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科恩融资

科恩融资

发布时间:2021-07-24 05:21:08

㈠ 电影制作的一些标准

按:美国或许不是年生产影片最多的国家,但绝对是世界电影市场最大份额的持有者,无论你是否喜欢美国电影,它的地位都不言而喻。但很遗憾,现在仿佛一提到美国电影,能让人想到的就只有“泰坦尼克号”、“真实的谎言”、“变形金刚”等,而且似乎美国电影就可以跟好莱坞电影划上等号,似乎美国电影就可以跟纯粹的商业片划上等号,这种想法无疑too simple,所以,我才产生兴趣,就这个问题,说两句。

一、美国电影不等于好莱坞电影

这个标题很大,我努力一条一条理清顺序来写,其实关于对好莱坞的认识,周黎明先生那两本书可以作为很好的材料,那上面涉及的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

什么是好莱坞电影?如果将这个词狭义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三四十年代美国电影黄金时期,由处于好莱坞的美国最大的八大片厂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雷电华、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联美(联艺)等制作发行的影片,甚至不仅制作发行,连放映也是在这些公司控制的院线中。但大家知道,美国人反垄断反得很厉害,这种垂直的包揽了生产到销售所有环节的行为——特别是一些控制了大量影院的公司,被认为是垄断,所以后来放映这一块,基本与制作和发行分家。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这八大公司也是兴衰荣辱命运不一,拍了《公民凯恩》的雷电华倒了,本来就是有钱的演员们拉起来的联美也没了,哥伦比亚被索尼兼并,华纳更是与美国在线合并,米高梅被一部《风语者》搞得几乎破产,不过类似于做大的迪斯尼,新线,本来是迪斯尼旗下的米拉麦克斯,以及刚刚被派拉蒙兼并的梦工场又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纷纷崛起,成为这块电影王国的新贵。

简单解释了一下后,可以看到,如果按照狭义来理解,基本只有这八大片厂制作发行的影片才能叫好莱坞电影。而现在,很多时候,即使大公司进行了发行工作,也不等于这就是他们的作品——因为大公司对发行渠道的垄断还是不言而喻的,何况,即使独立制作能够承担得起集约的制作费用,在发行特别是后期宣传上的花费(某种意义上形同洒钱的浪费,但不这么干还不行)是很难付得起的,但这些由大公司负责发行工作的独立制作影片,你很难说是那个刻板的“好莱坞电影”,所以,当有“专家”对当年横扫奥斯卡的指环王3评价为典型的“好莱坞商业制作”时,显然,他没有去查查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底。

那么,现在对好莱坞电影的定义没有这样刻板,对其认同度可能更大成分上是从电影的一些表征上的认同,例如故事的套路、对视觉奇观的强调、在暴露场面戏上的把握以及意识形态标签。这样的见解,也许会得到更多的认同。即使关于这一点,这种观念中的“好莱坞电影”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不过,我会在稍后谈这个问题。还是回到前面,对制作关系上的厘清,可以使我们看到,实际上,纯粹由代表着好莱坞的大公司制作的电影,绝不能代表一个完整的美国电影。实际上,在8mm之后,随着DV的出现,电影制作成本的弹性越来越大,使用大量大场面和CGI,你也许会花上百万美元去仅仅拍一个几秒钟的镜头,但更多年轻的电影爱好者可以只花很少的钱就拍出一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而不是家庭录影。《女巫布莱尔》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罗伯特罗德里格斯的《杀手悲歌》更是只用了9000美元左右!正是这些或小或大的独立制作的存在,才为美国电影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而且,即便是好莱坞,传统的片厂制度实际上早已经被打破,过去那种桌子上放上3个剧本,随便拿一个,要拍时就换几个明星改几句台词和几个冲突情节的纯粹工业化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即便像指环王3这样的史诗之作,如果真的来看的话,实际上也可以放进独立制作的阵营中去,尽管它接受了大公司的融资,但实际制作单位并非大公司,而且PJ也像他当年玩“Bad Taste”一样,享有高度自由。独立制作和大公司之间并不像我们的专家所想象得那样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剑拔弩张,前者需要资金注入来提高制作水准,后者需要创新的意识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聪明人所做的不是保持清高,互相看不起对方,而是取长补短,说好听点,叫力量博弈,说不好听,就是互相利用。让他们互相利用去吧,反正最后最开心的,是我们影迷。

至于美国那些独立制作所取得的成就,我就不用多说了吧,随便讲几位导演在国内影迷中都是如雷贯耳:科恩兄弟、大卫林奇、理查德林克莱特,哦,差点忘记了最能代表独立制作精神的凯文史密斯,他的《疯狂店员》可是通过刷干了20来张信用卡拍出来的,他的横空出世可是大大激励后来者,一个电影学院学生看了《疯狂店员》后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Silent Bob拍出来的,当时就扬言:靠,他都能拍电影,我也能!所以,不要一看到《律政俏佳人》、《美女与野兽》、《限制级特工》就以为是美国电影的全部——想想《巴顿芬克》、《我心狂野》、《唤醒人生》吧。

二、商业?艺术?怎么评价一部电影

前面讲了这么多,似乎是为美国的独立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划清了界线,ok,即便承认了独立电影的成就,似乎一群文艺青年/中年们还是会紧咬着不放:那又怎么样?俗气的好莱坞商业片还是美国电影的主流,这些电影就是比不上欧洲的、日本的!那才叫艺术!

注意,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商业片”。只要是公开发行的电影,都要卖票,都要卖碟,哪部的制作者敢说自己没有商业目的——就算不想赚钱,至少你也要收回成本吧?拍地狱天使的霍华德休斯可以不在乎赚了多少钱无止境地投入,但这岂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更何况,那部当时天价制作的地狱天使,按照文青/中的观点来看,可是标准的商业制作。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斩获n项凯撒奖但被法国评论界认为是向传统优质电影倒退的最后一班地铁,是法国当年的票房冠军;另一个是被冠以中国第一商业片导演的冯小刚,他的《大腕》在日本是在艺术院线上映的。这说明了什么?第一,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在我们这里被当成艺术得不得了的东西,也许在原产地就是作为商业片看待的,反之亦然,这就是文化差异,好莱坞的商业制作所以能在全球大行其道,与其说这是文化侵略,不如讲它抓住了一些普世的东西;第二,艺术电影,或者说被认为“艺术”的电影,跟票房成功并不矛盾,至少,不应该以票房失败为荣,连基耶斯洛夫斯基也不觉得这是多么光彩的事情(所以戈达尔那话完全是误人子弟的放屁!),你可以不取悦观众,但没必要矫情地与观众为敌。

所以,在这里,我们以商业片与艺术片作为电影的分野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伪命题,因为两者根本就不能形成对立,也许不用太多功夫,你就能找到完全商业一点都不艺术的电影,但你要找一部完全艺术一点都不商业的电影可不太容易,更何况,前者就没有可取之处吗——即使不用文青/中所热衷的方式滥情分析加刻意拔高——比如说被公认为烂片且几乎不会得到“艺术”认同的《珍珠港》,哪怕你再不屑这部电影,那个追着炸弹的屁股落下来的镜头想必还是会给你深刻的印象,对于一部票房口碑都糟糕的作品来说,这就够了(虽然制片商不会这样认为)。

这就引出了我对电影的评判标准:媚俗和作者。前者的意思不用多说,沿袭着陈腐的套路,讲嚼烂的故事以平庸的方式再演绎一遍。而后者,除了《电影手册》最初定义的风格化之外,我更看重的一点,是创新,是新意,或者是对已经使用过的方法的扩展、补充与最佳程度的发挥,这是一切艺术发展下去的灵魂。

这种作者意识不仅是体现在导演身上,尤其对于很多时候并不以导演能力为看点的商业片而言。机智的对白可以是一种作者创新,镜头的使用上可以体现作者创新,灯光、美术、音乐……即便是动作设计上,成龙、甄子丹、袁和平等不还是打出了这种东方味道十足的作者!(看看过去的成龙片,你就知道托尼渣根本不算什么)电影,作为电影,而不是小说或者其他,正因为技术在其中所占的地位是其他艺术中技术成分难以比拟的,所以技术即使不能被视为电影的主导,至少也不应该被文青/中忽视成一个次要因素。这里顺便讲下自己的观影经历,现在纯粹商业制作看得很少,倒不说自己清高得不愿意去碰那些“俗物”,而是高中时代放假期间疯狂地看碟,几乎暑期档票房前十都不会落下,商业片的套路太了然于胸了,而现在难得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商业制作,只是不停地炒冷饭。所以,去年我最欣赏的一部电影是Hot Fuzz,它融合了几乎所有男性喜爱的类型片因素(警匪、黑帮、惊悚、悬疑、恐怖、黑色、喜剧、动作甚至公路片和战争片都能找到点影子),打造出来的却是完全自我特质的东西,那三个英国小子继僵尸肖恩颠覆了僵尸片后,又用这部电影继续颠覆着类型片,同时——不像昆汀的电影那样有再多钱都做得很粗糙作坊味道十足——他们做得非常精致和紧凑,没有一个镜头一句台词是多余的。这部虽然很难入文青/中的法眼,因为除了从“一切为了大局”引申几句批判之外,就没什么可说了(去年教一群小孩写应试影评的时候,直接告诉她们,找不到话说就扯人性,什么弱智电影都可以往人性阴暗或者人性本善上扯……),但这丝毫无损这是一部绝佳电影的事实。

三、好莱坞电影不过尔尔?

相信说到这里,看了我上面的评价标准,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有了个比较明确的答案了吧。事实上,好莱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电影生产基地,在法国、德国、丹麦、瑞典电影称雄一时的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的魅力还难以跟欧洲相抗衡,但是,随着纳粹愚蠢的民族清洗,大批犹太血统或者对纳粹政策不满的电影人纷纷来到好莱坞,这对其力量的壮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即便经历了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的恐怖,但并没有影响好莱坞的开放态度,哪怕是来自苏联的导演都无所谓,比如邦达尔丘克就曾赴美拍摄了史诗片《滑铁卢》。

但开放不等于好适应,毕竟,赚钱是这里的第一要义,如果能既赚钱又艺术,那是最好,但如果两者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前者肯定是首要考虑,虽然不乏成功的适应者,如希区柯克、波兰斯基、米洛斯福尔曼等,但特吕弗、路易马勒在稍加尝试后便回归祖国——即便如此,马勒在美国拍摄的《大西洋城》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关于这个问题,福尔曼说得好:搞电影这一行,你总是会受到压力的。在共产党国家,你受到的不是商业上的压力,而是强大的意识形态上的压力。在美国,意识形态上的压力一点也没有,但是有商业上的压力。说老实话,我宁愿要商业上的压力,那样我就为观众的口味所驱使。而在意识形态的压力下,我得受别人的摆布。再者,把好莱坞看作是一个实体是错误的。不是只有一个好莱坞——而是有数以百计个好莱坞,在每一道门的背后,你会发现一个不同的好莱坞。如果你运气好,能在合适的时候找对一个合适的门的话,你是可以在美国做出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的。

只有建立起来这样一个强大的电影工业而不是依靠天知道什么时候诞生的大师,长期持续的艺术佳作的出现,才有可能,话说回来,没有这种基础,大师还没得到哺乳便已经饿死了。有人鄙视吕克贝松后来的商业化运作,孰不知不仅在自恋狂辈出的法国他本来就不是一个文艺青年,而且他这样做才是真的对欧洲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群新锐的欧洲导演在他的提携下成长起来,并且为欧洲艺术电影脉络的延续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来源。如果艺术电影需要靠国家救济才能养活的话,不仅艺术电影、独立制作要死,整个电影事业都活不下去——看看台湾电影的现状便知道了。

㈡ 什么叫资本市场

答: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货币市场相对应的理论概念,资本市场通常是指由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由于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扩展内容:

一 原理

本质上,资本就是财富,通常形式是金钱或者实物财产。资本市场上主要有两类人:寻找资本的人,以及提供资本的人。寻找资本的人通常是工商企业和政府;提供资本的人则是希望通过借出或者购买资产进而牟利的人。

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资本市场只是市场形态之一。市场由卖方和买方构成,有时候在有形的空间里,例如农贸市场或者大型商场,有时候在电子化的环境里。金融市场就是交易金融产品的市场。例如,货币市场是给各国货币确立相互比价的,市场参与者通过交易各种货币满足需要或者进行投机。同样,商品期货市场和资金市场也是为了满足参与买卖的双方的不同金融需要。

二 特点

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特点主要有:

1.融资期限长

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无到期日。例如: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都在1年以上;股票没有到期日,属于没有到期日,属于永久性证券;封闭式基金存续期限一般都在15-30年。

2.流动性相对较差

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多用于解决中长期融资需求,故流动性和变现性相对较弱。

3.风险大而收益较高

由于融资期限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场价格容易波动,投资者需承受较大风险。同时,作为对风险的报酬,其收益也较高。

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各种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资金需求方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等。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

4、资金借贷量大

5、价格变动幅度大

㈢ 何为资本市场,概括详细

  1. 资本市场又叫长期资金市场,是相对于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而言的一种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长期信贷市场等。筹资者和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加上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就构成了资本市场的完整内涵。

  2. 商业银行为企业运作资本的历史远远早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银行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数目很小的资金积累起来,投资到企业中。在17世纪初的荷兰,纸币的利用还不广泛,因此银行从储户手中得到实物货币,将实物货币积累起来,并以实物货币的形式将钱投资或借贷给某家企业。

  3. 但是依靠信贷市场来提供资本也有很多缺陷:首先,银行提供的资本规模有限、用途有限。规模有限的原因是:1、银行融资最终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作为货币创造部门,必须按照整个经济的情况,控制发行货币的数量,避免全国范围内引起通货膨胀;2、银行是负债经营,谨慎性原则是其首要原则,所以许多高风险投资的活动不敢涉足,而且为了防范风险,各国银行借贷的规模与银行的资本金都有比例限制。如果银行自身规模不够,就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本。在现在已经扩大的新经济领域中,由银行提供资本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用途有限的原因是为了实现稳健经营,银行对其贷款,往往要附加诸如保持一定的流动比例、资产负债率等要求,这就限制了资金的使用范围

  4. 其次依靠银行提供资本容易造成银行和企业的双重道德风险。因为信贷活动双方承担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银行提供贷款,银行只是债权人,企业无论获取多么大的利润,银行获得的只是固定的利息;如果企业投资失败,只要企业资产足够偿还贷款,银行也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这种不对称形成两个后果,一方面银行作为债权人无法也无动力去积极监督企业的日常经营;另一方面企业也会由于预期到银行的这种行为,企业也对其经营行为卸责,常常造成企业行为的扭曲,增加了投资失败,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

  5. 相比较而言,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构成的证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融资数量较大,资金的使用限制较少,不会影响货币供应总量。因此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一般狭义的理解资本市场就是指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高盛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家阿比·科恩曾说过:“当我们放眼全球性的股市或债市,会发现那里有更多的资本。

㈣ 我现在负责公司参股控股公司的管理,有谁能够向我推荐一下比较好的书籍

企管的书非常的多种类,不过你应比较偏投资后管理,你主要还是要掌握好投资后效益吧…按月检示财务报表是否如期出来,要求每月提供自结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钱流量表、董事会会议纪要。上述财务数字是否该公司编给你们的预估数是否有表异,营收来源、获利的变化…公司决策层是否有执行非董事会授权事宜。采购是否有营私行为、是否各部门有公器私用之行为。多多关心公司上层治理问题。我说得比你自修实用

㈤ 洛克菲勒和摩根是否有犹太血统(请尽量详细叙述其家谱)

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

如果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还在世,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000亿—根据2003年的《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为407亿美元。漫步纽约街头,你随处可以体味洛克菲勒家族过往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甚至青霉素能够普及成为一种通用药品,也同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大有渊源。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今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口油井—德雷克油井获得了商业性成功,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当时石油最重要的用途是提炼煤油,供照明之用。1870年,洛克菲勒创办了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很快,他就凭借毫不手软地挤压、吞并对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到他38岁时,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90%,并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在洛克菲勒时期,汽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5美分。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根据这一判决,美孚石油帝国被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然而尽管有最高法院的判决、尽管媒体此前早已将洛克菲勒定性为“邪恶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垄断资本家,投资者依然热衷地追捧这些“婴儿美孚”的股票,使得拆分后的众多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起来远远超过原来美孚公司的市值,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从前更多了。

洛克菲勒创建的石油帝国及其继承公司—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雪佛龙(Chevron),连同起家于德州的德士古(Texaco)、海湾(Gulf),英国石油公司(BP)和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并称“石油7姐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7家跨国石油公司。1999年埃克森同美孚合并,2001年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此前海湾在1980、1990年代将其资产售予雪佛龙和英国石油公司。今天,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壳牌和法国的Total是世界最大的5个石油公司。

当约翰·D·洛克菲勒在1910年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这两点从洛克菲勒家族的中兴之主劳伦斯·洛克菲勒的一生中体现得尤其充分。

2004年7月11日,坐拥亿万家财、在美国叱咤风云的劳伦斯·洛克菲勒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3代传人,尽管含着金钥匙出生,却绝不是一位纨绔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仅开了风险投资的先河,还为美国的环保及慈善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老约翰·D·洛克菲勒惟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是小约翰·D·洛克菲勒。小约翰·D·洛克菲勒共有6个子女,姐姐芭布斯最大,其他都是男孩,从大到小分别是约翰、纳尔逊、劳伦斯、温斯罗普和大卫。劳伦斯·洛克菲勒1910年5月26日生于纽约。童年时期,劳伦斯与年长他两岁的纳尔逊关系最亲密,他们曾一同饲养兔子然后卖给科学实验室换取零用钱。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似乎很难和富可敌国的洛克菲勒家族联系起来,但事实的确如此。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之所以能获得日后非凡的成就,和他们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环宠坏,不管是老约翰洛克菲勒还是小约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相当花心思,并有一套祖传教育计划。父亲鼓励劳伦斯等孩子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奖一角钱;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价钱。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分,长筒靴每双1角。

劳伦斯的中学时代是在林肯中学度过的,这所中学以其“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论而闻名,劳伦斯在摄影、旅游以及探险等方面的兴趣得到了鼓励及发展。劳伦斯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尽管出生在美国最富有的家庭,但一直都保持着勤俭的美德,这得益于他们的家庭环境。小约翰洛克菲勒一直像父亲那样,定期翻阅孩子的账本,检查他们的支出。作为浸礼会教友,洛克菲勒家族抵制跳舞和酗酒,因此在他们的家里看不见富人豪宅里常有的舞厅和酒吧。虔诚的宗教信仰,令洛克菲勒家族在优越的生活中依然保持节约。

老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劳伦斯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赚钱的天赋,他的名下拥有15亿美元的资产,在《福布斯》全球587位亿万富翁中排名第377位。1937年,劳伦斯继承了祖父买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从华尔街踏上创业之路,开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先河。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购入更多的蓝筹股,而是开始投资并协助新成立的企业创业。他的第一次尝试非常偶然。当时,他和新婚妻子预备定制几件家具。当他看到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曲木家具照片时,预感到这些家具会成为现代家居的理想选择,于是订下订单购买了一批,在纽约开了一家专卖店。尽管许多人曾对生意前景表示怀疑,但结果家具十分抢手,直到1940年货源因芬兰冬季战争受到影响,生意才被迫中断。劳伦斯的第二桩买卖则更有影响力。他结识了一战飞行员埃迪·瑞肯贝克,认为瑞肯贝克关于商业空运即将兴起的看法很有见地。于是,1938年,他资助瑞肯贝克成立了东方航空,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东方航空也成为战后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此外,他在1939年投资的麦道航空公司也成为军用航空器的主要供货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冻结生意,进入海军服役,军阶至少校。战争结束后,他重返商场,继续寻找新创立的企业进行投资。1959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特别指出劳伦斯在“风险资本”这一新领域所作的贡献,从而确立了他“风险投资之父”的地位。劳伦斯联合洛克菲勒家族其他成员以及包括现代艺术馆在内的一些机构成立了专事风险投资的凡洛克风险投资公司。截至1996年,他们共投资221家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这些公司在得到投资后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数十年的从商经验,令他相信保持头脑灵活、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因此他很乐于接受新事物,引入新概念,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发展高科技和其他新兴行业,包括投资苹果电脑和全美最大的芯片公司英特尔集团

从J·D·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10亿富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他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的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怀着富有的负罪感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来源:中国加油站网 2:20世纪初,在咱们中国还在大清朝和民国军阀混战的时候,摩根家族曾经在华尔街做了几十年的“皇族”。这贵族和皇族,是很不一样的,当年的高盛、雷曼兄弟、科恩洛布可能都能称得上是“贵族”,但是,只有摩根家族,才敢说是“皇族”。摩根家族的祖孙三代:J·S·摩根(老老摩根)、J·P·摩根(老摩根)、杰克·摩根(小摩根)在华尔街说一不二,一言九鼎,放个屁股市就得抖三抖。

可是,19世纪中期的时候,欧洲的金融皇族,不是摩根,摩根当时还排不上号,那时候的皇族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巴林家族。当时的摩根,可谓放屁都不响。老老摩根能够从中等角色混成大腕,靠的就是当年的一次孤注一掷——“Showhand,我赌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老老摩根多年来在金融圈里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隐忍待机,等的就是这种“赌赢一把,就赢得一切”的大赌局。

这次大赌局就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打败了法国,活捉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兵临巴黎城下。中国人的历史,谈战争的时候向来只谈谋略、士气、民心,很少谈钱。可是,打仗是要钱的,哪怕打输了求和谈判、割地赔款也得要钱,说得夸张点,打仗就是打钱,谈判也是谈钱。比如清朝的灭亡,有一大半就是被几次巨额赔款给累垮的。

被逼急了,法国政府到处去借钱,可是处处碰壁,求助无门。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放出话来,警告那些银行家,法国很可能到时候赖账不还。当时的几大金融家族里面,巴林家族是普鲁士的幕后财源,当然不可能再借钱给普鲁士的敌人;罗斯柴尔德家族呢,认为法国死定了,不敢借钱;而英国金融圈里的其他大银行家,很多正陷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债务拖欠里面,自顾不暇,有心无力。拉丁美洲的贷款循环:贷款——赖账——再贷更多的款,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这个传统悠久着呢。

这时候,老老摩根出手了,他决定帮法国融一笔大钱,金额为1000万英镑,相当于5000万美元。这5000万美元,和今天的5000万美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金额大到足以支付一场国际大战。罗斯柴尔德家族帮了老老摩根一把,派出了他们的“镇家之宝”——信鸽,帮老老摩根传递消息。千万别小看这个信鸽,那年头没有电话、没有MSN、没有卫星,就靠信鸽才能快人一步。想当年,罗斯柴尔德就是靠信鸽抢先知道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在债券市场上狠赚了一笔。罗斯柴尔德、老老摩根和中国武侠小说里飞鸽传书的江湖领袖一样,都知道信息就是生产力。

老老摩根牵头,拉了一帮银行,大家一起出钱来帮法国出售这批债券。这批债券是以15个点的折扣卖的。就是说,面值100元的债券,以85元的价格卖给别人,到期的时候,法国政府还是以100元的价格还钱。这个折扣打得比较狠,法国政府很不满,但是没办法,即使按这个折扣,债券也不太好卖。

这批债券更大的风险——事后看来是更大的“抢钱”机会——出现了。1871年巴黎陷落,很快又发生了巴黎公社起义。这次起义把法国债券的持有者吓坏了,债券的价格从85点,狂跌到55点——而它的票面价值是100点。换句话说,花55块钱买法国的债券,过几年能收回100块,可是很多人仍然不干——从当时的战况来看,很可能这55块钱的本钱都收不回来,血本无归这是一场奠定摩根的华尔街王位的赌局。老老摩根一改他平时的谨慎特点,不顾一切地、疯狂地买入债券,把自己的全副身家,和摩根家族在金融圈里的一切名誉、希望,全都押上了。一定要注意这个事实:老老摩根当时绝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赌棍,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摩根家族已经是有头有脸的贵族了,既使不冒这个险,也能够过“人上人”的日子。

老老摩根不是神仙,他薹?00%地预测未来,而事实上,未来无法预测,因为预测者们自己——包括老老摩根、俾斯麦、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是棋局里面的棋手,而不是纯粹的旁观者。顺便提一下,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令人闻风丧胆的索罗斯,他津津乐道的所谓“测不准理论”、“反身性原理”,就是指这个“棋局和棋手”的现象。

老老摩根赌赢了,赢得盆满钵满,赢得一塌糊涂。巴黎公社起义不幸地被迅速镇压,而仅仅过了两年的时间,法国政府在1873年,就提前按照债券的面值——100,把债券的钱还上了。想想吧,仅仅两年前,在55点价格上,这些债券还是没人敢要的垃圾。这种“百年一遇”的大机会,是上帝的恩赐,也是上帝对勇气的考验。

如果仅仅用无力的理智、苍白的“投资理论”,老老摩根一定不会作出这近乎“疯狂”的天才之赌。那一刻,“赌神”老老摩根在炮火连天、尸横遍野之中,把自己家族的全副身家,押上可能一夜间灰飞烟灭的赌局,冷静地微笑着说:“我赌命。”扪心自问一下,如果当年的赌局重现,你有没有“赌命”的胆子?不要这么急着说“我有”,几百年才出一个摩根!

㈥ 高手来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对外输出通货膨胀的方式

贬本国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四、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协定》作了“过渡期”的规定。

《协定》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

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6)科恩融资扩展阅读:

体系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不同于金本位下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本身具有一定的含金量,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汇价的波动界限狭隘。

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二、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偏重内部平衡,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布雷顿森林体系

㈦ 什么是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又叫长期资金市场,是相对于
货币市场
(短期资金市场)而言的一种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一年以上的
金融工具
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长期
信贷市场
等。筹资者和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加上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就构成了资本市场的完整内涵。
商业银行为企业运作资本的历史远远早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银行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数目很小的资金积累起来,投资到企业中。在17世纪初的荷兰,纸币的利用还不广泛,因此银行从储户手中得到
实物货币
,将实物货币积累起来,并以实物货币的形式将钱投资或借贷给某家企业。
但是依靠信贷市场来提供资本也有很多缺陷:
首先,银行提供的资本规模有限、用途有限。规模有限的原因是:1、
银行融资
最终会导致
货币供应
量的增加,而作为
货币创造
部门,必须按照整个经济的情况,控制发行货币的数量,避免全国范围内引起通货膨胀;2、银行是
负债经营

谨慎性原则
是其首要原则,所以许多
高风险投资
的活动不敢涉足,而且为了防范风险,各国银行借贷的规模与银行的资本金都有比例限制。如果银行自身规模不够,就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本。在现在已经扩大的新经济领域中,由银行提供资本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用途有限的原因是为了实现稳健经营,银行对其贷款,往往要附加诸如保持一定的流动比例、
资产负债率
等要求,这就限制了资金的使用范围。
其次依靠银行提供资本容易造成银行和企业的双重
道德风险
。因为信贷活动双方承担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银行提供贷款,银行只是债权人,企业无论获取多么大的利润,银行获得的只是固定的利息;如果企业投资失败,只要
企业资产
足够偿还贷款,银行也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这种不对称形成两个后果,一方面银行作为债权人无法也无动力去积极监督企业的日常经营;另一方面企业也会由于预期到银行的这种行为,企业也对其经营行为卸责,常常造成企业行为的扭曲,增加了投资失败,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
相比较而言,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构成的证券市场作为
直接融资
,融资数量较大,资金的使用限制较少,不会影响
货币供应
总量。因此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一般狭义的理解资本市场就是指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高盛全球首席
投资策略

阿比·科恩
曾说过:“当我们放眼全球性的股市或债市,会发现那里有更多的资本。”

阅读全文

与科恩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交易收徒 浏览:15
从境外汇人民币到境内 浏览:627
江西基金产业基金 浏览:490
婚恋行业融资 浏览:255
华昌融资黄了 浏览:630
二手门面银行贷款有按揭费用吗 浏览:116
冰剑投资 浏览:304
融资合格证 浏览:801
sei投资财经新闻 浏览:821
江苏融资租赁 浏览:562
100兰特折合人民币 浏览:949
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浏览:192
长和股票价格 浏览:240
财经金融股票 浏览:246
大牛市满仓买基金能翻几倍 浏览:379
股票投资者账户金额信息 浏览:724
竖线写价格指标 浏览:769
网智天元股票 浏览:275
招商至远理财 浏览:980
6块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