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少风险也小,是一种保守的做法,股票的风险较大,不建议使用,网络上的P2P理财层次不齐,推荐~~~金融工场,它也是P2P理财的一个公司 ,年华率可达12%,你不心动吗?
⑵ 传统理财方式的缺点有哪些
1、收益低 2、流动性差 3、操作繁琐 4、可能亏本
传统理财方式虽然存在以上缺点,但是因为它安全性高,收益有保障,往往成为很多稳健型家庭的资产配置的首选。不过现今投资理财的渠道增多了,理财产品的数量也剧增,除了传统理财方式外,p2p现在也成为投资理财的一大趋势。
⑶ 传统的理财方式有哪些缺点
现在投资理财收益是比较好的,这个具体还是看你选择怎样的平台什么样的产品,才知道收益高不高,乐助贷就是一个投资理财的平台,里面有很多的灵活产品,我们可以购买这些产品获得收益,收益按月返还,比稳健,而且比银行的利息率还要高一些,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
⑷ P2P理财和传统理财有什么区别
存在以下差别:
1.年化收益率。就目前市场上所有理财产品来说,P2P理财的年专化收益要远远高于传统理属财的银行理财。
2.投资门槛。P2P网贷投资门槛低,目前国内大多数都是100元起投,投资项目不定。而银行理财产品起购金额高,大多数都需要五万十万的起步金额,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3.流动性。P2P理财产品目前我国国内大多在1-12个月内,流动性好,而传统理财的投资期限大都以年为单位,变现能力较差,流动性紧张。
4.透明度不同。P2P是个人与个人间的借贷,借贷双方的信息更加透明。而传统理财产品的透明度就低了许多,很多人都是把钱投资完不知道银行是如何操作的。
⑸ 净值型理财和传统理财的区别
1.流动性不同
传统理财未到期不可赎回,净值型理财产品每周或者每月开放,用户在开内放期内可以进容行申购赎回等操作。
2.收益不同
传统理财的收益低,净值理财的收益较高。
3.风险不同
传统理财的风险略低,不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净值理财的收益高低是随市场行情变化的,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收益会比传统理财搞得多,但是在市场行情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收益也会存在大幅度亏损。
4.信息透明度不同
传统理财的收益是固定的,净值型理财会定期的更新收益情况,比传统通理财的信息更加清晰。
5.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
传统理财产品基本都能到期兑付,银行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同时也享受了理财产品超过预期收益之上的超额收益。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在投资者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收益归投资者所有。
⑹ p2p理财与传统理财有什么区别
相比传统理财不温不火的势头来看,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近年来可谓异军突起混得风生水起。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P2P理财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人着迷呢?今天就让笔者带大家了解一下P2P理财与传统理财的区别。
第一,跟私人借贷相比,P2P理财风控相对规范。民间私人借贷本质上属于传统的信用借款,大多打一张欠条,然后白纸黑字的签个名就算了。如果遇到借款人违约,只能采取上门扯皮等极端的追讨方式。P2P理财则手续齐全,借款人的担保合同和抵押合同在网站都是清晰可见的。民间借贷对借款人的风险管理基本没有,借款人是否能按时还款往往取决于他的人品。而P2P理财有专业的风控部门,在贷前,贷中,贷后都会对借款人进行考察跟踪,保证投资人的投资安全。
第二,跟信托理财相比,P2P理财门槛低,适合普通投资者。信托公司的各种信托产品的资金门槛动辄100万元以上,普通投资人只能被拒之门外。信托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一般介于1-2年,而且无法转让,容易导致投资人流动性不足。而P2P理财几十元起可投,可以极大地满足工薪阶层的理财需求。
第三,跟银行理财相比,P2P理财收益率更高。据有关数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而名义收益率却高达7%,也就是其中2.5%的收益被银行以管理费的名目收走了。而P2P理财明码标价,收益普遍在7%-15%之间,是银行理财产品的4倍。
众所周知,银行理财产品从今年开始就逐步的取消了刚性兑付的条款了。也就是说理财出现了损失,投资者也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而P2P平台的借款人普遍都有抵押物。细心的投资人也许会发现,一些优质的P2P理财平台项目透明得多,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资金用途,还款来源都是一清二楚的,可以在网上随意查看,如“私人订制”p2p平台房易贷,平台是网贷行业首家把借款人所有信息都不打马赛克,让投资者自己的分析投资风险,得出客观的投资决策,并且每笔借款都公示资金走向。
⑺ 老百姓常见的投资理财方式有哪些
中国早期普通老百姓投资理财的方式并不是很多,储蓄——曾经是早期中国老百姓唯一的投资理财方式。一张又皱又黄存折,记录着一串简单的数字,这就是当时一家人全部的财富。当时的那句口号——“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还时常在我的耳边回荡,记载着那段并不算太遥远的历史。
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老百姓才有了一个新的投资理财方式——国债(也包括早期的国库券)。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经济驶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各种类型的国债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老百姓对待国债的态度,也由原先的消极购买,发展到现在的积极抢购。眼下的各种类型的国债,早已成为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的“宠儿”。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又一种新的投资理财方式呈现在中国老百姓的面前——股票。虽说,股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现了,可是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老百姓,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从排队购买股票认购证、摇号抽签、认购股票,到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由此,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完成了从平民到股东的转变。从那时起,普通的老百姓便和一家家上市公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中国股市的沉浮,在给中国老百姓带来无数喜怒哀乐的同时,也为中国老百姓灌输了强烈的“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2005年到2007年,中国股市开始了为期两年大幅上涨,从2005年6月的1000余点(上证综指),上涨到2007年10月的6000余点(上证综指)。中国股市史无前例的大涨,不仅让众多的股民欣喜若狂,也使得一种新的投资理财方式——证券投资基金,进入了千家万户。现如今,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各类基金,获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因此,很多老百姓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基民”。
黄金市场作为全球四大投资市场之一,在国外有着众多的投资者。可是,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所以,中国的老百姓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投资黄金的老百姓,还不是很多。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作为各个国家“大管家”的各国央行和“扶危救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有大量储备黄金。因此,我们中国老百姓适时、适当地为自己增加一些“黄金储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投资必将成为,继储蓄、国债、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之后,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的新热点。我也相信,用不了多久,黄金投资就将成为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的“第三条腿”;同时,黄金投资也将帮助中国老百姓打开多元化投资理财的大门,带领中国老百姓走向投资理财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