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轻舟(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轻舟租赁是一家专注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服务的中外合资公司。主要内业务系为健康服务、节能环容保、清洁能源、高科技、绿色金融、高铁服务、校园节能等领域提供不同形式的本外币融资租赁服务。
法定代表人:石东平
成立时间:2013-12-03
注册资本:2816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12011640001141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
公司地址: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保税港区)洛阳道601号(海丰物流园7幢-2-2-111)
㈡ 江苏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绿能宝(Solarbao)为美国OTC上市公司SPI投资9999万美元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绿色能源领域,以融资租赁业务为基础的互联网类金融公司。通过能源互联网交易平台阳光动力网站,提供安全、灵活、稳健的投资收益产品,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租赁阳光,储蓄未来”,致力于让人人都能成为太阳能的生产者与收获者。美桔系列租金收益类产品,是由绿能宝联合阳光动力推出的一款基于委托融资租赁项目的绿色、低碳新型“理财”产品,通过这一环保金融项目让大家能够共同参与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投资者通过购买基于待建太阳能发电项目中的太阳能发电板,并将其委托绿能宝出租给太阳能发电企业,从而获得绿能宝-美桔系列产品所带来的稳定租金收益。美橙系列租金收益类产品,是由阳光动力和绿能宝推出的一款基于委托融资租赁项目的绿色、低碳新型“理财”产品,投资人通过购买已建或即将建成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中的核心部件,并将其委托绿能宝出租给太阳能发电企业,便于其投入更多、技术更为先进的太阳能发电站,从而获得绿能宝-美橙系列产品所带来的稳定租金收益。一、“超”安全1、实物保障:产生租金收益的太阳能发电板所有权归投资人所有,投资人可实时查询租赁物当前状态和相关信息;2、来源保障:根据多年气象数据评估项目发电能力,确保其长期收益来源稳定;3、信誉保障:股票代码“SOPW”的美国OTC上市公司倾情打造的类金融品牌;4、国家保障:国家重点战略新兴行业,租金来源为国家电网强制收购的电费收益
法定代表人:夏侯敏
成立时间:2014-12-05
注册资本:50000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32059440003703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环府路66号*
㈢ 北京绿色环投控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绿色环投正在努力打造环保产业投融资绿色生态系统,除绿色担保、绿色保理、绿色融资租赁、绿色典当、绿色贷、绿色环投私募基金外正在集团大力支持下打造或完善公募投资基金、绿色股权担保、绿色金融产品交易平台、绿色商学院,环境友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绿色环投致力于为环保产业中小型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好满足中小型企业投、融资的基本需求。
法定代表人:杨春雨
成立时间:2015-05-22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801916338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2号4层078
㈣ 如今的融资租赁会不会在未来超过P2P
融资租赁行业概念及分类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并由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业务模式。其分类可根据监管机构和股东背景的不同进行划分。
根据监管机构不同的分类。根据监管机构的不同,融资租赁企业可分为金融租赁企业、内资租赁企业和外资租赁企业。其中,金融租赁企业属于金融机构,受银保监会监管;而内资租赁企业和外资租赁企业(含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目前仍定位为非金融机构,前者由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及其授权机构审批设立,后者由商务部审批和监管。三类融资租赁企业的监管要求有所不同。
注册资本方面,金融租赁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为1亿元,内资租赁企业为1.7亿元,而外资租赁企业仅为1000万美元(该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已于2015年9月取消),为三大类型企业中注册门槛最低的;最高杠杆倍数方面,金融租赁企业的最高杠杆倍数为12.5倍(资本净额不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而非金融租赁企业为10倍。
事实上,在日常经营中,企业很少将杠杆用到极致,例如金融租赁企业杠杆倍数一般在9倍左右,而非金融租赁企业杠杆倍数一般在6~7倍。
三类融资租赁公司不同监管要求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从银行系、厂商系和独立第三方系三种类型的企业来看,由于银行系租赁企业具有股东银行的客户资源和资金优势,其优势行业一般是船舶、飞机、大型设备等单笔合同金额较大的行业。厂商系租赁企业股东多为设备制造厂商,一般是机械、医疗、汽车、电力设备等具备一定专业性的领域,且投向中行业集中度比较高。而独立第三方租赁企业由于无资金和资源优势,其客户以中小企业居多,行业分布相对广泛。
融资租赁企业开展平台类业务两大风险分析
1、政策风险。2017年以来,监管政策密集发布,限制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债,且多项发文均提到,地方政府不得将公益性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公司,平台公司也不得将以上公益性资产计入申报资产。
2017年5月,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融资租赁业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提到对于融资租赁企业重点排查的问题包括: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提供融资或要求地方政府为租赁项目提供担保、承诺还款等,以及以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的为租赁物、未实际取得租赁物所有权等行为。
2018年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23号文”),要求国有金融企业不得直接或通过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间接渠道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资,不得违规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2018年7月,财政部公布四省市关于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的处理结果,其中包含两起以融资租赁方式利用公益性资产做标的物、并以政府服务采购款作为还款来源的违规举债合计28亿元,处理结果是撤回政府相关函件,融资租赁合同无效,退回已到账的13亿元。
整体来看,融资租赁企业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受23号文相关限制影响,未来平台类业务占比较高的融资租赁企业或将面临规模收窄风险;2)若前期存在诸如租赁物不合规、违规利用购买服务变相融资等不规范的租赁合同,一旦被认定无效,将对融资租赁企业收益产生影响,且若政府依赖“债滚债”方式还旧债,那么融资租赁企业已发放的本金或存在短期无法收回的风险。
2、信用风险。2018年以来,随着市场融资环境收紧,地方财政压力增加,部分地区多家平台已被爆逾期,例如2018年9月,湖南省下辖耒阳市政府控制下的多家平台公司租赁债务逾期,多家租赁公司牵涉其中。融资租赁模式均为租赁公司与耒阳市人民医院签订售后回租合同,由当地城投公司耒阳经开投作担保,而资金由当地政府使用,相当于变相为地方政府融资。
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将影响融资租赁企业实际资金的回收,而租赁物往往难以变现。整体来看,变相为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依赖政府服务采购款作为还款来源、没有良好现金流支撑的平台类业务存在较大信用风险隐患。
㈤ 2017厦门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公司的黄金时代就从未断过,上海的金融都市,天津港口优势,有返税的政策,深圳是鼓励大量发展的城市。
融资租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拉动社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融资租赁企业也是前海涉外企业占比最高的一种新兴金融业态。今年8月底,首份融资租赁行业实务系列白皮书显示,前海注册融资租赁企业达1200余家,占全国的1/3。
前海自贸区成为“金融聚集新圣地”
前海被定义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成立6年多来,形成了深港合作区与自贸区叠加的72条创新金融政策体系,金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扩大开放、金融机构创新、创新型金融业务方面实现了多个全国首次和第一,为我国金融业扩大开放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前海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截至2016年6月底,备案余额超千亿元,提款金额356.2亿元,有效降低了区内企业融资成本。此外,在跨境人民币贷款成功发放、企业赴港发债、“熊猫债”、人民币资金池门槛进一步降低等领域不断发挥出示范效应, 创造了诸多全国领先的创新案例。
前海自贸区政策优势明显
在先行先试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方面,前海率先启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截至2016年6月末,共有18家前海企业办理了22笔外债试点业务的登记手续,签约金额10.55亿美元。已有41家前海企业获得了QDIE试点资格,累计备案35家境外投资主体,获批额度高达9.6亿美元。此外,QFLP试点管理企业已达106家,基金20家,累计注册资本超过267亿元。在碳排放领域,境外投资者如今也可参与深圳(前海)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境外资本以市场化手段参与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与此同时,保险交易的“深港通”获得突破,试点为内地人士购买的香港保单续费提供跨境支付渠道。
㈥ 华夏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都包括了哪些内容
华夏银行专注能效融资、清洁能源融资、环保融资和绿色装备供应链融资四大领回域,不断整合绿色金融答产品,丰富绿色金融服务手段,建立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投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在内的产品体系。我的答案能否帮你解决问题,如果能希望能采纳下
㈦ 2017年融资租赁有什么新政策
融资租赁公司的黄金时代就从未断过,上海的金融都市,天津港口优势,有返税的政策,深圳是鼓励大量发展的城市。
融资租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拉动社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融资租赁企业也是前海涉外企业占比最高的一种新兴金融业态。今年8月底,首份融资租赁行业实务系列白皮书显示,前海注册融资租赁企业达1200余家,占全国的1/3。
前海自贸区成为“金融聚集新圣地”
前海被定义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成立6年多来,形成了深港合作区与自贸区叠加的72条创新金融政策体系,金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扩大开放、金融机构创新、创新型金融业务方面实现了多个全国首次和第一,为我国金融业扩大开放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前海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截至2016年6月底,备案余额超千亿元,提款金额356.2亿元,有效降低了区内企业融资成本。此外,在跨境人民币贷款成功发放、企业赴港发债、“熊猫债”、人民币资金池门槛进一步降低等领域不断发挥出示范效应, 创造了诸多全国领先的创新案例。
前海自贸区政策优势明显
在先行先试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方面,前海率先启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截至2016年6月末,共有18家前海企业办理了22笔外债试点业务的登记手续,签约金额10.55亿美元。已有41家前海企业获得了QDIE试点资格,累计备案35家境外投资主体,获批额度高达9.6亿美元。此外,QFLP试点管理企业已达106家,基金20家,累计注册资本超过267亿元。在碳排放领域,境外投资者如今也可参与深圳(前海)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境外资本以市场化手段参与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与此同时,保险交易的“深港通”获得突破,试点为内地人士购买的香港保单续费提供跨境支付渠道。