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poco融资

poco融资

发布时间:2021-07-23 12:21:01

⑴ 照片上的字是什么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⑵ MUI除了做移动APP界面,还可以做普通手机网站吗

文/罗超 爱科技网创始人 授权搜狐IT发布 中国移动低调上线飞信公众平台这事儿,在这个微信收费之争的风口,被很多人认为是中移动对腾讯的反击,只是“照着老虎画成了猫”。被诟病的地方有两点:一是界面山寨微信公众平台。二是认证账号流程复杂。笔者对以上吐槽持保留意见。 在飞信推出公众平台之前,一直视微信为眼中钉的新浪微博已在内测“微博聚合信息推送平台”。阿里巴巴旺信在愚人节也被爆出正在谋求旺信公众平台。靠山寨 Evernote 起家的有道云笔记也于近期推出了公众账号页面。笔者估计网络、搜狗等巨头这段时间应该也在紧锣密鼓地跟进中。巨头们正在做的这些,难道仅仅是为了山寨微信? 去年关于微信是媒体还是平台的已经不少。其实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微信是一个承载基础通信的工具,也是一个具备互动属性的媒体,还是一个可以无限扩展的平台。这几点,都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得到了体现。微信公众平台的本质是什么?伴随着微信自定义菜单的推出,笔者更加确定微信公众平台实际上是跟原生 APP 应用市场、WEB APP 同样级别的“类微信 APP ”市场。巨头们在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在利用自家的用户资源,建设类微信 APP 市场,以防再次失去第三个移动互联网大入口。 一、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争上一个入口丢失,是在 App Store 出现时 昔日移动通信行业的话语权核心运营商错失入口控制机会。传统互联网公司包括搜索引擎巨头也都被苹果抢占应用市场入口。Google 用安卓帮大家抢回部分入口,于是有了 Google Play、Mobile Market、应用汇、豌豆荚、网络手机助手等应用分发市场的机会。第二个入口浏览器也是传统的互联网入口,内容还是 WEB ,通过手机浏览器搬到移动设备上。 不过浏览器的往日风光不在,网络数据显示,去年 Q3 手机用户平均媒体时长,APP 占 80% ,浏览器不到 20% 。从流量来看,浏览器产生的流量也已远低于各 APP 的总流量。移动互联网一直存在 APP 和 WEB 之争。比较有意思的是,在移动互联网究竟是 WEB ,还是 APP ,业界尚无定论之时,又有一个第三者将加入他们:类微信 APP 。它极有机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三种入口,第三种内容提供形态。如果再做移动互联网流量或者用户时长统计,把类微信 APP 单独计算,应该会超两位数。 二、类微信 APP :一种基于 WEB 并加上诸多限制的 APP 类微信 APP 是什么呢? 这是我的理解:由具备异步交互功能的 APP 所承载,第三方提供商接入,且以账号的形式面向该 APP 已有用户,提供功能和服务的软件。典型的微信公众账号有虎嗅网的文章查询、大众点评提供的餐馆查询。微信 APP 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应用形式。它有着自己的显著特征,这一定程度成就了它无法替代的优势。微信 APP 与 WEB APP 和原生 APP 有什么本质不同吗? 原生 APP 的优点很多,如更加个性化的功能和交互方式,操作系统级别的性能优化,对离线数据的支持更加适合无线的网络状况以及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但是也有一个弱点:开发成本及门槛较高。虽然是基于传统编程语言如 C 、JAVA 的,但是在产品设计、编程方式、测试和部署等方面,APP 编程仍然需要专门的学习和专门的人才。 WEB APP 最大的优势是基于浏览器的体验因而可移植极强,不管什么平台,什么屏幕,只需开发一次。适配工作绝大部分由浏览器去做。而微信 APP ,如果仅仅是运营一个微信公号,开发成本几乎为 0 。具备开发能力的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开发,如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这种开发技术是面向微信平台的 API 进行 WEB 开发。 微信在呈现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时,也会结合浏览器技术来进行展示。所以这里可以认为微信 APP 是一种 WEB APP ,不过已经绕开了浏览器的入口。但是它又对 WEB 应用进行了诸多限制,甚至是阉割。交互方式极度有限,除了最古老的数字或语音回复的“会话”类交互方式外,自定义菜单也仅仅支持菜单及“上拉菜单”,以及简单的表单。这让其足够简单,但是也限制了一些功能。不需考虑任何屏幕适配的问题,微信已做好屏幕适配。 其实,iPad 版微信至今都还没推出。类微信 APP 在手机上运行的程序极少,更多是内容的呈现。而需要执行的程序,都是在云端进行。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其是云端 APP 。对本地设备的计算能力和能耗要求低。这也有一定劣势,如富媒体的展现。如何解决本地程序执行的问题,微信采取了一个这种的方式:点击超链接,直接调用其浏览器引擎,这时候进入 WEB APP 的交互方式——有一定限制。限制颇多,但微信公众账号仍然覆盖了几乎所有应用领域。游戏、社交、CRM、工具、媒体、地图、电商、理财等。 部分公众账号为了绕开限制也提供了一些创新的交互方式,比如逻辑思维,罗振宇发布一段语音,回复语音中两个文字,得到一篇好文章;虎嗅网最近甚至实现了微信号与虎嗅官方账号的绑定功能。微信 APP 是基于 WEB APP 的技术,但是又进行了大量的阉割,实现了比App Store还要严格的控制。 乔布斯的产品除了“封闭”外,“控制”也是一大特色。硬件、系统、APP、内容、APP Store、iTunes 甚至苹果体验店,都体现了乔布斯的“控制”欲望。Apple 的用户体验美名与这个控制不无关系。而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将这个“控制”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笔者一直认为,张小龙大神深得乔布斯思想精髓,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独到好处的应用。你可以否定张小龙的控制结果,但微信仍吸引了大量的第三方涌入。 做微信个性化开发的朋友告诉我,接入资格审批排队要 5 天以上。离 App Store 的一周甚至 10 天有距离,但也是一个很长的时间。笔者的微信公众账号 SuperSofter 发送消息时,从前期排队 30 秒到现在排队三分钟甚至 20 分钟都有。腾讯暂时没有公布微信公众账号数,公众账号发布消息数。但这肯定是惊人的数字。那么微信的魔力在哪里呢?或者说微信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三、类微信 APP 为何可以成为第三大移动互联网入口? 1、对第三方来说,用户是他们趋之若鹜的基础 4 亿的用户数量是一个原因,但微博还超 5 亿呢。不过微信这 4 亿用户是真实的用户。每一个微信用户身份都是确定的。不是实名制,但是每个账号背后一定是一个真正实在的人。这解决了微博存在的僵尸粉问题。吸引用户登录,增加用户黏性,让用户成为自己家的,是绝大部分网站、应用想解决的问题。微信则天生具备账号管理的功能。普通 APP 及 WEB APP 的用户不登录则不确定其身份,微信用户在使用你家公众账号时,一定是登录的。微信的类 OAUTH 类账号 API 暂时没开放,但是已经有办法可以实现微信账号与网站账号的绑定了。 从信息到达率来说,微信消息达到率接近 100% 。一条微博,可能会淹没在“信息流”中。但是微信则是推送到用户手机,用户必须一条条点击阅读。微信比较狠,一直不推出“全标为已读”的功能。之前很多观点认为微信这种方式会赶走用户,因为这是骚扰。这一点微信一方面限制微信公众账号每天只能发送 1 条信息,另外也让用户和公众账号“自选择”,你如果真骚扰到了用户,其删除你也是非常容易。 还有一个是门槛。微信公众账号的门槛非常低。只有有 QQ 号或者邮箱就可以开一个公众账号。对普通账号来说几乎不存在开发及维护成本。专注做好运营和推广即可。微信二维码在这个环节还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2、对于用户来说,微信 APP 虽然过于简单,但是它可以简单地满足需求登陆微信就够了,不需要在不同应用重复登录。尤其是在移动端还没有“微博一键登录”这种成熟的解决方案时,打字又不方便,登录是痛苦的体验。微信公众账号,也不需要下载安装。添加账号即可使用服务了。这比 WEB APP 或者 Chrome OS 的应用添加还要简单。 对用户来说微信最大的变革还是“交互方式”。这是与传统的 HTTP 协议完全不同的“对讲机”异步交互方式。与好友通信时,发文字消息和语音消息,跟发短信和打电话的区别是你不用担心信号不好。地铁里信号不好,消息没发出去,等你走出地铁,消息已经发出去了。如果是打电话遇到信号问题呢?断线,得再拨号。除了对讲机交互,微信还提供表情、位置、名片、视频、实时视频等通信内容(谁知道以后还有什么)。在信号好的地方如 WIFI ,又可以选择使用实时通话这类与手机通话几无二致的通信方式。所以微信带来的通信方式,完全不是“免费的短信彩信”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变革。 同样,在通过浏览器进行交互的时候,如果是访问一个网站,或者发表一个,你得等。等到结果返回。如果遇到网络问题,只能说“shit”然后点击刷新按钮,再试;如果不行,继续点击“刷新”。微信呢?在你向公众账号发了一个信息后,你可以将手机装进口袋。等你拿出来的时候,如果你不是在撒哈拉沙漠应该已经发出去了。微信在遇到网络问题时,可以不断尝试,直至成功。HTTP 是同步的交互,发了请求得等服务器端返回。(虽然 AJAX 有点异步的意思,但是跟微信还是不一样)。微信则是真正的异步: 我发了消息给你就不管了,你总会收到。上述讨论有点偏技术,用户感知就是简单了。 简单对大部分人来说意味着不用记忆,不用学习,不用看操作手册。可能这对极客们意味着不好用,虎嗅也有用户在骂微信难用,但是请理解以及接受这个事实:只有小米是专为发烧友而生的。另外微信虽然简单,但是其逐步开放的第三方接口,日渐丰富的第三方账号,以及微信自身与支付环节、与搜索等基础功能的打通,将使得微信成为一款简约但不简单的应用平台。这都会让用户更多地使用微信。 根据“用户碎片时间守恒”的理论,用户用微信及微信公众账号越多,使用其他 APP 时间会变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微信每日启动次数已经超过了微博、浏览器等常规 APP 。 3、对于腾讯来说,有了商业化的机会现实是微信已经通过第三方APP分发在商业化了。 使用微信时,点击一下“ ”号,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第二个“ ”号。是什么?点击后显示“添加更多推荐工具”。再次点击后出来的是微信推荐的一些APP,除了腾讯自有的,还有美丽说、唱吧、豆果美食、POCO 美食等 APP 。而比较“巧合”的是,这些 APP 也是腾讯的应用市场“应用宝”下面推荐的应用。这难免让人联想。微信与原生 APP 有什么关系呢? 在移动互联网的现阶段,赚钱的并不多,游戏是一个;还有就是应用分发市场或者周边的一些产品。例如最近被阿里收的友盟以及李开复的其他两个投资品应用汇和豌豆荚,拟上市但不融资的 91 无线。应用不赚钱,但是应用要分发要获取用户,每个成本却超过了 3 元。这对微信这类有 4 亿用户的产品来说,将“推荐工具”放到更明显的位置,躺着也将钱赚了。——运营商嚷着要收钱的时候,微信的商业化压力会更大。 第三方工具推荐,对微信来说仅仅是它的用户基础带来的红利。且现在的第三方 APP 推广是收费还是资源置换也不可知。但微信 APP 市场则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微信 APP 市场:微信既可以通过第三方账号的付费订阅提成,也可以通过应用内收费提成。说市场,肯定得有交易。 微信公众账号的交易在哪里呢?除了微信公众账号将来可以进行付费订阅外(与用户花钱在 App Store 购买 APP 类似),还有一个更大的空间是应用内收费。笔者之前谈过 APP 的免费是趋势(去年 2/3 的 iPhone 应用免费,安卓比例更大)。而应用市场正是靠应用收费获取提成的。既然 APP 免费,APP 怎么赚钱呢?除了广告,APP 内收费是一种新的途径。即在用户使用 APP 的过程中,提供增值服务,或者进行交易进而收费。 去年前 100 名收费的 iPhone 应用中几乎都采用了应用内收费。而这部分交易,应用市场则很难提成。用户下载应用后就与应用市场没关系了。也有一些应用市场望风而动,提供支付手段,进而介入应用内收费环节。微信如果与财付通对接上,甚至将微信账号与财付通账号绑定,将打通微信 APP 订阅付费,以及微信 APP 在使用过程中的“应用内收费”的最后一个环节。届时微信 APP 的开发者分成模式,对微信意味着现金流。 这里举个笔者切身例子:我的 SuperSofter 账号每天发布我整理的 5 条新闻+发送给收听者。读者觉得好可以“赞助”,形式是打款到我财付通账号。很多读者反馈看到消息后说如果微信能直接支付就好了。开电脑又想不起这事儿了。这,就是我说的微信 APP 的“应用内”收费。传统应用市场的其他模式如对开发者提供数据支持、提供推广广告服务、提供排行榜,对微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4、微信 APP 可以解决应用内搜索的难题微信到现在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微信公众账号的发现和查找的诉求。只有一个最简单的基于名称的查询公众账号功能。这一块微信暂时没有特别重视,倒有很多第三方微信公众号导航网站或者搜索网站风生水起。为了避免广告之嫌,这里不做介绍。 这说明这个需求是有的。微信号需要推广,用户也需要更方便地找到需要的微信 APP 。微信要做微信公众号的搜索,与现在的第三方导航不同的是,微信可以基于微信号的介绍,粉丝数、消息发送活跃情况等进行相关性的排名,进而给用户更全、更精准的结果。这跟应用市场如 AppStore 的搜索很像。最大的突破在于,微信可以搜索“应用内”的内容。——微信 APP 内搜索。 笔者在《 APP 搜索,会是网络的下一个春天》曾经提出过 APP 内搜索的难点。现在网络等搜索巨头尚在研究探索中。而微信 APP 对于腾讯来说,根本不存在应用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因为微信 APP 的所有内容,对微信都是可见的。因此,用户不只是可以搜到微信 APP ,还可以搜到微信公众账号提交到微信的所有内容。再进一步,微信开放接口允许第三方公众账号接入自家数据,也就是说不只是像现在这样主动推送,而是让用户可以主动去搜索,这俨然会是微信的下一个“阿拉丁”计划。微信 APP 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解决方案只对腾讯才有效。 笔者旧文《微信,三亿用户之后的默然演进》,曾经提出过微信做搜索的几个先天条件。第一是基于语音的交互方式,语音是移动搜索的一大入口(还有视觉、体感、地图等)。Siri 是一种,将中移动的 12580 搬到微信也是一种;第二是社交搜索,最像 Facebook 的中国公司是腾讯,同样,最有机会实现 GraphSearch 的也是腾讯,手机端是微信:朋友圈 通讯录 微信 APP 内搜索。 总结一下:微信 APP 即微信公众账号,对 APP 提供者来说这是一个门槛极低,容易到达数亿真实用户且确保用户黏性的分发平台;对用户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及其简单的应用使用方式;对腾讯来说,将形成微信 APP 市场,通过微信 APP 付费订阅和 APP 内收费的实现商业化,而微信 APP 及微信 APP 内搜索,将让微信有机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种搜索入口。微信 APP 不是吹的。市场也好,搜索也好——各种角度来看,它都会是移动互联网与 APP 及浏览器平行的第三大入口,这才是旺信、飞信、*信等努力跟进的原因。

⑶ 像好莱坞,制作影片的费用,是谁来承担的,银行吗

那可不一定。

一部大片,在美国是可以向银行贷款的,但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自己融资,并不一定非要向银行贷款。实际上,即使在美国这样电影业发达的国家,大部分的电影公司,如果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不愿意向银行贷款的。因为贷款的话,有可能一部电影的利润大部分最后都会被银行拿走,自己辛辛苦苦拍出的片子,最后却拿不到多少钱。而银行其实也不太愿意贷款给一部电影,因为电影这东西,不一定就能赚钱。一部大投资的电影,说不定票房惨淡,以亏本收场,那样银行也就亏了。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规模都很大,每个都有几百亿的资产,因此每年拿出一些钱来投资大片,还是投得起的。另外一些富人有闲钱的话,也可以拿来投资电影,为一部电影入股,赚到利润后大家一起分,还有向一楼和三楼所说的,那也是一种方法。因此实际上,美国的电影,银行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一部大片,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能够融到资,不一定都要向银行贷款。

最后说一点:二楼的观点很可笑,说明其对美国电影公司是一无所知。《2012》本来就是索尼公司拍的(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属于索尼),索尼本身就是这部电影的老板,它还用得着用赞助商的身份在电影中做广告吗?当然电影中确实是有很索尼的广告,但在自家的电影中,安插自家的广告,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⑷ C-Flow全称是什么

楼上错误.

我的资料

♀ 晓晓 (广东 深圳)
不在线

个人空间网址:
http://samanthawei.poco.cn [复制]

我的秀场 所有类别 风景类

水好看吗?
所有图片,第2张

点此浏览作者全部精彩作品

本空间最新文章
4水好看吗? 4一个人的出行 4最近比较郁闷 4网上淘来的 先作个备录 4推荐===法国慢摇Le Bateau... 4 黑色咏叹调 4脑袋锈掉了----SEX[转载] 4diamonds and rust 4Diamonds And Rust 4Indescribable Night

本空间浏览最多的文章
4 LC---信用证 4 网上淘来的 先作个备录 4 分享]十首经典的英文摇滚[... 4 insurance policy 4 L/C flow 4 信用证(L/C)用语大全(上) 4 一个人的出行 4 draft 汇票 4 信用证(L/C)用语大全(下) 4 work note

L/C flow

类别:校园天地 查看:4741 评论:0

发表于:2006-09-04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的跟单信用证有不同的类型,其业务程序也各有特点,但都要经过申请开证、开证、通知、交单、付款、赎单这几个环节。现以最常见的议付信用证为例,说明其业务程序。

进出口双方签署买卖合同中规定以信用证方式支付货款。于是:

A.申请开证

开证申请人即为合同的进口方,应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向所在地银行申请开证。申请开证时,申请人应填写并向银行递交开证申请书,开证申请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示银行开立信用证的具体内容,该内容应与合同条款相一致,是开证行凭以向受益人或议付行付款的依据。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申请人也可附上合同,由银行据以缮制信用证后交申请人确认。二是关于信用证业务中申请人和开证行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声明。其基本内容包括:申请人承认在付清货款前开证行对单据及其代表的货物拥有所有权,必要时,开证行可以出售货物,以抵付进口人的欠款;承认开证行有权接受“表面上合格”的单据,对于伪造单据、货物与单据不符或货物中途灭失、受损、延迟到达,开证行概不负责;保证单据到达后如期付款赎单,否则,开证行有权没收申请人所交付的押金,以充当申请人应付价金的一部分;承认电讯传递中如有错误、遗漏或单据邮递损失等,银行不负责任。

开证申请书内容应完整明确,为防止混淆和误解,不要加注过多的细节。

申请人申请开证时,应向开证行交付一定比例的押金或其他担保品,押金为信用证金额的百分之几到几十,其高低由开证行规定,与申请人的资信和市场行情有关。对于资信良好的客户,有的银行会授以一定的开证额度,在规定额度内开证,可免交保证金。

B.开证行开立信用证

开证行接受申请人的开证申请后,应严格按照开证申请书的指示拟定信用证条款,有的草拟完信用证后,还应送交开证申请人确认。开证行应将其所开立的信用证由邮寄或电传或通过SWIFT 电讯网络送交出口地的联行或代理行,请他们代为通知或转交受益人。通知行的主要责任是鉴定信用证签名或电传密押的真实性,而且,受益人如有问题也可通过这家银行进行查询。

信用证的开证方式有信开(Open by Airmail)和电开(Open by te1ecommunication邮)两种。前者是指开证行以航邮将信用证寄给通知行;电开即是由开证行将信用证加注密押后以电讯方式通知受益人所在地的代理行,即通知行,请其转知受益人。电开方式又分“全电开证”和“简电开证”。“全电开证”是将信用证的全部内容加注密押后发出,该电讯文本为有效的信用证正本。“简电开证”是将信用证主要内容发电预先通知受益人,银行承担必须使其生效的责任,但简电本身并非信用证的有效文本,不能凭以议付或付款,银行随后寄出的“证实书”才是正式的信用证。如今大多用“全电开证”的方式开立信用证 。

C.通知行通知受益人

通知行收到信用证后,经核对签字印鉴或密押无误,应立即将信用证转知受益人,并留存一份副本备查。

通知行通知受益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信用证直接转交受益人;另一种是当该信用证以通知行为收件人时,通知行应以自已的通知书格式照录信用证全文经签署后交付受益人。这两种形式对受益人来说,都是有效的信用证文本。

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如通知行无法鉴别信用证的表面真实性,它必须毫不迟延地通知开证行说明它无法鉴别,如通知行仍决定通知受益人,则必须告知受益人它未能鉴别该证的真实性。

D.交单议付

受益人收到信用证后,应立即进行审核,如发现信用证中所列条款内容与买卖合同不相符合,或者不符合有关国际惯例(主要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的规定,应即通知申请人要求修改,申请人向开证行提交修改申请书,开证行作成修改通知书后按原来信用证的传递方式交付通知行,经通知行审核签字密押无误后转知受益人。

受益人对信用证的内容审核无误,或收到修改通知书审核后可以接受,即可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发运货物,缮制并取得信用证规定的全部单据,开立汇票(或不开汇票,视信用证规定),连同信用证正本和修改通知书(如果有修改通知书),在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和交单期内,递交给通知行或与自己有往来的银行或信用证中指定的议付银行办理议付。

议付是受益人利用信用证取得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即由受益人向上述当地银行递交信用证规定的全套单据,银行在单证一致的前证下,扣除了预付款的利息和手续费后,购进受益人出具的汇票和全套单据。俗称“买单”,又称“出口押汇”。议付是可以追索的。

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如开证行在信用证中清楚表明适用于议付,则开证行对议付行承担了付款责任。如果开证行在信用证中表明该证适用于付款或承兑方式,则开证行并不对买单银行承担信用证所规定的付款责任,该行此时可作为汇票的善意持票人或受益人的委托人向开证行索偿。

即使开证行在信用证中指定了议付行,议付行也不承担必须议付的责任。信用证也不禁止受益人直接向开证行交单。但通常议付是受益人获取货款的一种最为安全快捷的方式。

E.寄单索偿

议付行议付后,取得了信用证规定的全套单据,即可凭单据向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请求偿付货款。如果开证行未在信用证内指定其他银行,则议付行应将单据寄交开证行;若开证行在信用证中指定了一家付款行,则议付行应将单据寄交指定付款行。收到单据的开证行或付款行,在审单无误后,即应将款项偿付给议付行。若开证行在信用证中指定了一家偿付行,则议付行应向开证行寄单,但同时又向偿付行发出索偿通知,偿付行在接到索偿通知后,按其与开进行的事先约定,向议付行偿付;如偿付行拒绝偿付,开证行仍应承担付款责任。开证行和付款行的付款,是不可追索的。

开证行或付款行如发现单据和信用证不符,应在不迟于收到单据的次日起7个营业日内通知议付行表示拒绝接受单据,如果能在该期限内表示拒绝,则开证行必须履行付款责任。

F.申请人付款赎单

开证行在向议付行偿付后,即通知申请人付款赎单。开证人应到开证行审核单据,若单据无误,即应付清全部货款与有关费用(如开证时曾交付押金,则应扣除押金的本息),若单据和信用证不符,申请人有权拒付。申请人付款后,即可从开证行取得全套单据。此时申请人与开证银行之间因开立信用证而构成的契约关系即告结束。

信用证的内容

目前信用证大多采用全电开证,各国银行使用的格式不尽相同,文字语句也有很多差别,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信用证本身的说明

信用证的类型:说明可否撤销、转让;是否经另一家银行保兑;偿付方式等。
信用证号码和开证日期。
B.信用证的当事人

必须记载的当事人:申请人、开证行、受益人、通知行。
可能记载的当事人:保兑行、指定议付行、付款行、偿付行等。
C.信用证的金额和汇票

信用证的金额;币别代号、金额、加减百分率。
汇票条款:汇票的金额、到期日、出票人、付款人。
D.货物条款

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包装、单价以及合约号码等。

E.运输条款

包括运输方式、装运地和目的地、最迟装运日期、可否分批装运或转运。

F.单据条款

说明要求提交的单据种类、份数、内容要求等,基本单据包括:商业发票、运输单据和保险单;其他单据有:检验证书、产地证、装箱单或重量单等。

G.其他规定

对交单期的说明。
银行费用的说明。
对议付行寄单方式、议付背书和索偿方法的指示。
H.责任文句

通常说明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开立以及开证行保证付款的承诺,但电开信用证可以省略。

I.有权签字人的签名或电传密押

信用证的业务特点

A.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

开证银行在信用证中作出承诺,在单据符合信用证条件的情况下,开证行负首要的付款责任。

B.信用证是一种自足文件

信用证的开立以买卖合同为基础。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是一种独立的完整的契约文件。在信用证业务中,当事人只按信用证的规定办事,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

C.信用证是一种单据业务

在信用证业务中,各有关方面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和单据有关的货物、服务或其他行为。银行严格审核单据,以确定单据表面上是否符合信用证条款。而对单据的形式,准确性和真实性等不负责任。

上述信用证的特点,不仅保证了银行对信用证业务的可操作性,也保证了受益人所得到的银行信用是充分的,不受干扰的。但是,如果出口方所出具的单据和货物不一致,甚至伪造单据,申请人(进口方)有可能遭受必须付款而又得不到合同规定货物的风险。此时进口方只能凭合同向对方交涉。

信用证的种类

A.按基本性质分类

a.根据是否要求受益人提交单据分为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

跟单信用证(Documenttary Credit)是开证行凭跟单汇票或单纯凭单据付款的信用证。单据是指代表货物或证明货物已交运的运输单据。如提单、铁路运单、航空运单等。通常还包括发票、保险单等商业单和国际贸易中一般使用跟单信用证。

光票信用证(Clean Credit)是开证行仅凭不附单据的汇票付款的信用证,汇票如附有不包括运输单据的发票、货物清单等,仍属光票。

b.根据开证行的责任分为不可撤销信用证和可撤销信用证

不可撤销信用证是指信用证一经开出,在有效期内,未经受益人、开证人及保兑行(如果有)的同意,开证行不得片面修改或撤销信用证的规定和承诺。

信用证上未注明可否撤销,即为不可撤销信用证。国际贸易中使用的信用证,基本上是不可撤销信用证。

可撤销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有权随时予以修改或撤销,但若受益人已按信用证规定得到议付、承兑或延期付款保证,则银行的撤销或修改无效。

C.根据是否有另一家银行为信用证加保,可分为保兑信用证和不保兑信用证

保凭信用证(Confirmed Letter of Credit)是指开证行开出的信用证,由另一家银行保证对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履行付款义务。对信用证加保兑的银行称为保兑行,保兑行承担与开证行相同的第一性付款责任。

当开证银行资信好和成交金额不大时,一般都使用不保兑的信用证。我国银行不开具要求另一家银行保兑的信用证,故我国进口企业通常不接受开立保兑信用证的要求。

d.按信用证付款方式,分为即期付款信用证、远期付款信用证、承兑信用征和议付信用证四种方式

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是议付信用证(Negotiation Credit),议付信用证指允许受益人向某一指定银行或任何银行交单议付的信用证。通常在单证相符的条件下,银行扣取垫付利息和手续费后立即将货款垫付给受益人。议付信用证可分为公开议付信用证和限制议付信用证,前者受益人可任择一家银行作为议付行,后者则由开证行在信用证中指定一家银行为议付行。开证行对议付行承担付款责任。

即期付款信用证和远期付款信用证都在信用证上明确规定一家银行为付款行,不要求受益人出具汇票,仅凭提交的单据付款。承兑信用证则规定由开证行或指定的承兑行对受益人开出的远期汇票进行承兑。以上三种信用证,是否有银行愿意议付与开证银行无关。

一切信用证都必须明确表示它适用于哪一种方式。

B.附加性质分类

a.可转让信用证

信用证上注有“Transferable”,受益人有权将信用证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一个或数个第三者(即第二受益人)使用。可转让信用证的受益人一般是中间商,第二受益人则是实际供货商。

受益人可以要求信用证中的授权银行(转让行),向第二受益人开出新证,新证由原开证行承担付款责任。原证条款不变,但其中信用证金额、商品单价可以减少,有效期和装运期可以提前,投保比例可以增加,申请人可以变成原受益人。可转让信用证只能转让一次,即第二受益人不能再转让给新的受益人。

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二受益人向转让行交单后,第一受益人有权以自己的发票和汇票替换第二证受益人的发票和汇票,以取得原证和新证之间的差额。

b.循环信用证(Revolving Credit)

信用证被全部或部分使用后,其金额可恢复使用直至达到规定次数或累积总金额为止的信用证。这种信用证适用于分批均衡供应,分批结汇的长期合同,以使进口方减少开证的手续、费用和押金,使出口方既得到收取全部交易货款的保障,又减少了逐笔通知和审批的手续和费用。

循环信用证的循环方式可分为按时间循环和按金额循环。

循环信用证的循环条件有三种:(l)自动循环。即不需开证银行的通知,信用证即可按所规定的方式恢复使用。(2)半自动循环。在使用后,开证行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停止循环的通知即可恢复使用。(3)非自动循环。在每期使用后,必须等待开证行通知,才能恢复使用。

c.假远期信用证(Usance Credit Payable at Sisht)

信用证中规定:“远期汇票即期付款,所有贴现和承兑费用由买方负担。”这种信用证,受益人开出的是远期汇票,但议付时等同于即期汇票,不因此而增加贴息的负担。对开证申请人来说,取得了延期付款的融资方便,又利用了开证银行优惠的贴现率。

d.带电汇偿付条款的信用证(Credit with T/T Reimbursement)

即期信用证中规定,议付行在议付后可以电传方式通知开证行,要求开证行立即以电汇方式将货款拨交议付行。这种方式使出口商在议付时减少扣减贴息的计息天数,但开证行未经审查即先行付款,故开证行往往在信用证中指定一家可靠的议付行,即为限制议付信用证。

e.背对背信用证(Back to Back Credit)

指受益人以原证为抵押,要求银行以原证为基础,另开立一张内容相似的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通常由中间商申请开上给实际供货商。其使用方式与可转让信用证相似,所不同的是原证开证行并未授权受益人转让,因而也不对新证负责。

背对背信用证的受益人可以是国外的,也可以是国内的。

f.对开信用证(Reciprocal Credit)

指两张互相制约的信用证, 进出口双方互为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双方的银行互为开证行和通知行。这种信用证一般用于补偿贸易、易货贸易和对外加工装配业务。

通常在先行开出的信用证中注明,该证需待回头信用证开出后才生效。

阅读全文

与poco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格力理财 浏览:978
sml理财 浏览:129
水杉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864
国投瑞银核l心基金 浏览:584
黄金2007年价格查询 浏览:707
现在还能买理财产品吗 浏览:82
2019年4月19号黄金价格 浏览:670
理财师工具 浏览:857
人民币日元元汇率走势 浏览:350
个人创业贴息贷款 浏览:653
内地政府怎么保证资金 浏览:759
2万欧元多少钱人民币汇率 浏览:749
123信托网 浏览:550
三安集团安信基金 浏览:475
22纽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94
每日基金净值查询002021 浏览:523
零首付购房融资犯法吗 浏览:612
福牌阿胶股票 浏览:583
国通信托股东 浏览:104
基金如何净值表 浏览: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