之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以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光罩制造、IP研发及后段辅助设计服务到外包服务(包含凸块服务、晶圆片探测,以及最终的封装、终测等)。
全面一体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务求能最有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最大降低成本。公司与世界级设计服务、智能模块、标准单元库以及EDA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广泛且高灵活度的设计支持。公司装备了大陆最先进的光掩膜生产线,技术能力跨越0.5微米到45纳米。
中芯国际之前在美股的表现并不好,以至于直接从美股退市。
中芯国际自从今年6月1日在A股科创板提交IPO申请后,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批文,刷新了A股IPO的审核速度。到了7月5日,中芯国际直接宣布发行价为27.46元/股,从融资规模上来看,中芯国际已经是当之无愧的A股规模第一。中芯国际此次初始发行股票数量为16.86亿股,时至今日,中芯国际已经飙升到了70元/股,其市值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的大关,堪称是A股科创板的第一股。由此可见,中芯国际从美股退市,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其二是因为中芯国际在中国地区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根据中芯国际的年报显示,其在中国的销售占比扩张至百分十五十九,而在美国的销售占比却进一步萎缩至百分之三十二。
也正因为上面的这些原因,中芯国际才会从美股退市。总而言之,中芯国际此前在美股的表现很不好。
4. 中芯国际发布声明都说了哪些重要信息
1、否认涉军动作表明立场 2、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国际地位,中芯国际还是经美国商务部正式认可的「最终民用厂商」,美方不会停止与公司进行贸易合作往来。
5. 概念股的威胁论
“中国概念股威胁论”在美国升温
美国投资人所热衷的中国概念股有趋势酿成“中国问题综合症”。针对在华尔街掀起的新一轮中国大陆企业上市的风潮,一股强烈的反对暗流也同时涌现。一些文章告诫美国投资者,不应承担中国企业的投资风险,甚至有国会议员劝诫政府,立刻阻止中国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借纽约证交所到美国投资市场上去敛钱。
中国大陆已有近30家企业到美国上市,而且几乎每一只股票都曾在华尔街掀起过不同程度的“中国概念股”热潮,其中数家华资企业股价在上市后翻了一倍多。2002年11月,当中国电信上市时,虽然正值美国股市最不景气之时,其上市消息却依然引起了当地投资者的热烈反响。接下来,中国人寿以35亿美元上市,成为2003年全球募集资金最大的一次上市,投资者认购量达到发行量的25倍,机构投资者的订单高达500亿美元,堪称华尔街和香港市场的大赢家。中国大陆的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冲破重围,终于在3月18日挂牌纽约,其上市行动虽未创出股票飙升的阵势,但也引起了大量美国认购基金的高度重视。
中国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十分有限,民营企业正在受到结构性融资的限制,许多中小企业家都有意另辟一条境外上市的“蹊径”。据预测,在未来10年,可能会有1000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这种热潮正在引起美国媒体与政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概念股威胁论”也随之升温。
6. 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此中芯国际会如何面对这次的危机
我认为这家公司在面对这一次危机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研发自身所面临的短板,这其实也是我们国家目前所担心的一种事情,因为美国的制裁对于我们国家的产业已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未来国家应该给公司更多的支持,才能够让公司渡过难关,对于我们国家的产业链来说,也是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的。
一、公司应该投入资源进行研发中芯国际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被美国给制裁了,被美国制裁意味着自身的业务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现如今的情况之下,中芯国际所能做的就是投入资源进行研发,只有研发才能够抵抗美国的制裁,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我认为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寻找外界的帮助,才能够更好的度过难关,不仅仅要寻找国家资源的帮助,而且要从资本市场上想办法在业务的合作当中应该和其他公司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够让每一家公司都克服目前的困难,最主要的就是研发,如果没有研发的话,那么未来的缺陷依然是存在的,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7. 中芯国际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
中芯国际是一家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公司,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的芯片代工厂,但相比台积电、三星等工艺仍有差距。
8. 中芯国际是外企为什么总说中国芯
因为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在芯片行业,国外对中国的限制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对中专国的限制属还是中国企业的限制,他们都有相关的协定。
因此,中国高科技企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完全性的自主研发,即通过这种方式去突破相关的技术封锁。第二就是在外国建立公司,例如开曼群岛等等,然后再国资入场进行收购。
(8)中芯国际融资500亿扩展阅读
中芯国际是外企的原因还是因为国外对中国的禁令导致的,一方面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在美国的主导下签署了《瓦森纳协定》,这个协定限制了先进材料、电子器件、军品等各种商品或技术的出口。
而我们就是禁运国家。另一方面中芯国际本身只有是外资企业才能购买相关设备和技术,不然拿不到美国的出口许可。
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除了中芯国际高端的制造能力之外,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以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光罩制造、IP研发及后段辅助设计服务到外包服务(包含凸块服务、晶圆片探测,以及最终的封装、终测等)。全面一体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务求能最有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最大降低成本。
9. 中芯国际有什么来头是由哪里控制的
中芯国际,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简称,该公司于2000年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中芯国际是不是国企?中芯国际创立之初,属于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外资企业。随着中芯国际的不断发展壮大,外资、国有资本开始入股中芯国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芯国际的主要股东都是国有资本,外资成分大大降低,不足5%。
从股权结构来看,中芯国际的创始人是张汝京,但实际控制方应该是国企。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纯国资公司),持股17%,而第二大股东就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控股的鑫芯香港持股比例15.76%,此外中投公司也持有不少股份,台积电以及所有其他外资的股权加一起还不足5%。
2010年年底,与台积电为长达八年的商业机密剽窃案达成和解协议,中芯除了赔偿台积电两亿美元,更将无偿授予台积电8%中芯股权,台积电可在三年内以每股1.3元港币认购2%的中芯股权。
也正是由于张汝京的离开,中芯国际内部上演了更为精彩的“夺权”大戏,尤其是当大唐电信以1.76亿美元的低价入股成为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之后,大唐电信和中芯国际原班人马的争斗上升到白热化。 中芯国际曾经的CTO的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之间,现任两位联合CEO赵海军与梁孟松,均被传过“不合”。 CTO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两人甚至最后都离开中芯国际 。
2011年6月27日,中芯国际前任董事长江上舟因肺癌复发逝世。2011年7月15日,王宁国已辞任公司CEO职务,董事会委任执行董事张文义为公司董事长,并暂时署理公司CEO。2011年8月5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已委任前华虹NEC首席执行官邱慈云为公司CEO兼执行董事,这也意味着纷纷扬扬的中芯国际控制权争夺告一段落。
直到2016年12月20日,前台积电前共同首席执行官蒋尚义首次加入中芯国际,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2019年6月,中芯国际公告称,蒋尚义因个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诺,将不再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