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公 银行理财问题
你好,银行都是执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的利率,在哪家银行存款,利率都版是一样的。 越长利息越高,提前权终止减少利息。如果有可能要提前使用部分资金,又想要高利息,不妨分批分段存入:如每月存一笔定期一年的,一年后就每月有钱可取,利息是一年定期的比零存整取高。依此类推。可以考虑各银行理财产品,时间短,利率比银行同期利率要高,但多是五万起点,不能提前终止。建议买基金。基金是专家帮你理财。基金的起始资金最低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 买基金到银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银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业务,具体开户找银行理财专柜办理。现在有些证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买卖的。 先做一下自我认识,是要高风险高收益还是稳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种买股票型基金,后一种买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确定了基金种类后,选择基金可以根据基金业绩、基金经理、基金规模、基金投资方向偏好、基金收费标准等来选择。基金业绩网上都有排名。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帮助,还望采纳噢~!
『贰』 公司理财的发展趋势--高分回报!
对于公司理财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除了要做好各个风险等级投资产品的配置之外,良好的现金流与变现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以下给到一些不同风险等级投资产品的介绍:
1.银行活期:现金流保障
2.信托:大额投资,稳定保障收益,年限1-3年不等,收益率一般在9%左右,个别风险高的可能达到12-14%
3.基金定投:有效解决现金流匮乏问题,帮助摊薄成本,长期稳定获益
4.优质蓝筹股及基金整投:风险相对较高,但同时也可博得更高的收益
5.对于公司本身的生产资料,可通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来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规避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风险。
公司理财的发展趋势:多元化 ,国际化 ,价值化 !
『叁』 银行对公理财产品如何呢是否值得购买啊
我看你我贷就很好,他们有4年历史的公司了,投资在现在做的也是很红火的,你可以尝试尝试啊
『肆』 近几年理财趋势是什么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净值化转型加速
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
今年4月末,备受关注的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为百万亿元体量的资管行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在资管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银行理财市场也拉开了商业模式转换和行业格局重塑的大幕。
在打破刚性兑付、转型净值化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正发生不小的变化:一方面,保本理财和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速度加快,促进了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短期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下降
资管新规落地一个月后,银行理财已经出现了发行数量持续下降、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预期收益率上升的显著变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5月份460家银行共发行了986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26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49款减少1329款。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5月份新发行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002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2549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7914款,占比较4月份增长1.62%。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136款,环比增长72.15%,占比为1.12%。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来看,在资管新规影响下,5月份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明显下降。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内(含)理财产品占比为24.44%,环比下降4.87个百分点。同时,3至6个月、6至12个月(含12个月)理财产品分别较4月份环比上升3.28和1.96个百分点;大于1年期的理财产品占比较4月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资管限制下,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鉴于监管要求,未来3个月以内期限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将逐步减少,但银行也会考虑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因此3至12个月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将上升。2018年,在资管新规的限制下,预计未来的银行理财平均期限仍不会低于半年。
现阶段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对净值型产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刚性兑付,将导致客户大量赎回理财产品,造成理财资产无产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触发流动性风险。
此次发布的新规中,明确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意味着银行“冲时点”压力将得到缓解,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集中于月末、收益率翘尾现象或将改善。
整体来看,新规对存款偏离度指标的考核要求较之前有所放松,特别是删除了禁止高息揽储的规定,可能是为后期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做铺垫。中长期来看,‘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工具’代替保本理财和具有‘刚兑’性质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将促进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问题凸显
控制资管产品杠杆水平是资管新规的一大要点。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市场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狂飙近3年的银行委外业务几近停摆。
本轮监管打击的是乱加杠杆和资金空转,但规范化、高质量的委外是有助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双赢”的。管理层针对的并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当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这类委外模式。未来,高质量、规范化的委外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作为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委外模式将在监管高压下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主动管理能力过弱,或无主动管理能力的商业银行而言,未来对于委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预测称,但由于业务规模及专业能力等因素,中小银行对接委外机构时话语权偏弱,对于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的问题或将进一步凸显。
尤其是在刚性兑付打破的大环境中,对于资产过弱的掌控可能增大产品亏损的可能,进而增大银行的声誉风险。因此,在开展委外业务的同时,中小银行应考虑通过委外系统的建立,增大对于委外资产的监控力度,降低不可控风险的发生。
『伍』 我想了解中国银行对公银行理财产品托管的托管产品优势
产品优势:1、您利用银行专业化的交易后线服务可实现成本节约,包括人力、软件与硬件等;
2、您可借助银行严格的操作和监督程序确保理财产品的资金安全;
3、您可借助银行的品牌优势增强理财产品投资者的信心。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陆』 中国银行对公银行理财产品托管的托管产品优势
(一)客户利用银行专业化的交易后线服务可实现成本节约,包括人力、软件与硬件等;
(二)客户可借助银行严格的操作和监督程序确保理财产品的资金安全;
(三)客户可借助银行的品牌优势增强理财产品投资者的信心。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最新业务变动请以中行官网公布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柒』 对公理财产品哪里的收益高呢
合时代对公理财的产品收益高,而且网贷模式很合理完善,
这里完全采用的是基金式风险机制,跟很多资金雄厚的担保公司合//作,
是对公理财最好的选择。
『捌』 企业理财未来发展有什么趋势
去中介化
和在个人的理财、融资领域去中介化的态势一样,对于企业来说同样也有去中介化的需求,这种去中介化就是坚持P2P理念,资金和资产直接对接的理念,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企业的理财来说,中间收费水平比较低,也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
互联网化
最近成立了很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而这一类的交易中心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机构投资人。如果金融资产的交易能通过互联网进行,一来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来也让原本处于一个非常不透明领域的这种企业理财业务,走向公开化、走向透明化。
标准化
对于企业理财来说,他们可能对于收益率的要求不像个人理财那么高。但是他们需要在金额、期限、收益上,要求比较规范。特别对一些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要求非常高,之前为什么他们没有去广泛的开展企业理财业务,因为对于资产端安全性考虑,还有企业固收产品能不能灵活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种市场认可度高,而且流动性比较好的产品,如果有一个标准化的产品,那么对企业理财今后的发展会是很有利的。
定制化
有一些企业他有投贷联动的需求,还想投资一部分,一部分作为贷款。所以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不一样,需要更加精确的去匹配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甚至在企业需要转让的时候要帮助其进行转让和撮合。所以这些方面可能需要线下投的力量相对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